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8-11 08:52:00

導語:中學管理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領導、同志們:

近年來,我校各項工作駛入了發(fā)展快車道,特別是中考成績,已連續(xù)三年躋身于農村中學前三甲。成績的取得,得益于上級主管部門的悉心關懷,得益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也得益于我們深挖內部潛能的管理措施。

一、發(fā)掘教師潛能,讓教學成為自覺行為,學有所獲,教有所成

(一)以集備為切入點,做細做實常規(guī)教學環(huán)節(jié),積極培育質量增長點。

近年來,我校始終堅持“集備出實效”理念,把集備當成提高教師素質與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來抓,重點加強了集體備課的精度與密度。制定了“雙周工作計劃”,要求教師超前兩周集備,每周至少抽取三節(jié)課進行研究活動。每次活動,都要做到“三定”“五統(tǒng)一”;建立“回頭看”制度,每備完一課,必須“回頭看”,及時查缺補漏,力求教(學)案完臻。為杜絕集備流于形式,我們將各學科的授課時間與內容上墻公開,加強課堂教學的全程管理與監(jiān)督,自校長起,各領導干部分別蹲片包組,參與備課、聽課及評價。

(二)以“一人一課”為載體,激發(fā)教師熱情,發(fā)揮教師能動作用。

為提高教師整體素質,讓每一位教師能教、會教、樂教,我們舉行了學期“一人一課”活動,用公開課的標準、記分的形式要求教師充分做好準備,成績計入個人成長檔案及學校量化檔案,并要求教師平時授課向出課看齊,力求質量最高化,同時,我們同步開展優(yōu)質課比賽、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比武等主題活動,廣泛營造教學競技氛圍,積極調動教師同臺競技熱情。

(三)以“發(fā)展論壇”為平臺,開闊教師眼界,豐富教師頭腦。

我們牢固樹立“向教研要效率,向教改要質量”意識,積極引導教師進行現代教育理論與技能的學習,以“如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主題,開設了“十五中論壇”,每周確立2—3名教師為主講人,以現代教育理論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教學研究能力為內容,探討我校教學、管理發(fā)展路子。近年來,已舉辦論壇講座100余次,極大地豐富了我校管理與教學的經驗、知識儲備。

(四)以“落實”為主線,面向每一個學生,貫穿于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我們借鑒洋思經驗,牢固樹立“課課求精品、堂堂是考場”意識,采取“先學后教、當堂達標”的模式,將知識點以學案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明確時間、內容、方法和要求,以盡可能多的時間換取學生獨立思考、想象的空間。教師點撥后,當堂進行達標測試,重心側向于待優(yōu)生,力求“不讓一個學生掉隊”“不留一個‘尾巴’過夜”。建立零障礙反饋制度,對于學生提出的不解或課后發(fā)現的欠缺,教師要在第一時間向學生予以解答或補充,并記錄到教(學)案中。同時,加強平日與階段性質量檢測,實行每周一測、每月一考制度,精心設計內容,突出重點。講求考后講評網的時效,對于每一次考試(包括每日一題),要求教師當天考完、當天閱卷,考后的第一堂課必須是試卷講評。講評要從失分率高的題目入手,精講多練,直至每一個學生都牢固把握。

二、以“學會學習”為主基調,大膽創(chuàng)新,多措并舉,積極營造學生成長濃重氛圍

為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養(yǎng)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我校引導學生從“學會”入手,開展了以“感恩、學習、創(chuàng)新、審美”為內容的“四學”活動,多措并舉,導行并重,為學生多彩人生提供了嶄新舞臺。其中值得濃抹重彩的便是學生的“學會學習”。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意識,增強學習實效,近年來,我們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技能、養(yǎng)成習慣入手,深入開展“學會學習”系列活動。活動共分反思、總結、交流、學習、體驗、表彰六個步驟,范圍涉及各學科、各學段。整個活動中,學生在反思中自我評價,在總結中融會貫通,在學習中去蕪存菁,在體驗中品嘗成功。同時,積極向學生滲透“要么不做,做必達極致”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載體,強力營造會學、樂學濃重氛圍。

學會感恩,讓學生有一顆博愛之心。感謝父母養(yǎng)育我、感謝老師教導我、感謝同學幫助我、感謝社會關愛我……讓學生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一切,是十五中德育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該校充分利用各宣傳媒介,積極開展筆會、演講、書信、歌詠等活動,讓學生在感懷中增強博愛之心、培固回報之感。近期全校同學自發(fā)踴躍為患病同學李笑笑捐款、助其早日正常行走便是感恩教育實效明證之一。

學會學習,讓學生有一雙睿智之眼。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意識,增強學習實效,本學期伊始,該校就從培養(yǎng)技能、養(yǎng)成習慣入手,拉開“學會學習”系列活動序幕。活動共分反思、總結、交流、學習、體驗、表彰六個步驟,范圍涉及各學科、各學段。整個活動中,學生在反思中自我評價,在總結中融會貫通,在學習中去蕪存菁,在體驗中品嘗成功。同時,積極向學生滲透“要么不做,做必達極致”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載體,強力營造會學、樂學濃重氛圍。

學會創(chuàng)新,讓學生有一套管理之法。讓學生自我設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管理中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是該校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發(fā)展學生個性的重要舉措。該校繼續(xù)塔式管理與鏈式監(jiān)督并重方式,誠心采納學生意見或建議,先后建立三級學生助理制及值周班制,推行“一人一崗”,把權利保障和紀律仲裁還歸學生,讓學生在能動的活動與實踐中走向自律,實現自我的自由。公務員之家:

學會審美,讓學生有一個藝術之“家”。讓學生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在美中陶冶情操,實現外在美(環(huán)境)與內在美(心靈)相得益彰,是該校始終堅持的育人原則。該校在走廊文化和墻壁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學生搭建了才藝展示平臺,相繼開展了書畫、剪紙、布藝、木雕等活動,將優(yōu)勝作品在各班的“才藝臺”分類展示。通過才藝展示,學生審美觀念得以增強,才情得以展現,品行得以升華。

二是開展“四學活動”,讓學生既學知識又學做人。首先是讓學生學會感恩,并努力使之化為學習動力。我們通過師生家長見面會、師生結對幫教幫扶、成立同學互助組、舉行慈善捐助儀式等形式,使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到來自周圍的溫暖和關愛,并通過征文、演講等方式,教育學生感謝父母養(yǎng)育、感謝老師教導、感謝同學幫助、感謝社會關愛,并將之轉化為一種內在的自覺的學習行為。其次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我校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技能、養(yǎng)成學習習慣入手,以級部為組織單位,以班級為活動單位,積極開展以“反思、總結、交流、學習、體驗”為步驟的“學會學習”系列活動。整個活動中,學生在反思中自我評價,在總結中融會貫通,在學習中去蕪存菁,在體驗中品嘗成功,通過老師的點撥指導,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技能。同時,積極向學生滲透“要么不做,做必達極致”的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載體,努力力營造會學、樂學的良好氛圍。再次是讓學生學會自主。我校實行塔式管理與鏈式監(jiān)督并重方式,積極采納學生意見或建議,先后建立三級學生助理制及值周班制,積極推行“一人一崗”,把權利保障和紀律仲裁還歸學生,讓學生自我設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管理中充分發(fā)揮聰明才智,讓學生在能動的活動與實踐中走向自律,成熟自我。第四是讓學生學會審美。近年來,我校始終堅持“環(huán)境”育人理念,在走廊文化和墻壁文化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學生搭建了才藝展示平臺,相繼開展了書畫、剪紙、布藝、木雕等活動,將優(yōu)勝作品在各班的“才藝臺”分類展示,讓學生有一個藝術之“家”,從而讓學生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陶冶情操,使學生的審美觀念得以增強,才情得以展現,品行得以升華,最終實現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相得益彰。

系統(tǒng)的學習研討了“探究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教育理論,完整的培訓了電子課件制作、多媒體教學等現代教育技術,既提高了老師們的理論境界,又豐富了老師們的教學手段。其次是堅持雙周教研組活動制度,以教研組為基本單位,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先進教改經驗,研究探討教改教法新路子,做到了每次活動有活動主題、有活動考勤,有活動記錄,有活動反饋。再次是開展好“四個一”活動,要求每一位教師學好一本理論專著,確定一個教改專題,上好一堂教改實驗課,搞好一次經驗介紹,活動內容列入個人考核,納入量化考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