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科普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3-10-25 17:24: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疾病科普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疾病科普小知識

篇1

黑龍江省醫(yī)院老年神經內科,黑龍江哈爾濱 150036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討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氏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該院收治的108例帕金森氏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4例,所有患者在之前均接受美多芭治療,且給藥量穩(wěn)定在30 d以上。對照組患者保持原有的美多芭治療方案不變,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多巴胺受激動劑普拉克索治療。經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分別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和改良后的webster量表進行評分,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及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整體臨床治療效果可見,觀察組患者顯效29例,有效16例,無效9例,總的治療有效率為83.3%;對照組患者顯效23例,有效11例,無效20例,總的治療有效率為63.0%;比較兩組患者在抑郁方面的治療效果可見,觀察組患者痊愈5例,顯效6例,有效3例,無效4例,總的有效率為77.8%;對照組患者痊愈2例,顯效5例,有效4例,無效8例,總的有效率為57.9%;兩組患者的整體臨床治療效果和抑郁癥的治療效果的比較均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左旋多巴的治療基礎上結合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

關鍵詞 ] 普拉克索;帕金森氏病;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74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9(c)-0141-02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老年慢性進行性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1],發(fā)病誘因是多巴胺遞質生成障礙[2],臨床上多使用多巴胺替代療法來對帕金森氏病進行治療,但是治療中也存在比較嚴重副作用、并發(fā)癥及劑量限制等,且多數患者長期用藥還會表現出癥狀波動的情況。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是對多巴胺受體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和選擇性,能夠有效改善因長期使用左旋多巴帶來了療效消退、癥狀反復波動的情況,普拉克索作為一種安塞唑衍生物,可以作為帕金森病失代償初期的首選藥物。該研究就2009年1月—2014年1月間該院收治的治療帕金森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普拉克索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帕金森氏病患者108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使用神經病學》[3]中關于帕金森氏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無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無精神分類、性血壓改變等癥,無用藥依從性不良、腦部手術史等情況,無帕金森疊加綜合征的情況;患者屬于原發(fā)性帕金森病,且Hoehn-Yahr分級在Ⅱ級到Ⅲ級之間,改良webster評分在十分以下[4];參與調查研究的患者均自愿接受普拉克索的治療,在此之前,患者均有長期使用左旋多巴等治療藥物的歷史,且給藥量穩(wěn)定,但長期用藥后有連續(xù)2個月及以上的癥狀波動,不自主運動等情況的出現。

將所有參與調查研究的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54例。觀察組54例患者中,男30例,女24例,患者的年齡在45~7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2±3.4)歲;病程在1~10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9±2.4)年。按改良后的的Hoehn-Yahr 分級法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屬于Ⅱ級病情的患者29例,屬于Ⅲ級病情的患者25例,合并抑郁癥患者18例。對照組54例患者中,男28例,女26例,患者的年齡在43~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0.1±3.3)歲;病程在1~9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4±2.5)年。按改良后的的Hoehn-Yahr 分級法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屬于Ⅱ級病情的患者26例,屬于Ⅲ級病情的患者28例,合并抑郁癥患者19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前均長期穩(wěn)定使用美多芭治療(左旋多巴與脫羧酶抑制劑芐絲肼的復方制劑,)且給藥量穩(wěn)定在30 d以上。美多芭的生產商為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是國藥準字H10930198給藥劑量是62.5 mg,口服,3次/d。

對照組患者保持原有的美多芭治療方案不變,可根據患者的病情酌情改變給藥劑量。

觀察組患者在原有治療方案的基礎上給予多巴胺受激動劑普拉克索治療。生產商為德國勃林格殷格翰,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10069,口服給藥,初始給藥量為0.125 mg,3次/d。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均可根據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可酌情改變給藥劑量,但是觀察組普拉克索每日的總給藥劑量不能超過1.5 mg,對照組每日美多芭的總給藥劑量不能超過750 mg。

以1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時長的3個療程,3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3 療效評價方法

分別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和改良后的webster量表進行評分,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及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其中,根據患者的改良webster評分治療后的減分率(計算方式是治療前后的webster評分差/治療前的webster評分×100%)來對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評價:webster評分的減分率降低超過60%的情況視為顯效;webster評分的減分率超過11%但不足60%的情況視為有效;webster評分減分率在10%及以下的情況視為無效。

合并抑郁癥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的評價是利用漢密爾頓抑郁評分[5]的減分率來進行:痊愈患者的HAMD評分減分率超過75%或HAMD評分在8分及以上;顯效患者的HAMD評分減分率在50%以上,75%以下;有效患者的HAMD評分減分率在25%以上,50%以下;無效患者的HAMD評分減分率在25%以下。

同時,治療期間,每周都要對患者進行血尿常規(guī)、血液生化檢查。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可見,觀察組患者顯效29例,有效16例,無效9例,總的治療有效率為83.3%;對照組患者顯效23例,有效11例,無效20例,總的治療有效率為63.0%;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比較兩組合并抑郁癥的患者在抑郁方面的治療效果可見,觀察組患者痊愈5例,顯效6例,有效3例,無效4例,總的有效率為77.8%;對照組患者痊愈2例,顯效5例,有效4例,無效8例,總的有效率為57.9%;兩組患者抑郁癥的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治療期間,患者的血、尿常規(guī)、血液生化檢查結果均與加用普拉克索治療前相近。觀察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的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有1例頭暈、1例惡心嘔吐癥狀出現,但都程度輕微,不加干預可自行消失。

3 討論

帕金森氏病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發(fā)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由于患者發(fā)病時的主要癥狀以運動遲緩、肌僵直、靜止性震顫、姿勢步態(tài)異常等為主[6],如不加以控制,逐步發(fā)展,會導致全身肌肉僵直,生活完全無法自理的情況,長期臥床,最終因肺炎等原因死亡。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給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該研究對比了單純使用左旋多巴復方制劑治療帕金森病和在左旋多巴的治療基礎上結合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效果,能看到加用普拉克索的患者總體臨床治療有效率和合并的抑郁癥治療的有效率均為83.3%,顯著優(yōu)于單純使用左旋多巴制劑的63.0%和52.6%,這與吳桂英[7]的研究結果大致一致(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各60例,總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分別為80.00%和50.00%,合并抑郁癥的治療有效率分別是72.73%和19.05%),但是本文的研究結果中,合并抑郁癥一項的研究中,對照組患者的有效率為52.6%,遠超過吳桂英研究結果的19.05%,這可能受到外界環(huán)境等的影響,與患者自身的心理狀態(tài)有關??偟膩碚f,普拉克索的臨床應用價值以及對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的意義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帕金森氏病主要的發(fā)病機制是患者的黑質致密層、迷走神經背核、藍斑等部位[7]發(fā)生色素細胞的變性與壞死,多巴胺能神經元異常,無法正常生成多巴胺遞質,進而導致多巴胺能與膽堿能間的系統(tǒng)平衡被打破,因而在臨床上多使用左旋多巴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左旋多巴類藥物不僅在治療中存在比較嚴重副作用、并發(fā)癥及劑量限制等,最大的缺陷在于患者長期用藥會出現癥狀波動、療效消退的情況。

普拉克索屬于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安塞唑衍生物,對多種多巴胺受體都有很好的親和力(如多巴胺D3和D4受體)和選擇性(如多巴胺D2受體)。在使用普拉克索治療的過程中,其發(fā)揮作用的主要機制在于促進多巴胺D2受體的激活,進而改變紋狀體細胞放電頻率[8],不僅具有避免多巴胺神經細胞受到MPP+誘導造成的細胞凋亡的作用,還具有抑制琨基產生,降低左旋多巴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功能。綜上,普拉克索無論對于早期的帕金森病還是晚期的帕金森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參考文獻]

[1] 楊宇.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的療效分析與評價[J].臨床合理用藥,2011,4(5):37-38.

[2] 沈國柱.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氏病的臨床療效分析與安全性評價[J].海峽醫(yī)學,2012,24(1):162-163.

[3] 王心寧,劉桂冬,陳生弟,等.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的療效觀察[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10,23(4):299-300.

[4] 陳良威.美多芭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合用治療帕金森病的療效和安全性[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8):76-77.

[5] 常娜,張俊士.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患者運動及情緒障礙的療效觀察[J].天津醫(yī)藥,2012,40(3):299-300.

[6] 王定超,陳文利,李建紅,等.小劑量鹽酸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患者吞咽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10(15):399-400.

[7] 李吉順.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對帕金森綜合征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