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教學注意力控制探討

時間:2022-06-13 10:02:28

導語:多媒體教學注意力控制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媒體教學注意力控制探討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多媒體教學已經(jīng)成為當下學校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注意是認知的前提,課堂上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是有效教學的必備條件。多媒體教學具有圖文并茂、音像兼具的特征,能夠成功喚起并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但如果對多媒體的使用不當,也會導致學生注意力的分散與損耗,影響教學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多媒體教學對注意力的正面與反面作用,來探討如何恰當?shù)?a href="http://www.eimio.cn/lunwen/txxlw/dmtjxlw/201906/699431.html" target="_blank">控制多媒體教學中的學生注意力,一方面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對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優(yōu)勢作用,另一方面減少其對學生注意力的分散與損耗,使注意力得到高效利用。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注意力控制

隨著信息與媒體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重點之一。教育信息化的技術特點在于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智能化和多媒體化,而教育信息化的關鍵在于教學的信息化,多媒體教學在學校各階段教學之中的廣泛運用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但同時也給教師和學生在應對和處理信息時給注意力的管理帶來了挑戰(zhàn),如何解決快速增長的信息資源與有限的注意力之間的矛盾是多媒體教學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多媒體教學及注意力概述

多媒體教學是以多種媒體為手段和中介,以人的感官為通道,以呈現(xiàn)模式的多樣化為特征的現(xiàn)代化教學途徑和方式。多媒體教學能將文本、圖像、聲音、動畫及視頻等多種媒體相結合,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能夠使學習者接受視聽等多重感官通道的刺激,從而提升信息的傳播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美國心理學之父、實用主義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所謂注意,是意識以清晰而迅速的形式,在多種可能性中選取一個物體或一系列想法的過程。定焦、集中和意識是注意的關鍵因素。注意意味著對某些對象的忽視,以便更高效地處理其他對象,它與分散、混亂的精神狀態(tài)相對,后者稱作分心?!笔聦嵣希覀內祟惛泄倜繒r每刻都要接受大量的信息,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感覺剝奪實驗則告訴我們“我感知故我在”,注意力機制的作用在于把它們的絕大多數(shù)過濾掉,從而選出有用的信息。所以,注意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選擇,它是一個在分散的信息中進行集中的過程??偠灾⒁饬褪峭瓿勺⒁膺@種聚焦、選擇過程的能力。注意力是我們進行認知活動的前提,它使得人們的觀察、記憶、想象和思維等功能獲得了必要的支持。

二、多媒體教學中學生注意力的耗散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當今各種數(shù)字多媒體在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并且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輔助教學手段。它大大地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但同時多媒體的過度與不恰當使用對學生的注意力造成了損害。第一,注意力的分散與浪費。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和圖靈獎的得主、人工智能之父之一,赫伯特西蒙說過:“在一個信息豐富的世界中,擁有信息就意味著另一種稀缺,即信息所消耗的其他東西。而信息所需要消耗的恰恰就是信息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信息的富足就會導致注意力的貧瘠,我們需要將注意力有效地分配在那些消耗注意力的信息資源上?!痹谑褂枚嗝襟w教學時,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大量的廣告、新聞與資訊,這些源源不斷的影像、聲音、和噪音沖擊著學生的大腦,他們淹沒在未經(jīng)過濾的信息當中同時處理無關信息的能力下降,這導致了注意力的大量浪費。第二,注意力的超載。在多媒體教學中信息太多,學生往往還來不及思考就被迫著轉向著下一個信息,導致他們開始不假思索地接收信息,判斷力卻不斷下降。其次,信息高速度傳播導致我們忽略了大腦用于放松和休整的時間,我們沒有意識到學生已經(jīng)處于認知超載的狀態(tài),這也是導致學習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注意力的難以集中。網(wǎng)絡視頻中不斷快速跳動的畫面、節(jié)奏歡快的音樂這些都不斷刺激著學生的大腦,使他們感到愉悅,而當關掉電腦或手機時,隨之而來的卻是難以忍受的無聊與煩躁?,F(xiàn)代媒體信息使學生形成了一種對高強度信息刺激的依賴和習慣,從而越來越難以靜下心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來進行那些深層次、慢節(jié)奏的信息加工活動。

三、多媒體教學中注意力的喚起策略

(一)巧用多媒體———捕獲注意力。注意力也被稱為心靈的門戶,首先學生得對教學內容產生注意才有下一步的對信息的加工和理解。多媒體教學利用豐富的視聽覺元素,以及自身具有的連貫性和活動性,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播放一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多媒體材料,比如說歌曲、視頻、動畫、圖片等,以此來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便將學生從課間休閑娛樂的狀態(tài)迅速轉移到課堂中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材料應該盡可能精簡,時間不要超過五分鐘,不然學生將在多媒體材料上投放過多的注意力,而影響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二)優(yōu)化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與結構———喚醒注意力。一個好的幻燈片應該具有三個特點:主題明確、生動活潑、布局合理。合理的幻燈片布局與呈現(xiàn)效果會對學生的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個優(yōu)美的幻燈片具有界面美、布局美、配色美三大特點,對于學生的注意力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在文字上,應注意課件視覺主體應該突出:文字部分作為課件傳達信息的主體應做到規(guī)范、簡練和清晰,文字的段落大小、行距、字體、顏色、位置都要恰當,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切忌文字的大段大段堆砌,這樣只會讓學生抓不到重點,既讓學生浪費了注意力又使得他們失去了耐心,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將所有的信息全部放到一頁幻燈片上。在色彩上,幻燈片的色彩應該均衡。課件的色彩關系直接影響視覺效果,頁面顏色不宜太多,原則上不要超過四種顏色,幻燈片的背景顏色與文字配色要做到色彩一致、種類統(tǒng)一和對比和諧,過于雜亂的背景會使得文字不好配色,適當運用色彩的冷暖關系、對比關系,適當插入與內容相關的圖片,引起視覺注意;最后,對重要媒體素材的輸入,可加指示詞或線索詞等標志,來引導、合理分配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其對關鍵材料和內容的理解,此外還可以通過對重要信息的重復展現(xiàn),來提高學生對此的警覺度。在音像上,因為注意是由外界刺激經(jīng)過人的感覺通道后引起的,有研究表明,我們通過視覺獲取的信息量約占獲取的信息總量的百分之七十,聽覺約占百分之二十,其他感覺器官的獲取量占百分之十。所以我們在多媒體教學中無疑是要以視覺內容為主導的,然后要有效結合視覺和聽覺媒體,合理分配視聽覺媒體的比例,而一個圖文并茂、影像結合的幻燈片將給學生帶來感官上的享受。最后課堂應該留給學生一定的休息時間,以用來進行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加工和思考,以此起到加深鞏固的作用。在布局上,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還應該要具有邏輯感與層次感。布局應該均衡,掌握好對稱關系?;脽羝闹黝}還應該統(tǒng)一、切換的聲音動作效果最好一致,這樣是為了避免浮夸花哨的動畫效果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四、多媒體教學中注意力的引導策略

(一)明確的教學目標———監(jiān)控注意力。在信息過剩的時代,人們越來越缺乏耐心和專注力,在課堂教學中同樣如此,教學中過多的信息也會使學生接收的信息碎片化,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具體的教育內容之上,在課堂之中,要把全體學生的注意力凝聚起來,采用的途徑就是設立學生的共同行動目標,讓每個學生都朝著這個目標或任務前進。因此教師在多媒體教學的各個階段之中可以分配給學生一個具體明確的課堂任務,讓學生依據(jù)所要完成的任務來進行數(shù)據(jù)的搜集與整理,不致漫無目的、碎片化地沉浸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方向。其次,可以在課堂之中劃分集體討論時間和個人獨立思考時間,在某一時間段給予一個特定的任務,將碎片化的信息集中起來處理。最后還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知識結構圖等給所要講授的內容建立一個整體的框架,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感知與把握,從而感知、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以及教師的教學進程。(二)信息量適度與篩選———節(jié)約注意力。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常常容易被各種各樣的信息所吸引,如何阻止注意力的流失就顯得尤為必要了。奧卡姆剃刀原理告訴我們“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在多媒體教學中這條定理尤其重要。所以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問題不在于提供更多的信息,而在于如何分配好接收信息的時間,所以要將學生有限的課堂注意力集中在教師想要傳達的關鍵信息上,同時剔除與教學內容無關的信息,防止無關信息的干擾。(三)尊重個體差異———活用注意力。不同性別、年齡階段、個性特征的學生注意力之間存在著差異。這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注意的自覺性、目的性及各種注意的品質上。有些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的,求知欲強,注意力穩(wěn)定而集中,不容易分心。其次,作為氣質的生理基礎的高級神經(jīng)活動類型的差異,也影響注意力的個別差異,最后元認知的監(jiān)控與計劃水平對注意力也具有重要影響。而在多媒體教學中,自我監(jiān)控與計劃能力強的學生通常會擁有更加良好、穩(wěn)定的注意力水平,他們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不會輕易偏離學習路徑,能夠較好地應對信息干擾,對接觸的學習材料和內容有較強的關注度。所以,多媒體教學應該因材施教,更多地兼顧到每一位學生的需要。多媒體素材的呈現(xiàn)應考慮學生的認知風格,以學生為中心,結合好學生自身的興趣與身心狀態(tài)來進行組織與設計。(四)課堂交互與情意交流———維持注意力。多媒體作為一種強有力的傳播媒介,是人的“感官的延伸”,同時對于所傳遞的信息、知識和內容有強烈的反作用,但多媒體技術歸根結底只是我們用于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不能企圖完全用機器來取代教師。不久前BBC有一份研究數(shù)據(jù)說,在將來人工智能將取代我們現(xiàn)今的大部分職業(yè),而教師這個職業(yè)被取代的可能性極低,僅為0.4%。因為教育畢竟還是人的教育,教育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傳遞的活動”,教師應當創(chuàng)建愉悅輕松的學習氛圍,與學生交流互動,在課堂中傳遞一種積極的情緒,這對與學生的注意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積極情緒引導下學生會有更多的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性。與此相反,教師應該避免由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成為“ppt播放員”,教育從師生間的靈與肉的交流活動變成了“電子灌輸”。

五、結語

多媒體技術已經(jīng)成為當今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它喚起并牢牢抓住了學生的課堂注意力,與此同時存在著一些弊端,比如它導致了課堂中學生的無效注意與注意力的難以集中。在多媒體教學我們應當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特點,優(yōu)化多媒體教學素材的組合,與學生積極交流互動,創(chuàng)造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限的注意力資源能得到高效利用,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

作者:楊 科 單位:湖南科技大學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