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村初中校長述職報告范文

時間:2024-03-04 18:05: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nóng)村初中校長述職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農(nóng)村初中校長述職報告

篇1

一、綁架自我與課改榮辱與共

春種、夏鏟、秋收、冬藏是一個農(nóng)民的天職,科學執(zhí)行上級決策、合理分解工作任務、深入挖掘崗位潛能、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則是一名優(yōu)秀教育工作管理者必須努力踐行的職責。

學校教學質(zhì)量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長。課堂教學是否成功有效,直接影響學校教學質(zhì)量。也正因為此,當下才花這么大力氣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校長是提升教育質(zhì)量責任第一人,如何對待課改直接制約著課堂教學改革的前途、命運?!氨仨毜酶?,不改不行,非改不可”是我時任農(nóng)村中心小學校長后對課改作出的最初表態(tài)。并以述職報告的形式向全體教師公開承諾:一年學形,二年學神,三年找到農(nóng)村小學高效課堂之路。允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課堂教學評價的尺子只有一個――那就是所有課改嘗試,必須以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為前提,以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為目的。求真務實,向課堂40分鐘要質(zhì)量,絕不允許搞課外課。

二、以人為本,一步一個腳印,全力創(chuàng)建農(nóng)村中心小學研訓平臺

我是xx年8月24日任農(nóng)村中心小學總校長的。之前,我曾做過多年初中校長,對管理應算不陌生,對校長崗位職責也算熟知。但真正走向農(nóng)村中心小學總校長崗位后,卻讓我對這一崗位感到十分全新:中學人員充沛,崗位建全,校長的重點工作是謀劃、協(xié)調(diào)、決策。而小學人員緊,很多崗無編無人,教師課節(jié)多不算,還要兼教幾科。校長不但要謀劃、決策,更要指揮、參與、沖鋒。沒有總務后勤服務,沒有教導處分解日常教學,事無俱細都要直接參與,帶頭。班主任與學生一靠一天,體能與精神十分疲憊。課改搞不搞?怎么搞?目睹教師手捧冰冷的飯盒和神態(tài)呆滯的目光,我的心象刀絞一樣。

我們弘揚奶牛精神,但在實際管理中絕不能要求教師吃草產(chǎn)奶。教師是學校教育的資本,必須要像愛護自己眼珠一樣愛自己的老師。

為此,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資自辦伙食,讓教師中午吃上一口熱乎飯。第二件事,以工會名議,讓教師在一起過一個簡樸、快樂、熱鬧的新年。第三件事,以黨支部的名議,為全體黨員過一次“亮黨員身份,守黨員承諾,做師生楷模,當課改先鋒”為主題的生日。讓教師在一件件小事中感悟到學校就是家,感受到集體的溫馨,組織的溫暖,校長的親和。從教師角度,履行崗位職責,時刻把教師冷暖放在心上。教師大事小情我必去,生病長災我必到。做到工作是工作,感情是感情。評先考核重績不尋私,關心教師疾苦就事不分人。就此得到:要想當好當家人,首先要讓人當家,實行人性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帶領一支團隊,一支在困難面前不屈服的團隊。

二學年來,我們靠這種人性化管理,聚焦課堂,圍繞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這一主線。短效抓典型,長效抓機制。宏觀抓策略,微觀抓活動。外學與內(nèi)練并舉,計劃與實施共重。計劃重調(diào)研,看周期;實施重過程,查操作。言必行,行必果。一事一發(fā)起,一事一總結。取信于人,絕不失信于人。要求教師做到的,我必做到做好。二年來,學校最早到校的是我,研訓活動中表現(xiàn)最主動的也是我。二年來,我與教研員累加摸底聽課,跟蹤聽課,調(diào)研聽課,檢防聽課近400節(jié),組織舉行全鎮(zhèn)規(guī)模課堂教學大賽5次,啟動演討交流會、階段成果展示會5次,集中研討交流3次,匯集記實研訓記錄18冊,收藏有價值心得體會、教學反思185篇,優(yōu)秀教案80篇。教學、科研、培訓做到了目標、計劃、內(nèi)容、時間、人員五落實。在不斷改進和完善中,逐步形成了以學期為周期,以“現(xiàn)狀調(diào)研,理論診脈;蹲點研磨,推舉典型;觀摩反饋,大賽提升;回訪查詢,拓展跟蹤”為框架的“四段八步”研訓模式?;具_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時時有事做。時間無空白,層面無死角。此模式似一張誘人的網(wǎng),聯(lián)動運轉的鏈條,為全鎮(zhèn)教師搭建一座自由、有效展示自我的課堂教學改革平臺。積極高效地促進了我鎮(zhèn)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三、以設計有效自學提示為切入點,深入挖掘課堂教學實效性

課堂教學改革理論浩如煙海,高效課堂解讀汗牛充棟,專家講座風聲水起,名校經(jīng)驗耳熟能詳,可是,當視如珍寶的理論、經(jīng)驗一經(jīng)種植本地本校本班,就不能結出一個像樣的瓜。表現(xiàn)為:自主學習身心分離,不知該學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大部分同學自學草草了事,東張西望,等待交流;合作變交流,小組合作要么人人說,人人不聽;要么少數(shù)人說,大家只聽;人人心中只有自己,說了了事,根本沒有傾聽,沒有疑問,更談不上共識;好一點的組長還一個一個組織,不好的就是你爭我搶說自己的觀點;展示成了小組交流的再次重復,匯報三言兩語,只代表個人意見,即使形式上說我們組怎么怎么,但仔細一聽就會發(fā)現(xiàn)仍是個人意見,根本與剛才的合作學習毫無瓜葛;點撥時教師另辟蹊徑;當學生開始匯報時,只要找到相關句子,理解的主動權就又變?yōu)榱私處?,教師重新設置問題,問得學生云里霧里,與剛才的自學完全沒有了關系,教師課后垂頭喪氣,沒有絲毫成就感和幸福感;回到辦公室,坐到一起欲言又止,唉聲嘆氣。

難道將“排排坐” 改為“團團坐”就是課改嗎?難道沒有城里學?;蚋蛔銓W校印得起的導學案就無法改革課堂教學了嗎?

當我一次次看到學生自學時無從下手,沒有濃厚的興趣,學習結果諸多分歧,甚至與教師的預期相距甚遠的時候,我開始越來越強烈地覺察到,是我們的教學觀出了問題。是我們的操作出了問題。我們不是在課改,是在給豬鼻子插大蔥――裝相。

為此,圍繞“有效教學”我們加強了對課改本質(zhì)再次認識分析,從“教學理念,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教師素質(zhì)”五個維度,對我鎮(zhèn)課堂教學評價表進行了第二次修訂。大膽嘗試了“學”、“思”、“改”年級組研訓模式。加強教研組、村小學校際間自我演練。分步推進了“學”、“展”、“點”、“練”課堂結構框架。學生課堂學習氛圍日漸好轉。

為了鞏固這一來之不易的所謂的課改成果,我們于xx.9在充分調(diào)研的基礎上,對如何設計自學提示進行蹲點研磨。通過研磨,課題組成員達成共識:越來越覺得課堂上教師為學生設計的導學提示是整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而一份好的自學提示,不是自學提示原則的粗略遵循,不是教學流程中時機的簡單把握、位置的切入,更不是學習內(nèi)容、任務要求的生澀獨白。導學提示應是教師精心備課、反復修改的結晶,它要將學習任務變成問題與方法科學合理地呈現(xiàn)給學生,成為學生課堂上“自主”學習的導航、“合作”學習的劇本、“探究”學習的思路。它起到引導學生自學、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作用。

那怎樣才能為學生設計一份好的自學提示呢?我們進行了如下嘗試:

首先,要求每位教師必須樹立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學生主體出發(fā)、從學情實際出發(fā),不要站在自己的教學立場,應怎么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就怎么設計,一定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學生能學會多少內(nèi)容,就設計多少內(nèi)容,不要過多,過濫。

其次,自學提示應緊密圍繞課堂教學目標制定、設計,目標中定什么,我們就提示學生學什么。做到不偏不倚,主題突出。

第三,自學提示必須清晰明了。用什么方式來學,學什么內(nèi)容,學到什么程度,表述一定要簡明扼要,要讓學生一看就明白,一看就知道怎么學。指導性語言要貼切。指令性語言要規(guī)范。

第四,把握好提示問題的數(shù)量和難度,內(nèi)容要張弛有度,過多學生會感到疲勞,自學就不能產(chǎn)生積極的效果;過少學生的積極性又很難調(diào)動。

第五,在設計導學提示的時候就要關照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合理地安排自學步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使學生的思維能力由低級趨向高級。

為了做實這五點,我們第三次修訂了課堂教學評價表,專門印發(fā)了“臺吉鎮(zhèn)中心小學高效課堂學習材料二(關于自學提示)”和自編“自學提示實戰(zhàn)案例詳解”二份學習材料。從學生角度,履行崗位職責,時刻把學生成長放在心上。用心血和汗水踐行專家型校長這一光榮稱謂。

四、以初中并校為契機,從資金使用角度,履行崗位職責,時刻銘記有限的辦學經(jīng)費是人民的血汗,必須用在刀刃上

錢是命脈,如何用好有限的經(jīng)費,保證教育教學正常運轉,是每天懸在我嗓子眼的問題。該花的的錢在多心不跳,臉不紅;不該花的錢,打死也不花,也不批。為了把錢用在刀刃上,取消了北票境內(nèi)出差補助,停批村小公務招待費。學年內(nèi)還清了6所村小近十萬陳欠,修建了東臺吉小學廁所,維修了西臺吉小學教學樓護基及400延長米圍墻,為鄭家小學新做了樓頂防水,粉刷了室內(nèi)。新購電腦2臺,打印機四臺,維修了鄭校坤校鍋爐,確保了正常教學秩序。

xx年,以初中并校為契機,通過接管資產(chǎn),為6 所小學配齊了桌凳。為哈校新打機電井一口,徹底解決師生長期缺水困擾。另又更換了大門、門窗,重做了樓頂防水,徹底改觀了偏遠學校落伍兄弟校面貌。同時為三所學校購置了多媒體。新增電腦3臺。激發(fā)了3所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和大型研訓活動積極開展。6所學校全部實現(xiàn)了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