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通信服務問題與原因

時間:2022-05-17 10:03:00

導語:電子信息通信服務問題與原因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信息通信服務問題與原因

一、我校電子政務的信息傳通面臨的問題

當前我校電子校務的信息傳通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方面:

(一)傳播主體內(nèi)部缺少雙向溝通,決策的民主程度低在我校校務的信息化傳通過程總,作為轉播主體的傳播者與受傳對象之間缺少有效溝通,難以體現(xiàn)教職工對組織決策和管理的民主參與,這是當前我校電子校務組織傳播中存在的最大問題之一。首先,教職工民主參與的渠道不足,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未能在有效的信息反饋的基礎上進行。其次,缺乏反饋或反饋不及時。雖然教職工通過網(wǎng)絡可直接查看各部門的信息,并且發(fā)表意見或建議,但反饋信息很難快速傳遞給決策層面的現(xiàn)象仍大量存在。

(二)有價值的信息傳播內(nèi)容無法實現(xiàn)充分傳播信息傳播具有不完全性,即使是在擁有先進網(wǎng)絡手段的高校,也不可能根本改變有價值信息充分傳播的問題。人們對一種新思想或方法的接受,首先要了解它,然后才是對它產(chǎn)生興趣、進行評價直至接受。就新的改革措施出臺或新政策的制定而言,相關的問題包括改革目的、意義的充分接受。改革給學校的發(fā)展乃至個人所帶來的好處或影響,目前學校己具備那些有利條件,那些問題和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革和發(fā)展,近期學校的改革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以及對將要進行的改革趨勢和戰(zhàn)略方向,內(nèi)部信息傳播的內(nèi)容恰恰忽視了對有價值的信息的傳播,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很大程度上還需要搜集、整理、保存、交換和加工。

(三)信息傳播的非制度化導致不良傳播,影響傳播效果在電子校務信息傳通中,組織傳播要取得應有的效果,就必須建立起制度化的組織傳播運行機制,信息的和有秩序的傳通需要相應的制度和規(guī)定加以保障。不然,網(wǎng)絡的隨意性、不確定性以及傳播信息流程中的巨大變數(shù)會使得部分有效信息被故意甚至惡意傳播,并最終有可能導致不良影響。因此,在我們有效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必須做到合理、規(guī)范和遵守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以保證有效信息的正常傳播。

二、問題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滯后的傳統(tǒng)觀念電子校務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絕不僅僅是一種信息機器引入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場社會和觀念更新,更是一種對傳統(tǒng)教育思想、教育觀念進行變革的過程,是一種基于創(chuàng)新教育思想、有效使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在電子校務建設之初,問題的關鍵往往不是資金,不是技術,而是人的意識和觀念。傳統(tǒng)的高校,內(nèi)部信息傳播主要是通過書面材料、會議、電話等來實現(xiàn)的,在電子校務實施后,長久以來的信息傳輸習慣,一部分人難以適應。以我校為例,會議通知、公文都可以在校園網(wǎng)上進行,但無論是傳者還受者,觀念上都存有不適應。首先是部分領導不適應,習慣于傳統(tǒng)的工作作風,墨守陳規(guī),因此,一方面信息上網(wǎng),一方面還要電話通知,有時還要紙制印刷。其次是基層不適應,很多部門的辦公室工作人員沒有積極應對信息的觀念,習慣于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方式,缺乏獲取信息的主動性和回執(zhí)的意識。

(二)管理機構間的傳通障礙與隔閡在上述下行和上行的管理信息傳通線路中,較多的重視下行的信息傳通,而忽視了上行的信息傳通,造成信息傳通渠道出現(xiàn)結構性的傳通問題。傳播渠道不通暢,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未能在有效傳播和民主參與的基礎上進行;信息反饋不及時,由下而上的傳播機制未真正建立,意見反映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采納。

(三)不同角色群體間的傳通障礙與隔閡在高校中最常見的傳通隔閡就是教師群體與管理、服務群體之間各自對信息理解的不一致。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除了由于工作性質的差異,還有兩大群體間各自對對方工作壓力的不了解,凱瑟琳•米勒(KatherineMiller)考察過工作壓力對組織成員的影響,使用了“心力交瘁”(burnout)的術語,以此來描述工作壓力對組織成員的影響的后果。在傳播速度較快的電子校務信息傳通中,這種表現(xiàn)更為明顯,這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信息傳播量過大。信息傳播量與個體接受信息的速度及信息的復雜程度有關,速度越快,信息越復雜,信息傳播量就越大,越容易導致心力交瘁。二是信息處理的緊迫程度。信息必須在很短的時間里處理好,尤其是大量的限時完成的信息堆積在一起,給人心理上的壓力是相當大的。三是對信息的理解度不高,對堆積的信息沒有興趣去處理,組織成員有厭倦的情緒,就會導致心力交瘁。

上述問題和形成問題的原因無疑直接或間接影響了電子校務信息傳通的效果,制約了組織信息廣泛而深入地傳播,阻礙了電子校務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合理利用好有效地網(wǎng)絡資源和信息傳播途徑,就必須科學合理的運用好網(wǎng)絡技術,改變固有的信息傳受觀念,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構建更方便快捷的高效信息資源的傳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