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計算題范文
時間:2023-03-14 09:55: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浮力計算題,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 時間計算
1. 地方時計算
①計算公式
經度差可以被15整除時: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經度差/15°×1時。
經度差不能被15整除時:某地地方時=已知地方時±4分鐘/1°×經度差。
上面公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如果所求地方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號。
經度差的計算:兩地在0°經線的同側,則兩地的經度數(shù)相減;兩地在0°經線的兩側,則將兩地的經度數(shù)相加。
②計算地方時的步驟
確定兩地的經度差;確定兩地的地方時差;確定兩地的東西方向;代入公式計算。
【例1】 當120°E地方時為12時時,30°W、20°E的地方時分別是多少?
【解析】 先計算兩地經度差:120°E+30°W=150°;120°E-20°E=100°。再計算兩地的地方時差:150°/15°×l時=10時;4分鐘/1°×100°=400分鐘。兩地的東西方向:120°E位于30°W和20°E以東。最后代入公式計算:12時-150°/15°×l時=2時;12時×60分鐘/時-4分鐘/1°×100°=320分鐘=5時20分。
【參考答案】 30°W的地方時為2時;20°E的地方時是5時20分。
2. 區(qū)時計算
①計算公式
某地區(qū)時=已知地區(qū)時±1小時×兩地相隔時區(qū)數(shù)。
公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如果所求區(qū)時的某地在已知地的東邊,用“+”號;在已知地的西邊,用“-”號。
時區(qū)差的計算:兩時區(qū)同在東時區(qū)或西時區(qū),則大數(shù)減去小數(shù);如果一地在東時區(qū),另一地在西時區(qū),則兩時區(qū)數(shù)相加。
時區(qū)數(shù)=所在地經度/15°,若余數(shù)小于7.5°取整數(shù),所得商即為時區(qū)數(shù)。若余數(shù)大于7.5°則是所得商+1。
②計算區(qū)時的步驟
確定兩地的時區(qū);確定兩地的時區(qū)數(shù)差;確定兩地的東西方向;代入公式計算。
【例2】 某航班于北京時間5月8日14時從北京起飛,歷經20小時到達紐約(74°W),到達時紐約時間是多少?
【解析】 北京時間是東八區(qū)區(qū)時,起飛時是5月8日14時,到達紐約時北京時間是5月9日10時;紐約的時區(qū)數(shù)是74°/15°=4余14,14>7.5,因而是4+1=5,即紐約時間是西五區(qū)區(qū)時。兩地時區(qū)差是8+5=13。東八區(qū)在西五區(qū)的東面,北京時間早于紐約時間。最后代入公式計算:5月9日10-(8+5)=5月8日21時。
【參考答案】 到達時紐約時間是5月8日21時。
3. 日期計算
①日期界線
日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為消除日期上的混亂,國際上規(guī)定以180°經線為日界線。地球上新的一天從日界線起始,舊的一天在日界線結束。
子夜線:地方時為24時或0時的經線,是今天和昨天的自然分界線。由于地球自轉,晝夜不斷地更替,子夜線從日界線開始自東向西不停地移動,新的一天范圍不斷擴大,舊的一天范圍不斷縮小,繞地球一周后再次回到日界線時,舊的一天就徹底消失,更新的一天隨之開始。
需要注意的問題:a.日界線兩側的東十二區(qū)和西十二區(qū)鐘點相同,但日期不同,東十二區(qū)比西十二區(qū)快24個小時,即快1天。b.為了避免在一個國家或地區(qū)內使用兩個日期,日界線并不完全與180°經線重合,而是繞過了一些島嶼和海峽。c.子夜線兩側的鐘點相同,但日期不同,東側的日期比西側的日期早(快)1天。d.子夜線是自然存在的,地方時為24時或0時,說24時時為昨天,說0時時則為今天。
②兩個日期所占比例
日界線(180°經線)向西到子夜線之間是新的一天的范圍。因為日界線是新的一天的起點,所以180°經線的地方時就等于新一天已經轉過的時角,也就是說,從180°經線向西到地方時為0時的經線之間的范圍為新的一天,其余則是舊的一天。180°經線地方時為0時或24時,則全球屬于同一天。180°經線地方時為12時,則全球新舊日期各占一半。
【例3】 若120°E剛好是t日和t+1日的分界線,則t+1日的范圍是___________,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若太陽直射120°E,地球上新的一天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
【解析】 t+1日的范圍是120°E向東到180°經線之間。跨經度60°,相當于地球范圍的60°/360°=1/4。太陽直射120°E時,120°E是12時,則180°經線是18時,地球上新的一天的時角是18時,所占比例為18時/24時=3/4。
【參考答案】 120°E向東到180°經線之間 1/4 3/4
二、 正午太陽高度計算
1. 計算公式
H=90°-|φ士δ|
公式中加減號的選用條件:如果所求的某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用“-”號;在不同半球,用“+”號。
2. 計算步驟
直射點的緯度(δ)和當?shù)鼐暥龋é眨┦菦Q定正午太陽高度的兩個變量。根據(jù)公式,知道或間接知道其中的兩個變量,可以求知另一個變量。
【例4】 已知北京位于40°N,求冬至日和夏至日其正午太陽高度。
【解析】 首先判斷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冬至日太陽直射23°26′S,夏至日太陽直射23°26′N。然后進行計算:H冬=90°-(40°+23°26′)=26°24′;H夏=90°-(40°-23°26′)=73°26′。
【參考答案】 北京冬至日太陽高度是26°24′,夏至日太陽高度是73°26′。
3. 正午太陽高度的應用
① 計算樓距。為了使樓房底層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一般來說緯度較低的地區(qū)樓距較小,緯度較高的地區(qū)樓距較大。解題關鍵是計算當?shù)囟寥盏恼缣柛叨龋匆荒曛凶钚〉恼缣柛叨龋?,并計算影長。
計算公式:L=Hcotθ。其中L為樓間距,H為前一樓高,θ為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陽高度角。
② 計算熱水器安裝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資源,應合理設計太陽能熱水器的傾斜角度,使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與太陽光線垂直,提高太陽能熱水器的效率。
計算公式:α=90°-H。其中α為太陽能集熱板與地平面的夾角,H為正午太陽高度角。
【例5】 30°N某地,要在60米高的樓北面建一新樓,為使新樓全年都能受到陽光照射,最好的樓間距是___________。9月23日安裝在樓上的太陽能熱水器與地面的夾角應該調節(jié)為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問:θ=90°-(30°+23°26′)=36°24′;L=Hcotθ=60cot36°24′=60×0.7=42米。第二問:H=90°-(0°+30°)=60°;α=90°-H=30°。
【參考答案】 約42米 60°
三、 晝夜長短計算
計算公式:
1. 晝(夜)長=晝(夜)弧經度數(shù)/15°(小時)=晝(夜)弧經度數(shù)×4(分鐘)
2. 晝長=(12-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2 =日落時間-日出時間
3. 夜長=日出時間×2=(24-日落時間)×2
4. 某緯度的晝長=相對緯度的夜長
【例6】 某地北京時間6:40日出,19:40日落,求該地的晝長、日出、日落與經度。
【解析】 晝長=19:40-6:40=13;日出:13=(12-日出時間)×2,所以日出時間=12-6.5=5.5;日落:13=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所以日落時間=13+5.5=18.5;經度:6:40-5:30=1:10,1:10=17°30′,120°E-17°30′=102°30′E。
【參考答案】 13小時 5:30 18:30 102°30′E
四、 兩點間實地距離計算
1. 在比例尺地圖上: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 在經緯網圖上: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θ千米。其中θ是緯度度數(shù),赤道上cos0°為1,60°緯線上cos60°=1/2。
五、 相對高度計算
在等高線地圖上,兩點間或陡崖相對高度H:(n-1)d≤H<(n+1)d。其中n為兩點間或陡崖重合的等高線條數(shù),d為等高距。
【例7】 讀下面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要求。
(1) 若在圖上用直尺量算,甲、乙兩山頂?shù)闹本€距離是3厘米,則實地距離是_____米。
(2) 若山頂乙的海拔為495米,則乙山頂與B地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_____。
(3) 估算E的相對高度是_________。
【解析】 (1)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所以實地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 在同一條等線上,海拔高度相同;相對高度為兩地的海拔差。所以495-200=295米。
(3) 陡崖深度:(n-1)d≤H<(n+1)d,n=3,d=100,(3-1)×100 ≤H<(3+1)×100。
【參考答案】 (1) 150 (2) 295米 (3) 200~400米。
六、 溫度計算
溫度隨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海拔高度每升高1 000米,溫度降低約6攝氏度。
計算公式:T=(H/1 000)×6。其中H為兩地相對高度,T為兩地溫差。
【例8】 下列圖中溫度數(shù)值為山腳地面平均氣溫,高度數(shù)值為山頂與山腳的相對高度。其中反映了有永久性積雪的山體是( )
【解析】 該題目的考查點是隨高度的變化山體的積雪線高度的問題。結合季節(jié)和按照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的氣溫垂直遞減規(guī)律,有永久性積雪需要夏季有雪線存在,即平均氣溫降至0℃,由此我們可以判斷正確答案是C。
【參考答案】 C
七、 人口自然增長率計算
1. 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區(qū)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數(shù)與平均人口之比。
計算公式: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shù)/年平均人口數(shù))×1000‰
2. 人口死亡率
人口死亡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死亡人數(shù)與同期平均人口數(shù)之比。
計算公式:死亡率=(年內死亡人數(shù)/年平均人口數(shù))×1000‰
3. 人口自然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年內人口自然增長數(shù)與年平均總人數(shù)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是用于說明人口自然增長的水平和速度的綜合性指標。
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年自然增長人數(shù)/該年年平均人口數(shù))×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八、 人口密度計算
計算公式:人口密度=該地常住人口(人)/該地土地面積(平方千米)
【例9】 讀我國西部某省人口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圖。近年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左右。據(jù)此回答1、2題。
1. 關于該省人口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人口密度十年來大幅減小
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長
D. 城市人口數(shù)量十年來增長50%以上
2. 該省十年來常住人口(指實際居住在當?shù)匕肽暌陨系娜丝冢?shù)量減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
B. 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 省級行政區(qū)域縮小
D. 勞務輸出數(shù)量增加
篇2
第一類:熱量的計算 常用公式: 吸收放出熱量公式 Q吸=Cm(t-t0) Q放=Cm(t0-t) Q=Cmt 熱值公式 Q放=mq 或Q放=Vq 熱效率公式η= (通常情況下,Q吸=Cm(t-t0)Q放=mq 或Q放=Vq)典型題目:1、有一根燒紅的鐵釘,溫度是800℃,質量是1.5g。它的溫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熱量? 2、質量為2kg的某種物質溫度從30℃升高到50℃,吸收的熱量是1.88×104J,該種物質的比熱容是多少? 3、放出7.8×107J的熱量,需要完全燃燒多少m3的煤氣,或完全燃燒多少kg的焦炭?(煤氣的熱值3.9×107J/m3 焦炭的熱值3.0×107J/kg) 4、萍萍在家用煤氣灶燒開水,質量為2Kg,溫度為20℃的冷水被燒開,消耗的煤氣為0.08m3,已知煤氣的熱值為5×107J/m3,水的比熱容是4.2x103 J/(Kg.℃),則:(1)燒水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2)煤氣燃燒放出的熱量是多少?(3)該煤氣灶燒水的效率是多少? 串聯(lián)電路 并聯(lián)電路電流 I1=I2=I總 I總=I1+I2電壓 U總=U1+U2 U總=U1=U2電阻 R總=R1+R2 R總=第二類:歐姆定律常用公式:歐姆定律 I= 典型題目:5、某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是2.5V,用電流表測的流過的電流是50mA,這個小燈泡的電阻是多少?6、已知R1=20Ω與R2=30Ω串聯(lián),電路中電流為0.5A,求:(1)電阻R1,R2兩端的電壓分別是多少?(2)電源的電壓是多少?(3)電路中的總電阻是多少?7、在圖B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10伏特,當開關閉合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5安培。如果電阻R2的阻值為40歐姆,求:(1)通過電阻R2的電流;(2) R1的電阻和電路的總電阻;8、有一電阻為10Ω的電燈,在正常工作時它兩端的電壓為10V。但是我們手邊現(xiàn)有的電源電壓是12V,要把電燈接在這個電源上,需要給它串聯(lián)一個多大的電阻? 第三類:電功率 常用公式:W=UIt W=Pt P=UI P= R= 典型題目:9、一個小燈泡的兩端加3V電壓時電流是0.3A,它在這種情況下通電5min,電流做了多少功?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10、一只電飯煲的銘牌上標著“220v 440w”的字樣,它正常工作時,電流是多少?電飯鍋電阻多大?
11、一個“220v 880w”的熱水器,正常工作時電阻絲的電阻有多大?假如電路中的電壓變?yōu)?00v,電阻絲電阻不變,這時熱水器的電功率有多大? 12、小江買的移動電源上面標明電壓3.7V,容量10000mAh,它在滿電狀態(tài)時,存有多少電能? 提高題目1、水銀的比熱容是0.14x103 J/(Kg.℃),將2Kg的水銀,從50℃加熱到350℃,則:(1)水銀需要吸收多少的熱量?(2)這些熱量可以將質量為多大的水升高10℃?
2、小彤家使用的瓶裝液化氣,每瓶液化氣的質量為21kg,液化氣的熱值為5×107J/kg.則:(1)1瓶液化氣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是多少?若燃燒釋放熱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熱量是多少? (2)小彤想節(jié)約能源、降低能耗,若將散失的熱量全部利用起來,可以把多少溫度為20℃的水加熱到100℃? 3、汽油密度0.7×103 kg/m3,某型號汽車發(fā)動機的效率均為30%,若轎車行駛200km,發(fā)動機做了1.932×108J的功,轎車百公里平均耗油為10L,則:汽油的熱值是多少? 4、如圖所示電路中定值電阻R1=10Ω,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滑片在a端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6A?;赽端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2V。求:(1)電源電壓;(2)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
篇3
1 問題的提出
在中學化學學習中,常會遇到如下例這樣的復雜計算題:
取一定量Na2CO3、NaHCO3和Na2SO4的混合物與250mL 1mol?L-1過量的鹽酸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2.016L的氣體,然后加入500mL 0.1mol?L-1Ba(OH)2溶液,得到沉淀質量2.33 g,溶液中過量的堿用10mL 1mol?L-1鹽酸恰好完全中和,計算原混合物中各物質的質量。
面對復雜計算題繁瑣的文字敘述、紛雜的反應情況,巧妙的分析是快速、正確解題的前提和關鍵!
2 分析策略
2.1變抽象為直觀
根據(jù)題意,先將繁瑣的文字敘述,紛雜的反應情況,通過物質間反應的內在聯(lián)系以線條(或框圖等)的直觀形式初步體現(xiàn)出來,搞清關系、理清思路。同時,在整個分析過程中都要時刻牢記解題目的。
2.2 從直觀到具體
依據(jù)反應原理、方程式等對分析路線進行對應的整理、完善,使題中各物質間的變化關系及對應量的關系體現(xiàn)得更加清晰明確。修整后為:
2.3 由具體速得解
根據(jù)分析結果,依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中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對應量的關系、結合題中所給已知條件,得出解題關系式(最好引入物質的量進行分析計算,有利于理清各物質間量的關系、并簡化計算)。
本題中,Na2CO3、NaHCO3與鹽酸反應生成標準狀況下CO2氣體2.016L;Na2SO4轉化為BaSO4沉淀2.33g;250mL 1mol?L-1過量的鹽酸與Na2CO3和NaHCO3反應后剩余鹽酸及最后所加入的10mL 1mol?L-1的鹽酸恰好完全中和500mL 0.1 mol?L-1的Ba(OH)2溶液。
令混合物中Na2CO3、NaHCO3和Na2SO4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和z,則:
x + y = 2.016 L/22.4L?mol-1
z = 2.33 g/233 g?mol-1
0.25L×1mol?L-1-(2x+y)+0.01L×1mol?L-1
=0.5L×0.1mol?L-1×2
解得各物質的物質的量,便易求得各物質的質量。
可見,巧妙的分析是快速、正確解題的前提和關鍵。而解題的過程是分析過程的逆過程,根據(jù)分析結果,以清晰的思路、嚴謹?shù)倪壿?、準確的語言,將分析結果以解題的形式再現(xiàn)出來,即實現(xiàn)快速、正確解題的目的(本文解題過程從略)。
3 典例臨摹
一定質量的小蘇打粉末經充分加熱后,質量比原來減少了3.1g,剩余物的質量為Ag;相同質量的小蘇打和一定質量的結晶蘇打(Na2CO3?xH2O)的混合物經充分加熱后,質量比原來減少了10.3g,剩余物的質量為Bg,又知B∶A=2∶1。試求:
(1)原小蘇打和結晶蘇打的質量;
(2)結晶蘇打化學式中x的值。
綜前所述,首先以直觀的手段再現(xiàn)文字敘述,并時刻牢記解題目的,做到處處分析有的放矢:
進一步整理、完善,尋求解題關系:
可見,運用恰當?shù)姆治龇椒〞鼓愕慕忸}思路順暢、條理清晰,從而降低了解題的難度,提高了解題的速度及解題的正確率。
4 適應性練習
(1)使一定質量的Zn與100mL 18.5mol?L-1濃硫酸充分反應,Zn完全溶解,同時生成標準狀況下的氣體A 33.6L。將反應后的溶液稀釋至1L,測得溶液中 c(H+)=0.1mol?L-1, 求氣體A中各組分的體積比。
(2)為測定人呼出的氣體中CO2的含量,將1000mL呼出的氣體通入50mLBa(OH)2 溶液中,使其完全吸收,過濾后取20.0mL澄清溶液,用0.100 mol?L-1鹽酸滴定,當耗去20.4mL鹽酸時恰好完全反應;另取20.0mL原Ba(OH)2溶液,用同種鹽酸滴定,耗去36.4 mL鹽酸時,恰好反應完全,試計算人呼出的氣體中CO2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體積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定)。
參考答案(1)A中SO2與H2的體積比為1:4; (2)4.48%
篇4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3―0072―01
一、過分貪大求全
在計算機輔助物理教學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便是將教學課件設置成“電子教案”,簡而言之便是將教材上的內容搬上熒幕,導致所制作的課件不合理、重點內容不突出,內容過于混亂。另外,很多物理教師所設計的課件包括新課導語、課后習題、思考練習等,可以說課件內容無所不包,在這種發(fā)展趨勢下教師的任務便是對計算機進行控制,學生是屏幕的觀眾。這種從“灌注式”轉變?yōu)椤皾M屏灌”的教學模式,會對整個教學起到不良影響。
本來在計算機技術上所采取的CAI課件具有靈活性與交互性,但是大而全的課件卻缺乏這一系列的特點,很多教師為了進一步完成教學任務,不得不按照課件內容進行,不僅堙沒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還導致物理教學形成流水狀。甚至部分物理教師過分重視計算機技術,改變了輔助教學的基本原理,將教學過程之中的主輔關系有所改變,造成得不償失的后果。如果采用多媒體,則需要保證教案的完整性,可以制作一些小巧靈活的課件,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為主,以改變抽象知識為目的,能夠讓學生在內容復雜的物理知識中抓住重點。
二、對課件進行濫用
有部分物理教師認為在教學過程之中只要具備先進的教學手段,那么教學效率就會有所提升,這一類教師不僅不會更新思想觀念,并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會全程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導致課件濫用現(xiàn)象非常嚴重。針對這種問題,需要從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fā),對于比較簡單的實驗或者物理知識,則沒有必要采取計算機進行教學;對于部分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比較難的知識采取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化抽象與具象,能夠將靜態(tài)知識轉變?yōu)閯討B(tài)知識,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從實際角度出發(fā),利用計算機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并不取決于計算機使用的頻率,而在于是否具有一個質量較高的課件,對于在物理教學中采取常規(guī)教學方法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考慮使用多媒體課件,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但是計算機技術并不是萬能的,所有的優(yōu)勢如果利用不當則會形成缺點與弊端,所以在物理教學中要積極遵循適當應用的原則,否則會適得其反。
三、課件質量不高
很多物理教師并沒有專業(yè)的計算機教學技術,再加上日常教學任務比較繁重,無法在短時間內設計出生動、形象的高質量課件。根據(jù)研究調查,當前物理教師所設計的課件都顯得比較單一、呆板,不僅背景動作比較乏味,并且大體內容一樣。在物理教學中會涉及到非常多的軌跡運動內容,物理教師根據(jù)教材所設計的動畫制作技術不足,僅僅是文字、圖片的整合,這種模式下無法真正發(fā)揮出計算機技術的優(yōu)勢。
一般而言,在利用計算機技術設計課件的時候需要嚴格遵循科學性與可行性的基本原則,所有的動態(tài)過程盡可能采取動畫的形式進行展現(xiàn)。但是想要制作一個優(yōu)秀的課件,即便是專業(yè)人員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物理教師要明確所制作的課件外觀不一定非常美觀,但是重點內容需要得到展現(xiàn),物理知識能夠得到集中歸納,避免出現(xiàn)分散性現(xiàn)象。比如,在制作動畫的時候,學生對動畫的直觀性與啟發(fā)性有所認識,但是卻對危害物理規(guī)律的動畫了解不夠,所以物理教師在利用計算機制作課件之后需要對內容進行分析與整合,避免出現(xiàn)錯誤的動態(tài)展示,杜絕對學生造成視覺危害。
篇5
關鍵詞 計算機輔助教學;情感目標;知識發(fā)生
當今越來越多的學校配置了多媒體教室,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上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冻踔袛?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把現(xiàn)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shù)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致力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xiàn)實的、探索性的數(shù)學活動中去?!庇嬎銠C輔助數(shù)學教學,能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并能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克服的重點、難點的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認為: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關鍵是精心設計課堂結構。
一、重視情感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句話已經被許許多多的一線教師所肯定。興趣是求知的重要動力,沒有興趣就不可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數(shù)學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激發(fā)起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傳統(tǒng)課堂講授中,很難提供實際情境所具有的生動性、豐富性,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活躍的思維。如果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可以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設制出各種合適的情境,讓學生們耳目一新,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fā)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積極配合課堂教學,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知識發(fā)生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長期以來,數(shù)學教學中存在著忽視知識發(fā)生過程的現(xiàn)象,教學過程注重單純結論,而缺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以至課堂教學中知識的發(fā)生過程削弱,運用過程過分膨脹,課堂成了教師呈現(xiàn)知識經驗,學生運用前人經驗的過程。最終的結果是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理解水平低下,遺忘率大,能力弱,學習負擔過重。因此課堂上應該讓更多地讓學生參與自主學習,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得知識的全過程,他才會產生新奇的喜悅和不易忘懷的情感。
如在《多邊形的內角和》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1)動手操作:①從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的一個頂點(A點)作對角線,可以把多邊形分成幾個三角形?②A點與哪幾個點不能再添輔助線構成三角形?③分成三角形的個數(shù)與多邊形的邊數(shù)有什么關系? 然后計算機圖形演示:從四邊形的一個頂點引出的對角線把四邊形分成兩個三角形,激發(fā)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馬上把五邊形、六邊形、七邊形分成了三、四、五個三角形。(2)思考:①n邊形從某一個頂點作對角線可構成幾個三角形?內角和怎樣求?為什么?②你能得出求多邊形的內角和的公式嗎?適當?shù)奶釂?,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引起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思考、討論、交流,積極探索,既獲得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③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你能用另外的方法來將一個多邊形分割成多個三角形嗎?以五邊形為例,試一試。在這一關我設置了動畫課件,鼠標指向某個點,就會出現(xiàn)該點與多邊形個頂點的連線,學生嘗試著說出某個點,屏幕上馬上顯示出分割的情況。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多次嘗試成功后得出結論:(1)從一個點出發(fā)將多邊形分割成三角形有三種情況:該點是多邊形的一個頂點,該點在多邊形的一條邊上,該點在多邊形的內部,可以將這個多邊形分割成(n-2)、(n-1)、n個三角形,都可以說明多邊形的內角和為180(n-2)度;(2)在多邊形外的一點向該多邊形個頂點連線,所得的三角形不完全在多邊形內部,也可以說明內角和定理。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趣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力量消失?!毕冗M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如一縷春風,給數(shù)學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也使學生大開眼界,提高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從而也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篇6
關鍵詞: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全面預算管理;內部控制
目前國家大力支持和鼓勵基礎物業(yè)和生活服務業(yè)的發(fā)展,物業(yè)服務企業(y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相關上市企業(yè)已有四十多家,而且整個行業(yè)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正在快速發(fā)展,行業(yè)未來潛在規(guī)模巨大。全面預算管理貫穿于企業(yè)整個管理活動,是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強化內部控制,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強有力措施,當前集團公司提倡“精耕細作”的發(fā)展思路,但現(xiàn)有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不足以支撐新發(fā)展思路的實施,所以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加強精細化管理,提升項目經營管理質量,顯得尤為重要。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含義及特點
(一)全面預算管理的含義全面預算管理是企業(yè)通過預算的系統(tǒng)管理工具的形式對企業(yè)的實物、財務、人力等各項資源進行整合及有效配置,把戰(zhàn)略付諸各項行動、方法和手段,來確保集團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全面預算管理涉及企業(yè)內部各個管理階層的權利和責任安排,通過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調整及考評等一系統(tǒng)流程,不僅讓各組織的決策權、執(zhí)行權和監(jiān)督權相分離,并且也建立起與市場運行相契合的內部運行管理機制。[1]
(二)全面預算管理的特點1.戰(zhàn)略指導與實施功能企業(yè)的戰(zhàn)略目標是企業(yè)長遠發(fā)展的方向,全面預算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以企業(yè)的整體目標為戰(zhàn)略指導,合理整合配置企業(yè)的各項資源,使企業(yè)經營價值最大化。預算在制定的過程中,將戰(zhàn)略規(guī)劃細化到各年度或是更短的周期,將戰(zhàn)略目標細化到各層級、各部門的具體目標,擬定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案,使戰(zhàn)略落地。2.全面管理功能全面預算管理內容涉及廣,要求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首先,全面預算管理包含了業(yè)務預算、專項預算、財務預算等多方面預算,全方位對企業(yè)提供保障;另外全面預算管理要求企業(yè)各階層都要參與;再次,全面預算管理貫穿企業(yè)整個預算的始終,每一階段的預算實施情況都和企業(yè)的運營情況息息相關。3.資源配置和優(yōu)化功能企業(yè)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優(yōu)化企業(yè)的市場投入資源,按照各類產品的重要性和各部門任務的緊要性,進行有限資源的二次分配。從價值鏈角度來看,從企業(yè)投入產出情況和企業(yè)外部環(huán)境或是同行業(yè)企業(yè)的競爭情況來分析企業(yè)的內部價值鏈,明確企業(yè)的價值增值方向,幫助企業(yè)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2]
二、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全面預算管理的必要性
全面預算管理作為戰(zhàn)略的支撐系統(tǒng),有助于評估企業(yè)戰(zhàn)略的有效性,預算的反饋信息幫助及時調整企業(yè)戰(zhàn)略,提高企業(yè)的戰(zhàn)略管理水平。另外全面預算管理也能夠關注到價值鏈的各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進行管控和分析,將有限的資源分配給創(chuàng)造價值多的增值作業(yè),能根據(jù)費效比找出資源消耗多的作業(yè)項目,加快整合資源,提高資金利用率。
三、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分析公司近幾年來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發(fā)現(xiàn)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不健全,制度體系缺失目前公司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形式是財務部根據(jù)集團公司預算安排,組織各項目進行預算編制,然后匯總各項目的預算數(shù)據(jù),提報給公司高層;公司高層根據(jù)下達的經營指標進行數(shù)據(jù)對比,查看主要缺口,再對各項目資源進行梳理,進一步修訂預算數(shù)據(jù)。公司整個全面預算管理的組織和提報主要集中在財務部,其他部門相對參與較少,組織體系不夠完善。另外,公司沒有相關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對預算的執(zhí)行、調整及考核沒有銜接性的制度規(guī)定,制度體系缺失。
(二)全面預算編制方式單一每年全面預算的編制大多使用固定預算法和增量預算法。固定預算法主要是根據(jù)現(xiàn)有業(yè)務進行預算編制,適用于比較穩(wěn)定的業(yè)務,但不能實時更新,往往忽略了小區(qū)的增值業(yè)務收入;增量預算主要是根據(jù)上一期預算執(zhí)行結果,結合下一期各項變化因素,來增減相關預算科目金額,該預算編制方式雖然簡便易行,但是容易受前期既定事實影響,不能及時剔除不合理因素。
(三)全面預算執(zhí)行和控制流于形式各項目的全面預算在執(zhí)行過程中大多未按照預算編制中的月度計劃安排資金收支情況,常有超預算或是計劃外事項支出,主要原因是在編制過程中,項目經理對預算編制目標理解不清晰,對利潤表和現(xiàn)金流量表的認識欠缺,混淆了項目盈虧和資金流的概念;另外在預算調整和執(zhí)行監(jiān)控中缺少一定的制度規(guī)定,員工預算執(zhí)行意識不強,導致執(zhí)行偏差大,全面預算控制流于形式。
(四)全面預算反饋與考評脫節(jié)雖然財務部每個月會對各項目的KPI指標的實際完成情況進行反饋,但由于預算編制一般持續(xù)到次年3月份左右才能真正完結,導致所屬城市公司對項目的績效考評指標制定及考核落實都有所滯后。另外終期激勵方案一般到下半年才會出臺,宣導也有所缺失,導致項目負責人無法從預算反饋的結果來調整實際管理中的不足,預算績效考核結果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反而影響員工積極性。[3]
(五)全面預算信息化水平支撐不足目前全面預算編制工作主要還是采用線下表格編制形式,通過各項目線下填列,財務部匯總上傳預算系統(tǒng)。整個預算填報過程人為可變因素很大,加之填列人員素質水平不一,項目負責人對預算的重視程度不夠,各專業(yè)部門對預算審核不夠嚴格,最后預算的匯總、檢查審核及上傳工作都集于財務部,線下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下。預算數(shù)據(jù)及實際數(shù)據(jù)的獲取也不能滿足企業(yè)經營分析需求,導致數(shù)據(jù)脫節(jié),不能滿足企業(yè)決策需要。
四、解決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全面預算管理問題的方法和對策
針對全面預算管理現(xiàn)有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
(一)建立完善的全面預算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從全面預算組織結構方面,建立預算管理委員會,預算管理委員會明確預算的決策部門、組織部門、執(zhí)行部門、審核部門及考評部門。決策部門由公司高層人員組成,負責相關決策和控制工作;組織部門由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各項目負責人組成,負責預算工作的宣導及組織工作;執(zhí)行部門由各部門和各項目主管人員組成,負責填列預算模塊中各專業(yè)線預算數(shù)據(jù);審核部門由財務部和各專業(yè)線負責人組成,負責聯(lián)合會審各項目的預算初審、修改及預算匯總工作;考評部門由財務部協(xié)同經營管理部和人力資源部組成,負責將績效考評和獎勵落到實處。預算管理委員會成立之后,對預算整個流程涉及的各環(huán)節(jié)工作要從制度層面予以明確,明確各層級、各部門相應的職責和審批權限,填補制度空白,讓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
(二)優(yōu)化全面預算編制方法和流程全面預算編制的方式除了固定預算法、增量預算法,還有零基預算法、彈性預算法和滾動預算法,每一種預算方法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屬性。由于物業(yè)服務項目眾多,態(tài)勢復雜,項目的收費面積、收費標準、人員編制、設備損耗情況都不一樣,各項目在進行預算編制時要考慮項目所處的發(fā)展階段,企業(yè)在保留原有預算編制方法的前提下,可以使用零基預算預測費用增長,利用滾動預算編制現(xiàn)金流的變化,提高預算的靈活性。另外有了預算組織和制度保障,預算的編制流程要遵循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審核與匯總的方式,提升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強化全面預算的執(zhí)行與管控力度財務三張表是預算“晴雨表”的鏡子,項目負責人要清楚全面預算執(zhí)行與三張表的關系,關注各自項目收支和現(xiàn)金流的運轉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要上報預算委員會。對市場變化和重大決策而導致的例外情況,要報預算委員會備案,通過預算審批小組逐層審批,進行預算調整;對非例外情況,項目要查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和解決方案,并落實相關責任。
篇7
關鍵詞:試題研究;教學建議;命題預測
一、浮力部分在教材中的地位及考試要求說明
浮力出現(xiàn)在浙教版科學八上第一章第三節(jié)。課程安排3課時,浮力涉及知識廣,是在前幾節(jié)所學密度、壓力壓強、二力平衡、受力分析等知識基礎上出現(xiàn)浮力內容,浮力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在近幾年杭州中考中均有涉及,每年的難易不均,形式不同,分值不等,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近幾年杭州科學中考浮力試題分析
1、(2013年杭州6分)28、一冰塊用細線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懸置狀態(tài)(如圖),在冰塊浸入的過程中,臺秤的讀數(shù)將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冰塊熔化過程中,容器內液面將____(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臺秤的讀數(shù)將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已知:冰的密度為900kg/m3,酒精的密度為800?kg/ m3;整個過程中無液體溢出。)
考點分析:考查浮力與受力分析
試題詳解:2013年浮力考題第一問與12年一樣,一般研究過12年考題的都不再會出錯,臺稱示數(shù)增大,且增大的量等于冰塊浮力。第二問考慮到冰的密度比水小,冰變成水體積變小液面下降,所以難度也不大,但學生在考場上很容易想復雜,一邊考慮排開液體體積變小,一方面考慮冰變成水液面升高,反而做不出。第三問可用極限思維的話比較簡單,冰塊全部熔化,臺秤增加示數(shù)剛好最大等于冰塊重力,但考試期間緊張很多同學反而做不好。針對此題,教師平時在教學中應多教學生方法,特別是選擇填空有時采用代數(shù)字法、極限思維,學生平時訓練時用過類似方法考試時就心中有數(shù)。
2、(2014年杭州4分)27、小胡同學在水槽中洗碗,一個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裝滿,碗就會沉入水槽底部,此時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時碗所受到的浮力?____(選填“大”、“小”、“不變”),水槽中的水面將會?____(選填“上升”、“下降”、“不變”)。
考點分析:物體沉浮條件、浮力與排開液體體積關系
試題詳解:2014年浮力考題兩空聯(lián)系很緊密,考生要想到用沉浮條件解題,碗漂浮時浮力等于重力,而碗下沉時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浮力減小,因此液面也要下降。或想到浮力應用中的輪船原理就會很快解題,如思維不嚴密或憑感覺做題很容易得到相反的答案,浮力題難在四種求浮力的方法中尋求合理選擇解題方法,有時還要結合沉浮條件。
3、(2015年杭州8分)35、有一個足夠大的水池,在其水平池底豎直放置一段圓木。圓木可近似看作一個圓柱體,底面積0.8m2,高5m,密度0.7×103kg/m3。(g=10N/kg)(1)未向池內緩慢注水,圓木對池底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多大?
(2)向水池內注水,在水位到達1m時圓木受到水的浮力和圓木對池底的壓力分別為多大?
(3)當向水池內注水深度達到4m時,圓木受到的浮力又為多大?
考點分析:考查壓力壓強、浮力及沉浮條件
試題詳解:2015年浮力在計算題中出現(xiàn),難度較大,第一問主要涉及壓力壓強相關知識,一般學生都能得分。真正涉及浮力第二問要算浮力且要進行受力分析,重力大于浮力,壓力等于重力與浮力之差,大部分學生能做。第三問較難,本題還需判斷木塊在水深4米時處于漂浮還是繼續(xù)沉底是絕大多數(shù)同學想不到的,假設圓木浸沒深度4米其浮力為32000牛,而圓木重力為28000牛,所以木塊會漂浮其大小就等于重力28000牛,而考生很多答案為32000牛,甚至還以為自己做對了,沒有判斷所以得分率不高。
4、(2016杭州6分)三個相同的輕質彈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別與三個體積相同的實心球相連。向容器內倒入某種液體,待液體和球都穩(wěn)定后,觀察到如圖所示情r,乙球下方的彈簧長度等于原長。這三個球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是____(選填字母)。
A.F甲< F乙< 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
這三個球的密度大小關系是____(選填字母)。
A.ρ甲ρ丙C.ρ甲=ρ乙=ρ丙
其中____球(選填“甲”“乙”或“丙”)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相同。
考點分析:密度、彈力、浮力計算
試題詳解:2016年浮力考題6分近幾年分值算高了,第一問抓住體積相等不難得出答案C,第三問比較簡單乙球懸浮浮力等于重力,乙球密度也等于液體密度,大家得分率較高,第二問涉及密度、受力分析、彈力有關知識稍有難度,但仔細分析不難得出甲球浮力大于重力,所以甲球密度最小,丙球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丙球密度最大大于液體密度。
縱觀近幾年中考浮力題,分值在3分至6分不等。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計算題都有涉及,難度除15年計算題綜合能力要求高外其他難度不大。估計以后中考中浮力還是會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力分析對于高中學習很有幫助,所以教師平時的教學也是很關鍵的。
三、浮力部分課堂教學建議
無論初學還是中考復習,都感到這部分內容越教問題越多,題目越做越難。在臨考前還有同學來問相關浮力題,所以我靜下來思考學生的思維障礙是什么,如何引導學生突出重圍,我采用利用實驗化解浮力教學中的重難點。
(一)用演示實驗化解一些浮力教學難點
實驗1.浮力方向的判斷
在杯子外的桿子上掛一個金屬球,在杯子里用線固定一乒乓球,水加到淹沒乒乓球再多5厘米左右。首先如圖甲所示看到浮力方向與重力方向相反,這比較容易理解。這實驗絕妙之處在于把杯子墊東西傾斜如乙圖,原來學生對于乙圖畫浮力方向很多同學會出錯,現(xiàn)在很明顯乒乓球靜止,受到重力與浮力重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浮力方向豎直向上,學生很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記。無形地把物理建模思想滲透給學生,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二)利用改進實驗化解浮力的重難點
實驗2.阿基米德實驗的改進
傳統(tǒng)阿基米德實驗比較容易理解,但操作較為復雜,手提彈簧秤測四次容易出現(xiàn)誤差。有些學生不理解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誤以為浮力與物體體積和物體密度有關。采用如圖改進實驗裝置好處明顯,測量次數(shù)較少,不需人提彈簧秤穩(wěn)定性好減少誤差,對于實驗結果一目了然,A彈簧秤減少的示數(shù)即浮力等于B彈簧秤增加的示數(shù)即排開液體的重力,很容易得出阿基米德原理。通過實驗理解V排,即突出主題,也不至于思維混亂,容易理解浮力與塑料袋中的水有關,即與G排有關,進而推出與ρ液和V排幫助學生理解,減輕學生思維負擔。
(三)利用自制教具理解浮力的重難點
浮力的應用之一密度計是一個重點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密度計在各種液體中所受浮力相等,密度計刻度不均,刻度上小下大理解不是很到位,很多學生認為密度計在密度大的液體中受到浮力大,也有些女同學靠死記,在做題中不能靈活運用。在教學中布置學生自己制作密度計,學生用筷子在制作過程中用鐵絲或橡皮泥不斷調整,使其對于物體沉浮條件理解得很清晰。用自制的密度計在常見的液體中實驗,學生對于前面老師給的結論自然就理解了,可以不斷實驗,在密度大的液體中V排小,壓水線靠下,所以下面對應刻度值要大。學生還在實驗過程中對光的折射進行了研究。自制教具不斷讓學生理解課本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能力,科學思維能力,科學方法也運用充分,關鍵學習科學的熱情高漲。
四、2017年考科學試命題預測
根據(jù)以往浮力在中考試卷中的分量,估計2017年浮力分值在3-6分,形式不一定,選擇、填空、計算均有可能,單一考浮力可能性比較小,通常要結合受力分析。氣體浮力也可能涉及。
(一)在填空題一般會出現(xiàn)兩空或三空,例如
木塊的密度為0.6×103kg/m3,冰塊的密度為0.9×103kg/m3,若它們等重,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則木塊受到的浮力___冰塊所受到的浮力,木塊浸沒在水中的體積___冰塊浸沒在水中的體積(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在浮力四種方法中如何選擇正確的方法,主要在阿基米德法和平衡法間做選擇,很多同學對浮力只想到阿基米德導致思維不全面,解題出錯。
(二)在選擇題出現(xiàn),一般會出現(xiàn)一個,例如
1、某物體的質量為60克,當把它放進盛滿水的容器時,溢出50毫升的水,則此物體 ( )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容器底部
C.懸浮在水中 D.無法判斷
本題考查沉浮條件,要比較浮力與重力,而浮力又等于排開液體重力,當然還涉及密度知識,記憶水的密度,知道這些知識很容易判斷選B。當然此題還有變形,如果容器之前并沒有說裝滿水,那就選D.所以要仔細審題。
2、把一蠟塊放人盛滿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質量是4克;若把該蠟塊放人盛滿水的容器中,已知ρ蠟=900千克/米3,ρ酒精=800千克/米3,則溢出水的質量是(容器足夠大)
( )
A.4克 B.4.5克 C.5克D.3.6克
蠟塊在酒精中沉底,首先通過溢出酒精質量算出蠟塊體積,從而算出蠟塊質量,把蠟塊放入水中會漂浮,則不難算出溢出水的質量。
(三)浮力分值出現(xiàn)較高時,也可能以分析計算題出現(xiàn),例如
1、一物體浮在水面時,露縊面的體積與浸在水中的體積之比為2:3,則這個物體的密度是多大?把物體放入密度為800 kg/m3的酒精中,則該物體露出水面與浸入水中體積之比。
本題既要運用平衡法分析浮力與重力相等,又要運用阿基米德公式展開找出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比值關系,當然還要審題題目已知的是哪部分體積關系。主要運用公式與方程進行解題。
2、一只熱氣球的體積為200立方米,熱氣球的重力為1000牛,空氣的密度為1.3千克/立方米,求:(1)熱氣球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2)它最多可以帶多少牛的物體升空
本題考查氣體浮力第一問直接用阿基米德公式難度不大,第二問涉及受力分析,物體受到三個力作用,大多數(shù)同學能分析理解,主要在平時要建立受力分析模型。
綜上所述,在當前以考試選拔人才的環(huán)境下,一線教師要理解好課程標準和考試細則,把握中考動態(tài),例如17年杭州中考科學滿分為160分,作為教師也要做一些深入研究和適當變動,關鍵對于每個知識點講解透徹,利用實驗培養(yǎng)學生綜合分析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模型減輕學生負擔,幫助學生理解。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CT;注影葡胺毒劑反應
電子計算機體層攝影(CT)已普遍應用于臨床,在CT掃描中常使用造影劑做增強檢查,通過靜脈給予水溶性碘造影劑,使病變組織X線吸收率相對改變。加大了正常組織與病變組織間灰階的差別,從而提高病變的顯示率。由于多使用離子型造影劑,且給藥速度快、劑量大、濃度高等特點,過敏反應及毒副作用癥狀也隨之增加,現(xiàn)將我院CT室4 050例增強掃描的預防、觀察、護理及處理方法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我院CT掃描84 000萬人次,其中用泛影卜胺增強掃描4 050人次,均使用上海信誼制藥廠生產的76%泛影卜胺,用量60~100 ml。
兒童:按1.5~2 ml/kg計算;使用者中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為3歲,使用前均用1%泛影卜胺1 ml做過敏試驗,增強掃描前常規(guī)給予地塞米松10 mg靜脈注射,增強均采用一次性團注法。其中發(fā)生毒副反應的185例,重度過敏反應2例,經過CT室醫(yī)護人員配合臨床醫(yī)生及時處理、救治均轉危為安。
2 典型病例
例1:男,55歲,有糖尿病史,B超提示肝內占位,做CT增強掃描。碘過敏試驗陰性,增強前給予地塞米松10 mg靜脈注射,靜脈快速團注76%泛影卜胺80 ml。掃描中病人出現(xiàn)煩躁,立即停止掃描,患者胸悶、氣促、脈搏細弱,120次/ min,血壓80/50 mmHg (1 mmHg≈0.133 kPa),立即讓病人平臥,給予氧氣吸入,靜脈輸入5%葡萄糖500 ml加氧化可的松250 mg,0.1%腎上腺素0.5 ml加入10 ml鹽水靜脈緩慢推入,約30 min后病人癥狀緩解,呼吸、血壓、脈搏恢復正常。
例2,患者,男性,61歲,無藥物過敏史,做胸部CT增強掃描,碘過敏試驗陰性,術前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靜脈快速團注76%泛影卜胺80 ml,掃描結束。病人出現(xiàn)頸、面部及體部多處蕁麻疹,球結膜充血水腫、胸悶、聲音嘶啞、血壓、脈搏正常,立即給氧,肌肉注射非那根25 mg,靜脈滴氫化可的松25 mg,30 min后癥狀緩解。
3 討論
在CT掃描中使用造影劑增強檢查,已為臨床廣泛應用,根據(jù)不同組織,病變對造影劑的吸收程度,使病變區(qū)與周圍組織及臟器間的對比度增強,從而提高分辨率。但增強檢查時,快速大劑量給予造影劑。因造影劑的毒副反應會給患者帶來不適,甚至危及生命,如何減少或消除這些毒副反應的發(fā)生及毒副反應的處理,是我們今后工作中需不斷探討的問題。
3.1 造影劑毒副反應及預防
3.1.1 檢查前仔細詢問病史和藥物過敏對有藥物過敏史或心、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提高警惕,隨時做好急救準備,必要時可選用非離子型造影劑或建議做MR檢查。
3.1.2 碘過敏試驗檢查前必須做碘過敏試驗,陰性者方可做增強掃描。
3.1.3 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在CT增強檢查中,病人經常會出現(xiàn)緊張和恐懼心理,作好耐心、細致的解釋工作非常必要,它可消除或減輕病人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取得病人的合作。
3.1.4 地塞米松在注入造影劑前的應用在預防發(fā)生造影劑副作用反應的措施方面,主要是在增強前靜脈注入適量的地塞米松,可以減輕或減少副作用反應的發(fā)生率。
3.2 CT檢查中的觀察及處理注射造影劑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情況,如遇有反應立即停止注射,推藥完畢后應保留靜脈通道,不但能爭取掃描時間,還可以縮短搶救給藥時間。
3.3 造影劑毒副反應的表現(xiàn)、判斷及處理
3.3.1輕度反應表現(xiàn)為全身發(fā)熱、惡心、輕度嘔吐、輕度蕁麻疹等,可酌情給予抗過敏藥物,如非那根25 mg肌肉注射,并安慰病人,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3.3.2 中度反應表現(xiàn)為重度嘔吐,較重的蕁麻疹和輕度喉頭水腫,聲嘶和支氣管痙攣等,血壓也可暫時性下降,此類反應表現(xiàn)較危重,應及時與臨床醫(yī)生配合作相應的處理。
篇9
[關鍵詞]羥基脲;替加氟;亞葉酸鈣;晚期鼻咽癌;口服化療
[中圖分類號]R97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3-7210(2007)07(b)-054-02
鼻咽癌對化療敏感,對于晚期鼻咽癌,化療是重要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治療手段,一線治療多以鉑類聯(lián)合其他藥物組成,目前認為5-FU (氟尿嘧啶)+DDP(順鉑) 或5-FU+CF(亞葉酸鈣)+DDP 是一線標準方案,文獻報道其有效率在40%~ 70% 之間。臨床上視具體情況還可以在一線方案基礎上分別加上平陽霉素、阿霉素、羥基喜樹堿、異環(huán)磷酰胺等藥,也可取得較好的療效。但對于放療后復發(fā)及遠處轉移的患者, 一線方案化療后完全緩解率不高,有效維持時間短。目前對一線方案化療不敏感及不能耐受鉑類化療或耐藥的患者如何選擇有效的二線方案,尚無比較成熟的推薦方案。雖然紫杉醇、多西他賽、吉西他濱等新藥在鼻咽癌二線治療中顯示了良好的療效及耐受性。但昂貴的治療費用使不少的晚期患者經濟上難以承受,以至于失去治療機會。我科自2002年3月以來收治27例晚期鼻咽癌,均經5-FU+CF+DDP一線標準方案化療后失敗或疾病進展,不愿再接受靜脈化療,而予HU(羥基脲)、FT-207(替加氟)及CF聯(lián)合方案門診口服化療后取得一定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27例病人,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齡29~62歲,中位年齡46歲, KPS 評分≥60分。均經病理檢驗確診為鼻咽非角化癌,相關影像學檢查證實為晚期鼻咽癌,根據(jù)1981年廣州國際鼻咽癌學術會議鼻咽癌分期法:T4:9例,N3:17例,M1:8例,一處轉移者4 人,二處轉移者2 人,三處轉移者2人。轉移部位:骨轉移6例,肺轉移4 例,遠處淋巴結轉移2 例,肝轉移2 例。既往治療:曾經根治量60Co外放療后出現(xiàn)復發(fā)或轉移者7例。27例均經以5-FU+CF+DDP為基礎方案化療兩個療程或兩個療程以上后失敗或進展,化療兩程以上者還使用過以5-FU+DDP基礎上分別加上平陽霉素、阿霉素、羥基喜樹堿的方案?;熯^兩個療程者15例,化療過三個療程者4例,化療過四個療程者5例,化療過五個療程者3例。上述病例均由于各種原因不愿意再接受靜脈化療,方予門診口服化療。
1.2 方法
HU 0.5 g,Bid,d1~14;FT-207 300 mg,Tid,d1~30;CF 15 mg,Tid,d1~30;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所有病例至少治療兩個療程,有效者一直服藥到病情進展為止。同時均予胃復安預防嘔吐,肌苷護肝、預防骨髓抑制等處理。每周復查血常規(guī)一次,如出現(xiàn)II度骨髓抑制即停藥。每個月復查血生化肝功能一次。
1.3 評價標準
通過口服化療后每2個月復查X光胸片、腹部B 超,CT,MRI 或骨ECT掃描進行評價。按WHO(1981 年) 統(tǒng)一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 ,部分緩解(PR) ,穩(wěn)定(SD) ,進展(PD) ;CR+PR為有效率。毒性反應按WHO 抗癌藥物毒性分級標準評價,分Ⅰ~ Ⅳ度。
2 結果
2.1 近期療效
0例完全緩解,11例達到部分緩解,3例穩(wěn)定,13例進展,總有效率40.74%。有效病例的中位緩解期為7個月(4~13個月)。本研究中還觀察到TNM分類中T4病例最差,M1病例中骨轉移者最差。N3病例效果最為理想,即使是曾經一、二線方案化療后毫無療效的巨大的淋巴結轉移灶亦可觀察到顯著縮小。
2.2 化療毒副作用
不良反應較輕微,主要是骨髓抑制、惡心、食欲下降等,均在I度范圍內,耐受性較好,無需特殊處理。1例出現(xiàn)皮膚過敏反應,停藥后消失。
3 討論
DDP、5-FU、HU等單藥對鼻咽癌均有一定療效,其中DDP、5-FU等療效較好,應用較多。FT-207為5-FU的衍生物或前體藥物,通過肝臟微粒酶的羥化而在體內緩慢釋放5-FU。FT-207抗癌譜與5-FU相同,慢性毒性實驗中未見嚴重的骨髓抑制,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亦較輕微,毒性只有5-FU的1/4-1/7,而化療指數(shù)是后者的2倍且吸收良好,血中半衰期為5 h左右,是5-FU的十倍,因此FT-207有較高的血藥濃度,且持續(xù)時間也較長。有報道臨床上以FT-207代替5-FU使用可得到相同的療效[1]。CF片劑口服后易于吸收,藥物作用持續(xù)3~6 h,是5-FU 的生物調節(jié)劑,與FT-207聯(lián)合應用,可促使FT-207的活性代謝產物與Ts(胸苷酸合成酶)共價結合成三元復合物,抑制Ts,從而阻止脫氧胸苷酸的生成,使FT-207抗瘤活性得到提高。HU單藥除了對鼻咽癌有一定療效外,其為作用于S期的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對G1期有延緩作用,從而使細胞集中于G1期,G1期細胞對放療敏感,同時可以延緩細胞對放射線所致的DNA損傷的修復,故在鼻咽癌治療上多與放療聯(lián)合使用,一可以提高放療的敏感性二可相互協(xié)同抗瘤性。HU與5-FU等藥聯(lián)合使用,治療乳腺癌、小細胞肺癌的有效率為35%~67%,治療胃、大腸癌的有效率與標準治療方案相當[2]。說明HU與5-FU聯(lián)合使用對某些惡性腫瘤有較好的效果,是理想的聯(lián)合用藥方案。
對于放化療后復發(fā)的晚期鼻咽癌患者這時一線方案DDP+5-FU/CF有效率是40%~50% ,CR率0~20%,緩解時間4~5個月, 特別是DDP+5-FU 化療后復發(fā)患者有效率更低。據(jù)文獻報道,異環(huán)磷酰胺加阿霉素治療放化療后復發(fā)轉移鼻咽癌有效率為67.6% ,中位緩解時間為6個月(4~10個月)[3]。長春瑞濱聯(lián)合亞葉酸、氟尿嘧啶治療鉑類耐藥的復發(fā)或轉移的鼻咽癌有效率為53.3%,中位緩解時間為7.0個月(2.0~20.0個月)[4]。紫杉醇聯(lián)合異環(huán)磷酰胺治療放化療后復發(fā)轉移鼻咽癌的有效率為43.8%,中位緩解時間為6 個月(4~10個月)[5]。吡喃阿霉素 聯(lián)合長春酰胺治療鉑類耐藥晚期鼻咽癌的有效率為35.0%,中位緩解期為4.3 個月(2~10.6個月)[6]。本方案與上述二線化療方案相比,有效率差異不大,良好的中位緩解期。
總的來說,本方案治療對經一線標準方案化療后失敗或進展的晚期鼻咽癌有一定的治療價值,對有效者能明顯延長疾病進展時間,能改善晚期患者的生存質量。更為優(yōu)越的是不良反應輕微,安全性高,治療費用低廉,給藥途徑簡單方便,醫(yī)從性好,可以門診治療,值得進一步臨床觀察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勇,陳思現(xiàn),黃瑞文,等.草酸鉑及亞葉酸鈣分別聯(lián)合替加氟或5-氟尿嘧啶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比較[J].腫瘤研究與臨床,2006,18(10):698-700.
[2]江濱,陳書生.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指南[M].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5.429-431.
[3]黃慧強, 周中梅,李寧紅,等.異環(huán)磷酰胺加阿霉素治療放化療后復發(fā)轉移鼻咽癌的初步結果[J].癌癥,2002,21(4):409-411.
[4]余更生,林大任,李明毅,等. 長春瑞濱聯(lián)合亞葉酸、氟尿嘧啶治療鉑類耐藥的復發(fā)或轉移的鼻咽癌[J].中國癌癥雜志,2004,14(4):376- 377.
[5]李桂生,黃海欣,楊春旭,等.紫杉醇聯(lián)合異環(huán)磷酰胺治療放化療后復發(fā)轉移鼻咽癌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yī)學,2003,25(12):2474-2475.
篇10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
多元智能理論是符合現(xiàn)代教育需求的先進教學理念,將其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結合起來,應用于現(xiàn)代教學中,不僅能夠顯著提高教學水平,還能夠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從而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貢獻。
一、多元智能理論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內容
多元智能理論的關鍵體現(xiàn)在“多元”,其內容如下:第一,人們在語言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如思維、欣賞以及表達等能力,稱之為語言符號智能。作家、脫口秀表演者和主持人等,在語言符號智能方面的能力就相對較強。第二,設計師、雕刻師、建筑工程師等需要具備較強的空間思維能力,他們在這方面所呈現(xiàn)出來的能力被稱之為視覺空間智能。第三,物理、數(shù)學、程序員等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這些能力就叫做數(shù)學邏輯智能。此外,還有音樂節(jié)奏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自我認識智能以及自然觀察智能,每種智能都有相對應的人群,這八種智能結合起來就是多元智能理論。
(二)多元智能理論的特點
多元智能理論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聯(lián)系性,每種智能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通過不能智能之間的相互作用,采用不同的組合方式,可以發(fā)揮出不同的作用。第二,差異化,不同的智能之間組合起來,體現(xiàn)在不同的人群身上,使之表現(xiàn)出來的智能存在明顯的差異。第三,實踐性,多元智能理論的提出在于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其具有實踐性。此外,多元智能理論是處于發(fā)展變化中的,并且每個人的智能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形成的,因此其還具有發(fā)展性和人文性。
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特點
(一)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力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能夠很好的處理圖像、文字以及聲音等信息,從而能夠滿足學生在學習中聽、說、讀、練等多方面的需求。比如,可以通過軟件來設計課本內容,將靜態(tài)的書本知識以動態(tài)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使得知識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智能。
(二)實現(xiàn)雙向交流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除了能將豐富多彩的信息呈現(xiàn)出來外,還能實現(xiàn)用戶與軟件之間的雙向交流。比如,在軟件內學習完相關章節(jié)的內容后,軟件便可自行為學習者提供練習題,在學習者給出答案后,軟件會對學生的答案正確與否做出判斷,并給出正確的解析反饋給學習者,從而提高學習者的自學能力。
(三)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具有靈活性,適合學生用以自學,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控制學習進度。比如,在教學軟件中,一般設有多種學習模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如此一來,學生的的學習不再是被動封閉式的,而是開放式的,在學習中還可以選擇重復播放、暫停等方式來鞏固學習。
三、多元智能理論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結合
(一)使軟件的目標更加明確,內容更加豐富
將多元智能理論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結合起來,主要作用在于根據(jù)不同學生對不同智能的需求,設計開發(fā)出更多、更合理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每一種軟件都是基于一定的目標來設計開發(fā)的,只有根據(jù)明確的目標設計出來的軟件才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軟件的開發(fā)主要用以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并突出其中的重點,以求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比如,為音樂節(jié)奏智能需求者設計的軟件,既要有靜態(tài)畫面的展示,又要有動態(tài)影像的呈現(xiàn),并且還要圖文聲音并茂,內容除了要生動外,還要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要具備一定的人文性。
(二)幫助軟件更好的進行情景模擬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其主要功能就在于其能夠進行情景模擬,使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因此,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同樣要注重這一功能的體現(xiàn)。比如,在學習一些生物知識時,如病原菌的產生,可以導入日常生活中食物腐爛的現(xiàn)象這個場景,并通過軟件來鋪設一些情景,將學生引導進即將學習的知識點中。而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將教材中的情景通過軟件模擬出來,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論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若想得到更好的運用,就需要通過一定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來實現(xiàn)。反之,教學軟件又需要結合教學理念來設計開發(fā),從而使軟件更加科學、合理。因此,多元智能理論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是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
參考文獻:
[1]雷琨,葉倩,侯業(yè)智.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對語言智能開發(fā)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3(24):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