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藝術之懶老師綜述

時間:2022-03-05 02:56:06

導語:教學藝術之懶老師綜述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學藝術之懶老師綜述

一、“懶”教師的教學行為

1.布置作業(yè)少

“懶”教師的作業(yè)不多,布置作業(yè)重質(zhì)輕量。布置作業(yè)前,他們對習題進行精心地挑選,每道題目的選擇都有相應的達成目標。學生往往會在第一時間內(nèi)不折不扣地完成作業(yè)。教學藝術:要讓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首先教師要走進題海,研究題目,精選出有價值的題目。

2.批改作業(yè)少

“懶”教師批改作業(yè)少,課堂檢測由學生互改互評,表面看起來是教師在“偷懶”。其實,學生參與批改作業(yè)多多益善。首先是反饋快: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問題,趁熱打鐵及時矯正。其次是興趣濃:學生很樂意做小老師,并在批閱作業(yè)的過程中思考學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最后是促提高:學生會不知不覺地尋找自己和同伴間的差距,無形中營造“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氛圍。教學藝術:“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學生的學習對象不僅僅是老師,學生應成為彼此的學習者。因為學生的學習起點相近、思維能力相當,同伴之間的交流合作更為有效便捷。

二、診斷反思

學生不是知識的容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需要過程。如果我們不停地向其灌輸知識,表面上看完成了教學任務,殊不知那喋喋不休的“一言堂”讓多少學生喪失思考能力,澆滅了多少學生的思維火花。金字塔學習理論告訴我們:傳統(tǒng)的視聽學習是極其低效的學習方式,而與人交流、親自體驗、講給別人聽是較為高效的學習方式??茖W研究表明:“懶”教師把握了教育的“命門”,因此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轉(zhuǎn)變觀念———退一步海闊天空

夸美紐斯認為:尋找一種教學方法,使得教師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轉(zhuǎn)變觀念,注重課堂的實效。教師要正確角色定位,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做“懶”教師需要膽識和智慧,更需要強大的內(nèi)功,需要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地研究學生、研究教材、研究習題、研究教法、研究學法,“懶”教師其實并不懶!

1.量體裁衣,以學定教

科學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修正教學,最終以檢測學習效果為歸宿。教師需要煉就一雙慧眼,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使不同層次的不同心理特征的學生能夠體驗成功的喜悅。

2.三分引導,七分等待

教師要充分地相信學生的能力,俯下身來傾聽學生的所思所想,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對話。教師在課堂上應不斷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讓自己的思維與學生合拍,引起師生思維的“共振”。教師不能大步流星地只顧著自己走,要放慢自己的腳步,靜靜地等待,讓學生跟上自己的步伐穩(wěn)步前行。

3.“教”學相長,實現(xiàn)共贏

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合作學習小組,每4人組成一個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兩位學生學習能力較強。這些學生會成為小教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小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加深了知識的理解或者理清了解題思路,聽懂的學生可以幫助沒聽懂的學生,從而引發(fā)學習的“鏈式反應”。再優(yōu)秀的老師都無法代替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學習,教師適度的“偷懶”和“示弱”會讓學生增強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展示自我,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

作者:王美蘭單位:江蘇海安立發(f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