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探索

時間:2022-03-29 09:57:11

導語: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探索

摘要:目前,大學生的體育教學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考慮到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及學生的具體問題,很大一部分的一線教育工作者開始實施分層教學。分層次教學的定義是: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從而推進教學改革。實施這種教學手段能夠根據(jù)現(xiàn)有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教學計劃,從而發(fā)揮學生的最大潛能。本文通過分析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現(xiàn)狀及教學問題,提出相應的實踐應用對策的探討,從而有效的推進大學體育的教學改革,促進中國大學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高新一代高素質人才的身體健康水平。

關鍵詞: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實踐應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對我國教育的深入推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因材施教和個性化需求,注重發(fā)揮教師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發(fā)揮好“指揮官”的角色。我國教育部2014年印發(fā)的文件《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著重強調了大學生身體素質在綜合素質中的重要性,深切的貫徹落實“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一概念。因此,將有針對性的把分層次教學科學的引入到大學體育的教學課堂中,在著重分析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的配套的教學設計,把學生分成相對應的幾個層次,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發(fā)揮學生優(yōu)勢,實現(xiàn)大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大學體育教學模式,提高大學體育教育水平。

1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大部分大學的體育教學對每個院校的專業(yè)都有設置,而且學生對目前的體育課比較滿意,體育課上學生參與度比較高,每年都會舉辦與體育課相關的學校運動會、趣味運動會等,能夠活躍班級氛圍,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但還是有很多學校沒有把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工作落到實處,依舊存在著教學觀念的落后、師資力量不足、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問題急需解決,值得相關部門和教學第一線的大學體育教師進行積極的探索。1.1傳統(tǒng)的大學體育教學觀念落實。傳統(tǒng)的“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的學習理念已經(jīng)深入到學生和家長的內心,導致應試教育依舊橫行與教育界,而素質教育的相關政策得不到落實,只是一味地關注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深入人心,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將教學領域的窠臼徹底改變,還存在著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思想觀念依舊以填鴨式的滿堂灌來講解僵硬死板的理論知識,無法充分實現(xiàn)教學標準中制定的課程目標,從而錯過了青年一代身體素質發(fā)展的關鍵期。這使得部分高等院校的教育觀念未得到及時的更新,重視大學與本專業(yè)相關的文化課程,注重學生的學分成績,沒有意識到體育課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大學體育課中,存在體育教師簡單的按照課本大綱進行授課,采取粗暴式的一刀切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沒有將分層次教學引入課堂。而這種教學模式最終使學生只關注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成績,忽略了體育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使適齡青年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這嚴重的降低了大學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不利于體育課的正常健康的開展,也忽略了大學體育教學的實際意義,阻礙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在大學體育方面落實的步伐。1.2體育教師師資配備不足。在整個教育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必備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基本文化素養(yǎng)。教師不只是教學過程中的指導者,還扮演著朋友和知己的角色,指導學生的學習并挖掘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實際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各大高等院校在整體師資力量充足的情況下,并沒有意識到體育老師數(shù)量及資質嚴重不足的情況,出現(xiàn)了幾個專業(yè)共用一個體育老師甚至全校只有個位數(shù)老師的情況。數(shù)量上的欠缺只是一個方面,高等院校對體育老師的培訓也沒有引起必要的重視,只是考試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缺乏必要的重點培訓和專項培訓,從而整體的高等院校體育教師素質低下,不能滿足體育課的專業(yè)要求及大學生對體育項目的需求?,F(xiàn)有的教師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填鴨式教學,帶著學生在課堂上做統(tǒng)一的基礎訓練及基本的體能項目考察,沒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學生認為上體育課就是休息,就只是單純的玩耍,影響大學體育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及大學教育的新課程改革。1.3大學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在整個受教育時期,無論是社會教育、學校教育、還是貫徹始終的家庭教育,都堅定的認為,作為學生,最重要的是好好學習理論知識,使成績單漂亮。雖然現(xiàn)在高等院校也加入了德育的考察,舉辦各種社團挖掘大學生的興趣愛好點,而且家長開始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但是體育依然是三方教育都忽略的科目,沒有身體素質做基本的本錢,其他能力再好,也只是空中樓閣。在當前的大學體育課程設置上,大部分專業(yè)的體育課一周只有一節(jié),而且課程的內容安排上,包括基礎的熱身跑、四百米、八百米等課程設置,而且在期末時的體育考試內容只涉及以上的基礎項目,沒有創(chuàng)新性,無法從根本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會直接降低到課堂的教學效果,影響大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的提高。

2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對策

針對在實際調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各大高等院校及體育相關的教育一線工作者需要改善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解決在教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將分層次教學貫徹到大學體育課堂中,靈活應用多媒體教學策略,重視整體教學過程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注重開發(fā)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優(yōu)化教學模式,促進教育改革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2.1堅持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理念。在大學體育的分層次教學中,教育工作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核心。在堅持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尊重學生在整個大學教育體系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趨勢和發(fā)展特色,使學生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人公角色,積極主動的學習相關的體育知識,進行體育鍛煉。我國高等院校應轉變傳統(tǒng)的僵硬的教育理念,認識到大學教育在整個專業(yè)體系的重要作用,改變各個專業(yè)課的教育理念,跟上時代的步伐,積極的采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意見,給予學生應有的自由。與此同時,還需要注意學生的身體素質訓練及體育相關基礎知識的普及。在分層次教學的具體實踐中,教師應作出具體的教學策略,使各個項目符合學生的個性化設計。例如:針對籃球這個體育項目,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們不同的學習特點,制定分層次的教學方案,讓籃球基礎較差的同學,練習拍球運球,讓程度中等的學生練習傳球,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學習難度較高的定點投籃,在基礎練習課之后,可以組織相應的比賽,讓學生認識到,籃球不僅僅是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更可以將其發(fā)展成為個別學生的特長,從而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2.2引進專業(yè)教師,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大學體育老師的整體素質。當今高等院校中體育教師的數(shù)量欠缺、素質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仍然普遍,學校應加大教師體系的改革力度,在體育模塊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首先,在教師招聘中,增加對體育教師招聘的編制數(shù)量,在人才分配上傾斜,將年輕的師資血液灌輸?shù)酱髮W體育教學中,填補之前的師資空缺;其次,為高等院校的體育教師爭取學習進修的機會,多參加體育專業(yè)的國家級培訓和省級培訓,加強繼續(xù)教育,提升大學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與其他相關院校舉辦體育研討會或運動會,促進體育方面的整體發(fā)展,增加相互間的互動和合作。教師要結合目前的大學體育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分層次教學的問題,利用頭腦風暴的形式探索及時有效的應對方式,提高大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素質教育提倡因材施教,教學方法因人而異,大學體育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2.3合理進行課程設置,增加相應的課時,豐富教學內容。大學課堂規(guī)劃時,要避免傳統(tǒng)的課程安排陋習,采納學生的意見和上課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保證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程設置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第一,在課程規(guī)劃時,與教師進行深入的探討研究,適當?shù)脑黾芋w育課的課時數(shù),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的需求,這個過程要充分的采納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與經(jīng)驗豐富的一線教師進行探討,制定的課程策略合理且具有實施性。第二,豐富課程內容,在原有的體育教學基礎上,讓學生提議感興趣的相關的體育項目,并展開可行性分析,盡可能的使體育教學豐富多彩,例如:增設瑜伽課程的開設,利用多媒體觀看NBA等相關比賽,并對學生感興趣的項目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抓住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提高課堂的參與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第三,要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將學生所學習到的體育知識真正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將學生特有的個性和體育教學的共性相結合,在實際訓練中,將體育教學的公共性體現(xiàn)出來,能夠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開展,同時注意學生的個性化,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個體差異。

3結語

當前,社會現(xiàn)象瞬息萬變,大學體育的教育模式也應該跟隨時代的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改變當前不利于教育改革的現(xiàn)狀。目前部分高校仍然忽視大學體育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素質教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貫徹落實,而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應將分層次教學帶入體育課堂中,改變傳統(tǒng)的整齊劃一的教學策略,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層次,采用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大學體育的課堂效率。同時,應保持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三方的一致性和連貫性,避免其間的矛盾教育,支持和幫助學生能夠在教育課堂中展現(xiàn)自己,從而促進大學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我國高素質人才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海燕.淺談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實踐應用[J].湖北體育科技,2016(1):73-75.

[2]于明,高玉敏,楊俊峰.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6(83):118

.[3]丁海亭.大學體育分層次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6):161-162.

[4]王坤.高校體育教學中分層次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5):107.

作者:柴力達 單位:北京聯(lián)合大學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