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小學文化建立核心力

時間:2022-09-17 03:54:00

導語:學校小學文化建立核心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小學文化建立核心力

孕育了厚積篤行、創(chuàng)新超越”學校精神,八十多年的辦學歷程。立足學校實際,凝聚、提煉、發(fā)展自身的價值理念,確立了讓師生詩意的棲居,讓生命靈動的跳躍”辦學理念;樹立了高舉詩意教育大旗,堅持文化鑄校、質量立校、文明美校、師資強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努力把學校辦成校園和諧、管理精致、質量過硬、師資優(yōu)良、特色鮮明的新教育實驗學校和省內外有影響的特色學校。辦學目標;形成了崇德、尚美、和諧、進取”校風、敬業(yè)、愛生、博學、善導”教風和“樂學、好問、善思、力行”學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教育信條,如:態(tài)度決定一切,細節(jié)決定成敗;好書伴我成長,閱讀點亮人生;只有專注和堅韌可以創(chuàng)造奇跡等。幾經討論修改,多方求教,以理念識別系統(tǒng)、視聽覺識別系統(tǒng)、行為識別系統(tǒng)、制度識別系統(tǒng)、特色識別系統(tǒng)五個版塊為主的詩意文化手冊便應運而生。系列理念文化的引領下,教師不僅完成了教學任務,而且享受到職業(yè)生活的樂趣;學生不僅完成了學習任務,而且享受到童年生活的快樂。為師生的主動發(fā)展、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生命的追求!像詩中表達的那樣給人以美感的一種意境、一種感覺、一種優(yōu)雅。詩意教育文化,詩意。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意趣相投、和諧共生的文化。基于此認識,校從理念文化、環(huán)境文化、管理文化、特色文化等方面架構起詩意教育文化的基本框架,探索和實踐中不斷豐富詩意文化的內涵,促進師生生命的成長,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確立務實創(chuàng)新的理念文化

一、準確定位。

能幫助廣大師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良好的校園精神文化具有催人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教育力量。一個孕育著巨大潛能的教育資源。

二、精心構思,打造優(yōu)美靜雅的環(huán)境文化

“一所學校的品味首先是一所學校的校園品味,包括每一個細節(jié),每一個建筑,每一處綠化都應該精雕細刻。”

學校積極營造人文環(huán)境,同時。努力做到育人于無痕之處。輕聲漫步過走廊”茵茵綠草,踏之何忍”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等溫馨的提示語隨處可見;詩意教師、詩意社團、詩意言行的宣傳牌,為校園增添了一道亮麗的文化風景;校園“好玩兒”電視臺、校報、校刊等裝點著學校的詩意氣息;學校定期開展快樂詩書節(jié)、社團風采節(jié)、陽光體育節(jié)、弘謇杯”民族精神傳承節(jié)等特色文化節(jié)日活動;定期進行行為規(guī)范示范班、書香班級、詩意少年評選;組織教師進行個人形象設計,征集學生格言,促進師生自我激勵、主動發(fā)展。詩意環(huán)境文化建設使學校做到時時育人、處處育人、景景育人,潤物無聲,生機盎然、催人奮進。三、以人為本,構建剛柔相濟的管理文化

校借海門市小學“達標創(chuàng)特”東風,2006年。按省實驗小學標準,配備有多媒體網絡教室、音樂舞蹈室、詩社活動室等15個專用教室,高標準裝備了校內閉路電視教學系統(tǒng)和演播室;將每個教室都建成了多媒體網絡教室。整個校園春天群卉爭艷,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碩果飄香,冬天白雪壓枝,成為了師生詩意棲居的樂園。

首先映入眼簾的一棵蒼翠的迎客松和鐫刻著學校精神的金牛伏櫪石,走進我校。左側的南花園矗立著象征學校精神的標志性雕塑—超越”南花園的北邊是u形教學樓和綜合樓;右側是標準的250米環(huán)行跑道,與學校的花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綜合樓上,精心布置了名詩、名畫、名星、名曲、名著,美其名曰:五名工程”讓學生耳濡目染名家的風采,激發(fā)學生不斷努力、不斷進??;教學樓三樓欄桿的鋁塑板上設計了學生喜歡的童書介紹,讓書籍成為學生永遠的朋友。作為詩意校園的重頭戲”詩苑,北邊是用木板刻成的古典詩詞,南邊是有關童詩的各種活動展示:有校園首屆十佳小詩人介紹,有近年來學生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發(fā)表的優(yōu)秀詩作,有參加小詩人夏令營活動的精彩瞬間…古代與現(xiàn)代的融合,靜態(tài)與動態(tài)的輝映,構成了學校充滿詩情畫意的教育空間和智慧空間。

“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是新教育實驗人最重要的追求,也是學校管理最重要的追求?!蔽倚1小耙匀藶楸?,剛柔相濟”的原則,落實“管理無大事,細節(jié)定成敗”即從大處著眼,勾繪共同愿景;小處著手,在細節(jié)中成就事業(yè)。

(1)重目標,凝聚人。學校規(guī)劃是構建管理文化的基本綱要。我們在制訂和實施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中,注重自下而上,堅持“民主生成”,在教職工共同參與、凝聚共識重生成與實施規(guī)劃,形成共同的愿景。學校每年的年度工作目標都由教代會全體教師表決通過;教師發(fā)展規(guī)劃和個人工作目標均由校長室與教師協(xié)商確定;期末舉行教師目標達成情況述評會,年末開展“平小十大超越”評選。引導教師將工作與實現(xiàn)自我價值相聯(lián)系,讓“厚積篤行,創(chuàng)新超越”成為學校的主旋律。

(2)重制度,規(guī)范人。制度建設是組織發(fā)展和效率提升的重要保障,更是構建詩意文化的基礎。為此,我們按“合法、合情、合理”的要求,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學習制度、考核制度、獎勵制度等,編印成冊,讓學校的各方面工作能及時、清晰地呈現(xiàn)在教師面前,增加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同時將重要的制度和規(guī)范,如《平小教師形象》、《平小學生一日常規(guī)》等,張貼于學校最顯眼的地方,使管理進一步規(guī)范化、科學化。

(3)重執(zhí)行,塑造人。如果沒有執(zhí)行,任何好的計劃都是零。為強化執(zhí)行,我們要求學校的管理團隊要踐行“四好”。一是計劃好。學校的每一項工作都要作精密安排,明確做什么,什么時候做,誰去做,如何做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二是布置好。我們要求行政布置工作時一定要簡單明了,指令明確,如果任務復雜,可以把工作內容、具體要求、完成時間、責任人及何時檢查等做成ppt,到時放映簡述即可。三是督查好。校長督查行政,將每周的各項工作分工到人,周末進行完成情況星級評定;行政督查教師,教學和德育兩條先值班行政,巡視查看條線人員任務完成情況,及時溝通,及時整改,月末組織教師百分考核。第四,總結好。為了讓大家能做好以后的工作,對工作的完成情況要適時進行客觀性評價。月末各行政人員都要整體反思條線工作,形成工作總結電子文稿,在校務會議上進行本月工作反饋,并組織行政人員考核,接受教師監(jiān)督。

(4)重氛圍,發(fā)展人。我們關注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成果分享,智慧碰撞,引領教師在團隊中成長。以超越者俱樂部為平臺,以“讀:主題閱讀+集體共讀+自由選讀;行:集體研討+課堂比武+多維交流;寫:教育隨筆+案例反思+專業(yè)論文;研:省市課題+微型課題+課程研發(fā)”為途徑,不斷加速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努力做到文化發(fā)展學校,文化浸潤教師。

四、打造品牌,孕育獨具個性的特色文化

播下了詩的種子;童詩教育的執(zhí)著前行,童詩教學的美麗牽手。彌漫著詩的芳香;詩意教育的宏偉構想,詮釋著詩的意境。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有堅持才有奇跡。為整體構建學校詩意文化思想體系,學校申報了全國新教育子課題《詩意教育”實踐模式的探索研究》從營造詩意環(huán)境、實施詩意管理、培塑詩意教師、探尋詩意評價、打造詩意課堂、引領詩意言行、開展詩意閱讀、組織詩意社團等八個方面進行科學的描繪,細致的規(guī)劃。將以“辦海門市一流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和“省內外知名的特色學?!睘樵妇?,彰顯詩意特色,鍛造詩意品牌,共建詩意家園。

但特色就是卓越。企業(yè)如此,特色并不意味著圓滿。學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校獨具個性的童詩特色文化,學校詩意文化建設的源頭和基石。學校的童詩教育以課程、行為、活動為三大核心元素,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不斷豐富著童詩特色的內涵。

于2007年暑期編輯出版了童詩校本教材《種太陽》全套教材共分低、中、高三冊,學校特色核心組教師在學習國內外童詩教學經驗。真正做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以主題單元閱讀和童詩創(chuàng)作技巧雙線并行,并融入了豐富的地方鄉(xiāng)土資源。讓孩子們理解并掌握創(chuàng)作和修改童詩的一系列技巧,讓孩子們誦詩、賞詩、寫詩的過程中啟迪思維,豐富情感,提高素養(yǎng),接受美的熏陶。結合南通市級課題《兒童詩校本教材的開發(fā)和實踐研究》學校積極開展童詩和數(shù)學、品德、藝術、信息技術等學科的整合研究,形成了要做好孩子》為童詩做動畫》等十多節(jié)童詩與學科整合優(yōu)質課例,形成豐富的童詩課程文化。當我開心的時候,就讀詩,當我感動的時候,就寫詩,詩中有善,詩中有真,詩中有美…這是由臺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作詞的平小校歌《詩意中成長》結合養(yǎng)成教育、環(huán)保教育,傳統(tǒng)美德教育等,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生動活潑、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詩,如王丹友小朋友寫的小蜜蜂》小蜜蜂,真勤勞/每天早早起,/天黑才離去。/要學小蜜蜂,/天天上學不遲到詩中,純真地表達了養(yǎng)成好習慣的信心。海門電視臺、南通教育》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了學校以詩促文、以詩育人的經驗。習慣養(yǎng)成的路上,校堅持以“用詩意的語言說話,用詩意的心靈生活”為目標,以“目標引領、分層推進、活動規(guī)訓、評價激勵、研究深化”為主線,形成多元的童詩行為文化。

都會引來師生關注的目光,每年的校園詩書節(jié)活動。經典詩詞誦讀”兒童詩原創(chuàng)大賽”詩配畫”等一系列經典活動構成了一道道豐富的活動套餐。學校先后組織教師赴上海、浙江寧波金華、江蘇常州等地參加童詩研討活動;邀請中國童詩泰斗圣野、浙師大原校長蔣風、中國童詩網總版主雪野、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周銳、童書皇后”管家琪等來校講學,為童詩教育注入源頭活水;2008年12月,校成功舉辦了南通市兒童詩教學研討活動,一次次的學習、分享、展示中形成多彩的童詩活動文化。同時也收獲著累累碩果:2006年,學校被評為海門市“童詩教育特色學校”2007年,新加坡花菲衛(wèi)理小學董成杰、陳永杰等校長來??疾焱娊逃?,同年“好玩兒”詩社被中國兒童詩網評為“十佳詩社”2008年,學校被授予“中國童詩教學寫作基地”銅牌;2009年,榮獲全國小詩人夏令營活動優(yōu)秀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