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英語詞源知識
時間:2022-12-26 11:42:53
導語:淺談大學英語詞源知識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將英語詞源引入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的課堂就顯得極為必要。詞匯是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是語言的基石。本文探討了應(yīng)用技術(shù)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詞匯教學面臨的問題,提出相應(yīng)的詞源教學策略,從而提高了單詞記憶的趣味性和主動性。
【關(guān)鍵詞】詞源知識;大學英語;詞匯教學
Etymology(詞源)一詞出自希臘語“etumologia”,意為“探究詞的潛在內(nèi)涵”。正如Robertllson在《朗文當代英語詞典》中所定義的,“詞源指的是單詞、短語和術(shù)語的來龍去脈?!睉?yīng)用技術(shù)型本科院校因其專業(yè)的特殊性,大多數(shù)學生英語的基礎(chǔ)都比較薄弱,通過導入詞源知識,學生不僅能夠更深刻的理解英語單詞的詞義,而且有助于單詞的記憶和理解。
一、英語詞匯教學現(xiàn)狀
首先,詞匯教學單調(diào)、缺乏方法。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基本局限于教師講解生詞表,采用的方法多是英漢對譯、演示例句等。大多數(shù)教師簡單地認為“詞匯記憶唯有多背多記才是王道”。在這種指導思想的影響下,教師的詞匯教學方法和學生的詞匯學習方法自然會出現(xiàn)許多嚴重問題;這種強化式記憶孤立了詞匯之間的關(guān)系,脫離了詞匯出現(xiàn)的語境,導致學生很難將新舊詞匯之間建立聯(lián)系,不懂單詞背景知識很難建立起自己的有機的詞庫。其次,對文化背景的缺乏。在詞匯教學中,由于意識缺乏、自身能力等原因,在詞匯教授過程中,很少教師引入相關(guān)文化背景來講解單詞。例如,學生將green-eyed翻譯成青光眼,而實際上代表著“嫉妒”。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和《奧賽羅》兩部作品里都將“妒忌”稱為“green-eyedmonster”。再例如,anappleoflove,翻譯成愛情果,實際應(yīng)該翻譯成西紅柿。據(jù)傳,16世紀初,西紅柿傳入歐洲,一開始只是被當作一種觀賞植物來種植。后來,人們覺得這種果實色彩艷麗、外型可愛,能激發(fā)男女之間的愛情,于是就為它冠上了“愛情的蘋果”(anappleoflove)的美稱。一直到今天,有些青年男女仍然將西紅柿當成禮物向?qū)Ψ绞緪邸?/p>
二、詞源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源于神話故事。古希臘羅馬神話對歐洲文學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英國學者翻譯了大量希臘羅馬文學作品,對英國文學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如,Sphinx(獅首女身怪物):希臘神話中的魔怪,向行人出一謎語,后由俄狄浦斯破解。Sphinx現(xiàn)指“不露聲色的神秘人物”,“嚴肅而漂亮的女人”,Sphinx這個詞就屬于直接借用。再比如,花神“Flora”嫁給了西風之神“Zepphyr”,她的新婚丈夫為她建造了一座獨一無二的奇異花園。春天到來,他們手牽手在花園走過,所到之處無一不是鮮花錦簇。因此“Flora”一詞有植物群之意。(二)歷史故事。老師在詞匯課堂上教授詞源知識,介紹一些歷史故事,這樣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增加課堂活力,還可以提升個人魅力,贏得學生的尊重,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習效率。例如,滑鐵盧戰(zhàn)役(BattleofWaterloo),這次戰(zhàn)役結(jié)束了拿破侖帝國。此戰(zhàn)役也是拿破侖一世的最后一戰(zhàn)。拿破侖戰(zhàn)敗后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島,自此退出歷史舞臺。從此,Waterloo就代表失敗和禍根,而meetone’swaterloo代表慘遭失敗。再例如,“kangaroo”(袋鼠)這個詞由于其特殊的拼寫和發(fā)音難以掌握,但它有一段獨特的歷史。教授這個單詞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介紹它來自澳大利亞土著語言。當白種人第一次踏上澳洲大陸時,他們看見一只奇怪的動物,得到的答案是“kangaroo”,于是這個單詞成為了這只“奇怪”動物的名字。但隨后他們發(fā)現(xiàn)在當?shù)氐耐林Z言中“kangaroo”-詞的實際含義是“不知道”。(三)來源于習俗。在西方,人們常常把數(shù)字3視為不吉利的數(shù)字。傳說耶穌受害前與弟子們共進晚餐,其中第13個人是猶大,晚餐的日期也恰好是13日,“十三”給耶穌帶來了苦難和不幸。從此,“十三”被認為是不幸的象征,“十三”成了西方世界最忌諱的數(shù)字。
三、詞源學習的意義
1.詞源學習有助于學生理解詞義、記憶單詞詞匯是任何一種外語學習的基礎(chǔ)和核心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詞匯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聽、說、讀、寫、譯的能力。英語詞匯的特征是一詞多義,一詞多性。在《權(quán)威英漢雙解詞典》中,僅run一詞就包含33個義項,兩種詞性,諸如此類的情況在英語中比比皆是,毫不稀奇。通過詞源的學習,我們可以了解一個詞的發(fā)展歷程和它背后的典故,如kidnap原為盜賊口語,kid即小孩,nap為nab的異體,意思為tosteal。當時在美國kidnap只限于表示誘拐小孩,并把他們賣到美洲大陸當成契約奴。今天kidnap誘拐和綁架的對象已經(jīng)不再限于小孩了。因此,解析單詞結(jié)構(gòu),通過追溯詞源,分析構(gòu)詞過程,理解單詞的詞義,可以使詞匯的記憶變得趣味橫生。在大學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引入“詞源學”,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把握詞義發(fā)展變化的脈絡(luò)及規(guī)律,達到詞匯深度習得的目的。2.詞源的學習有助于辨析形近詞,提高閱讀效率一個多音節(jié)詞匯,即由詞根(wordroot),前綴(prefix),后綴(suffix)和連接元音(combiningvowel)按照一定規(guī)律組合而成。以大學英語四級詞匯prospect,perspective,inspect三個形近詞為例,這三個詞是同根詞,詞形相近而容易混淆。Prospect中,per-看透的意思,spect-看,tive-名詞后綴,在當代英語中,它的意思是“透視法,洞察力”。Inspect中,前綴in-里面,往里面看,固有調(diào)查、檢查的意思。可見利用詞源可以讓學生在區(qū)分同義詞和近義詞以及識別形近詞上得到極佳的效果。有些詞具有豐富的文化蘊涵,從字面上是很難領(lǐng)會的。追根溯源,有利于詞匯量的積累和記憶,有助于提高閱讀的速度和效率。3.詞源學習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學習的首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和自主性,同時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該有意識的鼓勵學生去體驗和所學語言相關(guān)的文化。真正的跨文化交流不單單體現(xiàn)在流利的英語口語能力,更重要的是語言符號背景下所代表的社會文化和人們思維方式的差別。通過對詞源的講解,學生對英語的發(fā)展歷程也可以有所了解,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小結(jié)
總而言之,具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英語詞匯使得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詞源教學的重要性。應(yīng)用技術(shù)型本科院校學生英語單詞量偏小,英語學習積極性低下。詞源教學則是追根溯源,深入挖掘。它不僅能夠讓學習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從而使新時期的詞匯學習達到另一個全新境界。
參考文獻:
[1]L.&Low,G.ResearchingandApplyingMetaphor[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2]Carter,R.LanguageAwareness[J].ELTJournal,2003(57/1):64-65[3]王改燕.二語自然閱讀詞匯附帶習得研究[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9):5—8[4]陳燕.試論詞源教學在美語詞匯學中的作用和意義[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1).
作者:韓秀蓮 單位:河北工程技術(shù)學院
- 上一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分析
- 下一篇:材料物理化學課程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