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課堂成就高效教學論文

時間:2022-07-30 06:40:00

導語:和諧課堂成就高效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和諧課堂成就高效教學論文

摘要:有效的化學課堂,應該是和諧的;真正的學生發(fā)展,應該是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追求和諧是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深感受到,在減負高質(zhì)的新課程標準的課堂要求下,我們更要注重課堂藝術,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讓學生感受快樂化學,已成為現(xiàn)在課堂教育的新方向。師生之間的互動和諧、現(xiàn)實生活與新授知識之間的和諧已成為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

關鍵詞:和諧課堂教學效率

時下,“構建和諧社會”這一說法比較熱門,其實“和諧”并不是一個新生的時髦事物,而是一個古老的話題。我國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整個天是一個和諧。和諧,原屬美學范疇,是指事物和現(xiàn)象各個方面的配合,協(xié)調(diào)和多元化的統(tǒng)一,心理學家認為,和諧是真善美的統(tǒng)一,是人和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現(xiàn)形態(tài),和諧能產(chǎn)生美,產(chǎn)生最佳效益。

社會如此,課堂教學也如此。傳統(tǒng)的教學,受東方文化的影響,課堂教學偏重知識、偏重考試題目、偏重分數(shù),“不和諧”充斥著我們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各元素間結構欠合理,關系欠和諧,影響了學生的全面、自主發(fā)展。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現(xiàn)代教育教學理論,擺脫傳統(tǒng)教育教學模式,從單純的注重知識轉(zhuǎn)變?yōu)橐龑W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yǎng)與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起來是非常必要的。針對化學學科特點,構建和諧課堂,筆者認為應著重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前提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在實施和諧課堂的教育過程中,建立新型的人際關系尤為重要。在課堂教學中新型的人際關系包括如沐春風的師生關系和團結互助的生生關系。

(一)如沐春風的師生關系是指師生在知識、人格、精神、道德等各層面展開交流,通過師生在知識、情感、道德、靈魂等各層面的廣泛、深入的交流與“共鳴”,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事實證明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建立,有助于開啟學生智力和美好的心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追求真理的動力。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首先要施之以愛。愛是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礎、源泉。給學生以愛,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不但要愛學生,還要知道怎樣去愛學生,更要知道怎樣去贏得學生的愛。教師愛學生,主要落實在“尊重、關懷和理解”六個字上。尊重學生,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懷則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護。理解學生要求教師把學生當成知己。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其次要在師生之間樹立民主平等思想。實現(xiàn)師生民主平等,教師要放下架子,融入學生之中,給人一種親切感,如果學生怕答錯問題被老師批評而不舉手或站在那里有話不說,那么這常常是由于教師居高臨下,使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而造成的,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勵的話語,多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堅持“無錯原則”,那么,課堂上必然會出現(xiàn)積極舉手、各抒己見的場面。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而不是被動地、消極地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zhì)。教師個人素質(zhì)的高低,不但影響教師教學水平的發(fā)揮,在師生關系上,更是決定了學生對你的態(tài)度。最調(diào)皮的學生對于德高望重、德才兼?zhèn)涞慕處熆偸鞘肿鹁瓷踔脸绨荨?/p>

(二)團結互助的生生關系是指學生之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競爭的學生關系。一直以來的傳統(tǒng)教學中,往往能力強的學生易產(chǎn)生驕傲情緒,自以為不錯,輕視能力弱的學生,在課堂中搶著答,不聽別人意見;差生想到自己基礎差,就覺得抬不起頭來,在課堂上怕發(fā)言,怕引起別人的譏笑。導致差生羞于向優(yōu)生請教,優(yōu)生不屑幫助差生,生生之間不融洽。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就必須建構團結互助的生生關系。

首先學生要學會互相尊重。當同學發(fā)言時,耐心聽,虛心學習,當發(fā)言同學想不起來時,學會耐心等待,不忙著站起來說:“我來,我來!”給他以想的時間,給他以說的勇氣。其次營造合作氛圍,完善和諧課堂。和諧的課堂氣氛不是靠幾個好學生的呼應,而是靠全體學生的共同參與。在課堂教學中往往成績好些的同學比較主動積極,成績稍差的同學時常表現(xiàn)得比較被動。如何調(diào)動起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平等和諧呢?教師應以尊重和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在平等的基礎上合作學習,促進彼此之間關系的和諧發(fā)展,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創(chuàng)設真實的問題情景,是構建和諧課堂的關鍵

教學與活動是不可分割的,知識的根本是從實踐中來,讓學生從自己的實際活動中體驗知識的產(chǎn)生、積累與發(fā)展過程?!鞍l(fā)現(xiàn)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得多”,思維總是從疑問開始的。在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學習的對象產(chǎn)生注意,增強學習針對性,在心理上形成一種預期,由此激活與學習新知識有關的原有知識,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對整個的學習活動起到積極的定向作用。只有在真實問題情景中學生才能使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自己的潛能和諧發(fā)展。

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景,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設計問題必須注意兩點:一是設計問題應能吸引學生,使學生進入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問題要“新”“奇”,難度適中。二是所提問題要形成逐步上升的序列,能引導學生向縱深發(fā)展。例如在介紹鐵的化合物的知識時,課本上安排了制備Fe(OH)2白色沉淀的演示實驗。問題:“如何制備Fe(OH)2白色沉淀?”學生設計方案1并動手做實驗:將NaOH溶液直接滴入FeCl2溶液中?,F(xiàn)象:立即產(chǎn)生灰綠色沉淀,過一段時間后變成紅褐色沉淀。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激發(fā)出來,他們產(chǎn)生了強烈的疑問:為何沒有見到白色沉淀?此時我們引導學生探究原因:+2價態(tài)的鐵易被空氣中的O2氧化成+3價態(tài)的鐵。問題:“如何操作才能制備Fe(OH)2白色沉淀?”學生設計方案2并動手操作,將滴管插入試管里的溶液下面慢慢擠出NaOH溶液。現(xiàn)象:滴入后還是產(chǎn)生灰綠色沉淀,過一段時間后變成紅褐色沉淀。此時學生炸開了鍋,各抒己見:①要用新制的FeCl2溶液;②久制的NaOH溶液中溶解了部分氧氣;③液面最好要液封。學生設計方案3并實驗:試管中先加入新制的FeCl2溶液,再加入一定的植物油或汽油,然后將膠頭滴管插入液面以下,逐滴滴入煮沸過的NaOH溶液?,F(xiàn)象:產(chǎn)生白色Fe(OH)2溶液,且保持較長時間。類似如此的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和諧課堂教學才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三、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是構建和諧課堂的深化

發(fā)散性思維是對特定問題進行多層次、多角度討論和研究的思維方式。由于它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創(chuàng)造性,它對于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促進作用。

例如:在高中化學中講到“如何除去Na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3?”時,提出問題后大部分同學都想到“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適量的稀硫酸”這個答案。此時教師決不能因為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意見就急著只對這個答案加以評論他的對與錯。應當了解其他同學是否還有別的想法,我在上課時就問過:還有其它的意見嗎?馬上有其他同學提出不同的見解:⑴向混合溶液中加入H2O2。⑵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氯水。⑶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溴水。⑷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⑸向混合溶液中通入O2。⑹向混合溶液中加入HNO3。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自然會主動思考哪個答案對?哪個答案不對?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甚至組織學生到實驗室進行實驗。使學生在討論—評議—實驗驗證的和諧輕松氛圍中不僅學到了化學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同時也學到了科學的方法。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鍛煉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拓寬了視野,提高了化學課堂效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師生之間在期望、目標、觀點上出現(xiàn)的一些不合諧的音符采取一種積極、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和處理。教師要允許學生存在個性差異,并應當主動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善良本性”,致力于挖掘他的(哪怕是極細小的)優(yōu)點和特點。教師應改變過去那種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作風,如果想做到真正地賞識學生的個性與特點,就應該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說“不”,甚至鼓勵他們說“不”,讓其充分地“表白”和“暴露”自我,并以此為契機,激發(fā)他們的“靈感”,開發(fā)其特長和潛能,促使個性自由地發(fā)展。

四、回歸生活世界,是構建和諧課堂的真諦

許多偉大的發(fā)明、發(fā)現(xiàn),都來自于生活和生產(chǎn)實際,由蘋果落地進而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由開水壺而發(fā)明蒸汽機……?;瘜W教學,其本身就不是單純的理論教育,它和其他的純理論學科不同,它以實驗為基礎,而且大多來源于生活。

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下,如何將生活中的知識與教學活動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好的學好知識、學活知識,是我們在新課標形勢下構建和諧課堂中必須要深思的問題。公務員之家:

如在《鹽類的水解》一課的學習中,我布置了一個在生活和社會實踐中以“鹽類水解”應用為主題的化學科技寫作作業(yè),學生可以自選內(nèi)容,自擬題目。結果學生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和自我認知情況做出了各種各樣的選擇。選擇介紹滅火器工作原理的同學,走訪了消防隊,向消防官兵了解泡沫滅火器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學會了泡沫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并且提出能否用固體碳酸氫鈉代替其溶液,硫酸鋁和碳酸氫鈉以怎樣的比例反應最合適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同學們不僅運用了水解的知識,還引入了反應速率、溶解度等知識,學生自主完成了知識的遷移。

化學教學要回歸生活世界之中,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使知識與生活及社會相融合。人教版新課標化學實驗教材《高中化學必修(2)》中幾乎每一章都體現(xiàn)了化學基礎知識與科學探究的融合、與社會生活的融合,把學科知識鑲嵌在生活和社會之中。作為教者應該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視角審視教材,教會學生用生活視角引入知識,用科學視角探求知識,用社會視角運用知識,完成“從生活走近化學”,再“從化學走向社會”,進而“深刻領悟知識所蘊涵的生活和生命意義”的學習過程。其次要把教學內(nèi)容從書本里、課堂上引向?qū)W生五彩繽紛的生活世界。指導學生在生活中捕捉、觀察、實驗,對信息進行查找、分析、加工和有效利用,提高信息素養(yǎng),學會在生活和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探求真理、完善知識結構,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五、反思和評價,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延伸

反思和評價是一種充滿生機的教學理念。它既是一種學習過程,又是對一段學習過程的小結,只有不斷地反思和評價,才能真正實現(xiàn)學會學習。學習每一節(jié)課都要求學生反思這節(jié)課自己達到了什么目標,自己在知識與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方面有哪些收獲和體會,還存在哪些困難等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下或通過討論,使學生對探究活動進行反思,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具體的建議,改進自己的學習和探究活動,發(fā)展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的能力。要引導學生對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分析學習的得失,找到問題的癥結。從而全面理解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

研究表明,課堂教學在高興愉快的情緒中進行,學生的當堂學習效果比一般情緒下的學習效果要高得多。因此,要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就必須研究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情景等多個因素如何協(xié)調(diào)相處,使之和諧。和諧既是一種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又是一個動態(tài)的優(yōu)化過程,更是我們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和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高中化學新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孔令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