芻議高校新生怎樣適應大學英語學習

時間:2022-05-18 05:49:00

導語:芻議高校新生怎樣適應大學英語學習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芻議高校新生怎樣適應大學英語學習

【摘要】雖然新生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漸漸地充滿朝氣的新生發(fā)生了分化。在英語課上,有些學生專注學習,成績優(yōu)良,經(jīng)常參加英語活動或競賽;有些學生開始翹課,在宿舍睡懶覺或打游戲。本人認為這些現(xiàn)象的關鍵就在于新生應更快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及大學英語課程。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實質(zhì),幫助學生從一個被動的學習者過渡成為一個快樂的主動的學習者。

【關鍵詞】新生不適應過渡學習方法學習策略英語閱讀被動主動

一、大學新生出現(xiàn)的不適應性

1.目標是指一個人想要達到的境地和標準,目標是一個人的奮斗方向,迷失了目標就失去了行為的動力。從小學開始,考大學是大部分學生的唯一目標,為了這個目標大家孜孜不倦地奮斗著。進人大學后,新的目標還來不及樹立,學生就要面對各種挑戰(zhàn),新生變得手足無措。對于新生而言,英語在高中是主科,每天都有課,而且每天都要花時間做練習。進人大學后,英語一周就四節(jié)課,也沒有什么提綱練習要完成。學生發(fā)現(xiàn)高中的學習方法不能照搬到大學英語課程上。

2.學習方法的不適應性在進人大學之前學生習慣于“讓老師牽著鼻子走”的學習方法,升人大學后,學習內(nèi)容、范圍以及教學方法發(fā)生了變化,學習上更多要靠自己的自覺性、自動性和靈活性。中學課程教師大多采用以語法為突破口,通過大量地做題和習題分析,天天練習迫使學生強制記憶,過高考大關。在大學課程中,旨在充分發(fā)揮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達到用語言交際的目的,教師更為重視的是段落和篇章分析,兩種教學方法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存在知識銜接明顯的錯誤,如何盡快適應大學英語學習是極大的挑戰(zhàn)。

二、過渡的必然性

1.任何一個人在換了一個新環(huán)境,都需要一定時間的適應。更何況對一部分新生來說,這是人生第一次離開家人,獨自生活學習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和學校里。作為英語教師對新生應該更有耐心,多關心學生的生活。

2.從中學進人大學的新生都普遍存在著詞匯量有限,聽力訓練有限,寫作能力比較薄弱。大學教材有著極大的跨越性,一是課程量大,三種課程:聽力,綜合和閱讀;二是速度快。教學方法差異,知識量大,課時進度快,因此對自學能力要求高。有些學生反映,中學一周半都上不完的一篇文章在大學英語課堂兩節(jié)課就能講完;英語課少講或者不講語法,除了幾個生詞,好像什么也沒有學到;教師在課上鼓勵學生用英語講話,但很難為情。

新生上英語課的心理負擔過重,漸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有些學生還抱有幻想,仍抱著中學那樣“吃現(xiàn)成飯”的心態(tài),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認識到這個過渡期是一個求知的轉折過程,前后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所以學生沒有必要把過去的學習方法一并去掉,也沒有必要焦急責備自己,應該是抱著了解自己,調(diào)整自己學習方法的心態(tài),給自己多點時間,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三、科學引導學生過渡本

人認為如果大學英語教師和新生對過渡有個清晰的認識,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進行一定的科學引導,學生必然順利地完成這個過渡,并且將有利于學生各科的學習發(fā)展。

1.理解大學英語課程的重要性在大學各門課程的學習中占據(jù)長達兩年之久,體現(xiàn)大學英語學習的長久性。作為非英語專業(yè)的學生,大學英語學習成為將來就業(yè)單位衡量其學業(yè)成績及其工作能力的重要參考依據(jù)。在大學里學習英語不僅僅是應付考試,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專業(yè)自學英語,也可以通過英語閱讀到更多更新的資料。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相信學生的學習會更有針對性。

2.要盡快適應大學英語的教學要求學生對大學英語大綱有個清晰的認識,大綱要求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以閱讀為主,提高語言技能技巧。學生和教師應認識到考試分數(shù)不是英語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用英語進行交流獲得信息,要把英語當成工具。“閱讀能力”不僅是指能讀懂文字材料,還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分析、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能力和快速閱讀能力。當學生能夠理解到學習方法必須改變,就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調(diào)整。

3.大學英語學習策略

(1)以閱讀為基礎提高運用語言的技能閱讀是掌握語言知識,打好語言基礎,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閱讀能力是大部分學生今后工作所需的主要語言技能。從語言的學習規(guī)律看語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語言輸人,尤其是大量的閱讀的基礎上。在大學英語學習上,學生應從整體上學習篇章,注意篇章分析,從篇章的角度出發(fā),完整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對每個段落進行概括,注意段與段之間的銜接,得出總體信息,整個語篇學習成為一個完整的過程,在更高層次上來欣賞作者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特色,挖掘文章的深層內(nèi)涵,培養(yǎng)在閱讀理解過程的分析、判斷、推理和歸納等高層次能力。

(2)化被動為主動在中學學習可以說學生是作為被動的一方,大學學生應該化被動為主動,這也意味著學生要適應老師。有些學生會抱怨“老師的課太快,老師的話沒有聽懂”。學生應轉變學習觀念,作為學習的主動方,要主動去改變學習觀念,調(diào)整學習策略并主動去適應老師。學生還要去主動擴大學習閱讀的范圍并成為一個積極主動的閱讀者。

(3)學會利用學校的資源靠老師課上的內(nèi)容,完成課后的作業(yè)是不夠的,學生在課后要用幾倍于課堂的時間去學習。要真正的掌握語言,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其歷史、地理、文學、風俗習慣等的文化背景,了解文化差異,真正融人語言當中。

作為中國的學生,可以通過多媒體,網(wǎng)絡,特別是圖書館。大學英語學習的策略可以是以英語閱讀作為基本手段,增加相應的聽力和寫作,成功完成語言輸人和輸出的良性循環(huán),從更高一個層次,以一種更加輕松的方式來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大學英語教學》.華北航天工業(yè)學院學報

[2]從CET-4新題型看大學英語泛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