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探究

時間:2022-09-27 03:17:22

導語:高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探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探究

摘要:教育之重,師德為基。結合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現(xiàn)狀,圍繞師德師風“三維四層”核心結構理論,由下至上地建立合適的學習、考核、獎懲、監(jiān)督與宣傳相結合的機制,讓每位教職工從日常的教學、生活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樹立良好的師德師風,多層面、多渠道、多方位地開展師德師風建設。通過長期的實踐摸索,營造了良好的師德師風氛圍,優(yōu)化了育人環(huán)境,規(guī)范了執(zhí)教行為。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探究

一、引言

師德師風是教師與學生交往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品德與風范。教師承擔著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其品德修養(yǎng)和師德風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我院針對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更新觀念、拓展師德內涵,確立正確導向,搭建建設平臺,不斷強化師德師風建設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上下齊心共同營造良好的師德建設氛圍,收獲了良好成效。

二、高職師德師風建設的時代內涵

師德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從事教育活動必須遵守的道德規(guī)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師風,是教師的精神風貌、風氣及作風的表現(xiàn),是師德外化的主要形式。師德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不同的階級社會,不同的歷史時期,其內涵與外延不盡相同。師德師風是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一部分。師德師風的內涵應順應時展,不斷創(chuàng)新進步。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潮的較大影響,師生的思想觀念、文化轉變較大,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熏染,使高校教師容易身份混淆,模糊自身的社會角色和承擔的使命。其中,“三維四層”核心結構理論,從敬業(yè)維度、育人維度、師表維度闡明了師德師風的核心內容,每一維度又從敬業(yè)、愛業(yè)、樂業(yè)、創(chuàng)業(yè)四個層次,動態(tài)培養(yǎng)及監(jiān)測教師的師德師風,這也成為新時代的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我們知道,教師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是直接持續(xù)的,會影響其一生;同時,良好的師德師風對社會良好風氣的形成也是深遠的。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我院通過深入調研、全面剖析師德師風建設現(xiàn)狀,借鑒前人經(jīng)驗,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尋求師德師風建設的切入點,將師德師風建設理論的內涵與外延不斷豐富和完善。

三、新時代高職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機制的建立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代,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剖析師德師風的內涵可知,要營造良好的高校師德師風,需要每一位教師自身在師德認知、師德情感和師德意志方面的培養(yǎng)。應建立由學院領導、各部門負責人、教師和學生代表組成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小組,把師德師風建設與學院的日常人才培養(yǎng)、文化建設、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工作結合起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規(guī)范師德師風建設的專項培訓教育工作。近幾年,針對高職院校骨干教師的各項培訓工作層出不窮,國家已經(jīng)充分意識到教師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十分重要。但主要針對廣大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專項培訓教育工作還滲透得不夠。高職院校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建立師德師風專項培訓,如《教師法》、《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教風學風和學術規(guī)范等專項教育培訓等法律法規(guī)的學習;新任教師的崗前綜合培訓;青年教師導師制度等。使教師隊伍的新生力量能健康、順利地實現(xiàn)過渡,逐步成長壯大,為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奠定基礎。同時,在日常的教學工作過程中,也要多調動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相關部門要完善健全教師師德師風培訓制度和培訓檔案,真正把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培訓制度化、規(guī)范化。只有加強對教師的繼續(xù)培訓教育,才能使其從成功中真正體會到教師職業(yè)的快樂,完成從愛業(yè)向樂業(yè)的過渡。2.健全師德師風的考評、獎懲機制。良好師德師風的形成需要設立配套合理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使師德師風的評價具有可操作性??陀^地評價和記錄每一位教師的師德歷程。建立科學的教師聘用和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恪守《教師法》、《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法律法規(guī),并將教師的師德師風考核結果納入年度考核,并與職稱評審、職務聘用、評優(yōu)評先執(zhí)行一票否決制。高職院校應構建專門的師德師風考評組,下級系、部分設配套的考評小組,參與全院教師師德師風的評議、監(jiān)督,并實時記錄好教師整個教學、科研情況。通過不定期的調研、走訪、座談等形式,反饋真實的情況。同時,也要充分發(fā)揮工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教學督導等在師德師風監(jiān)督中的重要作用,將問題轉化,使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更上一層樓。對于反饋出的不良師德師風傾向,要及時引導、改進,并有的放矢地樹立師德師風典范,借助榜樣的力量,激發(fā)教師積極向上,樹立奮斗目標。學院在制度上也應配套相應的獎懲機制,如:在崗位津貼、課時酬金、住房分配、職稱職務晉升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提高其待遇,讓教師能安心、全身心地投入教學工作。3.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做好教師的心理健康疏導。教師教學工作過程中不免會受到來自多方面的壓力,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焦慮和不安。在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學院應多關注教師的心理健康。通過設置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室,使教師能有的放矢地調控自己的心理,適度緩解在教學活動工作過程中產(chǎn)生的壓力。同時,也可通過豐富多彩的趣味運動或興趣娛樂小組,如舞蹈協(xié)會、球類協(xié)會等團體性活動,讓教師身心放松,一直緊繃的神經(jīng)有喘息的機會。當然,學院也可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訓、講座,提高教師的自我心理調節(jié)能力。4.良好的教育宣傳工作十分必要。師德師風的宣傳也是學院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將其制度化、常態(tài)化。通過每年的教師節(jié)或是校慶等活動,借助廣播、電臺、網(wǎng)站、微信、微博等媒體,或座談、交流等形式,表彰、獎勵優(yōu)秀教師的典范,在院校營造崇尚良好師德師風的校園氛圍。并經(jīng)常性地進行“功勛教師”、“教學名師”、“教學新秀”、“巾幗標兵”等評選工作。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在師德師風建設過程中,還需結合不斷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問題,對師德師風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研究加以創(chuàng)新,摸索出師德師風建設的新思路、新內容、新方法和新機制。在教書育人的同時,學院也可鼓勵教師申報師德師風建設方面的專項研究課題,將師德師風建設,提升其理論高度,歸納總結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要理論和實踐問題,并進行創(chuàng)新性研究。

四、結束語

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師德與師風建設,我院通過一段時間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定成績,讓教師克服職業(yè)倦怠現(xiàn)象,學生更“聽話”。整個校園中教師更愛崗敬業(yè)、嚴謹治學、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并涌現(xiàn)出一批批先進典范,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今后,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加強學院的師德師風建設,形成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田春園.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師德師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1,(15):77-79.

[2]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教師[2014]10號)[Z].2014-09-29.

[3]羅國杰.馬克思主義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12-413.

[4]周中之.倫理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38.

[5]池喜生.高校一線單位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探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6):226-228.

[6]劉興華,等.新時期教師黨員黨性修養(yǎng)與師德師風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4):26-27.

[7]張妍,等.立德鑄魂.強化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建設[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7,(10):53-54.

[8]韓澤春,王秋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視域下的高校師德師風建設[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97-102.

[9]廖志平.推進高職院校師德師風建設的考量[J].教育與職業(yè),2016,(6):73-75.

作者:朱紅萍 錢鈺 單位:沙洲職業(yè)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