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文選讀后感

時間:2022-09-19 12:04:00

導語:魏書生文選讀后感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魏書生文選讀后感

魏書生,1950年生,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他自1978年任中學教師,至今已30年,因他在教育改革中的突出成績,先后榮獲省功勛教師、特級教師、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的專家,首屆中國十大杰出青年等殊榮。身兼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lǐng)導小組成員、中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全國中語會副理事長等38項社會兼職,講學足跡遍及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和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及馬來西亞。他撰寫的教學體會文章和教育改革及方法的專著深受廣大教師和學生的歡迎。他是我國教育界的杰出代表,它出色的工作,感人的事跡、精彩的講演和不同凡響的論著,不知折服了多少人!一直捉摸不透的我拜讀了他的文選,越發(fā)想更進一步地了解他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赐赀@套書之后我感觸很深。

他在日記中寫道:“課堂是藝術(shù)園地,這一園地應(yīng)該百花齊放。一個教師,要緊的不是忙著用這種教法去否定那種教法,不是去證明多種教法的沒道理,更不是糊里糊涂地照搬某中教法到自己的課堂上,不加任何改變就用。他應(yīng)當像蜜蜂一樣,在教學的百花園中,到處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來以后,釀造自己的課堂教學的蜜?!笔堑?,每位教師都應(yīng)該有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要結(jié)合自己的素質(zhì)、性格特點以及學校和學生的事跡,探索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

當人們問他:“你經(jīng)常開會,教學進度拉不下嗎?”他肯定地說拉不下。原因就在于減少了講讀課上講的時間。講的少,教師才更珍惜講課的時間,仔細考慮哪是必講的內(nèi)容,哪是講了以后學生能記住、能理解的內(nèi)容。講的少、學生才有可能記得住。剩下的時間干什么呢?讓學生讀書。讀得多,學生才能提高閱讀能力。讀的機會多,時間多,學生才自己去思考、捉摸、查字典、查資料、問同學才能形成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只有學生多讀書課文內(nèi)容自然就會在學生的頭腦中很清楚。如果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不熟,即使教師講得再精彩,學生的記憶能力再強,也只能是了解了片面,而不能把握文章的靈魂。在這方面我是深有體會的。在教學實際中,每講一篇課文,我都要求學生進行預習,了解課文的內(nèi)容??墒怯行W生就是不讀書。在學生的心目中,老師布置的讀書作業(yè)就等于沒有布置作業(yè),因為老師一下子無法檢查她們到底是讀了還是沒有?像這樣的學生占的比例還真是不少。一到課堂上,當教師或是同學問起問題時他們不是不會,就是不知從哪說起。就這樣一次、兩次、到了無數(shù)次。不會就不學,不讀書就不會,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如果每個學生都能一步一個腳印地走穩(wěn),也就不可能形成我們教師所說的差生。在今后的課堂中,如果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讀書就應(yīng)該把時間讓他們用到讀書上。哪怕是有一個兩個學生沒有讀,我也要擠出一點時間讓他們讀,讓我也從一步一個腳印做起。

同樣是課堂,有的教師視為位圖,有的教師視為樂園。同樣的一篇文章。一位老師講,學生學的興趣盎然,忽而眉飛色舞,忽而屏息凝視,覺得上課是一種享受。換一位教師講,學生學的索然無味,忽而閉目瞌睡,忽而驚覺欠伸,上課簡直成了受罪。

課堂效果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的功底和教育思想,即使是一些小的技術(shù)問題,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如果能在這些方面下寫功夫,做寫文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高漲一些,課堂教學效果自然也會得到提高。因此,我們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不要去埋怨學生上課不注意聽講,提問的時候沒有幾個人回答。我們應(yīng)該從自身的因素去尋找答案,應(yīng)該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也就在于我們就應(yīng)該想各種辦法讓學生喜歡自己上的課。而讓他們喜歡我們上的課,就應(yīng)該運用各種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

魏書生運用的方法有:組織教學、設(shè)計導語、設(shè)計板書、注意教態(tài)、說話聲音變化、引導想象、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之中、讓學生猜測教師、適當用一點班級用語、請學生說讀寫。他們書中舉了一些例子。使我感到收益非淺。

是的,課堂雖小,卻有著廣闊的鉆研天地,鉆進去,入了門,師生雙方都有無窮的樂趣,能極大的提高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wù)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自己的實踐。而我們平常往往把時間用得滿滿的,自然實踐的時間就少了。書中寫到一位學生說的話,他們最怕的是一堂課都是教師講,老師沒完沒了的分析課文,老師沒完沒了的表演做題,老師講得很苦很累,他們聽的也很累。為此魏書生就把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把上課留下來的時間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給學生一個自己實踐的機會,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提高。他說:“老師一點都不講,學生靠自己實踐,可能會形成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生一點不實踐,教師只靠自己講,那么學生一定不可能形成聽說讀寫的能力?!边@也無疑的說明了學生實踐的重要性。在小學階段,要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年剛開始的時候,我都要求學生寫日記??墒菚r間長了,有些學生寫的日記可以說是純粹的應(yīng)付差事,簡簡單單得幾句話就結(jié)束了??吹闷獢?shù)多了,于是也就開始要求不必要每天都寫。可是效果也不是太好,也中間也就存在著方法的問題,讓學生喜歡寫,而且能起到寫的作用,不斷提高表達能力。在今后要從這方面著手,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久而久之養(yǎng)成一種習慣,要讓他們覺得一天不寫就感覺缺少點什么。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語文教學的方法很多,不管用哪種方法一定要根據(jù)學校學生以及自己的特點,語文課的彈性比較大,可伸可縮,同樣的課文有的教師用一節(jié)課就可以結(jié)束,而有的教師講三四節(jié),甚至是更多,這就是教師自身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再加上自身的特點,從而又不同的效果。不管用哪種方法一定要讓學生從中有所得。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結(jié)合魏書生的教學方法,不管是那種就是要改變那些傳統(tǒng)上的滿堂灌,好像上課的時候老師不講就不是上課?,F(xiàn)在我們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師生的角色也在變化,不管怎樣,我們一定要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

看完這本書后,對我的觸動是很大的。在今后的教學中也要做一個有心人,不僅要善于學習,而且更重要的是善于總結(jié)。我常常要求學生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實今后我也要養(yǎng)成一種工作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