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護理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30 10:44:00
導語:頜面部間隙感染患者護理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觀察護理
[摘要]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是指口腔頜面部及頸上部各潛在性筋膜間隙中所發(fā)生的細菌性炎癥的總稱[1]。是頜面外科常見的疾患,最主要的感染源是牙源性、腺源性。本組46例患者,好發(fā)年齡青壯年,臨床上通過細致觀察、周到護理,能夠促進疾病的康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關鍵詞]頜面部間隙感染;觀察護理;康復
口腔頜面部間隙感染是指口腔頜面部及頸上部各潛在性筋膜間隙中所產生的細菌性疾病。間隙內充滿脂肪或疏松的結締組織,感染累及潛在的間隙內的結構。初期表現(xiàn)為蜂窩組織炎、脂肪變性、壞死、形成膿腫,甚至沿血管、神經(jīng)擴散,引起血栓性靜脈炎、縱隔炎、敗血癥。本組46例,對全身治療,局部切開引流、局部病灶處理,整個過程中細心周到的臨床觀察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口腔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住院患者46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齡最大82歲,最小15歲,好發(fā)年齡20歲~48歲,合并糖尿病10例。有2例均為糖尿病合并縱隔膿腫、敗血癥,轉胸外科治療死亡。本組中,頜下間隙感染18例,蜂窩組織炎12例、嚼肌間隙感染11例,頜下間隙感染2例,其他3例。
2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
頜面部間隙感染共同臨床癥狀:起病急,病程短,體溫升高,有牙痛史,不潔拔牙病史,局部紅、腫、熱、痛,張口受限,病情迅速發(fā)展,出現(xiàn)全身癥狀明顯,體溫39℃~40℃,局部腫脹嚴重,白細胞總數(shù)升高,影響進食、呼吸困難等。
3病情觀察及護理
3.1觀察呼吸的變化
呼吸與口底、頜下、咽部腫脹有關,護士應備齊用物,必須時氣管切開,因為口底組織疏松間隙感染時壓迫呼吸道,舌體抬高引起吞咽疼痛,呼吸困難,要保持呼吸道通暢,臥位舒適。有1例患者因牙痛5d,伴張口受限,不能進食水,急診入院。當時39℃急性痛苦面容,呼吸困難不能平臥,急行局部頜下膿腫切開,分泌物惡臭,給予消炎治療,第2日8時體溫40℃,仍呼吸困難,不能平臥,急行氣管切開術,術后拍片,右胸內積液,縱隔膿腫,轉胸外科治療,最后死于敗血癥。
3.2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要觀察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意識,傷口情況變化,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yī)師,積極采取有效措施,救治患者,防止惡化[2]。有1例患者頸部傷口滲血多,經(jīng)醫(yī)生查看傷口,有分泌物,壞死組織,侵蝕血管引起出血,及時止血處理,轉危為安。對有糖尿病的觀察有無低血糖反應。如:口渴、疲乏、惡心、饑餓感、心率加快、昏迷等低血糖反應,本組有10例,住院以后查血糖高,進一步診斷為糖尿病。
3.3強化基礎護理
由于病情較重,機體抵抗力下降,要做好口腔護理,指導口腔自潔的正確方法。必要時進行口腔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實驗,選擇適當?shù)氖谒?,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定時更換體位,床鋪整潔,按摩受壓部位的皮膚,防止皮膚受壓持久、破潰,增加感染機會。
3.4飲食的護理
正確指導病人飲食,由于間隙感染的患者,張口受限,又需要加強營養(yǎng)補充消耗,給予高熱量、高蛋白、低脂的富含維生素的飲食、易消化的少量多次流食,如瘦肉、蛋奶、水果、米湯,必要時靜脈營養(yǎng)支持。糖尿病給予糖尿病飲食,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
3.5加強無菌觀念
防止交叉感染,由于機體抵抗力下降,醫(yī)護人員操作時,一定要加強無菌觀念,傷口敷料定時更換,有污染時及時更換。
3.6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病程長,住院天數(shù)多,易產生焦慮、急躁的情緒,護士要更關心和鼓勵,使其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并根據(jù)病人的需求特點,選擇恰當?shù)姆椒?。做好健康教育,積極控制原發(fā)病,早日康復。
4小結
全身抗炎是頜面部間隙感染首要的措施,其中關鍵是有效的抗生素的治療,局部手術引流是治療頜面部間隙感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膿腫形成應及早切開排膿,可縮短療程。護士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作好基礎護理,根據(jù)全方位服務,有利于疾病恢復。本組有10例。住院后發(fā)現(xiàn)有糖尿病,而且農民占多數(shù),衛(wèi)生條件、經(jīng)濟條件差;而糖尿病由于受高血糖狀態(tài)的影響,病人代謝紊亂,血管及神經(jīng)病變對致病因子的抵抗能力降低,極易誘發(fā)感染,感染也容易持續(xù)時間長。筆者認為有關部門積極推廣農村的合作醫(yī)療,做好衛(wèi)生宣傳教育,高危人群定期體檢,有病早預防,減輕疾病對家庭帶來的經(jīng)濟負擔,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樊明文.臨床口腔醫(yī)學[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230238.
[2]劉傳紅,張文平.AMI并糖尿病冠造的分析及護理[J].護理研究,2005,19(6):1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