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補充
時間:2022-07-28 02:51:20
導(dǎo)語: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補充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教學年限的增加和自己孩子的長大,本人對學生的教育問題考慮越來越多,從單純的教師教育思維到家長的教育思維,對比教育需求和實際收到的教育,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問題,作為一名教育者,我發(fā)現(xiàn)還是有很多的事學校教育做不了,一些最重要的教育必須要作為家長的關(guān)注和實施。最可怕的是有的家長以為只要把孩子送到學校就萬事大吉,根本談不上家庭教育。這樣是推卸責任和無知的表現(xiàn)?,F(xiàn)對于所思所想做一點總結(jié),希望能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自救;旅行;勞動;社交
作為一名中學老師,從工作至今一直看著自己學校以及周邊學校的運作,我們廣大的教師非常關(guān)注學生的教育,按照學校的嚴格要求狠抓成績,最終很多學生一動不動,一坐一天,缺乏鍛煉,肥胖虛弱。學校、家庭都過分看重“學習是學生的天職”這句話,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家長我現(xiàn)在更關(guān)心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身體健康,智商,情商的共同進步。在無力改變學校教育,社會的教育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家長,我認為,家庭教育作為一種更重要的教育方式,要在以下幾方面作為學校的補充:
1學會自救
1.1學會最基本的安全自救方式。很多學校在防震、防踩踏事件、防火方面一般都會有作為,每學期也有各種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也是其中一項安全教育,而我國北方地區(qū)的學生,由于條件有限,根本就不會游泳,學校也沒有開設(shè)游泳課,出于安全方面考慮,學校教育學生不在大人不在的情況下去開放水域游泳。而學會游泳是學生自救的方式之一,家長一定要在合適的時期讓學生學會游泳。還有就是在平時教會孩子去任何地點先讓孩子養(yǎng)成看安全通道的習慣,教會孩子走路注意觀察周邊情況的習慣,這樣可以避免很多意外事故對孩子的傷害。
1.2身有疾病的孩子,一定要知道自己在犯病的情況下該怎樣自救,做好基本防護措施。作為教師碰到過很多次學生疾病在學校發(fā)作的情況例如哮喘、癲癇、心臟病等,雖然學校都會配備有校醫(yī),但校醫(yī)人數(shù)少,施救設(shè)施簡陋,藥品少,還有對施救時間的問題的考慮,這類孩子除了自身攜帶藥品外,還要教會身邊的老師同學對自己的疾病展開施救。家長要教育學生千萬不要隱瞞有危險性的疾病,耽誤施救時間。
2通過旅行體驗生活,擴大視野
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高中畢業(yè)前從未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看到聽到的只有出生地這一塊小天地。學校由于各種原因的限制,絕大部分都沒法組織學生春游、秋游。如果家長每年讓孩子有一次到兩次或遠或近的旅行,會對孩子的視野開闊,理想的樹立有很大幫助。常言說“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孩子需要體驗不同城市的生活,在不同的風景里行走,會看到不同的歷史,感受人類的智慧的博大。家長可以逐步地嘗試讓孩子設(shè)計旅行路線、購買火車票、飛機票、訂旅館、定景區(qū)門票等,這樣孩子就一步一步成長起來了。在旅行中會碰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孩子的見識就廣了,閱歷就深了,會對自己更有信心,不會迷失在某個環(huán)境中。最重要的是孩子會在這一天天的旅行中會逐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自己要干什么,成為什么樣的人,這樣才會知道要為什么而努力,在哪些方面努力。這對于一個人來說就找到了活著基本的意義。
3勞動教育
培養(yǎng)學生勞動要乘早,最好是在3歲以后就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如果到了十幾歲再開始讓孩子學勞動,家長會發(fā)現(xiàn)這時讓孩子學習勞動、體驗勞動的樂趣就很困難,因為他已開始懶惰,學會跟你講條件。至少家長要教會孩子以下幾點:首先,要讓自家的孩子學會管理房間。學會打掃,從自己的房間開始,擦洗各種用品,澆花等簡單的事情開始,之后會協(xié)助打掃全家的房間。其次,學會烹調(diào)。主要學會做最基本的飲食,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不會打雞蛋是很可悲的,不要怕孩子基礎(chǔ)差會用刀切到手,在做飯的過程中他們會學會保護自己不被燙,會學會使用刀具。吃到自己做的食物對孩子的享受成功體驗很有益,同時孩子獨自生活能力就有了。再次,學會手工。無論男孩還是女孩,父母可以教他們從縫制簡單的靠墊,從而讓孩子學會用針線,那么像縫扣子,補簡單的衣物就自然而然會了,是否要進行深入學習要看孩子的興趣,有興趣孩子自然會去探索。把以上的幾點做到孩子就有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4社交教育
每個班級中都會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為人處世、與同學交往的方面存在問題,學生的性格有一部分影響,還有一部分是家庭教育沒有培養(yǎng)到位。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大的家族,在節(jié)假日走親訪友時,有的家長覺得不要耽誤孩子上補習班而不帶孩子去,也有一些孩子在走情訪友方面沒有興趣,寧可一個人待在家里吃快餐、玩游戲。但是我建議一定帶上自己的孩子。首先認識所有的親人就擴大了孩子的社交圈,學會了禮尚往來,孩子為人處世、接人待物其實就是在這些家庭走訪的事情上潛移默化的學習。參加家庭聚會,也就教會了孩子吃飯的禮儀。這對孩子今后的成長和生活是更實際的,遠比學生上各種輔導(dǎo)班更重要。孩子情商的培養(yǎng)也是在這一點一滴的事情上培養(yǎng)起來的。
作者:胡清梅 單位:新疆大學附屬中學
- 上一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討10篇
- 下一篇:中美家庭教育的文化內(nèi)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