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思考

時間:2022-04-23 09:28:56

導語: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想政治課教學藝術思考

(一)創(chuàng)新導入、以情激學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師當然須教,但尤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清人李漁說過“: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之一見而驚,不敢棄之。”例如:例如:在講解《經濟生活》國家宏觀調控導入課時,我把2013年兩會熱點,中央政府采取調控樓市的“國五條”房價控制目標的社會熱點導入課堂,同學們立即打開話匣,紛紛發(fā)言,有的說國五條可抑制房價上漲,有的說國家征收20%房產交易稅,會抑制百姓改善性住房需求等,在激烈的討論后我自然而然地導入新課,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等,激起學生的自主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本堂課的興趣。

(二)教學語言含情,講活知識

以優(yōu)美感人的語言激發(fā)興趣,“辭不可不修,說不可不善”。閃耀著智慧光輝的語言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識不變成僵死的靜止的學問,就要把語言變成一種最重要的創(chuàng)造工具?!?a href="http://www.eimio.cn/lunwen/jylw/jiaoxueyishulunwen/201404/570811.html" target="_blank">思想政治課的說服力、感召力、戰(zhàn)斗力也來自教師的語言力度、語言技巧、語言風采。如果一個教師富有嚴謹、簡潔、精煉、準確、抑揚頓挫的教學語言,就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促進記憶的持久、思維的活躍、想象的豐富,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思政課的實效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例如:在講解《實現人生價值》時,筆者引入了長江大學三名大學生勇救落水兒童不幸犧牲的事件。筆者賦予感情地說道:“流云低徊,江水嗚咽。19歲-花樣年華,人生中最美時光剛剛開始,3個生命卻被定格在滾滾江水中,沉沒于救人義舉的瞬間……說他們的事跡感動了我,震撼了我,似乎都不準確。因為,我們眼前這個世界,人造感動、人為震撼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把這些早已用變了味的詞語按到這些大學生身上,不僅不能完整地表達他們毫不猶豫奔入江中的一剎那所閃現的人性的光輝,甚至是對他們潔凈的精神靈魂的褻瀆。壯舉綻放人性光輝,見義勇為英雄可敬!”語言的感染力也能使學生感受到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光輝。

(三)巧妙設疑、激疑,引導釋疑、解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火種,思維以疑問為起點,有疑問才有思維,經過思維才能解疑。“課似看山不喜平”,教師課堂教學要講藝術性,要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啟發(fā)式提問,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激疑、釋疑、解惑,可極大地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他們苦于“山窮水盡疑無路”時,教師給予解惑,他們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這是一種能左右逢源的教學藝術,是一種高超的對教學機制靈活運用的教學藝術。例如:在講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時,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可是他又說‘世界上也沒有兩片完全不同的樹葉’這兩種說法不自相矛盾嗎?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能回答嗎?(短暫停頓,觀察學生表情)這就涉及到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問題……”這樣設疑,“迫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激發(fā)了學生對新知識尋根究底的欲望,增強了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四)“注入時代活水”,在生活中點燃學習興趣

把生活引進高中政治的殿堂、讓學生自由地學習,把生活課堂擁入自己的懷抱從而使高中政治課教學更生動更有效從而更美麗。學生可以在生活感知的過程中獲取大量的素材、在生活體驗中去盡情體驗和領略生活知識綻放的歡樂與精彩,在生活實踐中發(fā)現和實踐更美好的生活。在思政課堂把國內外的重大時事和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與焦點問題適時、適當地充實到教學內容中去,讓思政課“注入時代活水”,在生活中點燃興趣。

(五)巧設課堂小結,延伸學習興趣

古人在談到行文時說“:起句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如撞鐘,清音有余”??梢姡〗Y的語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師生之間應產生共鳴;小結語言精煉能使學生輕易把握重點,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小結要帶有懸念,讓學生樂于去探索,課斷而思不斷,言雖盡而意無窮,為下節(jié)課作好鋪墊,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講解《依法納稅》教學小結時,結合了2012年4月份是稅法宣傳月,讓學生以“我要當一名義務稅法宣傳員”展開話題“:你打算如何去搞好這次宣傳活動?請你設計幾個活動,并為這次宣傳活動擬幾條標語?!笔箤W生感覺到通過一堂課的學習既學到了新知識又懂得了這些新知識與自己身邊社會生活的聯系,還學會了用新知識簡單分析身邊的事例,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所學基礎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揮。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激情引趣作為一種教學藝術,使學生積極地、能動地、自覺地學習思政課吧!

作者:趙玉瑩工作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