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音樂鑒賞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重要性

時間:2022-11-23 04:44:12

導語:思考音樂鑒賞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思考音樂鑒賞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重要性

【摘要】在當今學校教育中,很多高中學校開設了“音樂鑒賞”課程,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們更加真實地了解音樂,達到欣賞音樂的真正目的,這樣就不會使音樂的欣賞停留在表面上、感官上,而是上升到對音樂的結(jié)構(gòu)以及因素上。音樂鑒賞的目的是把研究音樂作品的題材、內(nèi)容、風格、情緒、曲式等表現(xiàn)手段作為音樂審美能力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讓更多人掌握相關(guān)知識、技能,深入地認識音樂。

【關(guān)鍵詞】高中音樂;音樂鑒賞;重要性

音樂鑒賞簡單的說就是對音樂作品的欣賞,或者說是對音樂作品認真的回味。近些年,隨著音樂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突破,市場上出現(xiàn)的作品豐富多彩,能夠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豐盛的聽覺盛宴。教師在實際音樂教學過程中教授音樂鑒賞課的時候會從“音樂的基礎知識”“音樂起源”“各個時期的音樂-文藝復興、古典、浪漫、現(xiàn)代”等幾個方面由淺入深慢慢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結(jié)合相關(guān)的音樂讓學生們?nèi)バ蕾p。

一、音樂鑒賞在高中音樂教學中重要性

音樂鑒賞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音樂的興趣,增強學生們學習音樂的驅(qū)動力。如果學生們能夠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感受快樂和收獲成就感,那么學生就會對學習音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更加深入地學習音樂。音樂鑒賞課能夠讓學生們在感受音樂的同時體會到音樂帶給人們的美妙感覺,以及帶給人們感官上的享受。這樣,學生們就會有興趣主動地學習,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音樂鑒賞可以陶冶情操,能夠深化學生的道德觀念,音樂可以給學生帶來情感共鳴,讓學生們在音樂中忘掉自我,與音樂默然契合,給學生們帶來情感的震撼和交響。在鑒賞音樂的過程中,將音樂中所包含的情感完全轉(zhuǎn)化為自身的體驗,讓學生們對音樂旋律的流動而沉醉,從而能夠得到更高的審美享受。音樂能夠?qū)W生們帶到一個廣闊的天地里,讓學生們在其中自由地飛騰、翱翔,得到情感上的陶冶和理智上的升華。音樂鑒賞課能夠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及閱歷都不一樣,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也參差不齊,能力千差萬別,音樂鑒賞能力稍微好一點的學生,就能夠聽優(yōu)雅的古典音樂,能夠在接受音樂知識的同時總結(jié)提升自己。

二、音樂鑒賞課的當下情況

在現(xiàn)代教育中,音樂鑒賞課在很多高中學習中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音樂鑒賞課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徑,音樂鑒賞課受到各個高中學校的重視是理所應當?shù)?,但是實際情況中只有極少的學校開設音樂鑒賞課,即使開課也是流于形式,學校的教學設施落實,在音樂鑒賞課方面投入資金很少,最終導致音樂鑒賞課的質(zhì)量和效率很低。很多音樂教師的教學形式也是簡單的教會學生們認識或者能夠看懂五線譜,簡單地教學生們唱幾首歌,欣賞一些簡單的音樂作品,敷衍了事。

音樂鑒賞課的教學內(nèi)容比較古板陳舊,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就是很多高中學校的音樂教材缺乏特色,在課堂上教師主要是帶領學生欣賞中外古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方式比較古板模式化,音樂課堂比較沉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不能從實質(zhì)上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教師在課堂只是對音樂作品做簡單的介紹,之后開始播放音樂作品給學生們聽,學生們在課堂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無法從音樂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更不要說思想上的提升和升華。

音樂鑒賞課存在著教學理念和教學時間上的沖突,音樂教學的主要核心是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得到提升,幫助學生們形成健康的人格。沒有音樂鑒賞課之前教師們也很重視音樂教學的建設和發(fā)展,教育界也在不斷發(fā)行不同版本、不同內(nèi)容的音樂教材,甚至還會將音樂教材分為“沿海版”“鄉(xiāng)土版”,其主要目的就是尋求一種完善的途徑,在音樂上達到育人的效果。在音樂教學上,除了要借鑒國外的音樂作品和教學方法,還應該側(cè)重“愉快教學”“寓教于樂”的理念,無論優(yōu)劣,始終將“審美”放在第一位,音樂有其自身連貫的知識體系。

三、怎么樣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一)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和落實,音樂教學也在不斷的改革,音樂新課標給教師提出新教學要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動力,以學生對音樂的審美為核心,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然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鑒賞活動中。這就需要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耳濡目染地提高音樂鑒賞能力。要求音樂鑒賞氛圍:一、要物質(zhì)環(huán)境美。在一個優(yōu)雅、整潔、美麗的環(huán)境中鑒賞音樂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一種健康積極向上的心理影響。在心理學上,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引導和演化人們的言行舉止,這樣學生們進入的是一個接受音樂熏陶的音樂課堂,只有環(huán)境整潔、安靜,學生才能夠帶著好心情去鑒賞音樂。二、心理上氛圍要輕松、和諧。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的行為、氣質(zhì)、語言要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師的教學姿態(tài)應該“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教師自身應該熱愛音樂,熱愛音樂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感覺到親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教師要以自己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帶動學生。

(二)以學生喜歡并熟悉的內(nèi)容為切入口

社會不斷發(fā)展,這就要求人們要具備開放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各個國家課改的要求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認為教育應該培養(yǎng)學生胸襟開闊,能夠站在全球化的角度考慮問題并且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學生們欣賞各國名曲,了解中外音樂家提出的高要求,高中生視野局限,怎樣讓學生們對離自己生活甚遠又沒有接觸過的西洋音樂產(chǎn)生興趣呢?這就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師應該尋找學生熟悉、喜歡的教學內(nèi)容為切入口,讓學生走近音樂。以往的傳統(tǒng)音樂教學就是教師介紹音樂作品的基本情況、創(chuàng)作背景、作曲家情況,然后進行欣賞,這種教學方式的弊端是只重視傳授知識,忽略學生的主導地位。由于學生的年齡原因以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這樣不容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欣賞習慣,課堂上往往會出現(xiàn)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如癡如醉,學生們卻聽得昏昏沉沉,打不起精神的尷尬局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通過各種途徑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活動中喜愛音樂,例如,在講解舒伯特《小夜曲》時,教師可以引用大家熟知的音樂家宋祖英,一個邊陲小鎮(zhèn)的苗家女子從湘西到北京,從北京到中國,然后漂洋過海到維也納大廳盡情放歌,由此引入“奧地利——維也納——音樂之都——舒伯特”,這樣學生們就不會對“舒伯特”“維也納”“歌劇”這些詞感到陌生和距離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們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一切都不是難題。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音樂鑒賞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讓學生們學會生活、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健體、學會審美。音樂對高中生的學習、生活甚至是成材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想要通過努力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可以借鑒和幫助,只要學生們愿意花時間去體會、實踐和學習,音樂鑒賞能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提高。音樂鑒賞能力體現(xiàn)著一個人整體文化藝術(shù)修養(yǎng),學生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

參考文獻

[1]杜青林.新時代大學生鑒賞能力的提高[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1(04).

[2]李豐意.淺談提高音樂鑒賞能力的途徑[J].科技文衛(wèi),2014(04).

[3]王雷.音樂鑒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1(06).

作者:陳宇 單位:貴州省興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