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德育要滲透感恩教育
時間:2022-10-16 08:36:13
導語:淺談德育要滲透感恩教育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國教育大會明確指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任務,我們的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但是近年來,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受多元文化的影響,社會、家庭對于孩子過度“關愛”,使得我們的孩子不懂得體貼父母、關心他人、敬畏生命,他們感恩意識淡薄,引發(fā)了一系列的“自殺輕生”“弒母”“毆師”“虐待動物”等問題。長此以往,必然影響年青一代健康成長,導致社會道德的滑坡。因此,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滲透感恩教育,對于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責任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構建和諧校園都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分學段制訂感恩教育目標體系,讓感恩教育有導向性
感恩教育,就是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運用一定的教育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教育內(nèi)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識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是一個大范疇,教育主管部門應充分考慮到各個學段、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接受水平,統(tǒng)籌制訂學校感恩教育目標體系。對于小學來說,我們要細化標準,分低、中、高年級學段對感恩教育提出明確的要求和目標。比如,小學一二年級以感激父母養(yǎng)育之恩為主,小學三四年級以感激學校、老師教誨之恩為主,五六年級以感激他人幫扶之恩、國之恩、黨之恩、社會之恩、大自然的賜予之恩為主。各學段要精心策劃制訂活動計劃,通過主題教育活動月等形式,使感恩教育分學段、分年級、按層次有序進行。感恩教育的具體實施,還要結合特色校園創(chuàng)建,組織有經(jīng)驗的教師編印感恩校本教材,開設感恩教育校本課程,做好專職課教師培訓,讓感恩教育首先進入教師心中。學校要提倡、組織教師開展課題研究,通過調(diào)查研究、個案研究、活動熏陶等多種方法開展實驗,尋找一種更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感恩教育模式,以提高感恩教育的成效。
二、抓好學校德育主陣地建設,讓感恩教育具有操作性
一要營造濃厚的育人文化氛圍。學校要高度重視校園文化載體和陣地的建設,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將“投桃報李”“羔羊跪乳”“結草銜環(huán)”“士為知己者死”等流傳至今的感恩故事制作成宣傳墻,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育人環(huán)境,讓校園里洋溢濃濃的感恩之情,在學生幼小心田上播下感恩善念的種子。同時要充分利用紅領巾廣播臺、校園電視、學校微信公眾號等媒體,播放、推送感恩的詩歌、散文,講述感恩故事,播放感恩歌曲;滾動播出感恩為主題的標語,張貼、出版以感恩為主題的墻報、黑板報。實踐證明,學生置身于這樣的校園環(huán)境中,會時刻受到感恩的熏陶,感悟校園環(huán)境所傳遞的感恩之情。長論壇二要把感恩教育貫穿德育始終。指出,上好思政課的關鍵在教師,每位教師都肩負著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要用自身言行進行感恩教育,要率先做一個感恩之人,用自身的感恩行為,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使學生學有榜樣。每位教師都肩負著尋找教育契機、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使命和責任,教師要利用各種活動,將感恩教育落到實處。比如,學校常態(tài)化開展的消防安全、防踩踏、防地震、預防校園欺凌等安全演練,都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時機。在活動中,要讓學生明白:生命是可貴的,學會保護自己、珍惜生命是對父母、老師和社會的最好回報;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心,通過組織開展經(jīng)典誦讀、拔河、校園足球等集體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在團隊協(xié)作中與人和諧相處,學會寬容、謙讓、妥協(xié)、真誠待人、換位思考,引導學生做到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培養(yǎng)他們健全的人格。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感恩主題教育活動。發(fā)揮校園文化第二課堂的育人功能,通過社會實踐、研學旅行、藝體校本教研等生動活潑、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從感激身邊的人和事開始,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教誨,感激教師的導航,進而學會感激他人、感激社會、感激一切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心血和汗水、提供服務和幫助的人。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長,指導學生搜集有關感恩的資料,召開“學會感恩”主題班隊會,要求人人講述“感恩”之事,小組創(chuàng)辦“感人小報”,合作編排“感恩”節(jié)目,人人談報恩之舉。同時要抓住開學典禮、國慶節(jié)、母親節(jié)等相關的節(jié)日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比如,國慶節(jié),通過傳唱革命歌曲、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學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格外珍惜;教師節(jié),引導全體學生向老師敬禮、鞠躬,開展“今天我當老師”體驗活動,舉行“感恩老師”征文、演講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無私關愛和辛勞;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給學生布置“感恩作業(yè)”,撰寫一封感恩信(或一個感恩電話、一條感恩短信、一聲感恩問候),開展一次感恩行動(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給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四是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感恩教育。各學科要結合本學科的特點,在課堂上進行感恩教育。如,語文課中,關于“母愛”“英雄”“生命”等主題單元教學,都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最佳契機。比如,教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詩句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從詩句中體諒父母的辛勞、學會感恩、懂得珍惜糧食等;音樂課上通過教學生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每當我走過你窗前》《感恩的心》等膾炙人口的歌曲,讓感恩歌曲隨口唱,感恩之情存于心;數(shù)學課組織學生對父母為自己付出的事進行問卷調(diào)查,并鼓勵他們用數(shù)學方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等等。
三、家校同心合力育人,讓感恩教育落地生根
著名思想家盧梭說過:沒有感恩就沒有真正的美德。由于升學、就業(yè)的壓力,家長大都重視對孩子的智力投資和教育,但是往往忽視了對孩子的感恩教育。長此以往,孩子理所當然地認為父母應該為他們付出,甚至認為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必須的。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被愛,心安理得地索取著,漠視親情、不懂體諒、不愿回報,這與我們教育的初衷是相背離的。“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弊尯⒆訉W會感恩,還需要聚焦家校育人合力。一是學校要緊密聯(lián)系家長,做好溝通,通過新型網(wǎng)絡媒體,經(jīng)常性推送、發(fā)放有關感恩教育的資料。教師要動員家長支持、配合學校做好感恩教育,不溺愛、不嬌慣孩子;二是環(huán)境是無聲的教育,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營造平和、民主的家庭氛圍,用自己的孝心、孝行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孩子學會用感激、感恩的心態(tài)正確面對父母、親人的無私付出。同時要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從小事中懂得感恩、懂得回報父母、師長和社會。三是充分發(fā)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定期召開家長會,邀請專家進行感恩教育講座,也可以邀請有心得的家長分享育兒經(jīng)驗,進而改進家長的教育方法及提高教育水平。四是要爭取、擴大社會教育宣傳的影響。要通過主流媒體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感恩教育的關注度,正面宣傳感恩事跡、唱響感恩曲、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使我們整個社會形成感恩教育的良好氛圍,促進學校感恩教育的有效進行與效果的鞏固。
總之,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從一件事情或一節(jié)課就能產(chǎn)生好效果的功利行為。它需要一個長時間的潛移默化影響和長期的教育過程,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只要我們不斷探索,把感恩教育引向深入,做到一學實踐三總結,將滲透感恩教育落到實處,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讓人間的情更濃,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
作者:石玉東 單位:金塔縣南關小學
- 上一篇:南風效應課堂管理研究
- 下一篇:語文教學滲透感恩教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