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鳥的作文范文
時間:2023-04-06 11:15: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關于鳥的作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house. Beside the house there was a bird cage. One day a cat went to eat the bird, So the cat jumped and hit the bird cage. The bird cage fell down to the ground knocking the bird cage‘s door open. The bird then flew away. So the cat started to chase the bird and the dog chased the cat. However the bird flew on top of the tree. So the cat started to climb the tree and the dog barked at the cat. Before the cat could reach the bird, the bird flew away. This caused the cat to fall out of the tree. The dog then ran away, The bird quickly flew back into his cage and the man from the house carried him safely home.
曾經(jīng)有一段時間,有這么一座房子。在房子旁邊有一個鳥籠。一天一只貓去吃這只鳥,那只貓?zhí)饋砣ヅ鲎缠B籠。鳥籠摔倒在地上使得鳥籠的門打開了。這只鳥于是就飛走了。因此貓開始追逐小鳥,狗追趕貓。然而鳥兒飛到了樹上。所以貓開始爬樹,狗對著貓吠叫。在這只貓能捉到鳥之前,這只鳥飛走了。這使得貓從樹上跌下來。然后狗跑掉了,這只鳥迅速飛回籠子里,房子里出來的人把小鳥安全地帶回家。
關于鳥的英語作文2
Birds don't fly high up in the sky. The air is too thin.
It is hard for birds to breathe in thin air. Thin air doesn't hold them up.
Birds fly near the ground so that they can see where they are. The birds look for places they know. Then they do not get lost. Some birds fly so low over the ocean that the waves often hide them. Many birds fly a long distanc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鳥不在天空的高處飛。因為空氣太薄。
鳥很難呼吸稀薄的空氣。稀薄的空氣讓它們飛的并不持久。
鳥飛在地面附近,這樣它們可以看到它們在哪里。鳥兒知道它們要尋找的地方,所以它們不會迷路。有些鳥飛得很低以致于海洋波浪經(jīng)常淹沒了他們。許多鳥類在春天和秋天可以飛行很長的距離。
關于鳥的英語作文3
A pigeon, oppressed by excessive thirst, saw a goblet of water painted on a signboard.
Not supposing it to be only a picture, she flew towards it with a loud whir and unwittingly dashed against the signboard, jarring herself terribly. Having broken her wings by the blow, she fell to the ground, and was caught by one of the bystanders.
Zeal should not outrun discretion.
有只鴿子口渴得很難受,看見畫板上畫著一個水瓶,以為是真的。他立刻呼呼地猛飛過去。
不料一頭碰撞在畫板上,折斷了翅膀,摔在地上,被人輕易地捉住了。
這是說,有些人想急于得到所需的東西,一時沖動,草率從事,就會身遭不幸。
關于鳥的英語作文4
There is some water in a bottle near a big rock.A bird is very thirsty. He comes to the bottle and stands next to the bottle.But he can't drink the water,because the bottle's neck is very long. So he thinks and thinks,and then flies away. After some time,he comes back with a small stone in his mouth.He goes up to the bottle and puts the stone into the bottle. He flies away and flies back again and again.He puts many stones into the bottle. The water in the bottle comes up to its neck and the bird can drink.
在一塊大巖石附近有一個裝著水的瓶子。有一只鳥很口渴。它飛到瓶子旁邊。但它喝不了水,因為瓶頸太細長了。所以它想了又想,然后飛走了。過了一段時間,他嘴里銜著一塊小石頭回來了。他飛到瓶子上方,并把石頭扔進瓶子里。它一次又一次地飛來飛去。它把許多石頭扔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到瓶頸,這只鳥終于喝到了水。
關于鳥的英語作文5
One day my uncle was reading a newspaper and learned that birds were our friends. We should get alone well with them. He looked at his nice bird in the cage, and decided to let it fly back home-nature. He took the cage with the bird in it and went to a little hill near his house by bike. He went home with the empty cage. When he got back, he sat in a chair and had a rest. A moment later, to his surprise, he found the bird back in the cage.
有一天,我叔叔正在讀報紙,了解到鳥類是我們的朋友。我們應該與他們友好相處。他看著他的籠中鳥,決定讓它回歸自然。他騎自行車把籠子中的鳥帶到去他家附近的一個小山上。他空籠回家。當他回來的時候,他坐在椅子上休息。過了一會兒,令他驚訝的是,他發(fā)現(xiàn)鳥回到籠子里了。
關于鳥的英語作文6
There are three trees near the house. There is a big tree, and two small trees.
In the big tree there is a bird. Can the bird sing? Yes, it can. What's under the big tree? It's a cat.
"I want some food," thinks the cat. "Bird, my good friend, Come here! It's time to play games." says the cat.
"No today, thank you!" says the bird, "You can't catch me! Goodbye!" Look! The bird is flying!
房子附近有三棵樹。有一棵大樹,還有兩顆小的樹木。
在大樹上有一只鳥。這只鳥會唱歌嗎?是的,它可以。在那棵大樹底下是什么?它是一只貓。
篇2
根據(jù)上述材料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做含意范圍作文,不少于800字。
我不相信傻鳥的道理
作為一個理科生,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立刻石化了。我很想抽人!很想狠狠地抽命題老師一巴掌——代表我的物理老師。讓一只鳥,叼著樹枝飛太平洋——什么樣的極品智商才能編出這樣的故事呢?我不知道命題老師的鳥,是如何威猛,是如何神奇。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卻讓我不得不懷疑一些東西。我不跟你計較,一個叼著樹枝的鳥,如何跟同伴打情罵俏;我不跟你計較,一個不會游泳的鳥,如何踩著樹枝捕魚;也不跟你計較,太平洋的海浪會不會打翻樹枝。我只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究竟多大的一根樹枝,才可以讓一只鳥浮在水面上?鐵絲一樣粗的?筷子那樣粗的?找抽的命題老師,請允許我教給你一個關于浮力的公式,如果你想讓一塊木頭能載動一只鳥,那么需要符合如下條件(出于對您智商的尊重,我不使用各種字母):木頭產(chǎn)生的浮力=木頭本身的重力+鳥的重力為了能讓木頭發(fā)揮最大的作用,我們假設木頭恰好被完全踩到水面以下。那么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水的密度×木頭的體積×重力加速度=木頭的密度×木頭的體積×重力加速度+鳥的重量×重力加速度合并同類項并簡化之,得出:木頭的體積×(水的密度-木頭的密度-鳥的重量,水的密度約為1000千克/立方米,而木頭的密度在400-750千克/立方米之間,我們權且當這個鳥很聰明,找了比較輕的一種,木頭的密度按500千克/立方米算。
可得出:鳥的重量/木頭的體積-500千克/立方米,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結論:如果鳥是1公斤重,那么,木頭的體積=1/500立方米=0.002立方米=2立方分米2立方分米什么概念呢?——我們常見的磚頭,大約兩塊?。?!一公斤中的鳥什么概念呢?這么說吧,普通的母雞一般三四斤重,一公斤重的,也就是只小雛雞。一只小雞那樣大小的鳥,銜得動兩塊磚頭大小的木塊或者說是一個胳膊粗細的木棒嗎?就算可以,風對木塊的阻力,也會讓鳥兒飛到大西洋,而不是太平洋的。
篇3
“哈利?!币粋€充滿磁性的男聲說。
“不是,教授,它 ̄”哈利試圖解釋什么。
“死亡并不是終結,哈利?!编嚥祭嗟拇认橥高^雙重鏡片傳入哈利的心里。
“鳳凰,一種神奇的生物,它的眼淚可以治愈傷口,它會拯救與它心靈相通的人,每年通過自燃這種方式從灰燼中獲得重生?!编嚥祭嘧⒁曋着枥锏幕覡a,灰微微抖動,不一會灰燼里冒出一個小頭。
“哦,小家伙,你醒了。”鄧布利多玩弄著它的小嘴。它發(fā)出清脆的叫聲。
哈利默默看著它。
我默默地讀著這個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是鳳凰?錯。每個人都不是鳳凰,每個人只是自己,一切自定義。
我自定義著我自己。
我沒有鳳凰的高貴,我只愿做一只牝鹿,自由地奔馳在草原,吃著青幽幽的草,但我不是世外桃源般的鹿,我有許多對手,狼,虎,豹等。我不停地奔跑,每天我都躲避著對手的攻擊,我只要跑贏了對手,我就獲勝了,對手也會因沒有食物而死去。我每天都從虎口狼牙中逃脫,每天都獲得重生,難道我不比鳳凰還鳳凰嗎?
可是鹿終究不是鳳凰,就像我的世界始終不是鹿的世界一樣。
我可以失敗,錯了大不了重頭再來,像鳳凰的重生一樣,可是現(xiàn)代社會有許多人不懂重生,一次失敗,一蹶不振,甚至輕生自殺。海倫凱勒,看不見,聽不見,說不了,她還剩多少可以使用呢?但是她考哈佛,學說話,寫文章,她又還剩多少事要做呢?她獲得了重生,她是近現(xiàn)代的鳳凰。
忽然想寫一首關于鳳凰的詩:
那普通的鳥兒,普通的外表下,蘊藏著不凡的氣質,一次必然的自燃,燃出了你的焰火,你的光輝;誰拍去你頭上的灰塵,你抖掉頭上的灰,用純真的眼神望著這個世界;你展開雙翅,飛向余暉。
飛向余暉,靜靜地,靜默的,悄悄地,自由地駛向余暉。
篇4
一、描述類的材料
這類材料以敘述、描寫為主,在審讀時要注意材料中的形象、事件、語言(關鍵句),這些都可以表現(xiàn)為材料的角度。而在立意時則要抓主要形象,抓主要事件,抓主要形象或與主要形象有關的語言。
例:一只老鷹從鷲峰頂上俯沖下來,將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烏鴉看見了,非常羨慕,心想:要是我也有這樣的本領該多好啊!于是烏鴉模仿老鷹的俯沖姿勢拼命練習。一天,烏鴉覺得自己練得很棒了,便哇哇地從樹上猛沖下來,撲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飛,可是它的身子太輕,爪子被羊毛纏住,無論怎樣拍打翅膀也飛不起來,結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見了,問這是一只什么鳥,牧羊人說:“這是一只忘記自己叫什么的鳥?!焙⒆用鵀貘f的羽毛說:“它也很可愛啊!”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屬于描述類的材料。題目要求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礎上緊扣材料的含意或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材料中有老鷹、烏鴉、牧羊人和牧羊人的孩子四個形象。其中主要的形象是“烏鴉”,因為它最能表現(xiàn)材料的主旨和命題意圖。材料中有老鷹抓走小羊和烏鴉學老鷹沒有成功,被牧羊人抓住兩個事件。其中主要事件“烏鴉學老鷹沒有成功,被牧羊人抓住”,因為它最能表現(xiàn)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材料中的語言是牧羊人及其孩子所說的兩句話,雖然牧羊人及其孩子不是材料的主要形象,但是他們的話涉及到主要形象烏鴉的行為,是材料的關鍵句,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可以作為審題立意的角度。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這則材料的核心內容是烏鴉的行為,可以用“由果溯因法”、“抓關鍵句法”從下面幾個角度立意:①給自己準確定位;②反對盲目模仿別人;③保持自己的風采;④別忘了自己叫什么;⑤適合自己才最好;⑥敢于嘗試;⑦敢于挑戰(zhàn)自我;⑧敢于正視困難。
二、議論類的材料
這類材料在審讀時要注意材料中提供的觀點(看法)。這類作文不求結論的一致性,在審題立意時既可按照材料中提供的觀點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即贊成或反對),也可以擬出自己對材料中話題的有關看法。
例:生活中,有人好問,有人不問;有人主張有疑就問,有人主張三思再問。問天問地,問古問今,“問”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
這就是一則議論類的材料,材料中提供了關于話題“問”的幾種觀點(看法)。題目要求以“問”為話題作文。審題立意時既可選擇材料中提供的觀點作為自己文章的觀點,如,肯定材料中的第一種觀點為“好問”,也可反對第二種觀點“不問”而主張“要問”,也可主張第三種觀點“有疑就問”,還可贊成第四種觀點“三思再問”。也可擬出自己對“問”這一話題的有關的看法。
三、描述+議論類的材料
這類材料由描述和議論兩部分組成,在審題和立意時重點抓議論部分,從議論部分的語句中把握材料的主旨和命題意圖,或者扣住話題和標題定出作文的觀點。當然寫作時可以概括描述部分的主要內容用作自己文章的開頭。
例:一位專門從事蝴蝶研究的生物學家在研究蝴蝶從蛹中掙脫出來的過程時,發(fā)現(xiàn)其艱難程度令人憐憫。他的妻子實不忍看到蝴蝶出蛹的艱辛,于是就用手術刀在蛹上輕輕劃了幾道痕跡。當她看到蝴蝶輕松從蛹中出來時,欣慰地笑了??墒遣痪盟麄兙桶l(fā)現(xiàn),經(jīng)“幫助”的蝴蝶身體特別肥大,翅膀特別小,根本飛不起來。
其實,這個真實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孩子的成長又何嘗不是這樣!父母的過度,反而剝奪了孩子的生存能力。
篇5
在白天,天空可是太陽的“地盤”,太陽發(fā)射出萬丈光芒,給我們光亮,給我們溫暖。太陽非常受“大家”的歡迎。有時小風姑娘來捧捧場,云朵姑娘來跳個舞,大家玩的都不亦樂乎。它們最怕的就是烏云先生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一片天空優(yōu)秀作文,供大家學習。
關于一片天空優(yōu)秀作文1每個人都想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天空,每個人想要的天空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只想整天埋頭在五顏六色的染料中,這種人叫畫家,他們的天空總是五顏六色的,讓人向往;有的人只想和樂符打交道,這種人叫音樂家,他們的天空是悠揚的琴聲化成的;有的人只想整天和文字打交道,這種人叫作家,他們的天空什么都有,讓人意想不到。
隨著輕快的舞曲,一手拿著洋娃娃,嘴上還吃著巧克力的我,遨游在音樂的海洋中。聽完一首,再換一首……瞧,童年,總是這樣無憂無慮。漫步在公園的林蔭小道上,聞著誘人的花香,竟愜意地跳起舞來。周圍的人望著我那富有活力的舞姿,回頭率是百分之百!呵呵,童年,就是這樣自由自在。童年里,我是一棵微微露出頭的小草,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卻總是充滿向往,充滿好奇,總是不滿足的吸取著外界的養(yǎng)料,想自己快點長大,卻不知長大之后的煩惱。
時光流逝,轉眼間已經(jīng)要初中畢業(yè)了,對于少年時光,不禁有些懷念了,但還是很開心,只是,沉重的學習壓力,讓我有些喘不過氣來。每當看到父母恨鐵不成鋼的眼神,每當看到老師對于我的成績的失望,每當面對同學的冷眼相對,我的心就被整個兒撞擊著,只得把頭埋得深一些,再深一些,我心中的火焰即將要熄滅,仿佛要掉進無底深淵……面對這樣的無助,我不知道該怎么辦。
十七歲,是一個花季,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到校園看看,同學們失去了昔日那爽朗的笑聲,取而代之的是讀書聲;敬愛的老師,失去了昔日那溫柔的噓寒問暖,取而代之的是那殘酷的批評和那熱情的表揚。自此我的天空有了風,有了雨。
‘十七歲那年的雨季,回憶起童年的點點滴滴,卻發(fā)現(xiàn)成長已慢慢接近’我希望我無悔的度過這個雨季,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美好天空。
關于一片天空優(yōu)秀作文2駿馬的天空是遼闊無垠的草原;小魚的天空是深邃無底的大海;繁星的天空是無邊無際的宇宙。而我的天空是那知識的源泉書本。
知識的多少會改變一個人,而書本中則是獲取知識最好的工具。還記得六歲那年,我第一次嘗試看書,那是一本《小故事大道理》,那是的我不認識很多字,也不知道什么是默讀,支支吾吾地便讀了起來。書中的內容讓我流連忘返,一個個小故事中的大道理常常讓我絞盡腦汁地去思考。讀著讀著便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地點。從此,我便愛上了閱讀,愛上了這具有魔力的書本。
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眼間,我已經(jīng)上了小學,我?guī)е绺叩睦硐胩みM了真正的知識的殿堂。現(xiàn)如今,我已快畢業(yè)了,回首六年的小學生活:《學弈》這篇古文可圈可點;《燕子》的形象又重現(xiàn)我面前;《賣火柴的小女孩》饑寒交迫的樣子讓人憐憫;《居里夫人》高大形象也又重新樹立于我面前。
數(shù)學殿堂中,面積讓人覺得高大雄壯,四則運算讓人覺得生動有趣。一道道公式,一個個方程,一塊塊面積都又重現(xiàn)在我面前。這六年的學習生涯,如一支深山中的幽蘭,雖美麗動人。卻仍不動生色的開在這深山中,無人問之,無人觀賞,這六年的學習,雖短小。
卻仍讓我學了許多知識,仍散著自己獨特的香氣。遙望前路茫茫,我要學得還很多,我心須拼盡全力地向前跑,在未來,我還將踏進高大壯麗的函數(shù)宮殿,探秘宏偉復雜的幾何城堡,讓文字、數(shù)字、符號都完美地譜寫于我人生的畫卷中。
書本,看似只有幾張紙,其實就像燒紅的鐵一樣,散發(fā)著自己的光和熱。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要踏著這個階梯一步步登上我人生的巔峰。
關于一片天空優(yōu)秀作文3一架飛機掠過,只留下一條長長的白線作為它駛過的痕跡,仰望天空,心曠神怡。
我站在湛藍的天穹下,望著又一株垂下的蘭花,嘆了口氣,這已經(jīng)是我養(yǎng)死的第四盆了。記得養(yǎng)第一株的時候,在三個月之前,當時她走的迅急,還是早上發(fā)現(xiàn)的,因為我沒給它捉蟲。第二盆時,我捉了蟲除了草,卻澆多了水,第三盆是在五個星期前,我養(yǎng)得確實很細心,粉紅色的花瓣點染在花蕊的周圍,卻被鄰居家的小貓給玩死了。而這一株,是這喜陰的蘭花給悶死了,多命苦啊!
都說花瑞花瑞,難道冥冥之中真的有什么寓意嗎。我抱著花盆,托腮坐在了臺階上,我甚至像一個小孩一樣幻想是不是有什么黑暗的魔法,這世界仿佛是沉淀的黑色,才阻撓人的行程呢?花得不到陽光因而它死了,那么在人類的世界里那些英年早逝的人們不也是得不到陽光,得不到雨露,得不到生活的溫暖,得不到生活的滋潤嗎?這混沌的周遭里,那兒有那閃光的答案?
我向前望去,高大的白楊在往上奔躥,向上望去,孱弱的瓜藤也在困難地向上攀移,向右望去,一排鮮艷的狀元紅,也在向上拔高,而向后望,閃電似的`燕子也在喧叫著向上飛騰,它們仿佛都在望著同一個方向。
仰望天空!
仰望天空,任云卷云舒去留無意,只剩一派心曠神怡大方恢弘。天空是塊藍藍的玉,白色的云朵印在其間,花色如是,令人愛惜,是的,花兒的死確實在于得不到黃燦燦的太陽光,可是,若非它們將自己的頭耷拉下,不去欣賞那一份美,那怎樣才會落到如此下場?
仰望天空,看一行白鷺上青天,翠柳聲聲鶯啼,空留一份云深不知處的意蘊,天空純凈,過往的人應看一看,倘若一件唾手可得的事物都要錯過,倘若一件意義重大的事都要錯過,那么他不就是錯過了自己的一生嗎?天空是一件難得的珍品,只要爭取,便可以理所當然地認為那是你的藍天。
其實,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仰望天空,都需要把自己的追求體現(xiàn)出來,都不希望錯過,所以,要爭取,仰望天空,爭取繽紛,爭取美麗。
或許,在一望無垠的快節(jié)奏中我們早已忘卻了欣賞,或許,在無邊無際的守望中我們失卻了進取的動力,但是,我們理應仰望天空的呀,別讓自己成為生活的螻蟻,別讓自己喪失生活的熱情。
仰望天空,重拾爭取,重拾熱愛。
關于一片天空優(yōu)秀作文4一覺醒來,拉開柔軟碎花的窗簾,順手推開透著亮光的窗戶,一陣貽人的清新襲來,不禁向外遙看,到處一片潮濕,昨晚趁著我們熟睡的時候,一場大雨竟偷偷地降落了,不小心地打落了一地的桃花,墨綠的荔枝樹上的花兒,可能預知這雨的到來,早早地長成了一個像珍珠樣大的果實。
雖然有些也耐不住雨的侵襲,一棵一棵地掉到了地上,靜靜地躺在那里,但它已了無遺憾,至少它已是一顆果實。遠處低矮的瓦房頂上,一些由于秋天而飄零的葉子,早已不知飄落何方,會有憐惜它們的人拾起它,埋進自己的記憶里嗎?
會因為離開了整個秋冬季的家園而傷心落汩嗎?水泥地板上一灘灘積水,由于無法映照出身邊花兒美麗的容顏,在風吹過的時候,獨自傷心落淚,花莆里的小草貪饞地吮吸著雨水,努力地長著,一夜長了不少。
我不由得緊張地向窗前不遠的那棵樹看出去,仔細地聆聽著,還好那陪伴了我好久的鳥媽媽和那窩小鳥,并沒被這場雨嚇倒,那些小鳥張著綠黃的小嘴在吱吱叫個不休,鳥媽媽嘴里叼著蟲子,拍著那堅實的翅膀在鳥窩旁邊轉悠著,在這樣的'大雨后,竟然還聽到那它們的鳴叫,突然竟有一種久違的喜悅和激動,我多想過去一下那毛絨絨小東西,但那樹上的距離,和害怕打擾的心情,讓我遙不可及,只好收回我那顆渴望的心。
這鳥兒自從在我不記得的某個清晨里,做了我的鄰居后,讓我在這樣喧嘩的城市里,在我厭煩了那些人為燥音的時候,能在每天的清晨傾聽著它們那歡快的曲子,就像一段優(yōu)美流動的旋律在我身邊圍繞,感覺走進了那親切的大自然,平靜著我寂莫燥動的清晨。有署身于以往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家園,我那日夜思念的親人就在我的身邊,還有家旁邊的那棵楊梅樹和那熟得發(fā)紫的楊梅清晰得讓我眼饞。
總在每天清晨睜著惺松的眼睛推天窗戶時候,呼吸著那股泌人心肺的清新,看著鳥媽媽天空中來回穿梭身影,那對小鳥兒辛勤的付出和關愛,遠方爸爸媽媽那忙碌的身影和慈愛的目光,牽引著我,我不由得淚眼朦朧。
小鳥長大了,總會離開我,就像我們要離開父母一樣,總會到另一棵樹上停留,到屬于它們的天空里翱翔,到那一天,我真不知道自己會是什么樣的心情,應該是惆悵吧,是失落和傷感吧,一窩小鳥離開了,我都會這樣了,更何況是整個的世界再沒有小鳥了,如果沒有了那些陪伴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將又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我們又是什么樣的日子呢?
關于一片天空優(yōu)秀作文5黑壓壓的烏云籠罩了整片天空,習慣性地仰望,竟看到一陣絕望。
高二的生活幾乎將我從這個世界里隔絕,考上大學,“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我們唯一的使命。我們疏遠了人群,疏遠了親情、友情,我不知道這樣的生活會改變些什么,是如愿以償?shù)乜忌洗髮W,還是從此冷漠地對待一切人和事?不得而知!校園里的香樟散發(fā)著青春的味道,我所懼怕的味道。我的青春,讓我厭世。不止一次地將刀片抵在脈搏上,我不知道我的血肉之軀能不能與鋒利的刀片抗衡。也許對這個塵世還有太多的留戀和不舍,我沒有讓它們較量。
我相信,天空依舊會蔚藍。
烏云漸漸地消散,心情也好了很多。抬頭望著天空,我看見一絲希望掠過。
我以最孤獨的姿態(tài)走過一條大街,當一個陌生小孩拉住我的衣角,笑著喊我姐姐,從他單純、清澈的眼神中,我看見了曾經(jīng)的自己。是的,曾經(jīng),我也有著單純的眼神,燦爛的微笑。現(xiàn)在,我不知道我還擁有什么,還能擁有什么。我只希望,這個圓滑的社會不會將我最珍貴的東西抹殺。
我相信,天空依舊會蔚藍。
烏云已經(jīng)散開,拾眼看,希望掛滿了天空。
我努力使自己的生活不再孤單,于是,我不再在每個周末不邁出家門一步,不再忽視身邊那些關心我的人。原以為會一直煩悶的生活,也就這么快樂起來。簡單而質樸的快樂,給我一種動力,勇往直前的動力。我知道,只要肯對生活微笑,它也會對你微笑。
我相信,天空依舊會蔚藍。
烏云后的第一縷陽光溫暖地照在我的臉上,看著熟悉的天空經(jīng)過苦苦的等待,它終于蔚藍了。
朋友說,其實天空一直是蔚藍的,只是烏云遮住了它,遮住了我們的視線。只要我們心中充滿希望,即使有烏云,天空依舊會蔚藍。
篇6
“哈利?!币粋€充滿磁性的男聲說。
“不是,教授,它 ̄”哈利試圖解釋什么。
“死亡并不是終結,哈利?!编嚥祭嗟拇认橥高^雙重鏡片傳入哈利的心里。
“鳳凰,一種神奇的生物,它的眼淚可以治愈傷口,它會拯救與它心靈相通的人,每年通過自燃這種方式從灰燼中獲得重生?!编嚥祭嘧⒁曋着枥锏幕覡a,灰微微抖動,不一會灰燼里冒出一個小頭。
“哦,小家伙,你醒了?!编嚥祭嗤媾男∽臁Kl(fā)出清脆的叫聲。
哈利默默看著它。
我默默地讀著這個故事。
我們每個人都是鳳凰?錯。每個人都不是鳳凰,每個人只是自己,一切自定義。
我自定義著我自己。
我沒有鳳凰的高貴,我只愿做一只牝鹿,自由地奔馳在草原,吃著青幽幽的草,但我不是世外桃源般的鹿,我有許多對手,狼,虎,豹等。我不停地奔跑,每天我都躲避著對手的攻擊,我只要跑贏了對手,我就獲勝了,對手也會因沒有食物而死去。我每天都從虎口狼牙中逃脫,每天都獲得重生,難道我不比鳳凰還鳳凰嗎?
可是鹿終究不是鳳凰,就像我的世界始終不是鹿的世界一樣。
我可以失敗,錯了大不了重頭再來,像鳳凰的重生一樣,可是現(xiàn)代社會有許多人不懂重生,一次失敗,一蹶不振,甚至輕生自殺。海倫凱勒,看不見,聽不見,說不了,她還剩多少可以使用呢?但是她考哈佛,學說話,寫文章,她又還剩多少事要做呢?她獲得了重生,她是近現(xiàn)代的鳳凰。
忽然想寫一首關于鳳凰的詩:
那普通的鳥兒,普通的外表下,蘊藏著不凡的氣質,一次必然的自燃,燃出了你的焰火,你的光輝;誰拍去你頭上的灰塵,你抖掉頭上的灰,用純真的眼神望著這個世界;你展開雙翅,飛向余暉。
飛向余暉,靜靜地,靜默的,悄悄地,自由地駛向余暉。
篇7
一、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意識,創(chuàng)造練筆機會
閱讀和作文訓練并重,兩種能力才能得到較快的提高。我們天天上的閱讀課首先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通過閱讀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了課文本身,而且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受到人文熏陶、思想教育、思維訓練,從而提高了思想境界和認識表達的能力,學會放眼看世界。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師應該趁熱打鐵,把學生在閱讀中逐漸形成的有價值的人生感悟、快樂體驗和觀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習得作者的一些表達方法等,指導運用于作文,哪怕這樣的作文有時是片段,能使學生學以致用,就是成功。
1.讀寫結合,模仿練筆
結合對課文的理解,適當引導學生體會寫法上的妙處,模仿練筆,指導學生怎樣寫,但不離開具體課文大講文章做法,而要“隨文潛入心”,“潤物細無聲”。如教學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時,當學生讀懂“于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一段,體會到日子的來去匆匆,我進一步引導:時間在不經(jīng)意間來去匆匆,那我們的日子又是怎樣過去的?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表達可謂豐富,僅舉一例:“聽歌的時候,日子從耳邊過去;說話時,日子從嘴邊過去;跑步的時候,日子從腳下掠過……”既拓展了思維,又鍛煉了筆頭,從而深切地體會到了朱自清對時間的珍惜。
模仿是學習最初也是最簡單的方式,只有學會模仿才會有創(chuàng)造。模仿教材、模仿老師,都需要老師引導,因此,語文老師要做個有心人,唯有如此,學生才能“模仿有度”,不致濫造。
2.讀思結合,拓展練筆
語文不是無情物,閱讀、作文皆有情。教學中,很多時候,學生被文質兼美的故事或情境吸引,激情澎湃,因此,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需要感情宣泄的時機,引導學生學而思,積極表達。
在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一文的篇末,有這樣的描述:“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在廚房里,哭著不肯出門,但終于被他的父親帶走了。他后來還托他的父親帶給我一包貝殼和幾支很好看的鳥毛,我也曾送他一兩件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背鲇诤⒆拥奶煨裕瑢W生對于閏土和“我”的悲情離別深切同情,對于他們的“后來”也很是關心。因此,教師完全有機會引導學生創(chuàng)設出當時的別離場面和閏土與“我”“后來”的牽掛之情(如閏土托他父親給“我”帶貝殼、鳥毛時捎什么話了嗎?如果他們能彼此寫信,會說些什么?),進行練筆。而這樣的練筆學生入情入境,也是有效的。又如,本冊《最后一頭戰(zhàn)象》中,羧告別村寨的場面,佇立江灘回首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當學生受到極大的感動時,我又描述了一個更具有人情味的畫面:“夕陽西下,羧沉臥坑底,他最后一眼抬望人間……”孩子們唏噓不斷,激情創(chuàng)造,他們的描述讓我震撼,幾近感天動地。
3.整合運用,趣味練筆
新教材從單元整體的角度出發(fā),無論是閱讀教學的課文,還是口語交際與習作、回顧拓展的內容都圍繞單元專題。教師若仔細思考、挖掘,既有練筆的機會,又有深化單元主題、滲透人文教育的素材。
單元中詞語盤點板塊的“讀讀寫寫”、“讀讀記記”,回顧拓展板塊的“日積月累”,都是好詞佳句,抑或古詩詞名句,有積累的價值,教師更當有運用的意識,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進行趣味練筆。
教學這部分內容,我是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的。單元中讀、寫、記的詞語除了隨文教學,在單元課文結束后再整體回顧,重要的是加上指導與示范,從而讓學生實踐運用。具體方法是:引導學生選詞說話或“連詞成句、聯(lián)句成段”。所謂“選詞說話”實際是造句,但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我有意避“造句”不談,給學生一定的自由度,讓他們自主選詞說話,活躍氛圍,并盡可能使基礎差的學生有展示機會。而“連詞成句,聯(lián)句成段”則是層次高一點的訓練,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運用“詞語盤點”中的詞語說一段話。學生根據(jù)詞語運用的環(huán)境(有時需回顧某詞語在哪篇課文出現(xiàn),重溫其語言環(huán)境),所說的話可描述、可評價,可褒、可貶,聯(lián)系生活,記錄人情世故,表達喜怒哀樂,抒發(fā)感情,宣泄心情,內容自由。
4.博覽群書,內化積累
博覽群書,廣泛涉獵是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基本經(jīng)驗。只有博覽才能使孩子獲得廣闊的知識背景,有助于新信息的融合和重組,有助于借鑒多種風格,有助于提高表達能力。
20世紀40年代,林語堂曾批評現(xiàn)代不少學校是“所讀非書”(只是讀課本,不讀原著),“無書可讀”(圖書館資源不足),“不許讀書”(從早到晚做練習,沒有時間讀書),“讀不好書”(只是揣摩老師的標準解讀,不能自由閱讀和思考)。因此,語文教師不能只管課內不管課外,讓學生喜歡閱讀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皶x百遍其義自現(xiàn)”,課外閱讀絕不僅僅是一張閱讀記錄卡的價值,它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品位、認知。讓學生閱讀什么,如何閱讀也應是語文老師的職責所在。
關于閱讀什么、如何閱讀,對小學生而言,重在興趣,我認為范圍盡可以寬廣,只要讀物健康即可,只要愿意閱讀即可。不過,歸根到底還可以從閱讀教學課上找到依據(jù),且不說教材中的“課外書屋”,單是依據(jù)單元專題語文教師就有很多可供學生閱讀的篇目推薦。怎樣讓學生喜歡課外閱讀,教師首要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讀物,推薦時要難度適宜,給出范圍。對不同的學生,要允許閱讀不同的內容,鼓勵個性閱讀,不可一刀切。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外國名篇名著”后,我給學生推薦了若干外國名篇名著,諸如《安徒生童話選》,契訶夫的《羊脂球》。
二、讓閱讀教學成為作文流水線上的一座燈塔
篇8
關鍵詞:比喻;論證
寫議論文常用比喻論證,簡稱喻證法,從廣義講,也可以稱之為類比論證。這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的論證,也就是說,論據(jù)是個別性的,得出的結論也是個別性的。歸納論證是由個別到一般的論證,就是由個別性的論據(jù)歸納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演繹論證是一種由一般到個別的論證,就是由一般性的原理規(guī)律推導出個別性的結論。比喻論證當然比不上歸納論證的概括性,也比不上演繹論證嚴密的邏輯性,但是,比喻論證的優(yōu)點也非常突出。有些道理非常深奧、極為抽象,運用歸納論證和演繹論證,很難闡發(fā),通過比喻論證,就可以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遠,淺顯易懂地表達出來,而且形象生動,富有文采,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我國,運用比喻論證有著悠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名篇佳作無數(shù)。下面隨便舉出和寫作有關的三例, 與讀者共同欣賞。
例一
“讀書如銷銅,聚銅入爐,大x扇之,不銷不止,極用費力。作文如鑄器,銅既銷矣,隨模鑄器,一冶即成,只要識模,全不費力。所謂勞于讀書、逸于作文者此也。”這是元代教育家程端禮關于讀書與作文的一段論述。在此之前,杜甫早已寫出了“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句。如果僅就“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言,杜詩的深刻精警,程氏根本無法可比。但是,程氏不直接正面論述讀書與作文的關系,而是巧妙設喻,把讀書比作銷銅,把作文比作鑄器,指出讀書能像銷銅一樣,不銷不止,極用費力,作文就全不費力了,最后推出結論――“勞于讀書,逸于作文”。由于先有了形象生動的比喻,議論說理就顯得輕松明快,渠成水至,讀來親切自然,對讀書之于作文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時又明白了世上許多非同類事物之間原有許多相同相似之處,通過類比聯(lián)想,可以互相喻證,能夠幫助我們提高認知能力。
例二
關于道德修養(yǎng)與作文,韓愈在《答李翊書》一文中的論述也很精彩:“將I至于古之立言者,則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力。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實遂;膏之沃者其光曄;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焙统潭硕Y一樣,韓愈也是運用比喻進行論證,但又有所不同。程氏由類比設喻引出結論,貼切自然。韓愈則是先提出觀點:要達到古代立說者的境界,就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被權勢和眼前利益誘惑。然后用種樹點燈來類比,指出先要種好樹,靜靜等待其結出果實;先要加足油才有希望看見燈光。比喻非常生動,說理深刻而又易于理解。但韓愈并未就此停止,而是進一步指出:根部茂盛的樹木才能果實能繁碩;油膏充足的燈才能明亮;具備了仁義美德的人,他的文章才能醇正優(yōu)美。讀到這里,我們才明白,韓愈不僅主張“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力”,更強調加強仁義道德修養(yǎng),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達到古代著書立說者的境界。這段文字語言使人心悅,道理使人誠服,不僅在于其排比成句,瑯瑯上口,還在于其邏輯嚴謹,尤其在于反復設喻連連類比。
例三
皇甫和李翱都是韓愈的弟子。皇學韓文之“奇”,李學韓文之“易”,形成韓門之下兩個流派。皇甫在給李翱的信中闡述他的“尚奇”論:“夫意新則異于常,異于常則怪矣;詞高則出于眾,出于眾則奇矣?;⒈牟坏貌槐谌?鸞鳳之音不得不鏘于鳥鵲,金玉之光不得不炫于瓦石,非有意先之也,乃自然也。必崔嵬然后為岳,必滔天然后為海。明堂之棟,必繞云霓;驪龍之珠,必固深泉。”意思是說,為文章不能流于一般,要異于常出于眾。異于常就必須意新,出于眾就必須詞高。異于常才算怪,出于眾才為奇。文章須要怪奇,怪奇才算好文章。既不同于韓愈,也不同于程瑞禮,皇甫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多方設喻,層層類比,文采飛揚,氣勢迫人。先說明寫文章也應像虎豹之文、鸞鳳之音、金玉之光一樣“怪奇”。接著繼續(xù)類比:一定要有峰巒才能為山岳,一定要有波浪滔天才能為大海;殿堂的畫棟一定突入云端,黑龍的寶珠一定隱在深淵。這一個接一個的比喻,似奔涌而來,聯(lián)想是那樣豐富,喻體是那樣鮮活,語言是那樣樸素,道理是那樣淺顯明白,讀之令人蕩氣暢懷,情思逸飛,真稱得上“怪奇”了。
韓愈、皇甫和程端禮,三人都采用了喻證法,但各人議論闡明的問題和觀點不一樣,因而在具體設喻時也各不相同,而又各有其妙。我們常說文章有一定的理,沒有一定的法?!按蠼衬苷d人以規(guī)矩,不能使人巧?!边\用之妙,存乎一心,“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他們三人的成功都在于妙用二字。因此,只有勤于閱讀,勤于積累,更要勤于比較,在比較閱讀中細細玩索,慢慢品味,才能有所體會,悟出心得,從而巧妙運用,方能漸漸進入胸間筆下舞蝴蝶之境。
篇9
作文小學生寫作能力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既沒有定法,更沒有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和秘訣。對于思維能力尚在形成過程中的小學生來說,作文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那么,如何引導學生走上寫作之路,使他們樂于作文,善于作文呢?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積累寫作素材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分析課文中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進行總結,并布置一些小片段,讓學生進行仿寫。如在上《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課時,我就注意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的描寫方法。作者先總寫對楊梅的喜愛,再抓住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等特點進行分寫。分寫部分寫出了觀察楊梅的順序,不僅觀察了楊梅樹,而且觀察了楊梅果成熟的動態(tài)過程;不僅用眼睛看,而且還要用手去摸,用嘴去品嘗,等等。進而引導學生總結出觀察事物的外觀形態(tài),再用發(fā)展的眼光觀察事物的變化。在觀察過程中注意多種感官的參與,如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覺,用鼻子聞聞有什么氣味,用嘴嘗嘗有什么味道,等等。事物的特點,在學生的親身感受之下,就會清晰而又牢固地留在他們的腦海里。
其次,要指導學生平時寫觀察日記,積累素材,并有意識地觀察的所得分門分類地收集起來,建立一個充實的材料庫。關于人,從容貌、身體、動作、表情等幾個方面來收集;關于事,收集校內、校外、家里的事情等;關于物,平時注意收集對各類事物的動態(tài)和靜態(tài)的描述。因此,寫日記是十分必要的,日記可以不拘內容,不拘長短,但一定要堅持,為寫作積累素材,厚積才能薄發(fā)。正如茅盾所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感隨時記下來……”為此,我強調每位學生每天都要練筆,從而減輕寫作的難度。
但學生生活的空間太小,難免造成日記記成流水帳。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知識才厚重,才能寫文章時左右逢源。多讀還要多思,把讀與思的體驗運用到作文當中,自然文思泉涌,滔滔不竭。這樣到寫作時,一個個素材便呼之欲出了。
二、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快樂作文
1.故事激趣,引發(fā)想象
小學生好奇心強,愛聽故事。因此,在作文之前,以講故事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會引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很快進入作文情境。如在《桌子壞了以后》這篇作文教學前,老師先聲情并茂地給學生講故事:“一天,小剛同學來到教室里發(fā)現(xiàn)自己的桌子壞了,他急忙用自己的壞桌子換來了小紅的好桌子。過了一會兒,小紅高高興興地來到了教室……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桌子壞了,她會怎么辦呢?”通過講故事,學生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展開想象,很快就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到作文之中去。
2.問題激趣,啟動思維
小學生愛動腦筋,好勝心強。因此,作文以提問題的形式,引發(fā)學生思維,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二十年后的我》這篇作文教學中,我先提出:“現(xiàn)在我們的國家飛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二十年后,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強大,人民的生活一定會更美好。二十年后,我們都長大了,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崗位。那時我們在什么崗位上怎么為祖國做貢獻呢?”問題的提出,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啟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學生都想把自己的答案寫出來,都有話要說,不吐不快。這樣就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作文欲望。
3.圖畫激趣,引發(fā)美感
在作文教學中以圖畫出示課題,會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樂于觀察、樂于作文。如在《窗前的小樹》這篇作文教學中,我依次出示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中小樹的圖畫,給學生以視覺上的刺激、心靈上的震撼,使學生急于體會美,用語言表現(xiàn)美。這樣學生很樂于去觀察,很樂于把觀察到的美寫下來。
三、豐富生活體驗,抒發(fā)真情實感
篇10
生活無處不資源,學生是生活中的人,他們只是擁有一座金礦而不自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加以指導,使他們對熟視無睹的作文資源能“明察秋毫”。教學中,我把作文資源分為自然資源、社會資源、教材資源和情感資源四大類,使學生有章可尋,有路可走。
(1)自然資源
大自然豐富多彩、千姿百態(tài),從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蟲蟻,都會給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思索與啟迪。我們可以指導學生對自然多加觀察,多加留心,用心靈與自然對話交流,要學著因春天小草透綠而感悟到新的生命誕生,因秋天葉落而嘆惋美好的東西是多么容易消逝。然后把這些心靈感悟用筆生動描繪與闡述,不難寫出立意深刻與新穎的作文來。
(2)社會資源
學生學習緊張,觀察了解社會和深入社會實踐的時間有限,而且他們的生活空間比較狹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生活空間只是教室——食堂——宿舍三點一線。因此,有些學生寫作的時候取材的范圍不廣,視野不寬,總是寫一些學?,嵤拢瑑热堇咸?,既缺乏可讀性,立意也難深刻。作為一個語文工作者,應相機而行,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話題、焦點人物,灌輸學生一種為人的責任感,才能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使之能縱觀古今中外,笑談天下風云。作文才能緊貼時代生活,與時俱進。
(3)教材資源
學生的大量時間是花在對教材的探研中,初中那幾門學科累加起來的一疊厚厚的教科書,是學生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庫。語文教師應充分重視這一“資源”,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各科的知識融會貫通,再現(xiàn)于作文中,那么,學生的作文一定不是干癟之作,而是擁有豐富的知識底蘊的“大氣”之作了。
首先,應充分利用語文教材的知識。就文章的內容看,學生能博采眾長,將詩詞歌賦、文學經(jīng)典、名家名言、典故軼事點綴在自己的文章里,不僅能大大豐富文章的內容,還是作文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使文章神采飛揚。而語文教材所選的課文均是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之作,不就是作文最好的材料來源嗎?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多背課文,特別是大綱中要求背誦的篇章,應及時督促學生背誦并經(jīng)常復習,而一些未要求背誦的優(yōu)美句段、獨到的觀點看法、生動的事例,教師也應時常提醒學生,讓他們或摘抄,或熟讀,把分散于各冊課文里的名言、典故、觀點等對寫作有用的材料存儲于自己的腦中,這樣寫作的時候便洋洋灑灑下筆千言了。
其次,應學會將各科的知識融會貫通于作文中。生動的歷史故事、廣博的地理知識、豐富的電腦世界,甚至深奧的理化知識,都能成為作文“入味之藥”。
(4)情感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