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教學“微課”設計與實施
時間:2022-03-22 08:53:21
導語:課程教學“微課”設計與實施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微課程的涵義及特點
(一)微課程概述。戴維•彭羅斯(DavidPenrose)是最早提出微課程的概念的學者。戴維•彭羅斯是一名高級教學設計師,同時也是美國新墨西哥州身患學院的在線服務經(jīng)理。他不僅首次提出了microlecture,即微課程,更加是第一個利用微課程進行教授的學者,在名為“1分鐘教授”的微課程中,不僅包含了內(nèi)容的演示,還擁有具體的知識結(jié)構,這樣的課程被稱為是“知識脈沖”。除了戴維•彭羅斯外,另一位在微課程發(fā)展過程中有巨大貢獻的,是一名印度人,名叫薩爾曼•可汗,他首次創(chuàng)立了時長為10分鐘的微課程。該課程的設計不僅包含一定的文字和圖片,而且具有非常明確的授課目標,講解的方式方法也非常的清晰透徹。由此可見,所謂微課程,指的是一種以視頻作為教學載體的教學方式,該教學視頻的設計,應當以新課程的標準為設計依據(jù),并且滿足教學實踐的要求,通常來講,微課程的內(nèi)容設計,是以課堂教學中的某個知識點或者某一個教學活動為核心進行設計的,在微課程的設計當中,充分結(jié)合個各種教學資源,把教和學的有機的組合在一起。綜合上述觀點,可以界定:以某個知識點為核心或者以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核心展開設的、通常以5-10分鐘為限(或者更短)的教學課程,即為微課程。由于微課程是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并且具有精煉、短小的特點,因此,微課程可以通過移動終端,例如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等進行傳播,能夠在移動的狀態(tài)下,進行碎片式的學習。除了內(nèi)容設計之外,微課程在設計過程中,還以教學主題為核心,進行了相應的教學設計、課件素材的設計、練習題的設計,以及學生反饋、教師點評和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以期更好的實現(xiàn)微課程的而教學目標和效果。(二)微課程的特點。1.內(nèi)容精煉,形式短小,使用方便?!拔ⅰ笔俏⒄n程最突出、最明顯的特點之一,具體表現(xiàn)為內(nèi)容精煉,形式短小,非常便于使用。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是非常有限的,以普通的課程為例,45分鐘的課時,一般只有不到十分鐘的時長,是學生的注意力最為高度集中的時間。而微課程的時間設計,恰好就在十分鐘左右,非常有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關于微課程的承載模式,一般都是以視頻為主,視頻格式一般以網(wǎng)絡媒體傳播的主流格式為主,這樣的視頻資料,囊括的資源量較小,方便傳播和下載,學習者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時候選擇在線觀看學習,也可以選在下載,以便有空的時候觀看學習。2.具有明確的課程主題。不同與傳統(tǒng)的課堂,微課程的設計,一般都會圍繞一個知識點和一個教學目標來進行設計,給學生明確的主題和學習目標,更有利于掌握知識。3.內(nèi)容具有重要性和高趣味性。微課程的學習方式,以移動化和碎片式的學習為主,這就意味著微課程的學習既沒有固定的學習場地,同時也不存在教師的監(jiān)督,因此,學生是否進行主動學習是關鍵。這就要求微課程需要具備“重要性”和“趣味性”兩個重要特征。
二《報關實務》微課程的具體設計內(nèi)容和方法
上述內(nèi)容當中,介紹了微課程的設計理念,從內(nèi)容上看,微課程具有內(nèi)容精煉、行使短小、教學目標明確的特點,從形式上看,具有移動化傳輸和碎片式教學的特點,因此,微課程的設計以及微課程的實施,就成為微課程能夠?qū)崿F(xiàn)教學目的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的新的研究課題?!秷箨P實務》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的課程,其內(nèi)容主要講的是進出口貨物的通關,是有一個個小的知識點組合而成[2]。下面,筆者就以《報關實務》為具體課程,對如何進行微課程的設計和實施開展論述。(一)設計微課程的核心教學內(nèi)容。微課程教學,實際上就是將普通的課程教學,有規(guī)律、有計劃的分割成若干個不同的微課程進行教學,而所有的微課程組合在一起,就是某課程教學中的所有教學內(nèi)容。由于微課程具有內(nèi)容精煉、形式短小的特點,因此,在進行微課程設計時,選取的知識點都相對較少,而且具有獨立性,能夠單獨那出來進行教授。即每一個微課都應該有一個相應的主題,這個主題揭示的是微課核心概念,也是微課建設的主體。授課者要根據(jù)所教科目、專業(yè)的特點選取相對獨立、完整、實用性強,能促使學習者深度學習、思考的短小精悍的微問題。(二)設計微課程的教學活動。除了教學視頻之外,微課程還可以通過音頻的形式、文字材料的形式以及PPT的形式進行教學。在《報關實務》關于報關基本要素的識別的微課程設計過程中,可以將該知識點以小故事的方式進行設計,并且以PPT的形式呈現(xiàn),讓學生通過故事的了解,進而對故事中涉及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自主思考,包括需要報關的情況有哪些,針對什么對象進行報關等等;在設計報關單填制的微課時,可以通過舉例說明的方法、示范的方法等,進行微課程的設計與制作。(三)設計微課程的教學評價。微課程的教學評價部分,包括對實施平臺設計的部分和評價方式設計的部分。首先是平臺的設計,平臺是微課程教學和評價得以開展和實現(xiàn)的前提和基礎,能夠為教師和學生搭建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通過平臺實時向老師提出問題并進行他領域內(nèi),而教師也可以及時的予以反饋,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相關評價,另外,在對學生的考核評價方式上,老師可以在平臺上設置不同的操作練習,學生完成操作后平臺自動打分,以此來檢測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例如,報關單的填制就可以采用此種考核方式。對于教師微課程的設計中的不足之處,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幫助教師不斷的優(yōu)化和提升微課程的設計水平[3]。
三《報關實務》微課程的實施
關于微課程具體的設計步驟,戴維•彭羅斯(DavidPenrose)提出了5個基本設計步驟:(1)對課程的核心概念逐一進行羅列;(2)以核心概念為主進行介紹或者總結(jié),時長以10-15秒為宜;(3)對上述內(nèi)容進行音頻或視頻錄制,時長控制在1-3分鐘左右;(4)對學習任務進行設計,目的以引導學生進行探究為主;(5)上傳,將制作好的視頻或音頻課程以及課程任務上傳到教學平臺上。在《報關實務》的微課程的設計中,我們分為三個部分進行,即課堂教學前,課堂教學中,以及課堂教學后,三個部分都以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為核心展開。1.課堂教學前:對微課程的主題和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進行深入的剖析,然后進行相關設計,制作微課,確保微課的實施過程中,提供給學生的學習資源是有效的,然后上傳到平臺上。2.課堂教學中:學生在微課程的學習中,必然會產(chǎn)生一些問題和困惑,這些問題和困惑能夠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很好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學生對課前在微課中學習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和理解。3.課堂教學后:微課程通常只解決了知識傳授的問題,而知識內(nèi)化往往是通過學生課后的復習鞏固來完成的。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移動學習和碎片式學習得以實現(xiàn)和傳播,而信息化和數(shù)據(jù)化時代的進步,也會使得能夠滿足現(xiàn)代人發(fā)展和學習需求的微課程,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當積極的學習和掌握微課程的教學和學習方式。微課程的發(fā)展趨勢是勢不可擋的,而且微課程最終會打破傳統(tǒng)課程的限制,走向更多的知識領域。在這樣的大背景和大環(huán)境下,專業(yè)課教師應當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緊跟時代的需求,掌握微課程的核心,提高微課程設計水平,提升微課程的教學效果,開展有效的微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梁瑩瑩,孟亮.高職報關實務課程教學策略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08,10(6):35-37.
[2]張雪紅.高職國際匯兌實務課程中微課設計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現(xiàn)代化,2015,(12):122-124.
[3]施瑩超.高等院校計算機課程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效果分析[J].數(shù)字通信世界,2015,(10):299.
作者:景遠 單位:渤海船舶職業(yè)學院
- 上一篇: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研究
- 下一篇:建筑結(jié)構課程教學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