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站范文10篇
時間:2024-01-14 15:22:07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處理站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參考。
污水處理站水處理分析及改進
摘要:對污水處理站的各個工序的處理能力進行分析,找出某個工序處理短板。對高濃度來水的水量、水質進行檢測分析,得出換牌料液清洗液、香料基(濃縮)換牌清洗水是處理的關鍵。采用混凝、微電解、厭氧等前處理工藝對污水站進行改造,有效降低高濃污水的污染物指標。
關鍵詞:污水檢測;香精香料;分析改進
1污水處理站處理工藝概況
廠區(qū)污水有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生產廢水主要來自生產工藝設備的清洗及地面清洗,內含有少量煙灰、煙末、糖料、香料、膠水等有機雜質。生活污水主要來自食堂及廁所化糞池排水。生產廢水與生活污水匯入同一排污管道后進入污水處理站統(tǒng)一處理。卷煙廠污水污染物濃度和色度都比較高,成分比較復雜,可生化性較差,水之波動較大,不易處理。污水處理的設計目標為經處理后需排放的的廢水水質應達到《廈門市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DB35/322-1999的一級排放標準,即:pH=6~9,CODcr≤100mg/L,BOD≤20mg/L,SS≤70mg/L,NH3-N≤15mg/L。主要工藝流程流程有機械格柵—初沉池—水力篩—調節(jié)池—厭氧池—好氧池—混凝池—二沉池等。
2污水站水質分析
2.1污水站各工序水質分析。對污水站各個工序處理能力進行測試,情況如表1所示。從表1可看出,當前,污水站的污水處理運行效果并不理想,對污水COD的去除效率為70%左右。對于一般高濃度有機廢水,當水溫在30℃左右時,負荷率可達10~20kg(COD)/m3•d。研究表明,UASB方法可以達到煙草廢水處理的二級排放標準,今后需進一步研究應用,提高厭氧的效果。經核查,厭氧工藝部分水流短路,停留時間偏短。采用回流泵加大回流量,以延長停留時間。廢水的來源主要包含項目原有的卷煙生產廢水和香精香料廠房投入使用后產生的高濃廢水。香精香料廠房投入使用前,污水處理站處理量大約為300000kg/天,COD溶度約為1000mg/L的卷煙生產、生活廢水,運營較為穩(wěn)定。香精香料廠房投入使用后,產生的高濃廢水經常對污水站運行產生負荷沖擊。卷煙廠污水成分復雜,可以采取分質、分類的方式對污水進行預處理,如將污水分質為爆珠工藝生產廢水、油墨清洗廢水、香精提取線廢水,再根據每一類的污染物特點制定不同的處理方案,節(jié)約時間和資源。因此,如果能解決高濃廢水能有效地前置處理,實行集中收集,均勻排放,并降低來水的濃度,則能提高污水站污水處理效果。2.2高濃廢水分析。香精香料生產,根據工藝流程,產生如下8股廢水,編號情況、每天排放量如表2所示。對以上8個編號的廢水,從6個方面進行水質分析,詳見表3。通過以上水量、水質分析可以得出,換牌料液清洗液、香料基(濃縮)換牌清洗的水質污染量大,是污水處理研究的重點。
廢水處理站改造探討
摘要:武山礦南橋排口的廢水主要來自北片區(qū)生活污水、北礦帶井下酸性廢水、選廠事故排污及高效濃密機部分溢流水。由于沒有進行廢水分類處理,以及現有廢水處理設施的規(guī)模已不能夠滿足要求,導致排口不能長期穩(wěn)定達標。該礦通過廢水處理系統(tǒng)進行優(yōu)化升級改造,使處理后的廢水完全滿足井下生產要求,余水全部達標排放。
關鍵詞:武山銅礦;廢水處理;改造分析
武山銅礦是江西銅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礦山之一,是一座20世紀60年代開始建設的地下開采礦山,位于江西省瑞昌市白楊鎮(zhèn)境內。全礦分南、北兩礦帶,探明銅金屬儲量137萬t,硫儲量1226萬t,屬大型銅硫礦床。由于武山銅礦建設時間較早,隨著生產技術與環(huán)保技術的發(fā)展,主體工程所配套的環(huán)保設施的工藝技術、設備和設施能力不平衡,不協調,在節(jié)能、綜合利用等方面需要改進。根據相關環(huán)保部門的監(jiān)測結果,目前最終排放的部分污染物(主要是水污染物)不能穩(wěn)定的達到環(huán)保要求,存在超標現象,表明現有環(huán)保設施的處理能力與效果不滿足需要,隨著采選規(guī)模的逐步增大,相應地,排放廢水、廢石等將有明顯增加,同時環(huán)境管理在改進,需要增設環(huán)保設施,改善礦山及周邊環(huán)境質量,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1北礦帶廢水站處理規(guī)模及水質
1.1北帶廢水站處理規(guī)模。根據生產部門記錄,挖潛擴產后北礦帶井下最小涌水量4500m3/d,最大涌水量5500m3/d,平均5000m3/d;井下生產廢水排水量1187m3/d,因此北礦帶井下廢水最小排放量為5687m3/d,最大排放量達6687m3/d,平均6187m3/d。在北礦帶井下廢水中,現有1500m3/d用于選廠尾砂輸送,中和尾礦漿,進入尾礦庫水系統(tǒng)。但由于北礦帶井下廢水pH為2~3,尾礦水pH值為9~11;當尾礦水pH為9時,按尾礦庫水量為20000m3/d,僅需要20m3/d的pH為2的北帶污水即能使pH達到7;當尾礦水pH為11時,按尾礦水量為20000m3/d,1500m3/d的pH為3的北帶污水方僅能使pH達到10.9。其波動性太大,在實際運行中難以掌控;且根據實際運行效果來看,此股廢水常造成尾礦庫水酸化,給輸送管道及設備帶來腐蝕。因此項目可研報告取消北帶井下廢水中和選廠尾礦水,則北帶井下廢水為平均6187m3/d完全進入北帶廢水站。B、另在暴雨期間,為了保證老污水塘不溢流外排,則需要將暴雨期間老污水塘不能貯存的廢水(640m3/d)排入北帶廢水站進行處理后達標排放。則北帶廢水站的處理水量范圍為6327m3/d(5687m3/d+640m3/d)~7327m3/d(6687m3/d+640m3/d),平均6827m3/d。因此,北帶廢水站的規(guī)模應為7000m3/d。1.2北帶廢水站進、出水水質。北帶廢水站正常狀況下處理的是北礦帶礦坑廢水,另在暴雨期間增加處理老污水塘不能儲存的廢水。
2北帶廢水站擴容改造工藝選擇
酒店污水處理站技術分析
摘要:某酒店污水處理站主要處理酒店客房及餐廳污水,總處理規(guī)模為480m3/d,因存在處理單元分散、生化系統(tǒng)運行維護困難、出水超標風險高等問題,技術改造工程具有其必要性。該文采用取消生化系統(tǒng)、對餐飲廢水進行二級除油、增加除臭系統(tǒng)、混合污水經調節(jié)池調蓄后提升排放的技術改造路線,結果表明綜合效益佳,出水水質滿足《污水排入城鎮(zhèn)下水道水質標準》(DB31/425—2009)要求。
關鍵詞:生活污水;餐飲廢水;技術改造;酒店
隨著我國城市的發(fā)展,賓館、酒店、食堂的規(guī)模日益擴大,在國民經濟中餐飲業(yè)已從無足輕重的位置飛速成長為年營業(yè)收入上千億元的重要產業(yè)。隨之,產生的餐飲垃圾堵塞下水管道、餐飲廢水超標排放污染城市水體、“地溝油”重現餐桌危及食品安全等系列問題越來越突出,嚴重影響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已引起社會的極大關注。
1酒店污水特點
酒店污水主要污染源可分為客房污水、餐飲廢水、沖洗廢水、鍋爐房排水等。其中以餐飲廢水污染程度較高、危害較大,其主要污染物是動植物油、食物殘渣等。動植物油脂容易凝結在管道內壁形成厚厚的油脂層,使管道過水能力減弱,甚至堵死,且油脂在分解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物質[1]。因此餐飲廢水需經妥善處理后方能排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進行統(tǒng)一處理,其他則與一般生活污水水質相近,可直接排入城鎮(zhèn)污水管網。直接排入外界環(huán)境時,需進行針對性的處理以滿足環(huán)境保護要求。酒店污水的水質波動較大,與營業(yè)功能組成密切相關,包括客房入住率、就餐人員數量、清潔生產習慣等,各地的水質數據統(tǒng)計結果也有一定的差異[24]。江蘇、廣東等發(fā)達地區(qū)酒店污水具有以下共性:(1)住宿餐飲混合污水綜合有機物濃度較低、動植物油含量高;(2)隨著酒店等級的提升,客房排污水水質濃度有偏低的趨勢。
2工程簡介
變電站故障處理與安全管理
1變電站倒閘操作管理
變電站倒閘操作不當很容易出現惡性事故,因此變電站在操作規(guī)程上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程序,防止出現帶地線給電等帶電作業(yè)狀況,另外當帶負荷時不要再將已合刀閘拉開,防止出現觸電傷人事故,當發(fā)生意外觸電事故,不能輕易拉合設備電源,必須經過上報后才可以進行刀閘拉停。隨著繼電保護校驗、農網改造工程展開,作業(yè)點多,變電站倒閘操作任務也相應地增多。為避免倒閘誤操作事故,實現安全生產全程可控、能控、在控,積極采取措施規(guī)范操作人員的行為,提高操作正確性。加強對運維人員的思想動態(tài)分析,強化作業(yè)人員安全意識,規(guī)范作業(yè)行為。嚴格執(zhí)行“兩票三制”,加強操作票的審核,根據停電計劃,由副值把所需的操作票提前制定出來,由當值正值審查,再經過班組技術員反復審核,最終確認無誤后,方批準執(zhí)行。積極做好停電前的現場勘查工作,加強變電站測溫巡視,摸清設備運行狀況,對各種缺陷進行“一次性”處理,徹底消除運行隱患。強化設備檢修后的驗收工作,明確驗收設備、驗收項目,強化驗收質量,確保檢修設備無缺陷投運。
2變電站運行安全隱患分析
2.1安全管理隱患
在諸多變電站意外事故中多數是由于管理的疏忽或者未按照規(guī)程操作出現了安全事故。一般管理方面主要的問題有:管理不科學,未能及時檢修發(fā)現安全隱患,一經發(fā)現事故隱患情況下,處理不當,導致事故二次發(fā)生,變電站崗位責任不清,缺少技術過硬管理人員,在一些突發(fā)技術問題中不能第一時間做出正確操作,還有就是安全責任意識淡薄,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從而埋下安全隱患。
2.2變電站常見操作隱患
試析油田處理站建設安全管理路徑
一、施工過程安全風險分析
油田中心處理站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風險具有以下特點:
1.風險種類多。油田中心處理站施工過程復雜、工序多,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建筑安裝行業(yè)風險,主要風險包括:大型吊裝、高處作業(yè)、受限空間、臨時用電、挖掘作業(yè)等。
2.作業(yè)環(huán)境影響大。在不同的作業(yè)環(huán)境下,同種作業(yè)的風險危害程度差別很大。同種作業(yè),分別在地面上、管架上、罐體內進行,其危害因素構成和風險等級有很大的區(qū)別。
3.交叉作業(yè)多。油田中心處理站項目的施工活動集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大,涉及的專業(yè)多,在時間和空間上深度交叉,增加了安全管理和協調的難度。
4.自然環(huán)境增加安全風險。目前中國的大多數海外石油項目分布在自然環(huán)境惡劣的國家,比如非洲和中東地區(qū)夏季氣溫常常高于50℃,對員工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脅。
污水處理站可行性研究
1研究地點概述
研究地點位于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該市臨江傍水,四周湖泊星羅棋布,河港交織,水資源相當豐富,以長江為干流構成龐大的水網,總水域面積2187km2,占城市面積的25.6%。處于我國東部季風氣候區(qū),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光能充足、熱量豐富、無霜期長、降水豐沛、雨熱同季等特點。
2污水量預測和建設規(guī)模
根據《南充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5~2020),以南充市西華師范師范大學新建校區(qū)為例,并結合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確定西華師范大學新建校區(qū)建設污水處理站工程的規(guī)劃年限至2035年。2.1污水量預測。南充市幾所高等院校產生的污水主要是綜合生活污水,其他產生的污水,例如實驗室產生的污水由專門的處理系統(tǒng)。根據《室外給水設計規(guī)范》(GB50013-2006)規(guī)定,綜合分析確定西華師范大學新校區(qū)的污水類型基本為生活污水,目前該校產生的平均污水量為2000m3/d。2.2污水處理站廠址選擇。污水處理站地址的選擇在新建污水處理廠工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與總體規(guī)劃、排水系統(tǒng)走向、布置、處理后污水的出路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廠址選擇時滿足如下原則:①與所采用的污水處理工藝相適應;②地址應位于夏季主風向的下風向;③要充分利用地形,如有條件可選擇有適當坡度的地區(qū),以滿足污水處理構筑物高程布置的需要,減少工程土方量;④有良好的工程地質條件及方便的交通、運輸、水電條件;⑤廠址的選擇應考慮遠期發(fā)展的可能性,有擴建的余地。2.3污水管網系統(tǒng)現狀。高等院校污水有生活污水,雨水,實驗室廢水三個主要來源。而實驗室廢水總量很小,一些高危污染物已由實驗室自行處理,其他的可按生活污水處理。經實地勘察和學校后勤集團提供的相關資料,這些污水是采用同一個管渠系統(tǒng)來排除,也就是合流制:輸送雨水和污水的管道從校區(qū)各處并行而出并匯集于一處排污干管中。合流制污水溢流內含有大量污染物質,在未經處理后排入水體,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因此對的污染控制極其必要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2.4污水處理站工藝選擇。污水處理站工藝方案的選擇一般應滿足以下總體要求:因地制宜、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在保證處理效果、運行穩(wěn)定的前提下,使工程造價和運行費用最為經濟合理,同時工藝方案要運行簡單、控制調節(jié)方便,占地和能耗小,污泥量少。并且要求具有良好的安全、衛(wèi)生、景觀和其他環(huán)境條件[1~3]。目前,常用于城市污水處理并具有一定脫氮除磷效果的較為成熟工藝有:A2/O法、氧化溝法、A/O法、CASS工藝等。對常用的三種工藝進行對比分析,考慮到西院校區(qū)土地以及資金緊缺的問題,采用CASS工藝更加適合高等院校的實際情況,故西華師范大學新建校區(qū)污水處理站的處理工藝采用CASS工藝。2.5污水工藝設計。根據完全混合模式法預測,本污水處理站建成后很大程度地改善外排污水的水質,各項污染因子濃度值下降幅度較為顯著,按單套處理系統(tǒng)日處理污水2000m3計算,污水處理站工程建成前后排入地面水系主要污染物對比及有機負荷削減量見表2??梢娢鬯幚碚窘ǔ珊髮⒋蟠蠼档土嗽搹S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3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環(huán)境影響及對策
3.1噪聲處理。污水處理站占地面積寬廣,噪聲源繁多且分布較為分散,主要生產設備工作噪聲:沉砂池、初沉池、氧化溝曝氣機轉蝶聲、二沉池、分配井、風機、水泵氧化溝曝氣機轉蝶聲、沉淀池、分配井、風機、水泵(以點聲源、線聲源為主);輔助設備工作噪聲:變電站、格柵除污機、刮砂機、排砂設備、刮泥機、渣裝置、閥門、污泥脫水間、刮油設備、辦公及生活等噪聲。工程施工開挖溝渠、運輸車輛喇叭聲、發(fā)動機聲、混凝土攪拌聲以及復土壓路機聲等造成施工噪聲,為了減少施工對周圍居民的影響,工程在距民舍200m的區(qū)域內不允許在晚上11時至次日6時內施工,同時應在施工設備和方法中加以考慮,盡量采用低噪聲機械。對夜間一定要施工又要影響周圍居民環(huán)境的工地,應對施工機械采取降噪措施,同時也可在工地周圍或居民集中地周圍設立臨時的聲障之類的裝置,以保證居民區(qū)的環(huán)境質量。對于污水提升泵、鼓風機等高噪聲設備采取隔聲降噪的措施,比如鼓風機房采用半地下式,雙層墻及雙層玻璃窗隔聲,鼓風機進出口安裝消聲器,進出風管及加壓泵進出水管均采用可曲撓橡膠接頭與設備連接,以阻隔聲橋,污水泵房采用半地下式,雙層墻及雙層玻璃窗隔聲;脫水機房、污泥貯運間采取封閉式建筑等。在做好噪聲的防治措施后,對環(huán)境的影響不大。3.2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污泥存放過程中如若受到雨水的浸淋,其滲出液可能對附近的水體和土壤造成不良的影響。對此建議在運行期間要妥善的管理并及時的清理,禁止向污泥堆場以外的任何區(qū)域排放。項目開發(fā)者及工程承包單位應與當地環(huán)衛(wèi)部門聯系,及時清理施工現場的生活廢棄物,工程承包單位應對施工人員加強教育,不隨意亂丟廢棄物,保證工人工作生活環(huán)境衛(wèi)生質量。3.3廢氣的處理。在厭氧處理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臭氣,影響附近居住人們的生活,對于過往的車輛及人群也是一種煎熬。對此我們將污水處理站的站址選在旁有比較多的綠化帶的地方,對于除臭具有一定的功用。3.4輔助環(huán)保措施。廠區(qū)內的綠化,是污水處理廠保護環(huán)境、美化環(huán)境和文明生產的重要標志。擬建工程在廠區(qū)綠化方面,將采用以下形式:(1)綠地在建筑物的前后空地,道路兩側,構筑物的周圍布置綠地。綠地是指塊狀地形的局部綠化面積。可由草坪、綠籬、花壇和樹木(僅限于低矮灌木)配合組成。大面積綠地中間可設建筑小品和人行走道形成小花園,小塊綠地可以布置為單獨花壇。(2)綠帶在道路與構筑物之間的帶狀空地進行綠化布置,成為綠帶,是污水處理廠綠化的基本部分。綠帶是以草皮為主,靠路一側用矮綠籬攔護,臨靠構筑物一側可以連栽一些灌木、草地中還可間斷配植一些有色花卉。綠帶要求有一定的寬度。(3)行道樹污水處理廠廠前區(qū)主要道路兩側栽植上挺直、陰郁的樹木,行道樹帶寬度1.5m,株距4~6m。
集中處理站優(yōu)化節(jié)能降耗論文
1集中處理站概述
集中處理站始建于1997年11月,其工作主要是油井產出的油氣水三相混合物,經單井管線混輸至集中處理站,進行氣液分離,分離后得到的液相再進一步進行油水分離,脫水后的原油再進行穩(wěn)定處理,得到合格的凈化原油,再進行輸送。從油水混合物中脫出的含油污水及泥砂等,通過站內的污水處理系統(tǒng)進行處理,使之達到油田地層回注或環(huán)境保護要求的質量標準。由于該站建站時間長,再用工藝技術比較落后和設備陳舊老化,使各種能耗指標增加,影響到油田生產成本和經濟效益。只有采取新工藝、低能耗設備技術,才能實現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
2集中處理站的能耗
集中處理站能耗主要體現為電能和熱能的消耗,以及清罐污油的拉運費用,泵機組運行消耗電能,如果油流的能量不足,必須應用泵機組升高壓力,如果原油乳化液的乳化程度過高,油流黏度過高,需要采用加熱設備進行升溫處理,依靠升高溫度而降低黏度,為油田集輸創(chuàng)造便利的條件。
3集中處理站節(jié)能技術措施
為減少電能和燃料的消耗,以及清罐污油的拉運費用,降低生產成本,集中處理站通過對工藝、設備的優(yōu)化改造和能耗高的設備替換,來實現節(jié)能降耗和節(jié)約生產成本。3.1優(yōu)化工藝停用塔底泵,實現節(jié)能降耗。油田混合原油經處理合格后,進入原油穩(wěn)定塔內進行閃蒸,閃蒸后穩(wěn)定的原油,依靠2臺塔底提升泵(37kW)將油轉入凈化原油儲罐進行原油外交。穩(wěn)定塔正常液位在16m~18m,高于凈化油罐高度5m以上,通過采取優(yōu)化原穩(wěn)塔工藝參數,停用兩臺塔底泵(37kW),可以通過PID自動控制閥控制穩(wěn)定塔液位,使穩(wěn)定后的凈化原油自流進入凈化油罐,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每年可節(jié)約電量消耗32萬kW•h,電費22萬元,同時可節(jié)省大量的設備配件消耗。3.2使用節(jié)能加熱設備,節(jié)約燃料。優(yōu)選節(jié)能加熱爐,可以節(jié)約燃料的消耗,達到預期的加熱效果。加熱爐是油田集輸系統(tǒng)必用的設備,有效地節(jié)約燃料的消耗,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集中處理站原油加熱設備,采用的是2座5000kW/h管式加熱爐,投產于2001年,運行了15a,時間長,設備老化,維修頻繁。加熱爐平均運行效率在70.4%,與加熱爐效率限定值87%相差16.6%,熱負荷平均為36%,最低熱負荷只有30%,單爐耗氣量為2904m3/d,熱效率低,能耗高,運行時耗氣量大。2016年10月投用2臺2000kW分體式相變加熱爐,更換2000kW相變爐該負荷在55%~75%,相比以前5000kW/h的管式加熱爐30%的負荷,相變爐負荷更為經濟,耗氣量為2315m3/d,每天節(jié)約燃氣589m3,油處理耗氣由2.18m3/t降到1.65m3/t,全年減少耗氣量2×105m3,可創(chuàng)經濟效益30萬元。3.3應用變頻調速技術。變頻調速技術措施的應用,可以節(jié)約電動機的能耗。集中處理站運行的機泵全部安裝了變頻器,在工作運行中可以直接改變電動機的輸入頻率,使電機的轉速發(fā)生改變,根據輸入的信號,變頻器可隨時調節(jié)泵的轉速來改變泵的外輸量,維持壓力和液位值在設定的范圍內,能夠保證泵在最佳的工況區(qū)域運行,避免無效損耗,節(jié)約電能可達15%~30%。3.4充分利用端點的能量。利用端點加熱提高進罐溫度,將外圍站來油溫度控制在32~33℃,降低原油黏度,使原油和水得到更好的分離。如來液溫度低,站上加熱所需的能耗也要相應增加。同時要做好外圍站來液量的均衡輸送,避免來液量忽高忽低,使進站原油不需要加熱和泵頻率頻繁的調正,節(jié)約了電能和熱能,降低了生產成本。3.5污泥的節(jié)能處理技術。對含油污水處理時,通過各種先進的技術措施,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油,將其回收起來,作為產量的一部分。去除其中的機械雜質,使懸浮顆粒的含量達到注水標準。處理合格的采出水回注到油層中,實現水驅的開發(fā)效果。而含油污水處理后的污泥,通過排泥設備使其進入廢液池,通過離心分離的方式,進行泥水分離,分離出的水回收,污泥進行危化處理。對污水罐處理,采用新工藝輸送,減少了車輛的拉運量,縮短了清罐的時間,節(jié)約了人工清罐的費用和車輛的拉運費用,使污水和污泥處理達到最佳的清污效果。
環(huán)保副局長在處理站會上的講話
同志們:下午好!今天非常高興參加處理站的年終總結會。在過去的一年里,處理站的全體干部認真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在局黨組的領導下,根據自身職責,不斷強化危險廢物處理能力,在環(huán)境污染自治、應急搶險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并多次獲得領導表彰,市局領導班子也對你們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在分管處理站的這些日子里,我和你們一起見證了處理站各項工作完成出色、成績日益顯著、事業(yè)蒸蒸日上的歷程,我由衷地為你們今天這得來不易的良好局面感到高興。借此機會,我代表市環(huán)保局領導班子向處理站全體干部職工致以親切的問候!向處理站在過去一年內取得的突出成績表示熱烈的祝賀!剛才,××*站長對處理站一年來的工作進行了總結,部署了20*年的工作,我非常同意,下面,我講幾點:
一、2007年處理站主要的工作成績
縱觀2007年,處理站的工作成效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身污染治理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分別完成了污染泄露與地面污染收集系統(tǒng)、啟用新水質凈化車間、預處理基地處理設施的系統(tǒng)改造、建立環(huán)境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和廢水達標排放控制系統(tǒng),啟用了預處理基地所有污染治理設施,保證100%的廢物處理率,實現了第一階段的治理目標。
目前,處理站排水中的重金屬、感官指標基本穩(wěn)定達標,cod和氨氮負荷大幅度下降。
自動氣象站通信故障處理分析
摘要:本文以區(qū)域自動氣象站通信故障為例,介紹了區(qū)域自動氣象站的基本情況、設備故障分析和判斷的基本原則和通信故障,為基層氣象保障人員提供參考。本文希望通過分析這次通信故障,為以后出現類似通信故障提供幫助。
關鍵詞:區(qū)域自動氣象站;通信故障;基本原則
1引言
區(qū)域自動氣象站已成為我國綜合氣象觀測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區(qū)域站觀測網,提供了區(qū)域性高時空分辨率的中小尺度災害性天氣、局部環(huán)境和區(qū)域氣候等觀測數據,加強當地的氣象監(jiān)測手段、提高氣象服務能力[1],對地方政府服務形成支撐。隨著氣象現代化建設的迅速推進[2],福建省于2019年1月已實現四要素以上自動氣象站鄉(xiāng)鎮(zhèn)全覆蓋。為了更好地為氣象服務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站點的維修保障就顯得異常重要。近三年福建省區(qū)域自動氣象站的故障統(tǒng)計:2016年全年區(qū)域自動氣象站故障648次,其中通信故障184次,占比28.4%,2017年全年區(qū)域自動氣象站故障411次,其中通信故障123次,占比29.93%,2018年全年區(qū)域自動氣象站故障361次,其中通信故障100次,占比27.7%。從近三年的統(tǒng)計可以看出,通信故障占比接近三成,是區(qū)域自動氣象站常見的故障之一。
2區(qū)域自動氣象站概述
區(qū)域自動氣象站主要由主要由采集器、傳感器、供電設備和通訊模塊等組成[3]。目前在用的區(qū)域自動氣象站主要有CAWS600RT四要素和CAWS600和DZZ5六要素。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主要有:(1)使用的采集器和傳感器的型號不同。(2)前者主要采集降水、溫度、風向、風速等數據,后者主要采集降水、溫度、風向、風速、濕度、氣壓等數據。(3)前者的通信模塊集成在采集器上的,后者有獨立的通信服務器。(4)前者通過6V蓄電池供電,后者通過12V蓄電池供電。區(qū)域自動氣象站主要通過太陽能蓄電池供電,傳感器采集氣象要素,采集的氣象要素數據傳輸到采集器上處理,處理后的數據通過通信服務器發(fā)送回中心站服務器。
水電站砂石加工廢水處理研究
【摘要】水電站是我國的公共基礎設施,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水電站的廢水處理效果一直不理想,嚴重的影響到了水電站的使用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tǒng)中廢水處理工藝的應用,并且說明了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tǒng)中廢水處理工藝的特點,以期和同行進行交流和探討,以提高水電站廢水處理的效果。
【關鍵詞】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tǒng);廢水處理;工藝;應用
1引言
通常情況下,水電站施工的主要原材料是砂石骨料,而砂石骨料在投入到實際的使用過程之前,會經過破碎、篩分等一系列的加工過程,在砂石加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高濃度廢水,這些廢水由于有較高的SS含量,如果沒有對其采取有效的處理工藝,不但會造成水電站所在區(qū)域下游水體污染,同時會破壞自然環(huán)境,降低了水電站工程的社會效益,同時會影響到水電站工程的經濟效益。所以,在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tǒng)中廢水處理過程中,要采取合理的處理工藝,確保廢水處理的效率和質量。
2水電站砂石加工系統(tǒng)中廢水處理工藝應用
2.1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