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學生管理的手段差異

時間:2022-04-28 11:10:30

導語:中美高校學生管理的手段差異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美高校學生管理的手段差異

一、學生工作理念不同

在中國國情的影響下,學校會教導和要求學生,要為社會做出貢獻,按照中國的發(fā)展需要將自我擺放于國家這個大集體內,以國家利益為重以國家為先,高校也多會設立政治思想課程,教授學生學習社會主義價值觀,這樣做讓我國出現(xiàn)了大批的愛國主義人士,為國家增添了許多人才,不過弊端也有,這樣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的教學,讓學生學到的多為相似的知識,學生沒有地方發(fā)揮自己的個性想象力,讓他們形成了被教育和被管理的潛意識。而美國對于學生的管理體系相對來說比較松散,站在學生的角度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這樣的好處就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地發(fā)展的同時,也讓他們的管理更加的豐富多彩。站在學生的角度,讓學生自己有想為自己甚至為同學服務的想法,對他們的成長乃至學習起到了良好的開端,這不是單純的想要讓他們自己對自己進行管理,更深層次的讓他們在管理中學習管理中得到進步。

二、學生管理機制不同

通常我國高校的管理劃分是:上有書記主任負責院系管理,下有輔導員負責年級管理。這是我國高校管理的一個大的框架??蚣苤性俜譃樵S多分枝,因為學校不僅要負責學生的教學,還要負責管理,還有很多社團活動等等其他。才方便學校進行管理,因為學校難以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管理,所以將學生放于班級之中。這就要求學校給學生提供好的學習氛圍,只有做到這點學生才會全身心的融入到班級這樣的大集體,以便于學校對學生進行管理。不難發(fā)現(xiàn),在我國建立起以班級為單位的管理是多數(shù)高校采用的管理制度。而美國的學校管理是與我國大相徑庭的,他們不會為學生固定班級,剛剛入學的那兩年他們是不分專業(yè)的更加就沒有系別之分了,更為不同的是,除了宿舍是不會變化不停地,他們的學習地點隨時會發(fā)生改變,任何有益于學習的都會成為他們的學習地點,在相對固定的地點及宿舍他們會設立部長,同時安排助理協(xié)助管理。宿舍內他們會選取出管理員來幫助部長平時的管理,這樣一來,宿舍就是學生們平時的生活地點了,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將教學劃分在了系里。不難看出,在中國學生將主要的時間精力放在了班級,而美國卻放在了宿舍,這是中美對于學生管理機制的分歧。

三、學生參與管理程度不同

深受中國國情和傳統(tǒng)觀念的因素影響,我國更為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學校甚至家長都以那一紙成績來評判一個學生的優(yōu)異,他們喜歡熱愛學習的學生,很少讓學生分心去參與學校的管理,因為他們往往狹隘的以為學生對管理是束手無策的。其實,管理與學習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有些學校會設立勤工儉學,但是此舉并不能很好地讓學生學習管理,更多的是增加物質的收入。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會很有興趣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但是學生在里面學習到的管理也是微乎其微的。我國學生學習管理都是依附學校而且種類數(shù)量很少,但是美國不同,他們都是依附自己,并且數(shù)量種類繁多,不管是宿舍還是食堂甚至圖書館辦公室都會有學生管理的崗位。崗位越多自然人員的數(shù)量也就會相應的增加了。所以美國的學校管理,不僅能讓學生自主進行管理,更讓學生在種類繁多的管理崗位中學到更多的有趣的知識。

綜上所述,分析了中美兩國高校學生管理模式的差異之后,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我國需要借鑒美國部分教育理念,讓學生自己做自己的管理者,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要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專業(yè)性的管理人才。學校要適當增加與學生的互動,將學生融入到管理教育的氛圍之中去。同時堅信只有學生自我管理才能將管理體制發(fā)揮的最好。帶領學生進入到自我管理的體系中。與此同時,也要讓學生不斷進步,獲得進步的渠道就是開展專門的教育咨詢管理中心,讓學生能主動參加,主動學習,盡力讓其他學生也參加到學校的管理事務中,安排學生擔任管理職位,例如助理,或巡視人員等等。爭取讓所有在校學生都投入到學校的監(jiān)督管理中去,不僅能為學校做出貢獻也能提高學生自我的管理。

作者:秦海波 單位:重慶科創(chuàng)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