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存在的直線職能制組織功能的反思

時間:2022-03-27 06:03:00

導語:對當前存在的直線職能制組織功能的反思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當前存在的直線職能制組織功能的反思

當前在的直線職能組織功能的反思--安全生產剛性管理制度的詮釋[安全征文]

最近頻繁發(fā)生的墜機與煤大秘書網礦爆炸事故,使人們不禁發(fā)問災難為什么離我們這么近?重大責任事故的發(fā)生,說明安全管理制度與機制存在缺陷。這方方面面存在的問題以及對安全生產的影響與解決辦法,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這不僅是“別人亡羊我補牢”,而且是“防范勝于救災”的重大責任。

安全生產與剛性化管理

1、在安全管理中,國家的法令、法規(guī)、制度、以及行業(yè)的程序、規(guī)范規(guī)范化管理必須是剛性化、強制性的標準。例如:

⑴.因為隨著國家經濟的迅速發(fā)展,電力工程建設項目數量的迅速擴大,項目管理人員需求量相應增大,但對于一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管理與技術人員卻又不足,且用工量大、民工多。在管理轉型、追求效益情況下,就必須對其建設項目的全過程進行評價、監(jiān)控和監(jiān)督,并采取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保證建設行為符合國家安全生產及勞動保護法律、法規(guī)和有關政策;制止建設行為中的冒險性、盲目性和隨意性。這種剛性能有效保護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建設工程的人身重傷以上事故和重大機械事故、重大火災事故以及重大廠內交通事故控制在允許風險范圍內,確保安全目標的實現。

⑵.因為參建人員的行為取決于素質、意識、觀念、性格、習慣等諸多個性化的因素,具有離散性、發(fā)散性特征,對人與人的行為界限和相互關系不加以嚴格的限制,就無法使企業(yè)各部門能及時地相互協(xié)調、制約,消除安全隱患性,取得安全生產的一致性。所以我們要用“三鐵(鐵的面孔、鐵的制度、鐵的處理)”去堵塞“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yè)、違反勞動紀律)”和“三高(領導干部高高在上、基層員工高枕無憂、規(guī)章制度高高在上)”的現象,特別對素質較低的民工群體,對其行為、活動不加以明確、具體的規(guī)范,安全隱患就無法消除。

2、安全生產剛性管理的基礎在于“理”,要提高下屬和員工對“法”(規(guī)章制度)的自覺認識水平和遵守程度,就要向下屬和職工講“理”、這就是組織行為的共識和價值體系的趨同,就要使其“明理”自然會形成安全生產的凝聚力,其積極面是不可否認的:

⑴.指引作用:明確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鼓勵實施安全法規(guī)允許的行為,防止、杜絕違背安全法規(guī)的行為;

⑵.預測作用:安全法規(guī)能預測自己和別人依法行事的方式和后果,同時能夠預測別人對自己依法行事的反映與指導;

⑶.評價、教育作用:安全法規(guī)是判斷、衡量、評價員工安全行為的標準,同時又帶有教育作用;

⑷.強制作用:對違反安全法規(guī)的行為進行制裁是一種強制作用,但以重新服從為目的,也是對上述作用的一種保證。

3、規(guī)范化、剛性化管理具有權威性,是以技術為中心的科學管理,但有非人性化的一面,即對人性有約束、規(guī)劃的一面,包含著員工自治心理與被自治現實所形成的矛盾。其運作機制過于依賴規(guī)則、甚而形成專制,嚴格規(guī)范和控制人的行為,限定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必將制約人的主觀和創(chuàng)造性的充分發(fā)揮。這不符合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本思想是實現管理體系的持續(xù)改進,從而通過周而復始地進行“計劃、實施、檢測、評審(PDCA)”,使管理體系的功能得到加強的原則。事實上,制度不能時刻起作用的,管轄空間也有限,總有縫隙存在。

直線制組織結構剛性機制的缺陷分析

直線制組織的金字塔結構形式所建立的一條一直延伸到員工的指揮鏈條,就其運作的準確性、堅定性、嚴格性和可靠性而言,超過其他組織形式。不管其變化形式如何,運作機制有嚴重影響安全生產順利進行的一面。就安全生產動態(tài)性,可做以下幾點分析:

⑴.直線制組織結構通過對勞動力的專業(yè)化分,把總任務分成精細的職能專業(yè),是高效的工作方法,但管理層次太多,形成嚴格的等級制度。由于管理層的被控制力自上而下越來越小,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性也越來越小,加之各管理層次之間缺乏必要的干涉,以及規(guī)章程序的局限性、職業(yè)行為的模糊性與隨機性,使指揮鏈受到極大的削弱,管理權越位的可能也大。對于安全生產系統(tǒng)來講,表示基層組織有可能失去安全生產“以制理事”的支撐力度。而失去科學、合理、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就失去了它的公正、警示與懲戒性,就可能造成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無人問津,引發(fā)事故。說明企業(yè)不僅要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而且要提倡嚴、細、實的工作作風。管理力的逐級衰落是當前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值得嚴重關切的問題,只有切實做到控制關口的前移、重心的下移,堅持動態(tài)管理,才能主動解決問題。

⑵.直線制組織結構對某些重復性工作是有效的。但簡單重復性勞動技藝低,會引起勞動者枯糙無味的感覺和各種疲勞癥狀。加之組織結構的規(guī)則禁止將行動建立在個人所關心的企業(yè)價值體系上,僅要求對上司嚴格服從和忠誠。所以,過于依賴規(guī)則、甚而專制,難以使員工從繁重的勞動和身心傷害中解脫出來,不符合員工有權拒絕“違章指揮”的原則,以及“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他人、不被他人傷害)的互助、關愛精神。

現代電力建設工程是一種綜合生產能力的體現,適合于直線制組織結構管理的簡單重復性工作急劇減少,參建員工必須具有柔性化意識和技能,和根據新任務的需要自動、快速調整自己的能力。所以,提高員工安全生產的綜合素質,必成為現代電力建設企業(yè)系統(tǒng)化職業(yè)管理規(guī)范的一部分,越來越多崗位需要綜合性技能與培訓,決不是單一技能所能勝任。因而,以危險源的辯識和評價為核心,是現代職業(yè)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與傳統(tǒng)管理體系的最本質區(qū)別,也是電力建設工程實踐的迫切需要。

⑶.直線制等級管理一方面在激勵員工的才能,另一方面卻在限制員工的才智。因為,過于專制和依賴規(guī)則,就不能激勵員工。在電力工程建設中,隨著員工文化素質的提高,能發(fā)現新的可能發(fā)生的意外情況,也知道如何去防范、處理。員工發(fā)現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源,能自動調整安全系統(tǒng)來預防、消除它,就是一種安全意識的提升和安全技術的創(chuàng)新。這里的管理模式、操作程序及安全技術上的措施,其中包括危險源的辯識、控制與評價,及其他相關因數都需要溝通、并具備相關的責任以及靈活的思考和行動。但直線制組織剛性管理的缺陷卻抑制了這種安全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要求我們不能忽視安全管理的彈性原理與人本原理1。

消除直線制組織機構剛性缺陷的思路與辦法

1.直線制組織的運作機制是把工作當作一系列獨立工序的組合(并聯(lián)),而各階段的工作又是按順序方式(串行設計過程)進行的:即一個階段工作的完成后,下一個階段的工作才能開始,各個階段依次排列,都有自己的輸入和輸出。這使機構龐大的直線制組織機構運行的可靠性較低,因為串聯(lián)系統(tǒng)隨元素的增加可靠性降低。在這種情況下相互獨立子系統(tǒng)的并聯(lián),又使系統(tǒng)的冗余度太大,安全信息的阻塞很可能造成事故。

最佳狀態(tài)應是具有反饋性能的閉環(huán)系統(tǒng)。在安全生產中,實行從金字塔式多層次生產管理結構向扁平化的網絡結構轉變,精簡機構、減少層次和中間環(huán)節(jié),加速信息流通;實行從傳統(tǒng)的順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的轉變和閉環(huán)管理,不僅可以延長安全周期,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效益。

2.由于安全工程對象系統(tǒng)和安全工程支持系統(tǒng)是相對獨立的,并且都是可分解系統(tǒng),又能分解為多個層次,因此產生了從高層次到低層次的一個并行工程系列。結合各施工單位的具體特點,進行相應的排序和組合,可形成相應的安全管理模式。例如:

①.典型的0457安全管理模式1就表示;

5個零目標的并行:工傷事故零目標、重傷事故零目標、重大設備事故零目標、重大交通事故零目標、重大火災事故零目標;

4個系統(tǒng)的管理對象的并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各序列;

5項管理基礎體系的并行:安全生產責任制體系、安全規(guī)章制度體系、安全教育培訓體系、事故預案體系;

7種管理方法的并行:安全檢查法、危險源預知、預控法、現場定量管理法、班組安全活動法、安全獎懲法、標準化建設法、三點(各專業(yè)各工序的危險點、危害點、事故高發(fā)點)控制法。

②.復雜、危險程度高,重要程度高、環(huán)境條件差任務的準備工作與簡單工作的并行

所以,各級領導應樹立多支點、多層次的管理意識。安全生產必須立足于多支點、多層次,實行技術經濟和法律手段以及文化效應的綜合利用,不斷增加安全生產規(guī)范化和標準化作業(yè)的技術含量,?,F場作業(yè)除了具體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監(jiān)督、監(jiān)護、警示手段外還要做到科技設施的落實到位,保障必要安全風險,提高安全生產的可靠性。其中,建設項目(工程)的勞動安全與衛(wèi)生設施必須與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三同時)標準,更是明顯的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

3.考慮各種安全因素的運行狀態(tài)和約束條件,并且對邏輯上精密相關的工程活動,進行同時或準同時的集成,能及時反饋和對預案進行評價和整改,是確保工作系統(tǒng)安全生產順利運行的一個必要條件。但這些并行活動之間不可能不存在相互影響,其中一些活動的中間或最后結果可能是影響另外一些活動方式的條件。為處理這兩個方面的無序性,保證安全生產目標的完整性和順利開展,必須輔之以反饋調整(PDCA循環(huán))法,去處理單純的順序和并行方法所忽略的階段間和活動間的相互影響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隱患2。

由于我國電網和發(fā)供電企業(yè)發(fā)展不平衡,大多數電力生產企業(yè)的建設、運行、維護、檢修等工作仍然需要大量的現場工作人員,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生產和管理方式2。所以,我們要正視直線制組織剛性的運作缺陷,為實現安全行為規(guī)范化、工作程序化、質量標準化,使安全生產的相關運行規(guī)則相結合,實行可靠的并行管理是可行與有效的。

其實現途徑可借鑒如下:

①.安全管理模型的系統(tǒng)化:建立多層次多領域的系統(tǒng)綜合模型,包括集成要處理的各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反饋的關系,例如:把管理重點放在事故預防的整體效應上,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就是一種并行管理模式。

②.信息共享化:為有可能操作安全管理系統(tǒng)模型,必須相應建立多層次、多領域的系統(tǒng)綜合信息庫,實現多層次的安全信息共享。否則無法支持安全生產的并行工程。

③.人員集中化:為減少信息傳遞時間和傳遞誤差,盡可能發(fā)揮各方面的作用,就要求將他們集中起來近距離協(xié)同工作。例如:打破公司總部所有部門與項目部一一對應的管理模式,對機構進行相應的合并、調整,對管理崗位進行重新設置就是一例。

④.各單位、各部門的安全措施、責任、技術、管理要落實到位,才能產生安全文明施工的綜合效果

可以肯定,安全生產不僅存在階段間的順序性,而且存在各節(jié)點的并行性。為實現安全生產目標所需要的活動,往往是多個的,他們得以進行的主要條件也是前一個階段活動的結果。所以在安全生產中,只要可能都應進行并行活動。例如:“一把手”負責制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就指各級黨政工團的第一負責人共同對安全生產所擔負的責任,齊抓共管共同對安全生產負主要責任的制度3。

結論

現代意義上的安全生產并行工程,不僅有可能縮短項目的周期,更重要的是它有可能改善安全工程整個過程的質量,從而提高安全效益。如何對人民的生命財產高度負責?如何應對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所提的一系列挑戰(zhàn)?在社會、經濟轉型,各種體制改革向縱深發(fā)展的大變革時空環(huán)境中,與時俱進、創(chuàng)立更加嚴格科學、符合時代要求的安全管理體制、模式與法規(guī)、條例,各種先進安全管理模式從不同角度提供了先例,安全并行工程機制的運行是有效抑制各種事故發(fā)生的措施,如何有效運行安全并行工程機制?應通過實踐進行完善與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