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學轉(zhuǎn)型路徑
時間:2022-12-25 03:17:22
導語:思想品德教學轉(zhuǎn)型路徑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轉(zhuǎn)變教學方法:由“被動接受”轉(zhuǎn)為“主動學習”
過去的課堂教學,往往以教師為權威,采取單向提問法、單純講授法等組織教學,學生則被動接受。長此以往,學生則會形成惰性,過分依賴教師,等著教師講解分析,而缺乏獨立思考。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需要轉(zhuǎn)變滯后教學方法,采取討論合作、自主探究、對話交流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使其樂學、會學,從而推進課堂教學轉(zhuǎn)型,實現(xiàn)有效課堂教學。如教學《學會與父母溝通》,教師可結合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設計一些自主探究與合作討論的學習活動。①共同探究活動。先借助多媒體播放相關情境:一個苦惱的中學生小芳———不知何時起,開始感覺家的空間越來越小了,莫非是個子長高了,我才會感覺家中的天花板帶來了如此壓抑之感?說不清,道不明,總感覺自己像籠中之鳥,沒有自由。雖然和我朝夕相處,但爸媽沒有懂得我的心,沒有了解我的需要,更不明白我的困惑,對我總是斥責,感覺自己與爸媽的隔閡似乎越來越深了。
如今我和爸媽不是互不搭理,就是激烈爭吵,到底我該如何做呢?思考:小芳為何如此苦惱呢?讓學生自由交談: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和爸媽之間的溝通交流有哪些問題呢?是如何表現(xiàn)的?引導學生依照課前所準備的要求相互談談自己和爸媽溝通交流的現(xiàn)狀以及問題。而后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結合交流現(xiàn)狀,分析探討:究竟是哪些原因讓父母與子女之間出現(xiàn)交流溝通問題?討論交流后,教師可適當補充,播放心理學專家關于上述問題的分析,師生共同總結影響子女與父母交流溝通的主要原因。②親情體驗:談談自己身邊的親情故事,感悟父母對子女深切的關愛。交流討論:在平時生活中,子女該怎樣與父母有效溝通?匯總學生的建議,小結鞏固。
二、轉(zhuǎn)變課堂結構:由封閉控制轉(zhuǎn)為開放自由發(fā)展
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課堂往往是教師滿堂灌,師生缺乏有效溝通與交流,課堂是專制而封閉的。而在現(xiàn)代教育中,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以問題為載體,實行多樣的組織形式,如個體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集體學習,營造開放而多元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由發(fā)展。同時,為了讓學生成為主動發(fā)現(xiàn)者、學習者與構建者,教師還需要將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讓學生走入社會生活,真正開放教學,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如教學《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時,分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時,可要求學生課前搜集一些典型事例,正反兩面分析,加深理解。另外,課堂上,學生還可以呈現(xiàn)自己收集的故事、名人名言等,分享交流。再如學習《法律護我成長》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后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我國制訂了哪些法律法規(guī)來保護少年兒童,青少年享有哪些權利?有哪些社會機構與部門是幫助與保護未成年人的?這樣,將學習延伸到課外,讓學生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作者:袁亞鳴單位:江蘇省鹽城中學教育集團鹽城市初級中學
- 上一篇:論刑法危險性的判斷
- 下一篇:電路原理教學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