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校生“五個認同”教育對策研究

時間:2022-12-25 04:09:50

導語:職校生“五個認同”教育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校生“五個認同”教育對策研究

摘要: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新疆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而“五個認同”是維護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實現(xiàn)長治久安的堅實思想基礎?!皩W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學生“德”的教育需強化“五個認同”的教育。目前南疆職業(yè)院校各族學生的“五個認同”教育有待進一步加強,需強化對“五個認同”教育重要性的再認識,做好“五個認同”教育工作體系的頂層設計,構建學?!叭庇斯ぷ鞲窬?,做到“五個促”。

關鍵詞:南疆;職業(yè)院校;五個認同

本論文為“阿克蘇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年院級思政專項重點課題《南疆職業(yè)院校增強學生“五個認同”教育研究》(立項編號:SZZ-2015-01)、“2016年度阿克蘇地區(qū)人才項目《中職生“五個認同”教育思想現(xiàn)狀研究-以阿克蘇地區(qū)為例》”的研究成果。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qū),民族團結問題始終是關系新疆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的重大問題。新疆一盤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地處祖國西北邊陲,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的地區(qū),是新疆反分裂、反滲透斗爭的前沿陣地。長期以來境外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圖謀,與境內“三股勢力”相互勾聯(lián),通過各種手段加緊對我進行滲透、顛覆和破壞,并把南疆職業(yè)院校作為其滲透的重點,把爭奪下一代作為其積蓄力量、與我進行長期較量的一個戰(zhàn)略性步驟。在南疆職業(yè)院校加強“五個認同”(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教育,事關各職業(yè)院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事關新疆的社會穩(wěn)定、長治久安總目標的實現(xiàn),事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在南疆職業(yè)院校加強“五個認同”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南疆職校生“五個認同教育現(xiàn)狀分析

南疆各民族職校生在入校之前,無論是來自南、北疆的城市、農村或牧區(qū),都或多或少在國家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接受過“五個認同”的學習,到職業(yè)院校后又再次受到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影響,職校生普遍對“五個認同”的認同度較高,但調研時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南疆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相對滯后,職業(yè)教育辦學條件較薄弱,加之長期以來,各校存在重專業(yè)輕思想政治教育,思政教育實踐育人遠比專業(yè)實踐教學學時和建設經費少得多的現(xiàn)象。第二,近幾年因區(qū)情需要重視程度提高,各校積極發(fā)揮課堂主渠道、課后主陣地的作用,開展了集中宣講、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專題講座、“發(fā)聲亮劍等”活動,形成許多舉措,有一定成效,但未形成系統(tǒng)的“五個認同”教育工作體系。第三,南疆職業(yè)院?!拔鍌€認同”教育隊伍薄弱,主要依靠思政課教師和班主任,存在宣講隊伍整體理論深度、宣講水平跟不上形勢發(fā)展的要求,對學生關注的熱點、敏感問題解讀的針對性、吸引力不強,教育形式單一,多以說教為主,且民族學生因國語水平的限制,影響了對“五個認同”的理解和認知,表現(xiàn)在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高,學校“五個認同”教育未形成完善的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育人的“三全”育人格局。

二、南疆職校生“五個認同”教育的思考

1.強化對“五個認同”教育重要性的再認識“五個認同”教育是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的具體體現(xiàn),是南疆職業(yè)院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責任,是學?;卮稹芭囵B(yǎng)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yǎng)人、如何培養(yǎng)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有力舉措,是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所在,是構建平安和諧校園、增強民族團結的有效途徑。各南疆職業(yè)院校只有堅持不懈地加強各民族職校生的“五個認同”教育,才能為各校導正辦學方向、筑牢思想基礎、提供價值引領,從而培養(yǎng)大批的為實現(xiàn)新疆“社會穩(wěn)定、長治久安”總目標貢獻力量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2.頂層設計好“五個認同”教育工作體系成立學校加強“五個認同”教育領導機構,為“五個認同”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組織保障,并定期組織召開工作推進會;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教書育人規(guī)律、學生成長規(guī)律,制定學校加強“五個認同”教育實施方案,明確各職能部門和系部在學生“五個認同”教育中的任務和職責,并納入學校、部門、個人年終目標考核,健全“五個認同”教育工作責任制;加大“五個認同”教育工作的經費投入,保障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加強少數民族職校生的國語教學,提升學生“五個認同”的理解力、認同度;通過“五個認同”教育實施方案中的系列活動的實施,引導各族學生自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抵制“雙泛(泛伊斯蘭、泛突厥)”思想,提升各族學生抵制宗教極端思想、維護民族團結、感恩偉大祖國的自覺性,并成為“五個認同”的深入學習者、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3.努力構建學校“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學校黨委書記是“五個認同”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要以學校開展的“三進兩聯(lián)一交友”和“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為契機,建立學校干部、教師、黨員聯(lián)系班級、聯(lián)系學生制度,讓全體教職工人人有義務走進學生、走進班級、走進食堂、走進宿舍,適時開展“五個認同”教育,筑牢樹立“一個總目標”的理想信念;加強思政理論課教師隊伍、學管干部隊伍、班主任隊伍、學生骨干隊伍的培養(yǎng)、培訓和建設,加強師德師風考核,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tǒng)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tǒng)一,增強全體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的思想意識;加強思政理論課教學改革,發(fā)揮好主渠道在各族學生“五個認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思政理論課教學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同時要求其他課程也有“五個認同”教育的義務,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教育效應。

三、南疆職校生“五個認同”教育還需做到“五個促”

1.加強宣傳教育促內化“五個認同”教育的前提是認知認同,深入研究“五個認同”的內涵、具體要求、特質,通過生動鮮活通俗的語言,接地氣地把“五個認同”的科學內涵講清楚、說明白,讓學生深刻理解、高度認同、形成共識;充分利用板報、櫥窗、走廊、電子屏、廣播、校園網等設施,形成強大的宣傳氛圍,生動宣傳“五個認同”的內涵和要求;加強“五個認同”宣講教育,要突出南疆地區(qū)的針對性,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增進各族學生的價值認同、情感認同、文化認同、政治認同、制度認同,增強各族學生認同的自覺性、自信心、自豪感,從而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wěn)定、祖國統(tǒng)一。2.推動實踐養(yǎng)成促優(yōu)化“五個認同”教育的關鍵在行動,要把實踐育人作為開展“五個認同”教育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有效載體,最大限度地調動職校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自主性和參與性,使職校生在活動體驗中增強“五個認同”的認識;精心設計活動載體、搭建活動平臺,使“五個認同”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娛樂之中,引導學生從每一個“微行動”做起,從基本規(guī)范做起,自覺踐行“五個認同”;完善職業(yè)院?!靶<移笕Y合”的教育機制,開展形式多樣的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校園和諧的積極促進者、公民道德規(guī)范的自覺實踐者,促進學生在實踐養(yǎng)成中行為習慣更加符合“五個認同”的要求。3.注重融入貫穿促轉化把“五個認同”的要求融入職業(yè)院校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形成有利于“五個認同”的政策導向、體制機制,使“五個認同”具體化、制度化,使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導向貫穿到立校辦學、育人育才的全過程,進一步提高各族學生的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政治堅定性,把“五個認同”的要求融入職業(yè)院校的民族團結教育、去極端化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平安校園創(chuàng)建之中,充分發(fā)揮號召引領作用,吸引學生廣泛參與、情感認同,推動各族學生在為校園和諧、家鄉(xiāng)美麗的服務貢獻過程中升華精神境界、思想認同。4.抓好氛圍營造促強化“五個認同”教育離不開良好環(huán)境的熏陶影響,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把提倡與反對、引導與約束結合起來,通過制度建設,培育良好心態(tài),抵制消極現(xiàn)象,形成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良好校園風氣。校園媒體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堅持以“五個認同”為導向,大張旗鼓地宣傳“五個認同”的典型事跡,理直氣壯地批評背離“五個認同”的錯誤言行;實施校園網絡建設工程,唱響網上“五個認同”的主旋律,鼓勵進步、健康、有益的信息,防止傳播落后、消極、庸俗的不良內容,共同建設校園和諧。5.健全長效機制促固化“五個認同”關系新疆總目標的實現(xiàn),必須建立常態(tài)化、長效化的工作機制。建立責任機制,把“五個認同”教育與推進業(yè)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責任到部門和負責人,制定規(guī)劃、完善措施、扎實推進;建立督查機制,深入系部、班級、學生中調查研究,了解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以考核促推進,及時總結經驗,探索基本規(guī)律,改進方式方法,不斷開創(chuàng)“五個認同”教育的新局面;建立獎懲機制,褒揚一切符合“五個認同”的集體和個人,使符合“五個認同”的行為得到倡揚,違背“五個認同”的行為受到批評。實踐證明,加強“五個認同”教育,是南疆職業(yè)院校增強各族學生民族團結意識的理論基礎,是構建各族學生共建和諧校園的情感抓手,是扎實有效地開展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的重要形式。南疆職業(yè)院校開展“五個認同”教育為學校各項工作聚焦總目標、服務總目標奠定了牢固的心理基礎和思想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曉軍.五個認同:新疆高校民族團結教育內容之維[J].高教學刊,2017(4).

[2]張水魁,馬香.少數民族大學生“五個認同”現(xiàn)狀研究報告——基于對南昌工學院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問卷調查[J].好家長,2016(38).

[3]楊少輝.關于民族的“五個認同”思想研究[J].黑河學刊,2016(2).

[4]鞏剛軍.西北地區(qū)高?!拔鍌€認同”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3.

作者:蔡素珍 吳懷林 周得華 單位:阿克蘇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