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講評課淺談

時間:2022-02-19 10:27:00

導語:數學講評課淺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學講評課淺談

數學評課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反饋測試評價的結果,讓學生了解自已知識,能力水平,彌補缺陷,糾正錯誤,完善知識系統(tǒng)和思維系統(tǒng),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提出數學講評課應遵循的五項原則與同行切磋。 一.準確及時原則

準確及時是上好講評課的基礎?!皶r過然后學,則勤苦而難成”。及時評講、及時反饋,效率顯著。講評的好壞依賴于反饋信息的準確。講評之前,教師應統(tǒng)計好試卷的難易比例,對試卷的各知識點歸類,分析各知識點的得分率,對有創(chuàng)見的解法及相應的學生,對典型的錯誤教師應心中有數??傊?,試卷分析越翔實準確,講評效果越好。

二.激勵性原則

激勵應貫穿講評的始終。對一直較好的學生要激勵他們找準差距。對進步大的學生要激勵他們再上一層樓。對分數不高的學生要捕捉其閃光點,激勵他們的興趣。通過講評,充分調動各類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意志,興趣愛好等多方面積極因素,激發(fā)勤奮好學的愿望,促進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xié)調發(fā)展。從而實現(xiàn)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針對性原則

針對性要求針對試卷和學生實際水平,忌諱面面俱到。由于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分散于各題中,逐題依次講評,學生思維時此時彼,難以專一,效果不佳。因此,教師應按試卷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根據學生的“常見病”“多發(fā)病”適當歸類評價,查缺補漏,對癥下藥,對有創(chuàng)見的解題方法,尤要加以肯定。

四.自主性原則

講評課要給學生表述自已思維過程的機會,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允許并倡導學生對“評價”作出“反評價”,即便學生的思維有誤,也應鼓勵他們盡量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以便清楚地了解其學習中的困難究竟發(fā)生在何處。通過講評培養(yǎng)學生表述能力,達到統(tǒng)一。講評以后,應布置一些相應作業(yè),讓學生自已練習,以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五.模式化原則

模式化一方面要求把所講評的內容納入已學過的模式,歸入知識和思想方法的系統(tǒng)結構。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優(yōu)化和構建學生的思維模式。在把新知識納入原認識結構的同時,還要注意改造認知結構,使它和新知識順應,從而形成新認知結構,這是講評課的著力點。

數學講評的主要形式是解題。解題的過程一般由審題——探索——表述,審題的核心手段是觀察。探索的重要途徑是聯(lián)想與變換,表述的基本要求是簡捷與規(guī)范。對于典型的考題,要注意展現(xiàn)思路形成的過程。通過猜想,類比,歸納等方法,提出問題的概略解決方案。其次,要突出思路的探索過程。教師通過“得什么?為什么?怎樣想到的?”問答,在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中,暴露學生的自然思維過程,暴露方法擇優(yōu)過程和解題偏差糾正過程,使學生了解自已不完善或錯誤的地方。學生轉變思維的方式、方法和策略。下面舉兩例,加以說明:

例1.若X1,X2是方程X2-(K-2)X+(K2+3K+5)=0的兩實數根。求X12+X22最大值。

學生解題時易犯錯誤為:由X12+X22=(X1+X2)2-2X1X2=-(K+5)2+19,故得X1+X2的最大值為19。

教師講評時,可不加評價地公布上述解法。請學生談出自已的思路分析。教師評價則著重在以下幾點:

1.概略解決方案:利用根與系數關系,運用配方法。

2.解題過程偏差糾正:初中只研究實數根,判別試Δ≥0舉足輕重,不可掉以輕心。

3.正確解答(略)。(答案:當K=-4時,達最大值18)。

例2.有一項工程,若甲單獨做剛好按規(guī)定時期完成,若乙單獨做要超過規(guī)定時期3天才能完成,現(xiàn)在由甲乙合作2天,剩下的工程由乙單獨做剛好規(guī)定日期完成,

問規(guī)定日期是多少天?“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此題按常規(guī)方法,設規(guī)定日期為X天,不難列出方程:2[1/X+1/(X+3)]+(X+2)×[1/(X+3)]=1。但教師的講評到此止步,則意猶未盡。教師應再引導學生變換思維角度:“乙做X天后,剩下的工程甲做2天,由于剩下的工程相等,故乙做3天,而這正是甲做2天的工作量,即有2/X=3/(X+3),此法較常規(guī)解簡便得多。

這樣的講評,為學生轉變思維的方向,方法與策略,提供了樣板,對建立新的認知結

構大有裨益。以上幾點,僅是自已教學和聽課中感到上好講評課應解決的幾個問題,不妥之處,請同行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