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后觀察探討論文
時間:2022-07-02 03:17:00
導語: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術后觀察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靜脈血栓(DVT)形成后血栓脫落可發(fā)生肺栓塞(PE),其病死率高達20%~30%,大多數(shù)患者可在lh內死亡。目前,靜脈溶栓聯(lián)合抗凝治療是治療DVT和PE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而在下肢DVT的溶栓治療中,隨時有栓子脫落造成PE的危險。下腔靜脈濾器(IVCF)是一種用金屬絲制成的器械,通過特殊的輸送器放入下腔靜脈(IVC)以預防肺栓塞,具有并發(fā)癥少、損傷小的優(yōu)點。我科從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為18例患者放置了IVCF,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臨床資料
本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齡21~78歲,平均(53.25±2.12)歲。所有患者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聲檢查,均確診為下肢DVT形成。其中左下肢12例,右下肢3例,雙下肢3例。術前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掃描、胸部X線平片檢查,部分患者進行電子束CT增強肺掃描或肺動脈造影,提示6例患者有局部性肺葉栓塞,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悶及發(fā)熱等臨床表現(xiàn)。
2.方法
全部病例手術均在數(shù)字減影系統(tǒng)(DSA)透視下完成,選用進口鎳鈦質濾器。
3.結果
18例患者均獲得成功,11例患肢腫脹完全消退,7例患肢癥狀得到改善,無一例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術后定期攝胸部、腹部X線片了解肺部情況和濾器位置。隨訪8~20個月后,無一例出現(xiàn)肺動脈栓塞表現(xiàn);l例晚期腫瘤患者1個月后死亡;1例患者出現(xiàn)下腔靜脈血栓形成;2例患者術后2周出現(xiàn)健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濾器定位復查無明顯移位現(xiàn)象,患者也無因濾器留置帶來的不適癥狀,可從事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護理
1.術后的觀察與護理
穿刺處的觀察與護理術后絕對臥床休息,取平臥位,經(jīng)鎖骨下靜脈、頸靜脈穿刺的患者,術后沙袋壓迫6h,注意有無胸悶、胸痛及呼吸方式的改變,警惕有無血胸、氣胸形成,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向主管醫(yī)生報告并處理。經(jīng)股靜脈穿刺的患者,用“8”字繃帶法加壓包扎,平臥4~6h,24h后即可下床活動,防止新的血栓形成。穿刺部位加壓包扎時,觀察穿刺局部有無滲出和血腫,繃帶不宜過緊,定時觸摸遠端動脈搏動情況,注意觀察繃帶包扎部位以下的皮膚顏色、溫度及有無瘀斑,以免壓力過大造成皮膚缺血壞死。18例患者均未發(fā)生穿刺部位出血、皮膚缺血壞死。術后給予靜脈滴注抗生素3d,穿刺部位每日用聚維酮碘消毒,更換敷料,以防穿刺部位感染。
病情的觀察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對患者進行24h心電監(jiān)測,主動詢問患者有無呼吸困難、胸痛、焦慮等癥狀,防止因出血引起的低血壓休克、心源性休克。觀察用藥后患側肢體的腫脹有無消退,皮膚顏色、溫度、感覺有無改善。詢問疼痛有無轉移,防止栓子脫落栓塞其他部位,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處理。
2.藥物治療的護理
(1)患者使用軟毛牙刷刷牙;進流質、半流質清淡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皮膚黏膜出血;輸液穿刺點加壓止血5~10min,禁止動脈穿刺和肌內注射。(2)自發(fā)性出血和皮膚瘀斑是使用纖溶酶、低分子肝素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用藥期間密切觀察皮膚、口腔黏膜、牙齦有無出血點、瘀斑,穿刺局部有無滲血和出血。觀察有無持續(xù)性頭痛、視力模糊、惡心、嘔吐、意識不清等情況,預防腦出血的發(fā)生。定期作血常規(guī)、國際標準化比值(INR)、PT、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FDP)等的監(jiān)測。若FDP大于正常值的3倍或纖維蛋白值下降至100mg/ml以下,應特別警惕出血的發(fā)生。調整抗凝藥物的用量,使INR達到2~3,PT調整至18.0s左右,APTT維持在正常值的1.5~2倍,凝血酶活動度在30%左右。本組2例患者術后第4天出現(xiàn)牙齦出血及皮膚瘀斑,及時查凝血時間、APTT均在正常范圍內,減少華法林用量,直至出血現(xiàn)象消失。
3.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
濾器移位、脫落及IVC梗阻濾器選擇過小會導致濾器移位,攔截栓子的效率降低;若選擇過大,當濾器捕獲到較大或較多的栓子時,IVC血流減慢造成血栓形成,使IVC血栓性阻塞。手術醫(yī)生要根據(jù)術中靜脈造影示腎靜脈下段IVC的長度、直徑以及有無發(fā)育性的變異等情況來選擇濾器的型號,護士要充分了解患者置入濾器的型號,經(jīng)術者最后確認方可使用。術后應進行合理的抗凝治療,預防濾器血栓閉塞。分別于術畢、出院前、術后1個月、6個月、12個月攝臥位腹部平片作為隨診資料,以觀察濾器的形態(tài)、有無移位及血栓形成等。
IVC穿孔濾器選擇過大,對IVC壁壓力增加,易致靜脈壁穿孔。術后嚴密觀察血壓、心率、面色及末梢循環(huán)情況,注意有無腹痛、背部疼痛、便血等,以早期發(fā)現(xiàn)IVC穿孔。本組有2例患者術后反復訴腹部有壓痛,及時匯報醫(yī)生,經(jīng)證實無濾器移位和穿孔,經(jīng)對癥治療后緩解。
IVC內血栓術中造影了解IVC內有無血栓,防止IVC內已有血栓在操作時脫落,造成PE。如果IVC內已有血栓,則應改為由頸靜脈入路,操作時要輕柔,防止血栓脫落。術畢回病房后,保證病室環(huán)境安靜、舒適,備好搶救藥品及搶救器材,嚴密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每30~60min巡視1次病房,耐心傾聽患者主訴,主動詢問患者有無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焦慮、咳嗽、暈厥等癥狀,監(jiān)測心電圖與血氣分析,動態(tài)觀察有無PE的發(fā)生。本組無一例新的PE發(fā)生。
4.飲食護理
宜食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避免術后便秘,導致腹內壓增高,引起穿刺點出血。術后當日飲水1500ml以上,以加速造影劑的排泄,防止造影劑腎病。
■出院指導
1.用藥指導
院前再次行下肢多普勒超聲檢查,了解深靜脈血栓情況。如果血栓消失,則平均在3個月后終止華法林的使用;而仍存在深靜脈血栓的病例,則應持續(xù)給藥6個月。指導患者堅持按照醫(yī)囑服用華法林,術后前4周每周復查PT,調整劑量,注意吐瀉物及皮膚黏膜等有無出血傾向,以后每個月復查1次。告知患者某些食物與藥物對華法林的藥效有影響,如菠菜、白菜、菜花、動物肝臟、花生、芝麻等含維生素K豐富的食物可降低藥效,阿司匹林、二甲雙胍可增加抗凝作用,催眠藥、口服避孕藥可降低抗凝作用等。
2.預防措施
對于有靜脈血栓形成的高?;颊撸缂韧徐o脈血栓史、肥胖、肢體制動或肢體癱瘓者,應采取積極預防措施,避免DVT的形成。如穿彈力襪、鼓勵患者經(jīng)常按摩下肢做擠壓腓腸肌運動、避免長久站立等,促進靜脈回流,減少靜脈淤滯。
3.定期隨診
IVCF一經(jīng)置入,就不能調整位置,也不能取出,需終身攜帶。囑患者定期隨診,隨診應首選非侵入性檢查,必要時行多普勒超聲檢查和腹部CT檢查,如發(fā)現(xiàn)靜脈狹窄、穿孔和血栓形成,應行IVC造影。
■小結
IVCF是一種用金屬絲制成的器械,通過特殊的輸送器放入下腔靜脈,具有并發(fā)癥少、損傷小、出血量少、恢復快的優(yōu)點。放置IVCF行下肢DVT溶栓治療,既能阻擋血流中3mm以上的栓子進入肺動脈引起PE,又不影響靜脈回流,使血栓脫落造成的PE發(fā)生率由60%~70%下降至0.9%~5%。手術后有效的觀察與護理是保證治療效果、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的關鍵。
近日,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農(nóng)三師醫(yī)院護理部對全院護理人員進行了病人服務及操作流程考試。此次考試主要從儀容儀表、病房操作服務流程、交接班流程、接待新病人流程4大項53個小項進行打分。本次考試旨在進一步規(guī)范服務禮儀、提高護理質量,為病人營造溫馨的服務氛圍。
- 上一篇:黨組流動圖書啟動儀式上講話
- 下一篇:市糧食直補和農(nóng)資綜合直補工作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