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安全事故探討

時間:2022-04-26 10:19:51

導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安全事故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安全事故探討

摘要: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安全問題非常重要,由于受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的影響,小學體育課堂中更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如果教師沒有有效的手段來預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對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會有較大的危害。所以,有效預防體育課的安全事故非常重要。鑒于此,本文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防范的問題及有效解決措施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安全事故;預防

學生在學校的安全是家長和學校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自實施素質教育以來,體育課程的教學受到重視,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體育課程的教學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健康,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由于小學生自身的安全防護意識較低,在體育課堂上的自我約束能力較差,使得安全事故容易發(fā)生,對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傷害。所以,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合理的措施預防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保證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安全。

一、預防小學體育課堂安全事故的意義

學校作為教育教學的主要場所,學生的安全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點問題。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主要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健康,重視安全預防工作的開展,能夠使學生在一個可靠的環(huán)境下開展體育活動。實施素質教育以來,體育教學得到了重視,小學生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通過科學的體育教學,能夠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學習到一定的體育技能。同時經過體育鍛煉,還能夠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另外,從家庭角度來講,在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大部分孩子都是家庭中的獨生子女,家長對其健康成長的關注度更高。如果受到傷害,會給家庭帶來極大的損失,同時對學校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預防安全事故發(fā)生,做好安全防護,能夠使小學生獲得健康成長,對社會和諧穩(wěn)定也有良好的幫助。

二、小學體育課堂中的安全問題

(一)教師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存在不足

在體育課程教學時,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體育運動技能,還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具備安全意識。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有部分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時,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指導不足,比如在進行體育活動前,需要做好預備動作。活動中要注意安全,運動量要適宜等,這些方面對學生缺乏有效的指導。小學生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對自身的認知能力較低,缺乏充分的安全意識,運動量不當等都可能會發(fā)生安全事故。另外,教師對學生的身體狀況了解不足,也會容易引發(fā)課堂安全事故。比如有學生由于自身身體素質較差,在體育運動方面的承受力較差,超過自身負荷的運動量會容易造成身體不適。教師沒有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在進行體育運動指導時,就會容易使學生受到傷害。

(二)體育基礎設施設備陳舊,存在安全隱患

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學校對體育課程的教學逐漸開始重視。但是在教學資源方面的準備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有部分學校由于經費不足的原因,體育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受到限制。有一些設施設備陳舊老化較嚴重,或者購買的設備器材是二手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小學生本身就活潑好動,在體育課堂上比較活躍,也容易受到各種器材設施的吸引,在使用這些設備時,對存在的危險不自知,容易發(fā)生安全事故。像一些體育器材本身就具有較高的危險性,籃球框架、單杠等,如果設備器材過于陳舊,學生發(fā)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大,一旦發(fā)生器材的損壞,就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傷害。

(三)學生自身問題

小學生年齡較小,自我認知能力有限,對體育課堂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認識不足,自我安全防護意識不足,因而在體育課堂中就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另外,小學生本身對體育運動就具有好奇心,活潑好動,在體育課堂上容易過度興奮而忘記安全問題。運動過程中容易出現身體損傷,或者由于不聽從教師的正確指導,在課堂中隨意散漫而引起安全事故。

三、有效預防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措施

(一)做好體育課前的準備,提高安全性

為了能夠更好地避免體育課堂中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教師在課前就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排除安全隱患,使課堂教學的安全性得到良好的保證。而課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1.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體育鍛煉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每個學生本身身體狀況不同,在參加體育活動時對運動的適應性也會存在差異。教師在進行體育運動教學前,需要對學生的身體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梢酝ㄟ^學生的班主任了解情況,與學生家長做好溝通工作,了解學生是否曾經有過重大病癥、日常的身體鍛煉情況、身體素質好不好等。在全面掌握了學生的身體狀況后,開展體育教學時,就會更有針對性,可以避免學生出現安全問題。同時,了解了學生的情況后,體育課堂上如果有學生出現身體不適,教師也會有一個初步的判斷。這樣能夠及時作出應急處理,然后再和家長進行聯系,可以使學生得到快速準確的治療,降低學生的傷害程度。2.對體育基礎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查體育教學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設備器材,這些基礎設施的安全是否符合要求,對學生的安全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在課堂準備工作中,教師需要對基礎設施設備做好全面的檢查,將設備器材的安全隱患排除。正式開始上課前,教師需要針對現場的體育設施設備進行仔細檢查。比如,對于爬桿、單杠等設備,要查看有沒有出現腐蝕、生銹等問題,同時要親自檢驗有沒有傾斜現象。如果是開展田徑運動項目教學,教師需要仔細檢查操場跑道上是不是存在阻礙學生的堅硬物體、碎石等,場地有沒有出現坑洼現象等,防止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出現腳部受傷。除了在課堂前對體育設施設備進行細致全面的檢查外,日常也需要對體育基礎設施進行科學的管理和維護,對于部分過于陳舊的設備器材,要及時更換,保證學生開展體育活動的安全。3.對學生的運動著裝要嚴格要求對學生的著裝進行要求,主要是引導學生做好自我安全防護,適宜的著裝是保證體育運動順利開展的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開始前,教師需要嚴格要求學生的著裝。檢查學生的穿著是否適合參加體育活動。比如,像緊身衣服、牛仔裝、衣服飾品過多等,都不適合體育活動時穿。還有部分學生隨身攜帶一些堅硬物品,如果在活動中不慎摔倒,堅硬物品會容易傷害到身體。教師需要做好課前的統(tǒng)一安排,嚴格要求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著裝,并且遵守課堂紀律。4.引導學生做好熱身準備活動體育運動在正式開始前,熱身準備活動是非常關鍵的,人的全身肌肉有一個準備過渡階段。在沒有進行體育運動時,肌肉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如果沒有將全身的筋骨活動開,突然間的劇烈運動,就容易使學生造成運動拉傷。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全身的準備熱身運動,手部、腳部、頸部、腰部等重要關節(jié)處都要通過熱身運動舒展開,這樣才能夠更好的避免運動中的身體損傷。

(二)對課堂中學生的運動過程進行實時監(jiān)控,做好教學安排

課堂教學開始后,教師要對容易出現安全事故的環(huán)節(jié)有預見性,做好防范工作。比如在跳躍運動中,踝關節(jié)、膝關節(jié)以及下肢肌肉群容易出現損傷。在指導學生進行運動練習時,要做好技術動作的重點指導,讓學生有重點關注意識。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應用教學方法,由于小學生課堂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精神不集中也會容易出現安全事故,教師在教學時,對小學生運動過程需要進行實時監(jiān)控和指導。比如在教學籃球運動的動作指導時,完成課前準備工作后,教師需要對運球、上籃的腳部動作等進行正確的示范指導,同時反復強調在運動中的安全知識。學生在自由練習時,教師要隨時查看學生的動作練習,對于學生錯誤的動作要及時糾正,防止因動作錯誤而出現身體損傷。

(三)強化課堂紀律

小學生由于自我約束力較差,在體育課堂中本身就活潑好動。如果沒有嚴格的課堂紀律,學生很容易養(yǎng)成體育課堂隨意散漫的習慣,做出一些違規(guī)行為,增大課堂的安全隱患,容易使身體受到損傷。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預防體育課堂中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教師需要進一步強化課堂紀律。除了對學生在體育課堂上進行嚴格的著裝要求外,還要對課堂秩序進行有效維持。要求學生做到守紀律、聽指揮,如果出現課堂嬉戲打鬧、違規(guī)操作、擅自使用設備器材等行為,需要有相應的懲罰。以此約束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規(guī)范學習,這樣能夠有效的降低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另外,在進行體育動作指導時,要多次強調練習流程以及原則,對學生的活動范圍進行嚴格的要求。同時在運動結束后,要組織學生將器材設備按照規(guī)定要求放置,避免由于亂擺亂放而出現安全事故。

(四)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做好心理指導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安全意識的教育,讓學生提高自身的保護意識,這樣才能更有效的預防課堂安全事故發(fā)生。由于小學生的心理還不成熟,自我安全意識較低,體育課堂上和同學之間不注意掌握尺度,在和其他同學碰撞中就很可能會摔倒。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做好批評教育,讓學生意識到不良行為引發(fā)的嚴重后果,引導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另外,在課堂中,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狀態(tài),對學生的異常情況要做好引導。比如有學生情緒出現不穩(wěn)定時就容易對其他同學產生攻擊行為,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教師要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從根源出發(fā),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通過鼓勵引導學生逐漸改變自身習慣。再者,在體育運動過程中,要留心觀察學生的身體狀況,如果發(fā)現有學生身體表現出異常時,要及時處理,防止出現安全事故。最后,要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如今的小學生在意志品質方面較為薄弱,受到挫折打擊時容易情緒過度反應,遇到困難也容易退縮,在體育運動中不吃苦。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與學生多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內心想法,通過針對性的引導,適當性的做挫折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的意志品質。使其能夠在運動中學會自我保護,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體育鍛煉,這樣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也能有效的降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下,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要重視安全問題,通過課前準備工作中全面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細致檢查體育基礎設施設備,嚴格要求學生著裝,做好熱身準備運動,對課堂中學生的運動過程進行實時監(jiān)控,做好教學安排,強化課堂紀律,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做好心理指導這些方面來有效預防課堂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鐘發(fā)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有效防范事故的發(fā)生[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7(14):23-23.

[2]陳軍.論如何避免小學體育足球教學與訓練中的安全事故[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9(5):105-106.

[3]黃潔芬.如何避免小學體育教學中產生安全事故的發(fā)生[J].家庭生活指南,2019(11).

[4]蘇琳.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問題的防范策略探討[J].科技資訊,2020,v.18;No.582(9):150+152.

[5]馮大剛.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預防[J].魅力中國,2018,(4):53-53.

作者:李聰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河海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