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范文

時間:2023-03-19 02:37:2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明禮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宴請既然作為一種禮儀性的社交活動,實現(xiàn)其目的,自然是組織者所追求的目標。為了能使這種交際活動獲得圓滿成功,組織者在宴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一:確定宴請的目的、名義、對象、范圍、形式

1:宴請的目的通常是各不相同的,既可以是為某一件事而舉行,也可以是為某個客人而舉行,還有是為某一展覽會開幕式或閉幕式,或者某一工程的開工或竣工而舉行等。

2:邀請范圍是指宴請需邀請哪些方面的人士、什么級別、請多少人、主方請多少人作陪等。這些都需要事先從宴請的性質(zhì)、主賓身份、國際慣例、雙方關(guān)系以及當前的政治氣候、經(jīng)濟形勢等方面加以考慮。

3:邀請的范圍確定以后,接下來就是擬定邀請名單。注意名單上要寫明被邀請者的姓名、性別、職務等,并適時按擬定名單提前向?qū)Ψ桨l(fā)出邀請通知。

4:宴請要確定以誰的名義邀請和被邀請對象。確定邀請者與被邀請者的主要依據(jù),是主賓雙方的身份應當對等。身份低會使對方感到冷淡、不禮貌。我國大型正式活動通常是以一個人的名義發(fā)出邀請,日常交往的小型宴請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以個人名義或以夫婦的名義發(fā)出邀請。

5:確定宴請的形式按照通常的慣例,正式的、高級別的、小范圍的以舉行宴會為宜,人多時則可采用冷餐酒會或茶會等形式。

二:宴會邀請

1:邀請形式

邀請有兩種形式,即口頭邀請和書面邀請??陬^邀請就是當面或者通過電話把這個活動的目的、名義以及邀請的范圍、時間、地點等告訴對方,然后等待對方的答復。書面邀請即給對方發(fā)送請柬(或稱請貼),將宴會活動的內(nèi)容告之對方。這樣做,既是出于禮貌,也是對客人的提醒和備忘。

2:邀請的時間

各種宴會邀請時間一般以提前3-7天為宜,過早,客人會因日期長久而遺忘;太遲會使客人措手不及,難于如期應邀出席。

3:發(fā)送請柬方式

(1)請柬上要將宴請活動的目的、名義、邀請范圍、時間、地點等都寫在上面,然后送給客人。

(2)請柬發(fā)出后,要及時核實出席者情況,并做好記載,以便安排席位。

(3)請柬的書寫格式,按規(guī)范要求應首先寫明目的,正文不用標點符號,遇重大活動時要注明著裝要求;要注意行文格式,文字措辭務必做到簡潔、清晰、準確、及時。寫名單時一定核對一次,不得將客人名字寫錯。

三:宴請的時間和地點

1:宴請的時間應安排在主賓雙方都較為合適的時候。注意在時間的確定上,要避免對方的重大節(jié)假日、已有重要活動的時間或是禁忌日,如在西方13日星期五均屬不適合安排宴請活動的日子。

篇2

介紹先后有序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和你的同事在一起時,恰好遇到他的一位朋友,他們立刻熱情地打稱呼、交談,但是你的同事卻一直沒有把你介紹給對方……介紹是兩個人認識的開端,自我介紹和為他人作介紹都是非常重要的商務禮節(jié)。

自我介紹

在商務場合有必要主動與他人認識并進行商務聯(lián)絡時應該進行自我介紹。自我介紹的內(nèi)容包括自己的姓名、公司名稱及職務,對于重要的、與雙方合作關(guān)系密切的內(nèi)容用一兩句話做出說明就可以了。在介紹時應避免夸張、自負的言辭,能夠引起話題就是一個良好的開始。

向他人介紹自己時應表現(xiàn)出良好的風度。保持微笑,態(tài)度誠懇、自然、大方,才會使人感到親和、可信任,產(chǎn)生進一步交往的愿望。

有些特殊情況也需要進行自我介紹,如當你參加某個活動或會議,組織者由于疏忽忘記把你介紹給大家時,或者曾經(jīng)打過交道的人明顯認不出你時,都需要從容地進行自我介紹。

為他人介紹

先后有序

按照國際慣例,介紹時“尊者有優(yōu)先知情權(quán)”。即被介紹的雙方中位置較高、更受尊重的人應該首先知道對方的情況。根據(jù)這項禮儀原則,我們總結(jié)出在不同情況下的介紹規(guī)律:

向職務高的人介紹職務低的人;

向客戶介紹自己的同事;

向長輩介紹晚輩;

向年長者介紹年輕者;

向女士介紹男士;

向已婚女性介紹未婚女性。

商務禮儀不同于社交禮儀,誰是“尊者”的第一判斷應該首先基于職務而非年齡及性別等因素。

為雙方提供適當?shù)男畔?/p>

為他人進行介紹時應該提供適當?shù)男畔?,一般應清楚地說出被介紹方的姓名、公司名稱及職務,同時對其個人情況作一句簡單而積極的評價。對剛剛認識的人來講,了解各自的優(yōu)點會有助于雙方更加珍惜相識的機會,引起這種感覺才是介紹的最佳效果。

例如,向客戶介紹自己的同事時應該首先面對客戶說:“××先生,您好,讓我來為您介紹,這是我的同事王經(jīng)理,他是我們公司業(yè)績最好的銷售經(jīng)理?!边@樣的介紹體現(xiàn)了尊重客戶的原則,同時適當?shù)卣f明了另一方的優(yōu)秀之處。

需注意的是,在為他人提供信息的過程中盡量不要流露出你自己的一些想法甚至價值取向。因此,為他人作介紹要盡量選擇歧義較少、客觀、公正的話題,不需要過分的夸贊,更不要帶有個人價值觀的色彩。

介紹技巧

介紹就像穿針引線,應該脈絡清楚,切忌嗦和重復,影響現(xiàn)場的氣氛。

介紹他人時切勿直呼其名。最好加上尊稱或者職務,如先生、夫人、博士、經(jīng)理、律師等。

介紹完畢后,花一點時間引導雙方攀談和溝通會使介紹過程更加自然,并且雙方都會感覺你非常周到、體貼。

如果其中有媒體人士,要清楚地告知對方。這一點在比較敏感的人群中要格外注意。

篇3

文明禮儀是一種道德模式,它也許只是一張紙般的厚度,也許只是一句關(guān)心的問候。文明禮儀取決于一個人的素質(zhì),而個人的素質(zhì)就能投射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素質(zhì),由此可見其重要性之大。文明禮儀大到社會體系,小到言行舉止,但不管怎樣,文明禮儀是每個人人生的必修課,更是在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課。自古以禮儀之邦著稱的中國,在幾千年的傳承中,曾無數(shù)次談及文明禮儀之重要,但這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傳承,似乎在二十一世紀終結(jié)了、、、、、、

記得在新加坡時,我和姑媽數(shù)次在公共場所看見用中文工工整整地寫著“請勿亂丟垃圾”、請勿隨地吐痰“、請勿踐踏草坪”等等,但卻看不到有英文的或是其他語言,新加坡是個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沒道理只看到中文,我百思不得其解,便問起姑媽。她看著我,眼光中寄托著希望,寄托著期待,然后很嚴肅地用回答:“那是因為新加坡人知道,犯這些不文明的行為的,大多數(shù)是中國人?!?/p>

說完,姑媽的雙眸注視著我,臉上有著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令我不禁感嘆道:“不文明行為也是一種國恥?!?/p>

篇4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jīng)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xiàn)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xiàn)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chǎn)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fā)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yǎng),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薄傲⑷恕钡囊馑急闶且晟迫说乃枷牒臀拿餍摒B(yǎng),人的文明修養(yǎng)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yǎng),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tài),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yǎng)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yǎng),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chǔ)。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篇5

中國是禮儀之邦,從周公制禮開始,我們的民族一直強調(diào)“禮法并用”,用禮儀規(guī)范我們的生活,也潤澤我們的道德。然而,在物欲橫流的今日,許多古老的文明道德已被潮流所湮沒,被時代所遺忘?,F(xiàn)在的人們崇尚的更多的是“利”,而把“禮”拋之于腦后,到處是又冰又冷的眼神,到處充滿了明爭暗斗的氣息。在這個人情日益變得冷漠的空間,確乎是需要更多的“文明禮儀”的溫暖。

當我們重拾“禮儀”話題的時候,很多人會自然地聯(lián)想到國家元首會晤之時長長的紅地毯、威武的儀仗隊、馨香的花束、親切的握手,想到莊重的會場上井然有序的座位、整齊的著裝、端正的身姿、不茍言笑的面容,或者想到從東洋舶來的“茶道”繁瑣的程序,從西洋引進的“西餐”左刀右叉的高雅,似乎“禮儀”是處于特殊地位的人在特殊的場合所需要的擺設,而全然忘卻了“禮儀”實際上是所有人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

當今一些所謂的“文明”人,把自己的“文明”當作歧視他人的工具。我們不無心寒地看到,有時在公車上一些“時尚達人”“優(yōu)雅地”占著位子,看見羸弱的老者、舉步維艱的病人,卻視若無睹、無動于衷;如果有衣著不如自己光鮮的人站在自己的身邊,他們會投以鄙夷的白眼,嘴中還會嘟囔著“鄉(xiāng)巴佬,沒文化”之類的碎語,然后繼續(xù)滔滔不絕地聊著自己和某位“上流人士”的交情,并以幾句散裝的“外語”標榜自己的身份和內(nèi)涵。他們文明嗎?不,我認為不!他們不配擁有知識,擁有文化!他們不知什么是尊老愛幼嗎?不知什么是文明禮儀嗎?他們當然知道,但卻用自己的一點薄識來充當文明的外皮,以輕視他人來抬高自己的地位,他們丟棄了禮儀最本質(zhì)的內(nèi)涵——愛己及人,可憐的是他們卻還往往以此而自鳴得意。

文明禮儀不是華麗的外表,不是高雅的姿態(tài)。它可以只是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可以是撿起紙屑的一次彎腰;可以是排隊候車時的秩序,可以是給需要者的讓座;可以是獲得幫助之后的一聲“謝謝”,也可以是難為人家之后的一聲“對不起”;可以是上學準時到校,可以是上課認真聆聽;可以是一句問好,一次點頭;可以是一次諒解,一點寬容,……一些屑小的細節(jié)都是禮儀,一些微不足道的暖意就是文明,舉手投足間的關(guān)愛其實就能消融心中的冰雪,可以化解人間的仇怨。當今社會許多大事件都源于一些小矛盾,這不禁令我深思:爭強斗狠是失禮之舉,如果人人都能恪守細節(jié)中的禮儀,也許就不會發(fā)生不應發(fā)生的事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文明禮儀是聯(lián)系人心的橋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藥。

篇6

家長對幼兒禮儀教育的一些粗淺體會和認識,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一樣,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懂禮儀、講禮儀、受大家歡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讓我們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兒園老師的工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文明禮儀培養(yǎng)總結(jié)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小班文明禮儀培養(yǎng)總結(jié)一

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yǎng),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良好習慣。家庭的熏陶和老師的引導在它的形成過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兩個孩子今年近四歲了,在二幼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也已經(jīng)快一年了,成長得非常好,這與二幼的老師們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養(yǎng)是分不開的!特別是二幼的禮儀教育方面對孩子的心靈成長非常重要,我感覺一年來,孩子的變化很大,各方面都有進步!

首先是生活方面。例如,注意個人衛(wèi)生,學會正確的洗手、洗臉方法;會正確使用“請”、“你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送他們?nèi)雸@時能主動跟老師和同學打招呼,主動晨檢;見到長輩也會主動問好;

其次是學習活動方面。逐漸學會傾聽,不隨便打斷別人說話;能夠靜下心來做一些簡單的讀書認字活動;動手制作自己喜歡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會向父母及長輩請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教孩子學禮儀、懂禮貌,是責無旁貸的。從最簡單的站立、坐姿、走路、說話教起,我們會告訴孩子什么是好的行為,什么是不好的行為,經(jīng)常提醒他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用愛心塑造他言行舉止的每個細小方面,在一點一滴的積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領(lǐng)會自己的社會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為和道德情感。幼兒的禮儀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從小養(yǎng)成好的禮儀習慣,就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抓起,從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貴在堅持。

以上是我們家長對幼兒禮儀教育的一些粗淺體會和認識,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一樣,我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名懂禮儀、講禮儀、受大家歡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讓我們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共同為小朋友們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文明的成長環(huán)境。

小班文明禮儀培養(yǎng)總結(jié)二

我們的國家素有“禮儀之邦”的美名,而作為教師的我們,為人師表,為孩子以身示范,更要做到舉止文明,接人待物得體大方,語言表述正確并充滿著智慧。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不能僅僅在上課時教學方法靈活,有新穎的教學思維,僅僅在活動中體現(xiàn)著幼兒教師的各方面能力,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通過培訓,第一組教師的禮儀展示《教師的站姿、坐姿、蹲姿、走路姿勢》看了之后,真的從內(nèi)心中充滿一種向往,優(yōu)美的姿態(tài),如空姐一般,挺拔的身姿,展示了一個人的素質(zhì)。不是做為教師才要學習這種儀態(tài),而做為人,做為一個女人,優(yōu)雅的舉止,每一個身形都充分體現(xiàn)了女人的美麗。作為老師的我們看了之后,心里都會非常喜歡,那做為家長或是孩子,看到老師的美麗,又何嘗不會喜歡呢?

再者,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用言行影響著孩子,是孩子的榜樣。那我們的身形舉止,儀表儀態(tài)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第二組老師的禮儀展示《接人待物》,看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nèi)粘I钪校尤舜锱c家長的接觸時,有許多不足,教師平時與家長的接觸,要讓家長感覺教師的素質(zhì),不僅通過接人待物的禮儀,還有語言的規(guī)范。進行了學習之后,我覺得不僅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講禮儀、懂禮儀、用禮儀的孩子,而是讓我們成年人乃至整個社會,真正的成為名符其實的“禮儀之邦、文明古國”。

第三組老師的禮儀展開《幼兒園課堂禮儀》,我參加了這組教師的展示,在編排時我們學習了有關(guān)教師課堂禮儀的資料,學習中就感覺到,孩子耳濡目染我們的語言,行為。他們會在一天天的模仿,我們正確的禮儀會在教學中讓幼兒學習知識的同時,學習到教師的禮儀。而在學習之后,我們在課堂中的禮儀會涉及到第一組教師所展示的所有姿勢。以前真的沒有想過、甚至沒做到過規(guī)范而標準,在心里也沒有這個標準。

在培訓之后,嘗試著在日常生活及課堂中運用禮儀,雖然有時會做的不規(guī)范,也會忘記,但是心里有了這個標準,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只要我們所有教師都嚴格要求自己的行為,將這些禮儀標準牢記在心,養(yǎng)成習慣,成為自然,會讓我園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在我們運用禮儀的同時,家長也會感受到我們的禮儀,自然而然地也會養(yǎng)成習慣,家長的素質(zhì)也會得到提高,這樣家園整合配合教育幼兒豈不是兩全齊美。

希望我園的禮儀之花常開!!

小班文明禮儀培養(yǎng)總結(jié)三

開學第一個星期的周末我們學校舉行了第三屆青年教師培訓,幾位專家講得都很好,對我們以后的教學都有很大的幫助,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中心小學羅校長講的教師禮儀培訓,他不但人長得帥,語言也風趣幽默。

篇7

一天下午,學校畢業(yè)班學生畢業(yè)典禮在多媒體教室隆重舉行,我應同學們的邀請準時進入典禮的會場。當我坐定桌前,目光不由得移向前面的同學,一百多名同學的面龐便一一進入我的眼簾,多么熟悉、多么親切的一張張稚氣的臉啊,如同美麗的花朵含苞待放,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與活力,飽含著生命最初的純真與熱情。我的眼前不由地浮現(xiàn)出同學們在校園里精彩的童年生活,那一幅幅畫卷綿延不絕,匯成了獨特的校園風景線……不知為什么,在我每每面對青春生命的氣息撲面而來之時,總會心潮澎湃而情不能自禁。

當我還沉侵在幸福的回味之中,主持人悅耳的聲音把我驚醒,緊接著《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優(yōu)美的旋律在教室里響起,這是一首催人奮進的歌,是一首屬于童年的歌。我的心緒再一次被帶到那幻想和激情交織的歲月,我被一種童稚的氛圍包圍著、被一種美好的情感浸潤著……

美好的回味和歌聲一同結(jié)束,主持人邀請我給全體畢業(yè)生講話。盛情難卻啊,再說此情此景也激起了我一腔心血洶涌,一種想表達的欲望滿滿地填充在我的心靈,我緩緩地打開了自己的話匣子。

就在我把自己濃濃的情感開始一點點流瀉時,會場里開始了騷動,我發(fā)現(xiàn)有的老師們在給同學們發(fā)放瓜子,同學們的目光開始向四處漂移,漫無目的地張望,就想掀翻的水盆,水流四散而去,一種無法把控的無奈遍地都是。騷動在迅速地蔓延,竊竊私語聲在明顯的增加,后來就變成了肆無忌憚的說笑和吵鬧。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同學們對我講話的不屑,一種從未有過的尷尬瞬間包圍了我,我試圖掙脫這種尷尬的境地,我在不斷地提高著自己說話的聲音,希望能夠引起同學們的注意。但是,騷動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我的這些努力都被無情地淹沒在騷動的聲浪之中。我終于停下了所有的感動和努力。我開始再一次注視那一張張臉龐,剛才親切的感覺此時蕩然無存,那熟悉的臉變得那么漠然無情、變得那么茫然可恨。我看得出一種無法抑制的沖動在沖擊著同學們的心靈,使他們失去了并不牢靠的理智,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和責任,在同學們普遍嘩然的洪流里,人性的那點美德就是這般不堪一擊,六年的教育就是這般不堪一擊。一種悲哀在涌向我的心頭。個別人的不文明逐步演變?yōu)槎鄶?shù)人的不文明,多數(shù)人的不文明最后就成了群體的不文明現(xiàn)象,我的講話徹頭徹尾就是對牛彈琴,我的感情受到了莫大的傷害。對于不文明現(xiàn)象的罪惡我已感同身受,不文明現(xiàn)象就如毒素,會使人麻木不仁、喪失天良;不文明言行就如同黑夜,瞬間吞噬了心靈中所有的堅守,瘋狂在黑暗中起舞,粗野在黑暗中發(fā)酵,無知在黑暗中膨脹……

這時,我聯(lián)想到了多次學校集會中所出現(xiàn)的同樣的不文明現(xiàn)象,嚴重地影響了集會秩序和活動效果。沒有基本的文明禮儀秩序,集體活動就無法進行,公共秩序就會混亂不堪,那么,有誰來為文明禮儀站崗呢?

畢業(yè)典禮無疑得進行下去,只是不能這樣進行。我停下了激情地講話,嚴肅地看著同學們。我的目光慢慢掃過每一位同學的眼睛,我用目光傳達著我的憤怒、譴責和反抗,一秒鐘、兩秒鐘、三秒鐘,時間在一秒一秒的過去,目光的交鋒和斗爭在持續(xù)著,同學們終于慢慢讀懂了我目光中的嚴肅和批評,讀懂了我停息中將要爆發(fā)的反擊……“同學們――今天是見證你們成長成熟的時刻,不是見證你們不文明言行的時刻……”我的反擊在嚴肅而有力的聲音里終于開始了,同學們一個個坐端了身子,一些同學早已低下了頭?!安灰詾槟銈兛汲隽吮容^好的成績,甚至考了100分,就可以驕傲了,就可以浮躁了。可你們今天做人的答卷又能得多少分呢?”這時,會場上寂靜無聲,空氣也凝結(jié)了。我的發(fā)問無比沉重且發(fā)自肺腑,我沒有繼續(xù)講下去,我在等待回答、等待心靈的回答。寂靜,仍然是寂靜……在許久的寂靜后,我才向同學們傾訴了積攢的全部的心聲,我感受到同學們在認真地用心聆聽,我終于松了一口氣,好像完成了一件重大而艱巨的任務!

篇8

那么,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guī)范,是表現(xiàn)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zhì)、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nèi)強個人素質(zhì)、外塑單位更能夠和改善人際關(guān)系。

作為具有50XX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jié)”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xiàn)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jié)”,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jié)”。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yè)、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里,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lǐng)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窗口單位,窗口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么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zhì)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fā)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guān)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diào)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篇9

1、定義,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以風俗、習慣和傳統(tǒng)等方式固定下來的。

4、意義,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zhì)、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xiàn),更是城市的素養(yǎng)、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3、歷史,對于文明出現(xiàn)的判定標準,主要是城市的出現(xiàn),文字的產(chǎn)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城市的出現(xiàn),可以說城市是文明的發(fā)源地。現(xiàn)而今一般認為,最早的文明大概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那里出現(xiàn)的。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篇10

現(xiàn)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里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我們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成長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新型建設人才,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就顯得特別重要。良好的習慣包括文明禮貌習慣、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包括遵守校紀校規(guī)、講普通話、與人說話使用禮貌用語、熱愛勞動、講究衛(wèi)生、公共場所講秩序等。可能有的同學說這都是小事,無關(guān)緊要。其實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代表著一個人的素質(zhì),他也決定著一個人的人際關(guān)系,決定一個人的學習與事業(yè)的的成敗,甚至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學校本著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的精神,在新學期伊始就開展起了文明禮儀月活動,一個月以來,各班級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通過各種活動形式督促學生做文明人,說文明話,行文明事,樹文明新風,掀起了“人人爭做文明之星”、“班班爭當文明班級”的熱潮。校風、班風、學風有了一定的好轉(zhuǎn)。一個月以來,我們努力做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宣傳,明確目標

1、九月初,我校召開全體教師動員大會,號召全校學生人人爭做好人好事,個個爭當“文明之星”,班班爭當“文明班級”,切實創(chuàng)建良好的校風、班風和學風。

2、要求各班召開一次主題班會,組織一次主題活動,使文明禮貌活動深入人心。

3、在校行政班子的直接領(lǐng)導下,每天對全校學生的文明禮貌習慣、清潔衛(wèi)生習慣、安全紀律及日常行為等進行了監(jiān)督和檢查。同時也為各班如何做好日常班務工作指明了方向。

通過宣傳、動員和系列活動的有效開展,全校同學熱情高漲,積極參與??梢哉f,在每一位同學的心中,已經(jīng)深深地打下了“講文明,懂禮貌”的烙印。

二、文明風尚不斷顯現(xiàn)

1、在這次全校性的“文明禮儀月”活動中,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文明風尚不斷涌現(xiàn)。很多同學見校園內(nèi)有垃圾,塑料袋等,便主動清除;還有很多學生拾到鑰匙甚至是錢物都主動交公。

2、同學們更懂禮貌了,大多數(shù)同學見到師長都能禮貌地問早問好。

3、清潔衛(wèi)生方面做得更出色。各班基本上能按班級管理評比細則認真做好衛(wèi)生責任區(qū)及教室的日常衛(wèi)生保潔工作。樓梯、走廊、門窗、教室里的清潔工作時時在做,及時清掃垃圾死角等。校園綠、美、凈、香的全新面貌天天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

4、班風、學風、校風進一步好轉(zhuǎn)。打架、罵人、說臟話的現(xiàn)象少了,亂寫、亂畫、亂涂、亂倒、亂丟的現(xiàn)象少了,校外逗留、上網(wǎng)吧的學生少了;團結(jié)守紀的人和事多了,抓緊時間刻苦學習的人和班級多了,維護集體利益、熱愛校園的人和事也多了。

在已經(jīng)過去的文明禮儀月活動中我們的收獲是豐碩的,這些收獲所產(chǎn)生的作用不是短暫的,它必將對每一位同學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產(chǎn)生深遠、積極的影響。特別是經(jīng)過一個月的評選,涌現(xiàn)出了以下一批學校“文明之星”

付逸豪、朱香霖、李思媚、羅亞思、陳雨奇、應艷、洪曉芳、劉亞婷、鄧子琪、謝安琪、李思琪、謝圳、蔡杰輝、王英杰、孫燁、陳兆、馬智、毛毅林曾玉萍、袁揚揚。

但是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因該看到所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目前存在的問題有:

1、還有少數(shù)同學仍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隨手亂扔紙屑、食品袋的現(xiàn)象還時有發(fā)生。

2、下課休息時仍有少部分同學追趕打鬧。

3、個別同學的語言還是不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