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課眼技巧探討論文
時間:2022-05-25 10:13:00
導語:教學課眼技巧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教學效益呢?著眼于40分鐘,精備細備教案,巧妙地多途徑地設置每節(jié)課的課眼,以一節(jié)課的精要之處,牽動40分鐘的教學全過程,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不失為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下面來談幾種課眼的設置:
一、導語式課眼
既把課眼設在課的開始,引題先聲奪人,運用能啟迪誘導學生的話語吸引學生,把一節(jié)課的主要目的或精要之處在課頭向學生說明或強調,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迅速把全班同學領入這節(jié)課的重要處,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上《十里長街送總理》這課,在開始用錄音機放哀樂,然后在哀樂聲中設計這樣一段導語統(tǒng)領全課,讓學生入境:“華夏一夜白花開,神州大地哭總理,淚灑江河歸大海,總理永活人心里。1976年1月8日,我們敬愛的在北京逝世了。噩耗傳來,全國人民沉浸在無比的悲痛之中。1月11日下午,總理的靈車開往八寶山,北京幾十萬群眾自發(fā)地聚集在東西長安街上,為我們敬愛的送行。靈車漸漸地遠去了,遠去了……”
二、總結式課眼
就是在一節(jié)課結束時,用一些精要的緊扣課文內(nèi)容的語句自編順口溜,強調和總結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時可設置這樣的課眼:“桂林山水天下傳,蕩舟漓江都留戀,漓江之水靜清綠,桂林千山奇秀險;小舟慢行碧波上,人乘竹筏進畫面;綠樹紅花襯山水,云霧迷漫醉神仙?!?/p>
三、聯(lián)想升華式課眼
就是在40分鐘里,引導學生積極思維,進入課文留給我們的藝術蘊含點,通過聯(lián)想升華,加深對中心思想的領會和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用真情實感去填補蘊含點,使課文內(nèi)容在學生的心里呈現(xiàn)立體狀,有血有肉。例如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結束課里,我們就可以設置聯(lián)想升華式課眼。新年的早晨小女孩凍死在街頭,她的“嘴角帶著微笑”后面蘊含了什么呢?1)烘托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幻想的可悲性;2)這微笑是帶血味的微笑,是對殘酷社會的極大嘲諷;3)告訴我們小女孩的幻想在那個社會里是永遠不可能實現(xiàn)的;4)把小女孩的死和笑溶為一體,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冷酷,表現(xiàn)了底層勞動人民的痛苦和災難。
四、板書課眼
就是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設計靈活簡明直觀的綱領性板書,統(tǒng)率一節(jié)課,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例如《西門豹》板書的設計,可以體現(xiàn)這種精神。(略)
五、重點詞語式課眼
就是抓住課文的關鍵性詞語設置課眼。因為課文中重點詞語,特別是有些動詞,往往是作者的畫龍點睛之筆。教學中緊扣這些關鍵性詞語能巧妙地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的深層體會中心思想。例如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中的“跳下懸崖”時,就可設置此課眼。這段運用了一系列動詞:“屹立、眺望、露出、激動、砸碎、走向、跳下”。教學時緊扣這些關鍵詞,讓學生用心去感受五壯士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理解中心思想。
六、懸念式課眼
巴爾扎克曾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是問號?”因此用問號幫助學生打開一節(jié)課的門也是很適當?shù)耐緩?,這就是我們設置懸念式課眼的主要根據(jù),但是設置此課眼時,一定要緊扣課文,以恰當?shù)膯柼柤ぐl(fā)學生的求知欲,追根求源,讓鑰匙幫助我們完成教學任務。如《坐井觀天》這課這樣設置懸念:“很久以前,有只青蛙住在井里。有一天,青蛙坐在井底望著藍天出神。這時,一只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于是青蛙和小鳥談了起來。同學們想知道它們說了些什么嗎?”
七、變序式課眼(或稱重點段式課眼)
就是打破常規(guī)順序(從字、詞、句、段到篇)的課文教學方法,在一節(jié)課里抓重點段落講深講透,直接破題,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去訓練學生閱讀和作文的技能技巧,即告訴他們該怎樣去做。例如《狼牙山五壯士》教學時,就可以設置這樣的課眼,首先讓學生精讀重點段“誘敵上山”、“英勇殲敵”、“跳下懸崖”體會“壯”,直接破題。然后思考問題:1)找出痛擊敵人的一系列動詞;2)重點段中哪些詞句體現(xiàn)“壯”想像五壯士當時與敵人搏斗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