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賞析范文

時間:2023-03-20 12:33: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名句賞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名句賞析

篇1

一、從古詩詞關鍵詞語的角度賞析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痹姼?尤其是古代詩歌,非常強調(diào)煉字,尤其是古詩名家,總是力求字字珠璣,給人耳目一新而又意蘊豐厚的感覺。在賞析這些詩歌時,要注意賞析詩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從而帶動全詩的全面理解。

例如,杜甫的《登岳陽樓》的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薄佰濉笔橇验_的意思,“浮”為飄浮之意。這句話的意思是湖泊東南大地分裂成東南兩塊,日月星辰宛如在湖水上日夜飄浮。此二句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浩渺無垠的洞庭湖的水勢。這首詩寫出了湖山之勝、登樓的喜悅,也寫出了詩人的孤身漂泊之感和家國多難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壯。

二、從古詩詞表現(xiàn)的畫面角度賞析

古詩有相當一部分具有“詩中有畫”的特點,這些詩歌的某些詩句的文字描繪出特定的畫面,凸顯出鮮明的圖畫美。近幾年,各地中考也非常關注這些詩歌的賞析考查,一般題型是描述這些詩句所表現(xiàn)的圖畫。在賞析這些特點的詩歌時,要注意研究詩句這種特點,進行針對性的賞析。

例如,2009年鎮(zhèn)江市中考試卷,第7題就屬于這方面的考查。試題的內(nèi)容如下:閱讀杜牧的《江南春》,完成7―8題。第7題的要求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詩的前兩句所表現(xiàn)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杜牧的《江南春》原文是這樣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蔽覀円虝W生抓住詩歌中的描寫景物的字詞,理解字詞的內(nèi)涵,并于此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具體拓展相關的景物,還原詩歌所描述的具體畫面。

具體到這個題目,詩的前兩句中涉及景物的字詞有很多,我們要引導學生具體分析:“千里”極言江南土地平曠,遼闊千里。“鶯啼”,黃鶯的鳴叫,鶯是江南的一種鳥,通常指黃鶯。學生可以進一步打開思路,什么樣的黃鶯,怎樣鳴叫,這就需要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來填補詩句留下的空白。怎樣的黃鶯呢?可以說美麗的黃鶯。怎樣鳴叫呢?綜合詩歌的整個內(nèi)容,寫的是江南美麗動人的春景,可說歡快地鳴叫。說得更生動形象一點,可說成快樂地歌唱,這樣采用了擬人手法,語言表現(xiàn)力更強。“綠映紅”是什么呢?綠的是樹或葉,紅的是花,可想象成叢叢綠樹,朵朵紅花,掩映成趣?!八濉敝概R水的村莊,“山郭”是倚山的城郭?!熬破臁敝妇频暧偷牟势?“風”是刮風。只要將上述內(nèi)容綜合起來,就可以這樣來描述詩的前兩句表現(xiàn)的畫面:“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風中招展?!边@樣采取先分后合,展開聯(lián)想想象,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對應的畫面就容易多了。

三、從蘊含哲理角度賞析

我國是詩的國度,唐宋詩歌是我國詩歌發(fā)展史的輝煌階段,這兩個歷史階段的詩歌非常重視趣與理在詩歌中的體現(xiàn),這方面名家輩出。義務教育階段7―9年級的不少詩句不僅意蘊深厚,而且飽含哲理。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內(nèi)存自己,天涯若比鄰”;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升殘夜,江春入舊年”;杜牧的《赤壁》中的“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萬木春”;陸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中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文天祥的《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篇2

原文:

《蠶室成》朝代:明    作者:皇甫汸

蠶館開周典,鸞輿扈漢儀。

棘墻春窈窕,桑沼晝漣漪。

篇3

為山九仞 功虧一簣

如圖1,紅方雙馬炮兵在左翼嚴陣以待,虎視眈眈;而黑方也在集中優(yōu)勢兵力猛攻紅方右翼,雙方形成互攻一翼的態(tài)勢。那么紅方該如何抉擇呢?請看王琳娜VS趙鑫鑫之戰(zhàn):

28 炮六進五車8進2

29 兵五平四…………

不敢貿(mào)然走馬七進八強攻,因黑方伏有馬6進4再炮8平5抽車的手段。

29 …………炮7退l

30 炮六退五…………

攻守兼?zhèn)?如改走車二進一,則卒7進1,雙方形成互有顧忌的局面。

30 …………炮8進1

31 帥五平四車8平5

32 兵四進一象5進3

飛象頂馬也是無奈的選擇,否則后院起火。

33 炮六平八車5平8

34 車二平三炮7進1

棄炮搶攻藝高人膽大,顯示出當代棋壇王者居高臨下的霸氣。

35 炮八平三炮8進2

36 帥四進一象7進5

黑方如改走車8進3 紅有車三平二砍炮的手段。

37 炮三平一卒7進1

黑方車馬炮已難以構成有效的攻勢,小卒渡河來增加作戰(zhàn)力量。

38 馬七退五卒7平6

39 車三進三車8進3

40 帥四進一卒6平5

41 車三平四…………

功虧一簣!似可改走后馬進七。以下黑方大致有三種下法:(1)馬6退4,炮一進五,紅優(yōu)。(2)馬6退7,車三進二,車8平9,車三退一,紅優(yōu)。(3)車8平9,車三平四,車9平7,馬五進七,紅優(yōu)。

41 …………卒5進1

42 車四平五車8平9

43 車五平二炮8平9

44 馬五退四炮9退3(和棋)

急攻快打 女將稱雄

為了擺脫與女子棋手比賽中公式化的布局定式,本屆比賽冷門怪局頻出。

如圖2,是由中炮兩頭蛇VS三步虎演變而成的中局形勢。此時紅馬乘勢踹車瞄卒,大有踏平廬山之勢,那么黑方該如何應對呢?請看孫勇征VS陳麗淳之戰(zhàn):

10 …………車3進2

跟蹤追擊,緊湊有力!如改走車3進1,則相七進九,紅方稍優(yōu)。

11 馬六進四…………

進馬保持形勢的復雜。如改走馬六進五,馬7進5,炮五進四,士4進5,相三進五,車3退2,炮五退一,馬2進1,黑方尚可堅守。

11 …………車3退1

12 馬四進六…………

孤軍深入有點勉強,但如改走馬四進三,則炮3平7,炮五進四,士4進5,相三進五,馬2進3,黑可抗衡。在贏棋得3分的賽制下,冒點險也在情理之中。

12 …………炮3進7

飛炮轟相機不可失!

13 仕六進五馬2進1

14 馬六進八…………

馬踩雙車力求背水一戰(zhàn)! 如改走車一平二,車1平2,車八進九,馬1退2,車二進七,炮3平1,鹿死誰手尚難預料。

14 …………車1平2

15 炮六進五…………

全線出擊志在一搏!如此拼命的下法在孫大師的比賽中很少見。

15 …………象5退3

16 炮六平一象7進9

17 馬八退七車2進9

18 馬七進六將5進1

19 車一進一…………

無奈地提起右車以提防黑方車炮聯(lián)合打擊。

19 …………馬1進3

天馬行空,氣勢洶洶1

20 車一平四…………

紅方似可先走馬六退四,黑如將5退1 再車一平四 亂戰(zhàn)之下也許有點機會。

20 …………馬3進4

21 馬六退四…………

隨手一將加速了局勢的惡化,紅方不如改走車四進七,將5進1,馬六退八,車2退6,馬三進四,黑方也有顧忌。

21 …………將5平4

順勢出將助攻,黑方勝券在握。

22 炮五平六…………

無奈的選擇!如改走車四進三,則炮3退2,以下再走馬4進2,黑方亦勝勢。

22 …………馬4進2(黑勝)

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

明修棧道節(jié)選自古代軍事史上的著名典故,是指劉邦從漢中出兵攻打項羽,故意在懸崖峭壁間傍山鑿石架木來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而取得勝利。

如圖3 雙方呈相持的局面,黑方在子力并不集中的情形下,令人難以想象地將此典故生動地演繹在弈枰之上。請看廈門鄭一泓VS北京唐丹之戰(zhàn):

24 …………炮9平8

一步看似平淡無奇的平炮,明為退炮防守,實則是暗渡陳倉的佳著。

25 兵五進一…………

一時大意而誤中暗渡陳倉之計!似應改走炮八退一,炮8退3,兵五進一,卒3進1,兵五進一,象7進5,炮八平六,馬4進6,仕五進四,車4進6,馬八進七,車4退6,炮幾平六,紅方大優(yōu)。

25 …………炮8進1

暗渡陳倉的妙著1

26 車六進一…………

被逼無奈之下 鄭一泓也只有面臨著一車換雙的選擇。因這屆比賽規(guī)定,勝棋得3分,和棋得1分,兩分之差讓鄭特大選擇了寧為玉碎的策略。其實現(xiàn)在如改走相五進三,則炮8平2,兵五平六,車4平2,兵六平七 馬4退2,車六平八,馬2退3,雙方形成和棋。這么簡單的和棋,對于鄭特大來說稍加推算就會洞察出來,為什么寧輸不和呢?似乎因為男棋手與女棋手比賽總有一種“和棋等于輸,怕和更怕輸”的潛意識在作怪。

26 …………車4進5

27 炮八平二車4平2

有車殺無車!以下顯示了一車十子寒的威力。

28 馬八進七將5平4

29 馬七退六馬8進7

30 兵五平四士6退5

31 相五退七車2退5

32 炮九進一馬7進8

黑馬踏兵使紅方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33 炮二平六將4平5

34 兵四平三馬8進7

35 炮六平九馬7進6

黑方進馬塞相眼刁鉆,以下準備車2進8襲相。

36 兵三平四馬6退8

37 后炮進四馬8退6

38 井目三進五車2平1

39 帥五平六將5平4(黑勝)

不進不退 構思另類

如圖4,是由“上仕VS進卒”冷門布局演變而成的中局形勢。現(xiàn)黑方面臨著逃與棄兩種選擇,那么該如何選擇呢?請看孫浩宇VS陳麗淳之戰(zhàn):

18 …………卒3平4

不逃馬而先棄卒是超凡脫俗的思維,因為這個黑卒的價值不可估量。同時因為如馬8進7,紅方伏有車二進五,炮6退1(如士5退6,車二平四砍士!紅方偷襲得手),車六進五,黑方有丟子的顧慮。

19 車六進一炮3進7

20 馬九退七馬8進7

黑方后防線已無弱點 此時進馬恰到好處,體現(xiàn)出陳大師細致的一面。

21 車六平四炮6退1

22 車四進四車7平5

23 車二平三…………

紅方平車頂馬是無奈的選擇。如改走車二進五,黑則車5平6兌車 紅方攻勢瞬間被瓦解。

23 …………車2進5

黑方進車意在防止紅方炮五平二偷襲。

24 炮五平三馬3進4

25 相三進五車2退2

黑方通過連續(xù)的運子戰(zhàn)術,有效地緩解了左翼的壓力。

26 相五進七車5退1

27 車三平五馬7進5

兌車后風險得到釋放,多卒優(yōu)勢得以顯現(xiàn)。

28 相七進五車2進3

29 炮三退一馬5進4

30 仕五進六車2平3

31 仕六進五車3退2

黑方退車掃兵令紅方難以招架。

32 馬一進三炮6平7

33 馬三進四…………

無奈的選擇 因如改走車四平三,則卒7進1,紅方也是難下。

33 …………馬4進6

34 炮三進八馬6進8

35 兵九進一車3平l

36 帥五平六士5進6

棄士攔車,著法精妙1

37 炮三退二車1進3

38 帥六進一士4進5

篇4

原文:

《會稽頌 其三》朝代:宋    作者:諸葛興

披竹簡兮典謨,圣手斷兮唐虞。

登群龍兮輔翌,萃一堂兮都俞。

知人兮帝之哲,動天兮帝之德。

畫象兮民不犯,舞干兮苗已格。

迨一旅兮中興,嚴廟貌兮稽陵。

感會遇兮風云,崇像飾兮股肱。

憤夷楚兮陵上國,忽庭堅兮祀俄息。

泚麟筆兮特書,喟夷吾兮有力。

何汲汲兮詭誕,謂明良兮相賊。

奸雄托兮自文,慨齊東兮毋惑。

篇5

 一、主要完成工作

 1、組織領導、各項制度基本到位。建立健全了創(chuàng)建工作領導機構、具體工作班子,明確了各自職責,局黨政領導對創(chuàng)建工作實施了堅強領導。制訂了創(chuàng)建規(guī)劃,具體規(guī)劃了年度工作的目標任務、工作要求、重點活動;明確了各職能科室、團小組、每個人的具體任務責任,落實了創(chuàng)建所需經(jīng)費。建立健全了考核、檢查、整改、監(jiān)督、獎懲等相關配套制度,為建立規(guī)范順暢的運作機制打下了基矗完成了對外承諾、公開告示、公布監(jiān)督電話和意見箱、聘請行風監(jiān)督員等相關措施。

 2、宣傳發(fā)動初現(xiàn)聲勢。去年11月30日全市深化創(chuàng)建工作會議后,我局巧借東風、乘勢而上,狠抓各鎮(zhèn)、各部門的工作落實,并連續(xù)發(fā)了2期《創(chuàng)建動態(tài)》報道面上貫徹落實會議的動態(tài)情況,市一報三臺也加大了宣傳力度。各鎮(zhèn)、各部門都快速行動,全市全民動手、全民參與愛綠建綠的熱烈氛圍空前高漲。在團市委的支持發(fā)動下,全市中小學、各鎮(zhèn)各部門的團員青年都積極投身,確保了我局創(chuàng)建有關活動的順利開展。上半年,編發(fā)《創(chuàng)建動態(tài)》3期,開辦市報綠化專片2期,市報、電臺、電視臺錄用文章分別達到15、52、14篇(次)。上半年,初步完成了各公園景點、居民小區(qū)綠化公益廣告的布置建設工作。

 3、職能工作成效顯著,共青團作用突出。上半年,我局高標準完成了:城區(qū)擴綠任務,全市新增綠地230公頃,各項指標達到了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考核線路整治任務,完成大小工程80項,新增臨時綠地37.1公頃;迎檢軟件資料編寫任務,完成了6本書約80萬字,各項迎檢工作全部到位。重點工程進展順利,完成了占地1620畝的城西生態(tài)林建設工程;完成了北二環(huán)路、西塘路、鳳恬路和沿江高速公路樣板段綠化工程;完成了市區(qū)通運路河道、彎背塘、河南禪院、城北公園等景點建設工程。農(nóng)村綠化任務超額完成,全市新增各類綠地18919畝,完成蘇州市下達任務的130.5%。上半年,各項綠化任務全面如期完成,在這中間,團組織功不可沒,團員青年作出了突出貢獻。

 4、認建認養(yǎng)全面啟動。完成了與團市委、中國工商銀行等九部門的聯(lián)合發(fā)文,3月12日舉行了隆重的啟動儀式,這一特色活動已在全市中小學生、團員青年、有關企業(yè)和各界人士中得到了廣泛發(fā)動、深入開展。目前已收到33個單位1500人的捐款10余萬元,本系統(tǒng)團員青年每人亦捐款100元認建認養(yǎng)綠地。

 5、服務街市活動開展較好。上半年分別在2月的政務廣嘗5月的科普宣傳周、“6·29”科普行動日開展了3次大型服務街市活動,共制作大型科普圖板20塊,編印科普文章40多篇。在5月17~23日第十五屆科普宣傳周期間,我們以“科技創(chuàng)造未來——生態(tài)城市·綠色家園”為主題,在張家港日報舉辦了綠化專版,在街心公園開展了咨詢服務,精美的圖板、詳實的資料獲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評。

 6、有關活動開展順利。上半年先后完成了義務植樹活動、“聯(lián)通時空杯‘珍愛綠色’征文”活動、為貧困地區(qū)學生捐款捐衣活動、義務獻血活動、為白血病兒童劉芯宇募捐活動、五四青年節(jié)綠化園藝現(xiàn)場觀摹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成效。

 二、主要存在問題

 1、標準要求不高、工作不深不細。各科室忙于國家園林城市的創(chuàng)建和綠化工程,對“青年文明號”工作還沒有往深里做、細里做,雖然已全面啟動、完成了規(guī)定的任務,但力度不?頡⒈曜疾桓摺?br> 2、軟件資料不過硬甚至不全。臺帳資料收集不全;一些會議內(nèi)容未記錄;一些重要活動的要素未寫進去,缺原始的材料;軟件資料的總體設計、布局不科學,這須花大的手筆,同時要學習取經(jīng)。

 3、對外宣傳的力度不大。對新聞媒體、對上級的發(fā)稿少,對公眾的宣傳教育不夠,缺少聲勢和社會影響力。

 4、一些重點活動未能組織開展或者說開展得不深入。如:業(yè)務培訓、技能比賽活動;社區(qū)綠化同創(chuàng)共建活動;為市民優(yōu)質(zhì)服務,包括倡導綠色文化、生活新時尚,引導市民養(yǎng)花種草、發(fā)展綠色產(chǎn)業(yè)、幫助農(nóng)民增收致富等。這些都是共青團的特色活動、精品活動,也是園林局的品牌活動。這些工作只有做得更好,沒有最好,應該不斷為之、提升水平。

 三、主要整改

共2頁,當前第1頁1 措施

 針對存在問題,局團支部及時召開支部(擴大)會議,研究具體整改方案,并向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專門匯報。王錫舫局長召開局長辦公會議明確具體措施:

 1、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基本到位后,下一步“青年文明號”工作也不能松,也要多花一些精力,各個科室、各個人不能應付了事。要明確:誰的任務該完成的要堅決完成,不能降低標準、拖全局后腿;如果出現(xiàn)問題,該批評的批評,該扣獎的扣獎,該撤職的撤職。這項工作重要的是檢查落實,這里重申:由團支部李秋菊書記負責督促檢查,將各項任務、各項活動分解下去,要落實到人頭。

 2、保證人員和經(jīng)費。爭創(chuàng)工作是全局工作,不僅僅是團支部工作。趙局、郟局要支持,各個科室要分擔責任。對一些重要活動要全局參與,人員上李科可以調(diào)動,所需經(jīng)費局里解決。

篇6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8~9題。

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8.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案】這首詞表達了對遠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興,以紅葉黃花染繪出深秋的特殊色調(diào),渲染離別的悲涼氣氛,增添對遠方行人綿綿不盡的思念情懷。

9.“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么關系?“紅箋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6分)

【答案】關系是:“就硯旋研墨”暗指以臨窗滴下的淚水研墨,和淚作書。

原因是:紅箋被淚水浸濕。由于情到深處,詞中主人公在作書時不停流淚,淚水落到紙上,紅箋因而褪去了顏色。

【試題分析】

本題重點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鑒賞評價)。第8題:“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詩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考查考生對詩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第一問要求考生在整體把握詩歌的基礎上,聯(lián)系全詞詞句,聯(lián)系題目和作者作答;第二問要注意分析寫法及詩詞意境。第9題:“兩句的關系”,“紅箋無色的原因”,考查考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要求考生在整體理解詩歌內(nèi)容和感情基調(diào)的基礎上,把握各個意象之間的關系,具體分析詞句作答。

【備考建議】

1.讀懂詩詞。通讀全詞,借助標題、關鍵詞句、注釋等從整體上把握全詞,理解詩詞所寫的主要內(nèi)容,比如詞人的某種感情(鄉(xiāng)情、傷情、喜情、悲情、懷古、吟邊、憂思等),或詩人對生命、人生、社會的某種見解。避免沒有讀懂就開始做題,造成理解上的失誤和答題上的偏離。

2.注重素養(yǎng)。平時備考要以培養(yǎng)學生語感,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為目的。不要純粹為做題而做題。注重培養(yǎng)詩歌的藝術美感,多些感性的審美直覺,不要牽強附會,硬貼標簽。

3.注重積累。備考要注重文化積累,擴大知識儲備。平時要大量誦讀,反復吟詠;積累文體知識,學會“知人論世”; 掌握詩歌類別,了解各自特點。

4.規(guī)范答題。明確答題要點,規(guī)范答題思路,組織好語言,按要求表達,盡量使用學科性術語。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

5.新課標高考卷中,詩歌鑒賞與以往大綱版相比較,題量沒變,但賦分變化,已由原來的8分增加到11分。這就需要我們在復習備考時對詩歌鑒賞更加高度重視,加強對詩歌鑒賞的訓練。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人皆有之, 。(《孟子·告子上》)

(2)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君子不齒, 其可怪也歟!(韓愈《師說》)

(3)四十三年, ,烽火揚州路??煽盎厥?, ,一片神鴉社鼓! (辛棄疾《永遇樂》)

【答案】(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賢者能勿喪耳

(2)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望中猶記 佛貍祠下

【試題分析】

本題重點考查考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結合上下文準確填寫。能力層級為A級。所選詩文范圍均在教學大綱和課標推薦背誦的古詩文篇目及教材要求背誦的篇目中。

注意(1)中“也”字易漏寫,“耳”的字形,不能誤為“爾”或“而”;(2)中“巫醫(yī)”的不能誤為“烏衣”,“百”不能誤為“白”,“智”不能為“知”,“乃”字不能漏寫;(3)中的“望中”不能誤寫為“忘衷”,“猶”不能誤寫為“尤”或“擾”,“佛貍”不能誤寫為“狒理”,“祠”的偏旁不能誤寫為“衤”。

【備考建議】

1.明確范圍。近幾年來,高考的命題在高中教材古詩文篇目為主的基礎上,嘗試少量選取初中教材古詩文篇目中的名句名篇進行考查,同時開始從高中語文讀本和選修教材中選取少量名句名篇進行考查。因此主要記準《新課程標準》推薦要求背誦的64篇(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建議的誦讀篇目14篇和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推薦背誦的篇目50篇),即使有的篇目課本未選,也必須背誦;還要適當補充一些課外的名句名篇,關注初中學過的篇目。同時,應適當關注語文讀本和選修教材中的名句名篇。

2.識記方法。以理解為基礎進行識記,注意理解與誦讀相結合,不僅要口頭記憶,還要注意筆頭書寫。答題時看清題目要求,認真作答,不能出現(xiàn)錯字、漏字、別字、衍字、同音字,順序顛倒的情況。

3.有計劃性。識記的內(nèi)容多,任務重,必須有步驟、分階段地進行復習,鞏固難記難寫的詞句,在后期不斷縮小范圍。

篇7

古詩詞鑒賞是文學作品閱讀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也是歷年來各地中考的考查熱點之一。《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边@一兩年來,中考對古詩詞的考查逐步由一般性識記和理解的考查轉向以欣賞能力為重點的考查;由單一的客觀性選擇題轉向以主觀性表述題為主的多類型考查。從題型上看,無論是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還是比較閱讀題等,其考查范圍無外乎詩歌內(nèi)容、語言、表達技巧、評價思想感情傾向,也有適當拓展,如考查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描述能力。我們分析近年中考卷后,可把詩歌鑒賞題主要歸納為 “景物意境類” “詩眼煉字類” “名句賞析類” “表達技巧類” “情感內(nèi)容類”五種表現(xiàn)形式。

【典例分析】

一、景物意境類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列題目。

早 梅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

注:“銷”同“消”。

1.對于“一樹寒梅白玉條”中的“白玉條”三字,有人說不恰當,不符合梅花呈朵狀的形態(tài)特征。試談談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發(fā),疑是經(jīng)冬雪未銷。”兩句語言質(zhì)樸,但包含著不盡的意蘊。請作簡要賞析。

[解析]情景交融是詩詞的一個重要特征,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發(fā)滲透,進而營造出詩詞美妙的意境。所謂意境就是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生活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歌營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氛圍;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這首詩中的哪些字詞形象地寫出了景物什么樣的特點;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等。

典例第1題考查對景物描寫的理解。“白玉條”是形象的說法,要判斷這比喻貼切與否需緊扣詩中的景物描寫,考慮詩人景物描寫的側重點及所觀察的位置等。答案示例:“白玉條”句是恰當?shù)?,因為這樣更能體現(xiàn)梅花開得旺盛,壓滿枝頭,同時,也能說明詩人當時的立足點是在遠處,和頷聯(lián)相呼應。第2題要求對詩句賞析,賞析時應展開想象描繪詩句畫面,突出景物特點,同時點明景物中蘊涵的人物情感。答案示例:這兩句是寫詩人的觀察發(fā)現(xiàn)。遠望寒梅,似雪非雪,迷離恍惚;定睛細看,溪畔橋邊,寒梅近水,迎風怒放。詩人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既凸現(xiàn)了探索尋覓的驚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獨放的風姿。

[技巧點撥]①明確詩中具體景物景象;概括提煉景物的特點。②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細致生動的描繪,盡可能再現(xiàn)和重塑當時的情境氛圍。③景物襯托詩人的情感或景物所蘊藏的哲理。

[思路指南]景物特征情境再現(xiàn)詩人情感(生活哲理)

[常見誤區(qū)]描摹景物時采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只單純關注景物忽視了景與情、景與理的關系,導致理解錯誤。

二、詩眼煉字類

(2008年湖北省恩施市)欣賞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

約 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1.請用自己的話生動地描述這首詩優(yōu)美的意境。

2.第四句詩中的“閑”字能否改為“忙”字?為什么?

[解析]古人常把在節(jié)骨眼處煉得好的,使全句飛揚流動的、令人越品越妙的字,稱作“詩眼”。詩有詩眼,詞有詞眼,古人作詩作詞追求一字傳神,所以詩詞中那些最傳神、最生動形象、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也就成了考查的重點之一。常見的設題形式有:詩詞中的某字歷來為人所稱道,說說它的妙處;詩詞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詞,為什么;最能體現(xiàn)詩人情感的是哪個字;某個字在表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全詩意境的把握,描述詩歌意境不能只是簡單地翻譯,而應展開想象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答案示例:在一個煙雨迷蒙的夜晚,鄉(xiāng)村池塘中傳來陣陣蛙鳴。直到半夜詩人也沒有等來他約請的朋友,只好一個人伴著昏黃的油燈,無聊地敲著棋子,棋子震落了燈花。第2題考查的就是煉字,煉字這類技巧的賞析主要是從它的表達效果方面去談自己的理解――談所用字詞的準確、形象及其意蘊。賞析這兩處的精妙,應結合原句,看前后關系,看與詩歌主題關系,比較原字詞與改換字詞的區(qū)別。示例:不能。因為“閑”字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詩人焦急等待客人到來而客人卻遲遲不到的無聊和無奈的心情?!懊Α弊謩t與詩的意境和詩人的心情不協(xié)調(diào)。

[技巧點撥]①肯定好或肯定某個字詞更好并說出自己觀點。②展開聯(lián)想想象,把你認為好的字詞還原到詩中,再現(xiàn)詩人描繪的情景。③比較或點明字詞表達的感情或烘托的意境。

[思路指南]觀點明確詞義解釋字詞還原效果比較

[常見誤區(qū)]單純地就字論字,脫離詩歌本身簡單地解釋字詞含義。

三、名句賞析類

(2008年湖北省黃岡市)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列題目。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詩的頷聯(lián)中借用兩個典故,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聞笛賦:_________(2)爛柯人_________

2.“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這兩句詩?

[解析]名句是詩詞精華所在,或者形象生動,詩意橫生;或者蘊涵哲理,啟人心扉;或者情真意濃,格調(diào)高亢。詩詞名句千古傳誦,往往在景、情、理方面都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也是中考考查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常見的設題形式有: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描繪名句所展現(xiàn)出的畫面;解釋名句的含義;體悟名句蘊涵的哲理;名句所抒發(fā)的詩人情感等。

典例第1題考查對詩中典故的理解,平時閱讀詩詞應注意這方面的積累。答案:(1)懷念故友;(2)對歲月流逝、人遷的感嘆。第2題考查對詩中名句的賞析,這首詩歌膾炙人口的無疑就是頸聯(lián)這兩句,詩人借助景象闡發(fā)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解答時要重點體會其蘊涵的哲理。答案示例:這兩句詩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fā)展,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說,個人的沉淪算不了什么,社會總是要向前發(fā)展的,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未來肯定會比現(xiàn)在好。

[技巧點撥]①緊緊抓住名句中傳神意豐的字詞。②探究名句中寄寓的情感或哲理。③盡可能在全詩的基調(diào)范圍內(nèi),想象名句中更多的細節(jié)。

[思路指南]抓關鍵詞理解名句內(nèi)容展開想象再現(xiàn)名句意境結合全詩感受名句情感聯(lián)系生活領會名句哲理

[常見誤區(qū)]未能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再現(xiàn)名句韻味;只囿于名句本身,不能將名句與生活銜接。

四、表達技巧類

(2008年浙江省嘉興市)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完成后面題目。

傷桃源薛道士

劉禹錫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閑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fā),滿山無主任春風。

1.詩的前兩句中,哪兩個詞表現(xiàn)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圍?

2.詩的后兩句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解析]古詩詞十分講究表達技巧,它是詩人用來抒感、表達主旨的一種手段。明確詩詞的表達技巧,會便于理解詩詞的思想情感,對我們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都有重要意義。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歌采用了何種表現(xiàn)手法;這首詩歌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這首詩歌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技巧);詩人是如何描繪景物的;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詩中關鍵字詞的把握,解答時要先緊抓住題干中“凄清冷漠”的要求,然后從詩句中尋找合適的詞語。答案:空、閑。第2題考查的是對詩歌情感、寫法的理解,理解情感可以結合詩歌的題目及第1題題干中的提示,這首詩的后兩句景物優(yōu)美,但詩人情感卻是傷感,兩相比較可知其寫法。答案示例:抒發(fā)了作者對薛道士的懷念之情(或?qū)懗隽宋镌谌送龅谋瘋椋?;以樂景襯哀情(或?qū)Ρ龋?/p>

[技巧點撥]熟悉這些常見的表達技巧:①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而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②表現(xiàn)手法,有象征、用典、映襯 (又分為正襯和反襯)、小中見大、對比襯托、化虛為實、虛實結合、以動寫靜、動靜結合、以樂寫哀等;③修辭手法,有對偶、擬人、夸張、雙關等。

[思路指南]結合詩句或詞語具體分析準確指出表達技巧探究技巧要表現(xiàn)的內(nèi)容(或抒發(fā)的情感、揭示的道理)

[常見誤區(qū)]對常見的表達技巧不熟悉;將表達技巧與詩歌語言特色混淆。

五、情感內(nèi)容類

(2008年海南省)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這首詩寫了早春時節(jié)的哪些景物?

2.請你說說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情感?

[解析]“詩言志”,詩詞必然是為了表達詩人的某種思想情感而作,沒有任何思想情感的詩詞是不存在的。所以閱讀鑒賞詩詞,一定要在了解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理解體會詩詞中所蘊藏著的詩人的情感內(nèi)容。常見的設題形式有:這首詩詞(或詩詞中的某一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詩人在詩詞中闡述了什么哲理;這首詩詞給人以怎樣的啟示和思考等。

典例第1題考查的是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要注意時節(jié)是“早春”。答案:小雨;草色(小草)。第2題考查對詩人情感的把握?;卮疬@道題要綜合整首詩的景物描寫所烘托出的詩人情感,答案:流露出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技巧點撥]①從詩人一貫的創(chuàng)作風格、身世、經(jīng)歷、志趣等方面去把握情感。②本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詩中渲染的景、詩中常見的意象等方面去探究情感。

[思路指南]結合詩人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背景體味詩詞中傳統(tǒng)意象揣摩詩詞營造的意境

[常見誤區(qū)]僅停留在詩歌表面淺顯情感的把握上,而沒有深入挖掘詩歌中蘊藏著的情感。

【實戰(zhàn)演練】

(一)過山農(nóng)家

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注】嗔(chen):嫌怨。

1.三、四句中寫了山農(nóng)“_________”“_________”這兩個勞動場面。

2.作者在這首詩中,寫出了山村環(huán)境怎樣的美?請你作簡要賞析。

(二)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品讀畫橫線的句子,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2.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三)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1.在詩歌一、二兩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現(xiàn)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2.分析詩歌三、四兩句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及其作用。

(四)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王維的這首詩中由于寫出了人們深情惜別的普遍感受,后來被編入樂府,成為離筵席上反復吟唱的歌曲《陽關三疊》。有評論者認為,這首詩中的“朝雨”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為什么這樣說?

2.“勸君更盡一杯酒”一句內(nèi)涵豐富,請簡要分析。

(六)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一切景語皆情語。全詩通過豐富的意象,渲染了_________的氣氛,抒發(fā)了詩人極其_________的情緒。

2.“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詩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篇8

一、品析字詞

古人寫詩作詞,非常講究“煉字”。所謂“煉字”,即詩人經(jīng)過反復推敲,挑選出最貼切、最傳神、最形象生動的詞語來描摹事物或表情達意。因此,詩詞中那些形象生動、內(nèi)涵豐富、表達效果顯著的字詞,自然成了考查的重點之一。品析字詞,就是品味、分析古詩詞中用得精妙的字詞,分析其作用或表達效果。常見的命題形式有“詩詞中的某字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說說它的妙處”“詩詞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詞,為什么”“最能體現(xiàn)出詩人情感的是哪個字”“某個字在表情達意上有什么作用”等等。品析字詞,應從古詩詞語言的準確性、生動性和形象性三個方面考慮用詞的精妙之處,感受詩詞在寫人繪景中營造出來的情態(tài)美、畫面美、色彩美和動態(tài)美等等,特別要注意的是,品析時不能就字論字,架空分析,而應堅持字詞不離句的原則,將該字詞還原到作品之中,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合全詩主旨、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分析其表達效果。

2012年陜西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過山農(nóng)家

[唐]顧 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后兩句詩中的“莫嗔”“卻喜”,反映出山農(nóng)怎樣的心情?

答: 。

[解析]這兩句是詩人到了山農(nóng)家后,正忙于勞作的主人對他講的表示歉意的話。屋子里因為焙茶燒菜充滿煙霧,屋外曬場上的谷子又時時需要翻曬。因此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山農(nóng)的話不僅神情口吻畢肖,而且生動地表現(xiàn)了山農(nóng)的樸實、好客和雨后初晴山農(nóng)的繁忙與喜悅。

[答案示例]“莫嗔”寫出了山農(nóng)勸說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煙霧熏蒸的歉意之情;“卻喜”寫出了山農(nóng)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曬谷的欣喜之情。

二、讀懂詩意

讀懂詩意,就是讀完詩詞后,要明白詩詞所敘的是什么事、所繪的是什么景、所詠的是什么物、所抒的是什么情,同時能對詩詞內(nèi)容的理解作正確的判斷、概括、分析和探究。此類題常見的題設方式是“某個詞指的是什么或是什么意思”或“寫出某(幾)句詩的大意”等。解答此類題目,可從四個方面入手:1.審視標題。標題是了解詩句思想內(nèi)容的鑰匙,往往對詩歌內(nèi)容起重要的提示作用。2.聯(lián)系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處的時代背景,做到知人論世,有助于把握詩歌內(nèi)容。3.借助注釋與提示。為降低理解難度,命題者往往會提供一些注釋或提示等相關資料,它們對理解詩歌內(nèi)容起著重要的作用。4.字斟句酌。這是理解詩詞內(nèi)容最基本、最關鍵的一環(huán)。答題時,一定要沉下心來,字斟句酌,推敲每個詞語的含義,準確理解詩歌內(nèi)容。

2012年江西卷 閱讀下面古詩詞,回答問題。

玉樓春·戲賦云山

辛棄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時相對兩三峰,走遍溪頭無覓處。

西風瞥起云橫度,忽見東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舊住。

下面對詞的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詞的上片是寫青山為浮云所遮蓋,下片寫重睹青山。

B.上片后兩句是寫執(zhí)著尋覓“常時青山”的青山終有結果。

C.下片的前兩句寫浮云散盡青山重見的自然景觀。

D.這首詞描寫了自然景物的變化過程。

[解析]通讀全詞,縱觀四個選項,就不難發(fā)現(xiàn)B項對上片后兩句的內(nèi)容理解有誤,上片后兩句通過描述自己尋覓“常時相對兩三峰”的行動和“走遍溪頭無覓處”的結果,進一步證實青山被浮云所籠罩,并隱然透露出詞人的遺憾心情,其實是尋而未果的。所以B項“上片后兩句是寫執(zhí)著尋覓‘常時青山’的青山終有結果”是不正確的。

三、體味情感

詩歌是一種抒情性很強的文學樣式,它們或抒游子逐客之悲、懷鄉(xiāng)思親之感、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或?qū)戨x別之愁,懷古之思,仕途之苦、閨中之怨等,無不感人至深。體味情感,就是要體味詩詞中傳達的思想感情,蘊藏的感情基調(diào)以及作者的情緒等。此類題型,考查的是考生“批文入情”的能力,即透過文字進而感悟、領會作者情感的能力。常見的提問方式是“這首詩詞(或詩詞中的某一句或某幾句)抒發(fā)(表達、蘊含、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心情)”等。答題時,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1.明確詩歌題材。古詩詞的題材大體可分為山水田園詩、邊塞詩、送別詩、思鄉(xiāng)詩、詠物詩、懷古詠史詩、閨怨詩等,不同題材的詩詞中蘊涵的情感往往不同。2.分析詩中意象。古詩詞中很多意象的意義指向都比較固定,如楊柳、孤篷、浮云等表達離愁別緒,明月、鴻雁、杜鵑等表示思鄉(xiāng)懷人。抓住這個特點,可迅速而準確地把握詩中感情。3.分析景物描寫所營造的情境氛圍。“一切景語皆情語”,透過詩詞中的景物特征,可以體悟其中蘊涵的感情。4.抓住關鍵詞語。古詩詞的標題,正文部分中,有時會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詞語,答題時,要善于借助這類詞語,把握詩中情感。另外,為了概述流暢、表達精確,還應記住一些專業(yè)性詞語,如“樂觀曠達、壯志未酬、憂國憂民、離愁別緒、孤寂惆悵、恬淡閑適、清高孤傲、懷古傷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詩詞情感時會經(jīng)常用到。

2012年河南卷 閱讀下面一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jīng),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答: 。

[解析]這句詩的意思是:“自古以來誰能不死呢?既然是死,那就不如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冊吧?!边@就表達出文天祥不怕犧牲、甘愿為國捐軀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抒發(fā)了詩人愿為國捐軀的思想感情。

四、描摹畫面

“詩中有畫”是寫景類古詩詞的最高境界。古詩詞里面有許多寫景句子,都刻畫了美麗動人的畫面。描摹畫面,就是要求考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句所刻畫的畫面。它要求考生有較高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常見的設問方式是“用自己的話,描繪某一句(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答題時,可分三步進行:1.讀懂詩句,理解內(nèi)容,弄清詩句描繪了哪些景物,把握畫面的構成;2.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調(diào)動各種感官,從聽覺、視覺、觸覺、嗅覺等多方面感知畫面的特點;3.運用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描繪畫面,描述時,既要忠實于原詩,又要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進行合理的再創(chuàng)造。

2012年陜西卷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回答問題。

過山農(nóng)家

[唐]顧 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檐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谷天晴。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加以描述。

答: 。

[解析]詩的前兩句構成各自獨立又緊相承接的一幅圖畫。前一幅“板橋人渡泉聲”,畫的是山農(nóng)家近旁的一座板橋,橋下有潺潺的山泉流過,人行橋上,目之所接,耳之所聞,都是清澈叮咚的泉色水聲。后一幅,寫在溫煦的陽光下,茅檐靜寂無聲,只傳出幾聲悠長的雞鳴。這就把一個遠離塵囂、全家都在勞作中的山農(nóng)家特有的氣氛傳達出來了。

[答案示例]伴著淙淙的泉水,走過板橋;雞鳴聲聲,太陽高高地照在山農(nóng)家的茅檐上。

五、感知形象

古詩詞中的形象,主要有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兩類,其中人物形象又包括詩人的自我形象和詩中的人物形象。感知形象,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把握詩詞中的景物或人物形象的特點。這類題的常見命題方式是“這首詩(或某一句)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解答此類題目,需從以下方面思考:1.了解常見的人物形象類型,如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超凡脫俗、清正高潔的形象等。2.結合詩詞內(nèi)容,聯(lián)系詩人經(jīng)歷和生活時代及寫作背景,進行具體分析。同一時代的人物形象往往帶有某些共性,如晚唐詩歌多表達對國家衰亡的憂傷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南宋詩歌多表達壯志難酬的憂憤和對朝廷茍安的不滿。3.從描寫方法入手,把握形象特點。詩詞中往往通過描寫肖像、語言、行為、心理等細節(jié)來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借助景物、環(huán)境等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形象,抓住這些,便能迅速、準確地感知詩中的人物形象,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年連云港卷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采蓮曲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結合詩句,概括采蓮女的形象特點。

答: 。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答題時,要結合詩句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分析,概括時層次要明晰,語言要精煉、準確。

[答案示例]從“采蓮”看出勤勞,從“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看出美麗,從“亂入池中”“聞歌”看出活潑。

六、欣賞意境

古代詩人在寫詩作詞時,非常重視“意”與“境”的有機融合。這里的“意”,即作者的主觀情感,是整個作品的靈魂;而“境”,即作者所以創(chuàng)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成。賞析意境,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描述意境、概括意境氛圍和選擇與某種意境相近的詩句等。該題型常見的提問方式有“請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地描述某一首詩或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或幾句渲染了怎樣的氛圍”“下列與某一句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等。同學們在答題時,首先要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感悟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然后再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詩歌中的畫面。值得注意的是,描述時既要忠于原詩,又要有通過合理想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的內(nèi)容,表述語言力求簡潔生動有詩意,能與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相契合。為了表達準確,平時還應掌握一些用來概括意境的常見術語,如寧靜、清幽、深邃、清涼、壯闊、雄奇等等。

2012年臨沂卷 閱讀唐詩,回答問題。

鳥鳴澗

王 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詩人描寫了哪些景物?創(chuàng)設了怎樣的意境?

答: 。

[解析]回答這道題可根據(jù)景物及其特點理解作者所抒發(fā)的情感。首先找到詩歌中所描寫的景物“桂花”“春山”“明月”“山鳥”等,“落”“空”“出”“驚”等動詞點明了景物的特點,構成了“靜謐”“優(yōu)美”“空寂”的意境。

[答案示例]詩人描寫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鳥等景物,創(chuàng)設了靜謐、幽美、空寂的意境。

七、鑒賞名句

名句是古詩詞的精華所在,它們或情真意摯,感人至深;或幽默風趣,妙趣橫生;或形象生動,詩意盎然;或蘊涵哲理,發(fā)人深省等等。詩詞名句之所以千古傳誦,正是由于它們在景、情、理、趣等方面有值得稱道之處。鑒賞名句,就是對古詩詞名句的精妙之處進行品評分析。對詩詞中的名句進行鑒賞,能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咀嚼美和表達美的能力。這類題目最常見的提問方式是“某一句歷來為人稱道,請賞析其妙處”。解答時,要根據(jù)名句的類型有針對性地進行賞析,如果是寫景名句,則從它運用了哪些寫景方法,描繪了怎樣的優(yōu)美景致等角度進行賞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則從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與傾向等角度進行賞析;如果是說理名句,則從它的說理方式及其哲理帶給人們的啟示等角度進行賞析;如果是修辭名句,則從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的角度進行賞析。

2012年株洲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詩文,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

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請賞析詩歌的三四句“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

答: 。

[解析]這兩句詩的字面意思是:住了這么久,亭邊柳樹枝頭的黃鶯,也跟我是老相識了。在這即將分離的時刻,別情依依,鳴聲悠悠,動人心弦,使人久久難以平靜。詩人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黃鶯以人的情感,寫得生動有趣。題目沒有限定賞析的角度,一般可以從修辭、用典、詞語、寫法特點、抒感等方面去考慮。

[答案示例]這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達了詩人依依惜別之情。

八、表達賞析

表達賞析,即對古詩詞的語言表達技巧進行賞析,其內(nèi)容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和語言特色。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類。間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烘托(襯托、反襯)、對比、用典、鋪墊、象征、虛實結合、以小見大、欲揚先抑等。常見的修辭方法包括比喻、擬人、夸張、借代、設問、反問、反復、雙關、對偶、互文等。古詩詞的語言特色,通常可用形象生動、簡練傳神、含蓄雋永、清新明麗、婉約細膩、沉郁慷慨、雄渾豪放等詞語進行概括。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表達技巧往往并非單一使用,而是綜合運用。常見的提問方式是“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或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寫法上有什么特點”等。答題時,要辨明技巧,分析效果,能結合具體的詩句或詞語,指出其中運用了何種手法或技巧,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內(nèi)容,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感情,揭示了什么樣的道理,取得了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2012年河北卷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節(jié)選),回答問題。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請對畫線的句子進行簡要賞析。

答: 。

篇9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合作交流;教學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是現(xiàn)代教學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具體的教學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它是指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分工的互學習,是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和主要活動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問題解決為線,以學生自主探究為前提,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有助于合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習效率,在合作中發(fā)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集思廣益,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互相促進,互相評價,互相學習。還可以進行信息交流,實現(xiàn)資源共享。

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彌補一般教學的局限性;還可以提高學生交往能力;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撞擊出更多的靈感,有利于創(chuàng)新,獲取更多的效益,得到更好的體驗;合作學習有利于因材施教,學生客觀上存在著能力差異,在合作學習中教師由關注個人到關注每個小組,進而深入關注到小組的整體進步。

下面我把崔顥《黃鶴樓》、王勃《滕王閣序》和范仲淹《岳陽樓記》這三篇詩文進行整合而設計的江南三大名樓名句欣賞與表達活動課為例,談談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方法。

一、課前預習導入新課

預習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積累一些古詩文中的名句,然后把這些名句背誦下來,教師播放古典音樂營造欣賞詩詞的學習氛圍,開展以三大名樓的詩文名句配樂吟誦的接龍游戲,引出本課學習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詩文美句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情境歸納方法

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一方面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回憶認知結構中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讓其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起鋪墊作用,促進知識遷移。教師播放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的這一系列景點圖片視頻,要求學生認真細致的欣賞,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欣賞圖片——品味感悟——賞析名句——歸納技巧,分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認真欣賞江南三大名樓的視頻,品味賞析名句中的景色美,歸納三組名句中寫景的表達方式。小組討論賞析后,提煉出講解景點的審美技巧以及運用要點。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分工互學習,促進學生之間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

三、小組活動展示才能

根據(jù)專業(yè)的特點,我采用“情景模擬法”和“小組活動法”,在學生已掌握解說景點技巧的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進行以“我說詩中名樓美”為主題的導游解說活動,活動中以小組競賽方式開展活動,將全班同學分為三組,課前確定好本組的主題,搜集與主題相關的詩文、圖片資料,制作成幻燈片作為講解的背景,每組有2分鐘的展示時間。小組分工,各司其職,每組選出一人作為導游,其他的組員們作為游客一起配合活動開展,要求人人參與。賞析完詩文名句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出解說活動的構思。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自我展示和臨場應變能力等綜合能力。

四、合理評價課堂小結

全班同學認真觀摩,然后參照評分表進行綜合評價,最后教師總結,師生共同評選出“最美名樓風景獎”、“最美解說語言獎”、“最美詩韻表現(xiàn)獎”等。

小組的劃分本著“優(yōu)差互補”的原則,每個小組以4~6人為宜,每組設一名組長,教師要多聽學生的發(fā)言,當學生提出問題后,不要急于解答,可讓學生們先在小組內(nèi)互相討論自主探究,然后組與組之間交流,最后教師點評完善,這樣才能激活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模式,可能開始時花費時間多,但學生人人參與,思維活躍,充滿激情,教學效果一定會非常好。當自主探究合作、合作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后,學生的學習效率將大大提高。另外,教師評價也非常重要。不管學生怎樣回答,教師要引導,多表揚少批評,批評時要注意方式,以免影響學生積極性??筛鶕?jù)參與度、展示點評效果等情況給各小組打分量化。我讓學生自我選擇出成績好做事公正的學生組成評定小組,讓學生管學生,體現(xiàn)自主化、民主化,以人為本,另外對回答巧妙的要重點表揚,這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佳時機。議時要注意導學平衡,教師要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這也是小組合作探究教學的核心。

五、鞏固知識遷移提升

篇10

【關鍵詞】古詩詞;鑒賞;思路;要點

古詩鑒賞包括整體鑒賞和局部鑒賞,其中“局部鑒賞”又包括“關鍵句鑒賞”和“關鍵詞”(“題眼”“詩眼”“詞眼”“關節(jié)”等)“鑒賞”。 至于具體鑒賞,則應在取“精心設計,靈活用筆”,“問什么答什么”,“怎樣問怎樣答”原則的同時,把握其基本思路要點。因為“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問題形式如何變化,都應以“基本思路要點”為依托。

整體鑒賞的基本思路要點一般如下。如果是詳析,律詩一般分為兩層(兩聯(lián)為一層)鑒賞或四聯(lián)分別依次鑒賞;絕句分為兩層(兩句為一層)鑒賞或四句依次鑒賞;詞,如果是長調(diào)一般分上片(闋)下片鑒賞或以句子為單位依次鑒賞,如果是短調(diào)(小令)則多以句子為單位依次鑒賞;曲,形式與詞相似,可取詞鑒賞法??蛇呝p析思想內(nèi)容邊體會表現(xiàn)技法和語言特點,也可先賞析思想內(nèi)容后體會表現(xiàn)技法和語言特點;用語和形式可以參照“類型一”。如果是簡析,常采取如是形式和用語:作品(運用某某修辭)描寫了某某景象(描繪了一幅某某畫面)或刻畫(塑造)了某某形象(物象等),創(chuàng)設(渲染、點染、突出等)了某某意境(氣氛、氛圍、特點等),表現(xiàn)(襯托、烘托等)了作者某某思想感情或觀點態(tài)度——喜憂樂哀、愛憎褒貶性質(zhì)主要取決于意境(景象、物象、形象等)特點(明暗、陰晴、冷暖、濃淡、廣狹、遠近、動靜、圓缺、險夷、清濁、吉兇、美丑、優(yōu)劣、高下、賢愚、善惡、好歹等);而后簡點其主要表現(xiàn)技法(古詩常用技法含修辭手法和描寫抒情法:比喻、比擬、夸張、雙關、對比、對偶、借代等;借景【物】抒情,托物言情【志】,觸景【睹物】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事言情,托物寓理,運用典故【借古喻今,以古自況,借古抒懷】,渲染烘托,直抒胸臆,動靜結合,虛實相生,以點帶【代】,小中見大,白描,象征、聯(lián)想和想象等)和主要語言特點(常見為:清新、自然,準確、生動、形象,簡潔、凝煉,平淡、質(zhì)樸,平實、通俗,含蓄、委婉、雋永,明麗、優(yōu)美,精工、典雅等)。此以杜甫詩《登岳陽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高中語文第五冊,人教版)為典型以“示例”:

1.整體簡要賞析

(示例) 簡要賞析詩歌的主要思想內(nèi)容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含語言特點)

首聯(lián)寫“登樓”,點題 ,引領下文;頷聯(lián)寫(登樓)所見“洞庭景觀”:觸景生情。頸聯(lián)寫己——“感嘆身世不幸”;尾聯(lián)推人——“憂國憂民傷時 ” :即事言情。對仗工穩(wěn),動靜結合;基調(diào)深沉悲涼,風格沉郁頓挫;語言準確凝練,清新自然,等等。

關鍵句子鑒賞原則即“句不離篇”,思路要點、形式用語與整體鑒賞(簡析型)基本相同,只不過更多一些鑒賞者合情合理的聯(lián)想想象成分而已,可以說是“整體鑒賞的縮影”。

2.關鍵句(名句)賞析

(示例) 頷聯(lián)為千古傳誦名句,請賞析其意境特點及作用。

頷聯(lián)描繪了一幅典型的洞庭畫面:浩瀚的湖水勢將吳土楚地分割在一東一南,蒼茫的水域仿佛天地日月星辰在其里日夜沉浮,突出了洞庭湖銜山吞河,涵天蓋天,茫遠遼闊,雄奇壯麗的氣勢特點,展示了詩人博大的胸襟抱負,為下文的抒情創(chuàng)造了蒼涼雄渾的意境,成為千古絕唱,與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異曲同工。

關鍵詞(題眼、詩眼、詞眼、關節(jié)等)鑒賞,或先指明關鍵字詞,然后賞析;或提干已點明,按要求賞析。一般可通過如下思路步驟:(如果運用修辭,可點明“運用某某修辭”)結合所在語句甚至全詩思想內(nèi)容,解說其含意(含象征意)——通過聯(lián)想想象,合理放大其濃縮的意境(景象、物象、形象等)——根據(jù)意境特點推知作者思想感情(觀點態(tài)度)——簡點用語特點(參照“總體鑒賞”常見語言特點)。

3.關鍵詞(詩眼)賞析

(示例1) 你認為全詩關節(jié)(詩眼)何在?為什么?

頸聯(lián)中的“孤”是全詩的關節(jié)?!肮隆闭Z意雙關,一言“舟’之孤單,一顯”人“之孤獨內(nèi)心之孤苦,聚焦了詩人當時孤苦的處境和心境,為全詩感情基調(diào)所系,一語雙贏,統(tǒng)攝全詩。用語精工準確,內(nèi)涵豐富,言簡意賅,一字寫活,全詩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