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制試點調研思考

時間:2022-10-09 03:56:00

導語:任制試點調研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制試點調研思考

**自**年實施黨代會常任制試點以來,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經驗。在總結試點實踐情況的基礎上,我們組織調查組,陸續(xù)在雅安、高縣、眉山、遂寧等地對常任制試點展開了調研,了解到基層黨代會常任制運行中的一些情況,為進一步探索實行常任制提供了研究依據。

在調研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要注意把加強黨的代表大會制度建設與其它制度的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建立黨代會常任制與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制度、健全黨員民主權利的保障機制等各項制度有機結合起來,不斷建立健全黨內民主的規(guī)章體系,構建黨內民主制度的有機整體。

常任制要推進,要不斷發(fā)展,應以完善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能力和執(zhí)政能力為內容展開第三輪常任制試點,改革“議行合一”的領導體制,加強黨與群眾的聯系。通過改善黨的組織建設、領導體制、工作機制來完善常任制。具體來說:

第一、將常任制融于現行的制度基礎。黨代會常任制,旨在矯正決策的非民主性和監(jiān)督無力的狀態(tài)。從各地的經驗來看,普遍感受到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方面都有所增強,決策程序向黨內開放。但常任制畢竟是一個政治領域的試點,因此,常任制不應是在體制外去尋找發(fā)展,目前有的地方在試點中取消常委會或把常委會與書記辦公會合并變成執(zhí)委會,這種想法有一定的邏輯性,但馬上這樣改革恐怕還不成熟,應該融入現行制度框架中。常任制并不是要否定我們的常委會,更不是否認黨長期以來在制度建設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調整黨與國家的關系是常任制要承擔的歷史重任。常任制就是要實現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和依法執(zhí)政三者的統(tǒng)一,而當前關鍵就在于使執(zhí)政黨的決策更能體現廣大民眾的利益和要求。常任制的作用在于,暢通政黨與社會的溝通,達成社會各階層利益的共識。因此要完善黨代會年會的審議和討論功能,規(guī)范黨代會年會的討論和審議程序,建立標準和程序規(guī)則資助黨代表全面、及時、平等地參與有關決策,如選舉黨委委員和紀委委員的候選人、制定政綱、履行黨的其他事務等。

第二、改革和完善黨代表選舉制度,增強黨代表的競爭力,實現黨代表與人大代表對接。在調研中我們不僅體會到黨代表與大代表的高重合度(有的地方達40%),而且也體會到人大代表比黨代表的社會地位高的現狀(很多黨代表認為人大代表有權,行權有法律依據,提案有專門機構辦理等),因此,構建黨的代表大會常設機構寓于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設機構之中的新體制,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可行選擇。結合當前黨代表運行中的現狀,改變黨代表的規(guī)模,精減黨代表數(以人大代表為基準)和產生方式(采用直選方式)。在選舉代表上,首先要劃小選舉單位,每個選舉單位選舉一個代表,這樣就有利于在代表和黨員群眾之間建立密切的直接聯系。代表候選人由本選區(qū)的黨員自愿報名,競選的程序公開,并能公正選舉。其次,制定黨代表競爭人大代表的規(guī)則,實現黨代表與人大代表的對接。從黨代表中產生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為解決黨員代表的先進性和群眾性相統(tǒng)一,提供了一個制度保證;再次,加強黨代表能力培訓。各級黨委和組織部門在黨代表任期內,要加強對黨代表各種素質的培養(yǎng)和培訓。主要包括:進行黨內民主理論和民主制度的教育和培訓,特別是選舉和競爭能力及提案建議與議事能力,以提高黨代表的素質。在人大會上辯論、審議以及表決的過程中積累參政、議政的經驗,掌握按照法律規(guī)范協調不同利益集團的訴求和關系的治理技巧。在活動方式上,黨代會應更多地借鑒人代會在代表產生、會議議題、議案、表決、選舉等方面的一些成熟做法,做到制度化、規(guī)范化、程序化。

第三,權力制衡應突出在黨內自身的權力體系的分工上,開放性地建設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機制。各級黨代會的權力落實難,比如監(jiān)督黨委和紀委職能難,這主要是由于黨內體制所決定的,黨代會是最高決策機關和監(jiān)督機關,但也受制于上級黨委,最為典型的就是黨代會作出的決策、選舉的干部要由上級黨委審批,黨代會的作用大打折扣,應變審批制為備案制,提升黨代會的地位。常任制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如何理順黨內自身的權力體系,上級黨委與下級黨委的權力邊界在哪里?

第四,強化黨代會常任制的宣傳。黨代會常任制是黨的執(zhí)政能力改革中一項重要的制度建設,是中國政治文明建設不斷向前推進的鮮明標志。黨代會常任制運行帶來了黨的組織結構、領導體制、工作機制的變化,也肯定會影響黨的執(zhí)政能力。

在調研中,深切地感受到黨代會要面向社會加大宣傳力度,宣傳黨代會常任制實施的變化,黨代表的社會作用,讓更多地階層了解黨代表,從而提高黨代表在社會的聲望。為此,我們可以學會用民主的方法、科學的手段積極主動地改變自身的宣傳形象,進一步革新和開放宣傳部的社會功能,使其面向社會具有現代溝通功能,向社會宣傳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理念和執(zhí)政體系等。除個別情況外,各級黨代會也要逐步向全體黨員開放,必須允許少數派向大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所有會議都向媒體和公眾開放(只有個別例外),這有利于提高會議的質量和黨的工作部門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