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課程加強學生道德體驗探討
時間:2022-11-07 10:21:58
導語:德育課程加強學生道德體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人們對高中生的教育目標進行了重新定位,強調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改變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模式下高中生德育的缺席或者弱化的狀態(tài),德育課程建設得到了重視。在此背景下,教師要加強高中學生的道德體驗,從而提高學生對德育重要性的認識,讓他們切身體會到德育對身心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推動作用,進而有效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yǎng)。
一、深刻理解體驗式教育的實質
通過親身經歷讓學生產生極其深刻的印象,從而引導或撥正其思考行為和思維方式。當然,從另外的角度理解,體驗式教育又可認為是按照預期目標進行的教學,也就是說,先設定客觀真實的目標,然后引導學生參與與目標相應的活動,經過一番感受、體驗、反思、分享及感悟之后,最終實現學生知識儲備的增加和技能掌控力的提升。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從這一角度理解的體驗式教育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主要有前期分析、體驗項目設計以及體驗場景模擬等。
二、加強道德體驗的途徑
1..強化教師群體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師的一舉一動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要以身作則,處處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及語言表達方式,做到言行一致,做好學生的道德榜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日前,國家教育部就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工作提出了意見并指出,在新的歷史時期,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是一項刻不容緩的緊迫任務。提高和加強教師的道德修養(yǎng),是開展德育課程的基本保障。2.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換位思考就是讓學生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和看待問題。通過換位思考,學生才能切身體會到他人的情感和處境,進而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目前,許多高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是在溺愛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不太能夠理解他人。而且,大多數的高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叛逆期是青少年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逐漸增強的一個時期,許多處于叛逆期的學生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因此,他們會對父母的關懷與叮囑表現得十分不耐煩,且會頂撞父母,這些舉動會使學生與其父母產生各種矛盾。因而,在德育課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講解有關叛逆期的一些科學知識,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相關的電影視頻、圖片等,讓學生看到在某種情境下父母的真實反映,看到父母的用苦良心,看到父母受到孩子無意傷害后的痛苦表情……從而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不僅能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也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通過換位思考,學生能夠醒悟,進而不斷地改正自己的缺點,不斷地完善自我,以理性的態(tài)度審時審事。能夠換位思考是一個學生心智成熟的重要標志。同時,還要讓學生明白,除了家人外,在與同學、教師接觸時也要做到換位思考,更要對校園外遇到的人和事做到換位思考,從而讓學生全面提高自己的社會認知能力。3.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高中生的升學壓力巨大,很難有閑暇時間去親近自然、體驗生活,他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分配給了文化課學習。為此,教師要設計和創(chuàng)設恰當的情境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近距離感受社會生活,以全方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針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社會現象,讓學生從自身做起,每次用完共享單車后,都將其停放好,并讓學生知道要怎樣做才能更好地提醒和糾正別人亂停亂放的不文明行為;告訴學生如果在大街上遇到有老人摔倒,要主動去攙扶或者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告訴學生如果在街道上遇到有人亂扔垃圾、破壞綠化等,要以善意的方式提醒對方或者主動去維護大家共同的美好生活環(huán)境;利用節(jié)假日休息的時間,隨父母或者同學一起去敬老院做義工,奉獻自己的愛心,從自身做起,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分愛,整個社會就會充滿愛……通過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培養(yǎng)和加強學生的社會公德心,培養(yǎng)學生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和意識,不斷提高他們的道德水平。4.創(chuàng)設良好的德育課程學習環(huán)境。德育課程的開展要與具體的科目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高中各科目,如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等中,蘊含了大量的德育內容,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些寶貴的德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德育,讓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德育活動。德育活動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在教學中可以舉辦各種主題活動。如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觀看中央電視臺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節(jié)目,讓學生感受社會的溫暖并向節(jié)目中提到的道德榜樣學習;可以邀請革命老兵做專題報告,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可以組織優(yōu)秀校友做報告,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不辜負人生,做有用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可以舉辦以“感恩”“青春勵志”等為主題的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方式,讓學生樹立遠大的奮斗目標,提升他們的道德素養(yǎng)水平。5..完善德育課程建設。在高中德育中,在綜合考慮德育內容、目標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教師通常釆用課外體驗的方式來開展德育課程。例如,學??梢栽O置社區(qū)服務課程、網絡咨詢課程以及社會實踐課程等。以社會實踐課程為例,教師可以鼓勵或直接要求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且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還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社會認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當然,德育內容的選取應該充分考慮學校所在地區(qū)的教育資源,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大眾化的素材選取,將現實生活中值得體驗的道德情感和認知融入德育之中。如此,便可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認知內驅力。教師應明確,無論是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精神和意志,還是加強學生情感體驗,都有著非常積極且正面的作用和意義。經過嚴格且規(guī)范的意志磨煉,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必然會得到質的提升,如此,高中德育的開展和進行便有了真正的意義。加強德育課程中的道德體驗,可以促使高中生融入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單一的枯燥說教方式,克服紙上談兵的弊端,緊密地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學校生活,進一步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張曉明,李宇環(huán).體驗式中學德育的積極團體心理輔導模式初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7):221-223
[2]戴棟焱,王建國.關于高中德育教育中道德體驗的有效運用分析[J].考試與評價,2016(12):87.
[3]毛遇婷,張軍莉.芻議體驗式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應用[J].高考(綜合版),2015(3):112.
作者:何軍旗 單位:甘肅景泰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實驗中學“誠毅”德育課程實踐與探索
- 下一篇:小學德育課程的生活化發(fā)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