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7-30 10:02:14
導語: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電教手段的支持下,數學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巧妙借助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完成新知、學習問題探究以及知識技能的鞏固提高,體現(xiàn)出電教手段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的支持和促進作用,也讓數學這門學科得以穩(wěn)定、均衡和持續(xù)發(fā)展。為促進電教手段應用價值的發(fā)揮,數學教師要注意將這種先進手段融入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揮其在課程導入、課堂教學以及練習指導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真正打造一個完整全面而又科學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
關鍵詞:電教手段;小學;數學;運用
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方案的調整和改進,促進數學教學與時俱進,巧妙應用科學先進的現(xiàn)代技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電教手段的普及帶動了小學數學教育的發(fā)展,也讓教師不再被傳統(tǒng)教學束縛,而是擁有一個創(chuàng)新空間,給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資源,擴大學生的發(fā)展平臺,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豐富而又深刻的學習享受。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建立現(xiàn)代化的教學觀念,積極分析電教手段的功能作用。同時注意研究數學學科優(yōu)化改進的方向,以便在數學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巧妙融入電教手段,密切師生關系,消除師生隔閡,讓電教手段在不同的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一、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的運用
(一)運用電教手運用電教手段設置疑問導入,調動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
疑問是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中最為主要的動力。在疑問的推動之下,學生會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探尋問題的答案,保持學習精神。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設置導入活動,用疑問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在疑問的設置方面,教師可以把電教手段作為重要的支持條件。因為電教手段生動直觀、形式新穎,其設置的疑問更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興趣和動力。
(二)運用電教手段設計懸念導入運用電教手段設計懸念導入,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猜想
小學生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群體,對于未知事物有著濃厚的探索欲望以及本能,教師可以在數學導入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巧妙設置懸念,讓數學課程的導入更有吸引力。為了引發(fā)學生的猜想,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以在設置懸念的過程中,把電教手段作為重要支撐工具,讓學生能夠在懸念的指引下找到自己努力探索的方向,在大膽嘗試中突破學習難題。
(三)運用電教手段開展情境導入運用電教手段開展情境導入,突出新穎性和獨特性
對于數學課堂的導入來說,情境導入是教師經常應用的方法,可以在情境體驗中把數學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學習新課的積極性,也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保持學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在情境導入方法的應用中,電教手段有著非常獨特的優(yōu)勢,可以讓情境更加生動鮮活,也可以避免學生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例如,在教學“循環(huán)小數”這個概念時,教師可以先用電教手段為學生展示一組動圖,圖片是交通燈的三種顏色變化順序,通過了解交通燈的顏色變化順序,為學生解釋生活中無限循環(huán)的案例。接下來教師再引出教材中的知識點,讓學生對循環(huán)小數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保證導入的新穎性和獨特性,也讓學生在數學情境化活動中有更加積極的表現(xiàn)。
二、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借助電教手借助電教手段突破重難點,對知識的感知更生動直觀
小學生因為數學學習經驗不足,本身積累的數學學習方法和技巧也存在明顯的欠缺,這讓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無法順利突破重點和難點,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學習障礙。在引導學生突破學習重難點時,引入電教手段,可以幫助學生輕松應對,同時提高學習信心。主要是因為在電教手段的輔助教學中,學生可以對知識進行更加生動直觀的感知,促使學生將視覺、聽覺等多個感官共同利用起來,促進知識內化和重難點的理解,獲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例如,在教學線段、射線、直線時,小學生對數學概念理解不清,常常會把這幾種概念混淆起來,因此形成了教學難點,教師可以用電教手段幫助學生化解難題。屏幕先顯示一個亮點,之后從亮點向右側射出一束水平線,幫助學生領悟射線的形成過程;用不同色彩分別在射線上突出第二個亮點與兩個亮點間的一部分,讓學生認識到線段是有兩個端點的;把左邊的一個端點向左側延伸就形成了直線,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直線無限長,沒有端點也不能夠度量的特點。
(二)借助電教手段發(fā)展數學思維借助電教手段發(fā)展數學思維,讓思維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有更大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課堂教學需要達成的目標,所以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方面,要加大研究并選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電教媒體進入數學課堂,可以改變當前的教學環(huán)境,把課堂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與思維創(chuàng)新?lián)碛懈嗟牟牧现С趾透蟮陌l(fā)展空間。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為增強學生對圓特點的掌握水平,教師可以設置疑問:大家在生活中看到的車輪都是什么形狀的?在學生踴躍回答之后,教師可以用電教媒體展示自行車、摩托車、汽車等模型以及圖片,然后讓學生進一步思考。隨后教師繼續(xù)用電教媒體手段進行演示,學生能夠迅速得出結論,認識到橢圓形車輪無法讓車輛在行駛時保持穩(wěn)定,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和靈活性。
(三)借助電教手段落實先學后教借助電教手段落實先學后教,促進學生個性化和自主性學習
先學后教是教學改革大力倡導的教學思想和教育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滿足學生自主發(fā)展的要求。對此,教師可以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先學后教的方法,促進學生進行個性化和自主性學習,同時發(fā)揮電教手段的優(yōu)勢。教師先根據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目標設計微課視頻,要求學生課前對視頻內容認真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卡,并記錄預習中遇到的無法解決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則先解決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困惑,之后圍繞教學重難點,進行師生探討和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就進行知識的消化吸收,讓先學后教成為學生自主能力發(fā)展的重要保障。
三、電教手段在小學數學練習教學中的應用
(一)利用電教手段培利用電教手段培養(yǎng)練習興趣,讓苦練成為樂練
數學練習課程對于數學學科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練習課占用的時間是相對較多的。以往的數學練習課程往往忙于做題和講題,導致學生陷入“題海戰(zhàn)術”中,反而引起學生的反感情緒,也降低了練習課程的效果。把電教手段應用到練習課程中,則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主要是因為電教手段可以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為學生呈現(xiàn)諸多動態(tài)信息,讓苦練成為樂練。例如,在“比例尺”的練習課程中,教師可以用電教手段營造參觀紀念館的情境,播放視頻搭配音樂,給學生以身臨其境的感受。然后在這一過程中提出問題:銅像是依照怎樣的比例尺制作完成的?請通過測量紀念館平面圖,并結合比例尺的知識求出實際面積。這樣的練習非常新穎有趣,會讓學生對參與數學練習保持濃厚的興趣。
(二)利用電教手段優(yōu)化練習過程
利用電教手段優(yōu)化練習過程,變枯燥乏味為生動可感過去的數學練習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主,由教師負責講題,學生則在講臺下認真聆聽,很少會涉及師生互動交流。而電教媒體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互動平臺,對整個練習過程進行創(chuàng)新優(yōu)化。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練習課程中,教師就可以先提出問題:將8塊糖分成2份,總共有多少種分法?哪種分法的結果可以用1/2表示?教師可以用電教媒體展示不同的劃分結果,然后讓學生通過這樣的直觀過程了解分數的含義,讓原本枯燥乏味的練習過程變得生動可感。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留出時間和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思考如何在解決相關練習時提高準確率和速度。
(三)利用電教手段提升練習效率
利用電教手段提升練習效率,讓學生迅速突破知識重難點以往在練習課程的設計實施中,教師要花費很多時間查找資料,而網絡平臺給教師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使得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迅速獲得所需資料,明顯節(jié)省了備課時間。在練習課程中,可以利用操作練習型的軟件和計算機輔助測試軟件來提高練習效率,力求在短時間內為學生呈現(xiàn)豐富的內容,增加練習容量,幫助學生突破重點與難點。例如,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練習課中,教師可以從網絡平臺上預先下載趣味練習題,幫助學生掌握課程學習中的難點:一個用細木條釘成的長方形框架,長度和寬度分別是10厘米和8厘米,假如要將它變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是否會發(fā)生變化?原因是什么?如果把長方形變成正方形,周長和面積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在學生討論練習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電教手段進行動態(tài)展示,增強學生解答練習題的效率和質量。在計算機普及和網絡信息技術日益發(fā)展的新環(huán)境下,電教媒體輔助教學成為常態(tài),也為現(xiàn)代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了手段與路徑。電教媒體手段生動直觀、內容豐富的優(yōu)勢,可以讓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煥發(fā)光彩,滿足學生渴求知識的愿望。同時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一直保持興奮愉悅的良好狀態(tài),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減少教師教學壓力的同時,打造精彩紛呈而又科學高效的數學課堂。小學數學教師要以新課標和新理念為指導,深入研究電教手段的有效應用策略,帶給學生良好的學習享受,滿足學生的個體學習需求。
作者:許佳靜 單位:連云港市精勤中心小學
- 上一篇: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 下一篇:法官責任豁免制度立法完善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