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急癥病人心理護理
時間:2022-03-12 11:50:00
導語:門診急癥病人心理護理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心境欠佳當一個人生了病,或多或少會引起不愉悅的情緒如急性腹痛病人在未明確診斷前遇事易激動,甚至與病友、醫(yī)務人員發(fā)生沖突。此時如得不到護士的理解,很容易產(chǎn)生矛盾,這種情緒不但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對醫(yī)院造成不良影響。
1.2焦慮和恐懼[2]多數(shù)急危重病人入院時常因病情危重而十分焦慮與恐懼,而護士在執(zhí)行治療過程中難免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導致病人自我意識障礙而過度緊張和恐懼又會進一步加速疾病惡化,甚至造成死亡。
1.3自尊心理患者到醫(yī)院診治,希望能得到醫(yī)護人員的尊重和照顧,更希望護士能用高水平的護理技術、手法、無痛苦,并且有些檢查希望沒有他人在場。
1.4抵觸不信任心理患者平時或多或少聽說過一些對醫(yī)院不良的說法,擔心由不成熟較年輕的醫(yī)護人員執(zhí)行治療時會難以一此成功,初診時期待正確診療故有挑選醫(yī)護人員的心理。
2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指在護理過程中,通過護理人員的行為或人際關系的影響,改變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不利于康復的行為,促使病人康復的方法[3]。
2.1善于運用心理學知識,細致觀察患者的心理需求,根據(jù)不同心理需求盡量滿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讓病人先看病再,在心理上滿足病人的第一需要。
2.2熟練掌握基礎護理知識和技術,掌握常見病,多發(fā)病的預防、治療和預后,耐心解釋病人提出的疑問,工作中盡可能表現(xiàn)自然、大方、信心十足、動作敏捷,以取得病人的信任,解除病人的心理負擔。
2.3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建設對病人應嚴守隱私,尊重病人的人格,切忌態(tài)度粗暴,交談過程中巧妙地對病人的錯誤觀點予以否定,既不傷害病人的自尊心,并能贏得病人的尊重和信賴。
3心理護理方法
3.1接待病人要熱情,給病人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候診、就診環(huán)境,解除病人疑慮,增強病人診治的信心。
3.2分診、導診要細心,應了解和掌握病人就診的復雜心理活動,耐心細致地指導如何掛號。
3.3就診按排要靈活,護理人員要給予正確的引導。
3.4消除病人的緊張、悲觀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5解釋診治問題要清楚。護理人員有責任、有義務、要耐心、細致地向病人做出解釋。護理人員的解答可接觸病人的心理負擔,對治療會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
3.6消除病人恐懼心理。對不同的病人,應采取不同的語言和方式引導病人心境轉移,消除恐懼心理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3.7加強護理宣教,消除病人對藥物的依賴心理和顧慮心理。
總之,對急癥門診病人的護理,我們要從病人的語言與非語言的表情中了解其心理反應、心理需求,制定護理對策,這就要求護士在護理過程全面掌握并運用醫(yī)學心理學、社會學、人文科學知識,使患者接受治療時能有一個安定的心理狀態(tài),配合治療以達到較好的診療效果,增去早日康復。參考文獻
[1]鄺鳳連.淺談門診病人的心理護理.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1年第14卷第9期.
[2]張義華.危重癥病人的心理護理2005年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
[3]劉小紅.關于臨床心理護理的概況及原則的探討,護士進修雜志199813(1)44-46.
[4]王小妹.婦科門診病人的心理護理,家庭護士2007年2月第5卷第2期中旬版.
- 上一篇:人工氣道護理
- 下一篇:慢性前列腺炎心理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