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地種植邊條參技術研究

時間:2022-04-28 09:13:28

導語:農田地種植邊條參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地種植邊條參技術研究

邊條參是集安地區(qū)主要栽培品種,也是“新開河”人參的原料,是通過兩倒制和修根整形的獨特栽培方式栽培而成的優(yōu)良人參品種。由于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林業(yè)政策調整,若想保持邊條參這一特有品種延續(xù),非林地栽培是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向,經過3年試驗結果表明,農田種植邊條參是可行的,為推廣農田種植邊條參技術,本文通過試驗總結出農田種植邊條參種植技術。

1選地

1.1位置參地應選擇運輸方便,靠近水源,地勢平坦或坡度不超過15°的緩坡,利于排水,背風向陽,自然災害發(fā)生頻率較低的地塊。1.2土壤選擇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的農田土,耕層20cm以上,土質疏松、肥沃,團粒結構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石塊少,犁底層為粘土或粘壤土,營養(yǎng)元素較全的地塊為宜。1.3前茬作物前茬作物以玉米、小麥等禾本科作物為宜。蔬菜、瓜果、花生地都不適合種植人參。

2土壤改良

2.1休閑養(yǎng)地種植綠肥-蘇子,種子0.75公斤/畝;壓綠肥,抽穗期用旋耕1.2機旋入土中;翻耕,翻轉犁深度40cm;7天后繼續(xù)翻耕3遍。2.2黑色休閑施有機肥3000kg/畝,旋耕1遍;施生石灰60kg/畝,旋耕1遍;用惡霉靈1kg/畝、辛硫磷水劑7kg/畝;2.3作床作床于播栽前進行。畦向根據地塊坡向順坡作床,以利排水。地勢平坦的地塊最好選用南北走向。作床規(guī)格:床寬120㎝,作業(yè)道寬80cm,床高30~40cm。

3播種

3.1播種時間分秋播和春播。提倡采用秋播。秋播:每年10月上旬至封凍前完成。春播:每年春天化凍后,4月份種子發(fā)芽前(或剛剛露尖)進行搶種,不得耽擱。3.2種子播種用種子選用優(yōu)良的人參裂口籽。選用種子純度100%,凈度98%以上,生活力95%以上的無病菌感染的參籽。3.3播種方法采用點播、條播或撒播的方式。點播株距×行距為3㎝×5㎝或5㎝×5㎝;條播行距5~10cm,株距3~5cm;撒播地種子用量為0.5~0.6kg/簾。可人工播籽,也可采用機械播籽。3.4覆蓋秋播覆土3㎝后再覆蓋鍘碎的玉米秸桿3~4㎝,春天出苗前下掉一部分,留3㎝的覆蓋物。春播復土3㎝后再覆蓋碎草3㎝。要求邊播種邊覆草,以防旱情。

4移栽

4.1移栽時間秋季10月份上凍前或春季4月份芽胞萌動前進行移栽。4.2參栽標準4.3移栽方法采用3-3制,即育苗三年翻栽,經三年后起貨。移栽時應做到隨起隨栽,參栽不隔夜。參栽有必要儲存時,將參栽整齊擺放在密閉的容器內,存放在冷凍庫中,溫度控制在-2~2℃,存放時間不超過20天。移栽時采用打板開溝。4.4栽參密度。

5搭設陰棚

5.1搭棚采用改良式連接棚,上層遮陽網;下層一面坡參膜,遮陽網遮光率65%,更換損壞的棚架材料,調整鋼絲使其繃緊。5.2參膜采用聚乙烯藍、綠色熒光塑料膜。厚度為0.06mm,寬為220~240cm。5.3遮陽網采用黑色塑料編織遮陽網。規(guī)格:寬420cm,遮陽率55﹪~60﹪。5.4參杈采用耐腐爛的長白落葉松紅木方,規(guī)格3.5cm×4.5cm×130cm;硬雜木料,最好是柞樹、刺槐。

6田間管理

6.1除草松土

除草用手工除草的方法,將田間雜草連根拔除,并全部清除到參地外。一年生參地雜草多,除草次數也多,一般需除草5~7次。松土一般在二年生以上的參地進行。早春芽胞剛開始萌動時,結合施肥用細耙輕摟或用手抓松。

6.2調光

每年春季進行苫棚調光。苫棚分兩步:4月下旬或5月上旬,先上一層參膜,以利壯苗;到5月下旬至6月初再上遮陽網進一步進行調光。夏季根據參地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措施將參棚內透光率控制在15~30%范圍內。一年生和留種田花期之前或溫度達到28℃要及時上二層遮陽網。秋季9月下旬,可以適當撤掉擋陽物,以增加透光率。

6.3水分管理

根據參地具體地形,設計合理的排水系統,保證多余降水及時排到參地外。春季桃花水要及時排到畦外,防止桃花水進入畦床,導致根病。根據土壤墑情來定。補水時采取床面噴灌或接雨水的方式。灌水時間掌握在早晨太陽出來之前和太陽落山以后,嚴禁頂強光灌溉。灌溉用水要用無污染、無雜菌的自然水,水溫不宜過涼或過熱。春季上棚膜之前,接雨水,以增加水分。生長期遇干旱季節(jié),且床面灌水條件不足時,可揭開參膜接雨水。接完雨水立即噴施防止黑斑病、疫病或灰霉病的農藥,晾晾床面后重新上參膜。

6.4病、蟲、鼠害的防治

病、蟲、鼠害防治遵守“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時時觀察,及時發(fā)現,準確診斷,仔細分析,從光、肥、水、氣、熱等農業(yè)因素和病源、傳播途徑、發(fā)生條件等病理因素查找病因。排除引發(fā)病、蟲、鼠害的不利因素,創(chuàng)造良好合理的環(huán)境條件,提前預防,按最小劑量原則,合理施用農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農藥使用遵循GB4285-1989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8321.1、GB8321.2、GB8321.3、GB8321.4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使用在人參上登記過的農藥和生物農藥。

作者:畢曉克 孫濤 單位:集安國參莊園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吉林人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