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受教育權分析
時間:2022-03-14 05:18:00
導語:公民受教育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受教育權的概念
受教育權作為一項國際人權來考慮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1948年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中確立的。《世界人權宣言》第26條規(guī)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教育應當免費,至少在初級階段和基本階段應如此?!?966年12月16日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再次重申了《世界人權宣言》中關于受教育權的規(guī)定。
受教育權實質上是國家與公民之間的憲法權利與義務關系。我國臺灣學者認為,受教育權是指“人民在受教育方面,得請求國家給予適當之教育環(huán)境與機會,以享受獲得知識、發(fā)展人格之權利?!蔽覈箨懸徊糠謱W者則認為,受教育權是指“公民享有在各類學校、各種教育機構或通過其他途徑學得文化科學知識,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業(yè)務水平的權利?!蔽覈稇椃ā返?6條對受教育權的規(guī)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北疚恼J為受教育權,是指為了保障公民個體的生存與發(fā)展,而依法享有的要求國家積極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條件和機會的社會權利。
二、我國公民受教育權的實現主要受下列因素制約
盡管我國教育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已經初見輪廓,但事實上我國現有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并未達到法制健全的要求,即尚未形成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別是依法治國背景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要求的一套完善的法律體系?,F階段還顯示出很多問題:
1.公權力領域忽視公民個體權利的實現
由于我國傳統(tǒng)的社會結構一直是家國個體,不注重公民個體權利的培養(yǎng),加之新中國在成立后長期計劃經濟的高度集中的行政管制民間社會缺乏發(fā)達的私法文化,因此在公權力領域中,集中體現在行政訴訟和刑事訴訟領域,個體權利經常被忽視,甚至是被漠視。
2.實行地區(qū)差別對待
長期以來,各高校對各地生源采取不平等的錄取分數線,特別是在高校所在城市生源的分數線明顯低于外地生源的分數線,使得進入同一高校不同地區(qū)的學生考分差距很大。這里存在的矛盾是,既要考慮高校所在地的實際情況,對高校所在地生源進行適當照顧,又要對各地考生實行錄取平等;既要在招生時對民族地區(qū)的考生予以適當照顧,又要實現考分面前一律平等;既要考慮到國家培養(yǎng)人才的總體規(guī)劃,進行統(tǒng)籌兼顧,適當調配,又要實現考分面前平等。所以解決受教育權的地區(qū)差別對待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問題。
3.現行的考試制度不能完全實現教育機會的平等
雖然受教育機會的平等需要通過考試體現出的能力來衡量,但是僅僅由考試分數體現出來的能力是現象上的能力,與考生的實際能力未必相符合。比較完善的考試制度應當是能夠實際體現考生接受教育能力的制度。現行的考試制度還存在不少問題,不能最大限度地使優(yōu)秀人才脫穎而出,因而還不能完全實現真正意義上公民受教育機會的平等。三、完善我國公民受教育權的憲法保障措施
本文認為受教育權主要是針對政府權力的,政府承擔的義務不僅是消極不侵害和防止第三人侵害,更重要的是積極主動提供實現的各種條件。其次,它還是經教育法等具體化了的普通法律權利。我國有關公民受教育權的有些內容已經法律化了,但法律化的程度不高,法律保護仍然涵蓋不了憲法上公民基本權利的內容。由于這些內容的廣泛性和不明確性,只施行法律保護難以實現對公民權利的充分保障??紤]這種復雜的因素,對公民的受教育權應允許公民直接訴諸于憲法尋求救濟,但是現階段司法機關應謹慎對待,盡量運用現有的法律或法律的原則解決問題,不能輕易啟動憲法機制。
1.在立法上確立違憲的司法審查制度
在當代各國,違憲審查又包括立法機關的審查、專門憲法監(jiān)督機構的審查和司法審查三種形式。司法審查是違憲審查的一種方式,即違憲的司法審查。在當代中國只有行政法層面上的司法審查,而沒有憲法訴訟,因此違憲的司法審查制度尚未建立。并且由于我國憲法總體來說不被司法適用,法院也不能審查行政行為是否合憲。因此,我國有必要進一步拓展司法審查的內涵及其空間。在我國法律規(guī)范體系中,首先是把憲法所規(guī)定的公民的受教育權通過制定具體的法律法規(guī)將其范圍、形式和程序確定下來,做到對公民受教育權的保障“有法可依”,再次就是我國批準并加入國際人權法中的受教育權內容賦予國內法律效力,成為我國法律的淵源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來保護我國公民受教育權。
2.憲法訴訟的救濟途徑
憲法訴訟是對侵犯公民受教育權的案件進行合憲性審查,其結果有兩種,即合憲有效或是違憲無效。所謂合憲性審查是指特定國家機關對某項立法或政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為是否符合憲法精神與原則進行的判斷和處理。要實現憲法對公民受教育權的充分保護最為根本的途徑是應該建立憲法訴訟制度,對國家公職人員和國家制定的法律等規(guī)范性文件進行合憲性審查。合憲性審查制度是現代憲政制度的必要組成部分,現代憲政制度最終在20世紀下半葉在全球站穩(wěn)腳跟的首要制度支撐點就是合憲性審查制度。
現在的不能并不等于將來的不可以,我們應該借鑒國外成熟的憲法訴訟經驗,結合我國的司法實際建立起中國特色的憲法訴訟制度,使得公民的受教育權在受到侵害之后,在窮盡了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等法律救濟手段之后,仍然能在憲法層面上得到應有的權利救濟。
四、結語
受教育權作為一項社會權利,其實現程度最終也決定于社會的發(fā)展水平。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是公民受教育權充分實現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有鑒于西方發(fā)達國家發(fā)展教育的成功經驗,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完善教育立法,完善受教育權的救濟制度,在我國建立違憲審查制度并借鑒國外的憲法訴訟制度,都能更好地保障公民享有他們的受教育權利。
參考文獻:
[1]龔向和.受教育權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
[2]謝瑞智.憲法新論.臺灣文笙書局,1999.
[3]馬驥雄.外國教育史略.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李步云.憲法比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
[5]許慶雄.憲法入門.臺灣月旦出版社,1996[6]謝鵬程.公民的基本權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7]李伯鈞.中國憲法新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9.
- 上一篇:憲法監(jiān)督模式
- 下一篇:反洗錢的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