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體局下半年德育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08 08:52:30

導語:教體局下半年德育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體局下半年德育工作方案

2011年下半年,區(qū)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思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1-2020)》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會精神。結合區(qū)“強居民素質,做文明市民”活動,實施“我們在成長”現代公民教育工程,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高中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推進我區(qū)“德潤校園”品牌的深度發(fā)展,重點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廣泛開展有益于中小學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活動。

1.加強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美德教育。利用第七個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黨史進校園”活動和“我們的節(jié)日”中秋節(jié)等教育契機,通過撰寫征文、演講比賽、經典誦讀、主題班會等方式,深入挖掘傳統(tǒng)文化中積極健康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載體,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信念。

2.加強品格教育。大力推進文明禮儀教育,開展“我做文明小市民”活動和“文明禮儀示范班”評比活動;繼續(xù)組織開展“樹理想,品學優(yōu),爭當四個好少年”活動;開展生活技能素養(yǎng)訓練活動。抓勞動技能養(yǎng)成。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班隊課開展“勞技訓練”“勞技大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抓習慣素養(yǎng)。緊密結合“兩慣教育”,以活動促養(yǎng)成,通過開展征集、演講等形式,引導隊員在活動中感受道德,付諸行動。充分利用好評選表彰職能,與“爭章”緊密結合,注重創(chuàng)新評價形式,促進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根據學校實際、學生特點,從自信、感恩、自立、誠信等方面,滲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水平。

3.加強環(huán)境保護、資源節(jié)約教育,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通過學科教學和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懂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愛護人類資源的重要性,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意識,提高環(huán)保實踐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低碳生活習慣,推進節(jié)約型學校、節(jié)約型社會建設。

4.大力開展法制安全教育活動。定期舉辦法制講座,通過開展“區(qū)中小學生自護節(jié)”、“少年軍警校國防教育展示”主題活動和各種法制教育活動,讓學生學法、懂法,引導學生做守法小公民。

5.組織開展讀書教育活動。借助大閱讀活動,組織讀書節(jié)、開展“好書伴成長”等活動,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教材、進頭腦。

6.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特點,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和諧,健康成長。

二、著力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公民教育網絡。

1.發(fā)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一是通過課堂教學,將學科知識與傳授公民知識結合,培養(yǎng)良好的公民素養(yǎng)。二是通過校園文化活動與民主活動,引導學生參與班級、學校管理,推進“小公民議事廳”活動,將組織區(qū)第二屆中小學生社會實踐研究學習成果匯報展評會;組織“中學生校際高峰論壇”活動。

2.發(fā)揮家庭的基礎作用。家庭對傳授公民基本生活技能、形成個人理想有著重要作用。把公民教育作為家長學校的重要培訓內容,更好地指導學生履行社會責任。開展“小手拉大手,爭做合格公民”活動。

3.發(fā)揮社會的平臺作用。依托社區(qū)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服務活動,深入開展“愛心小天使、社區(qū)小義工、文明小使者”三小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住在、熱愛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學生關愛社會、倡導文明、履行公民義務,增強社會責任感,提升公民道德修養(yǎng)。

三、切實加強中小學生公民教育陣地和隊伍建設。

1.利用好“社會課堂”教育陣地。配合市文明辦統(tǒng)籌整合文化、教育、體育、科技、經濟、國防、司法等各類資源,發(fā)揮社會資源在中小學生成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在體驗中強化公民意識,提升公民技能。

2.重點建設好三支隊伍。一是德育干部、輔導員隊伍。繼續(xù)推進“德育工作月例會制”,開展“相伴成長,做學習型德育干部”活動,不斷開拓德育工作的視野,提升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開展輔導員“工作感悟”“輔導案例”“特色活動案例”評選活動。二是班主任、中隊輔導員隊伍。落實教育部《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和《區(qū)教體局關于加強班主任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以“相伴成長,做智慧班主任”為主題,開展三項基本功建設,辦好三項品牌活動,促進班集體的健康成長,提高班主任隊伍的專業(yè)化水平和整體素質,加強和改進班主任工作。三是家長隊伍。推進家長學?!耙欢弧惫ぷ鳈C制,建立區(qū)域家長學校教學研究隊伍,召開“家長學校教學新模式”研討會,依據《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分年齡段匯編《家庭教育指導課例集》,引領各學校積極落實家長學?!?B1K”辦學新模式,踏實促進家長素質的不斷提升。

四、積極探索適合中小生特點的公民教育研究。

1.學校公民教育課程化研究。通過道德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及特色教育活動,逐步探索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適合學生水平的公民教育課程體系。

2.依據《市普通中小學德育工作評價方案》,深化“幼小初一體化”德育研究實踐工作。不斷調控、評估、完善公民教育,推動公民教育的良性發(fā)展,提高我區(qū)學校德育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