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資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論文
時間:2022-09-25 04:52:00
導語:利用資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數學教材(人教版),注重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反映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和環(huán)境,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為此,我們在課改實驗過程中,根據農村小學的實際,以及農村孩子見識面窄而好奇心強的特點,充分挖掘教材的編排意圖,領會其豐富的內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滿足學生好奇的需求,著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一、學而有“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前提
數學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求知的動力,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人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達到廢寢忘食、欲罷不能的地步。亞里士多德說:“思維是從驚訝和問題開始的?!睂W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活動往往來自對某個問題的興趣和好奇心。
1.趣──從“好奇”和“疑問”處開始
好奇是小學生心理特征之一。教師在課堂上要創(chuàng)設一種能促進學生好奇的氣氛,讓學生對新授的知識具有一股熱情,并在這種熱情的驅使下產生一種迫切要求獲取新知識的欲望,這樣,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自覺地積極開動腦筋,主動學習,讓創(chuàng)造思維得以發(fā)揮。如在教學“1~5的認識”時,教師作了這樣的處理,首先問:同學們喜歡到動物園看動物嗎?學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師接著問:“老師把動物園‘搬’到教室來,大家高興嗎?”全班學生立刻興奮起來,有的學生馬上反問道:“老師,您怎么能把動物園‘搬’到教室呢?我們今天要學習什么呢?”老師未作回答,而是播放“野生動物園”的多媒體課件。從學生的驚訝和疑問中,充分說明有趣的教學氛圍留給學生的是思考、探究。
2.悟──從“舉一”和“返三”中獲得
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本質是思維教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將所有的知識都和盤托出,把思維的內容全部表現在語言上,有些內容可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學生進入最佳求知欲和思維狀態(tài),讓學生積極思維,心領神會。如教學“10的認識”時,學生在學習了6和7、8和9的認識之后,學生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師上課之前沒有告訴學生今天的學習內容和任務,只是讓學生觀看多媒體──10的認識主題圖,然后問:通過觀察,你發(fā)現了些什么?學生匯報說:有9個學生和1個老師,共有10人;有5只在飛的和5只沒有飛的鴿子,共有10只;……老師進而提示:從這個圖中,你認為,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是什么?你準備怎么來學呢?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領悟,達到舉一反三的作用,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二、學而有“信”──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保證
現代教學論認為,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成為傳遞知識的無聲媒體、啟迪智慧的鑰匙及陶冶品德的潛在力量。寬松、和諧、民主、愉悅的教學氛圍,能促進學生產生自覺參與的欲望,無顧無忌地充分表達自己的創(chuàng)意的情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心理學研究表明:有利于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當一個人感到安全時,就不會害怕表現他的創(chuàng)新思維。就無須在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時處于戒備狀態(tài),從而肆意地閃現自己思維的火花。
1.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師應樹立“師生平等”的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愛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于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把自己置身于與學生共同學習新知識的群體活動中,以平等、熱情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等情況,拉近師生情感距離,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對學生提出的不合理的問題和做出的“怪異”回答,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決不能斷然否定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應提示他“再聽聽別人的意見”,引導學生在研討中自悟、自我否定。在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學生,而應給他們改過的機會,使學生產生的奇思妙想,用積極的態(tài)度加以扶植,形成輕松的學習氛圍,把學生推到真正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勇于求知欲望。如《分類》中的練習六第3題,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第一行有獅子、鹿、馬、金魚,多數同學都認為是水中生活的金魚,而有一個小朋友認為是鹿,因為只有鹿頭上長了角(圖上比較明顯),其它沒有,他認為應該是鹿,教師沒有簡單的判定,而是表揚了他能提出與眾不同的答案,并引導他深入觀察其它動物的特點。正是教師的寬容尊重,這個學生在做第三行“”這道題時,他就提出了兩種答案,其一,可劃去“”;其二,可劃去“”,而且還簡單地說明了理由。
2.合作──團結協(xié)作的學習環(huán)境
教育社會學認為班級學習本身就有社會交往、合作的因素存在。對于創(chuàng)新而言,合作更是必不可少的。當今重大科技發(fā)明無一不是高度合作的結晶。創(chuàng)造學理論也認為,對一個成功的“大腦風暴”(智力激勵)來說,小組技術比個人技術更重要,因為許多獨創(chuàng)的想法都在小組交流中產生,在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實例中,小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小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主體意識及學習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學困生的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將課堂上的單向信息反饋變?yōu)槎嘞蛐畔⒎答?,擴大信息量,在學習中相互啟發(fā)。如“分類”單元中有這樣的一道練習題,公園門前有三個三口之家,教學時,我讓學生自由組合,選出9人,扮演題中的三個家庭,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分類,結果學生的答案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有按家庭分類,按大人、小孩分類,有按男、女性別來分類,有按家庭稱呼分類等多種方法,學生在合作交流中探討了按不同標準分類的方法,并讓學生切實感受了群體的力量大大超過了個體力量,體驗到不同的學習方法得到不同的學習效果。
3.交流──自由自在的學習環(huán)境
在課堂教學中,哪怕學生的想法只是錯誤的“瞎想”,教師要加倍愛護,因為“想”的過程比“結果”要珍貴得多。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時,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表述一下一天的活動安排,有個學生在發(fā)言時就發(fā)現一天里有兩個7時、兩個8時……進而又說,一天有24時,為什么鐘表上的時間不是從1時到24時呢?自由自在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想說就說,盡管有些“話”顯得很稚嫩,但卻顯露出創(chuàng)造的火花,創(chuàng)新的靈感。創(chuàng)新思維就是在這自由自在的環(huán)境下產生和發(fā)展的。
三、學而有“創(chuàng)”──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靈魂
為創(chuàng)造而教是現代教育的主旋律,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具有“創(chuàng)新”的氛圍,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敢于猜想、大膽想象、善于求異、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勇于創(chuàng)新。
1.猜想──創(chuàng)新意識的萌芽
教育家波利亞指出:只要數學學習過程稍能反映出數學的發(fā)明過程的話,那么,就應該讓合情的猜測占有適當的位置??梢姡诮虒W中讓學生大膽猜測、假設,提出一些預見性的想法,實現對事物瞬間的頓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如學習“比一比”時,我準備了一袋棉花糖和一袋花生糖(花生糖多2粒),讓學生猜猜哪一種糖的粒數多?有的說棉花糖,有的說花生糖,并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中一個學生說:棉花糖看上去大(指體積),但不一定比花生糖多,一麻袋棉花就沒有一麻袋大米重。這種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的猜想,確實難能可貴,也閃現了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光芒。
2.想象──創(chuàng)新意識的源泉
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fā)現、發(fā)明等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的源泉?!睕]有想象就沒有創(chuàng)造,善于創(chuàng)造就必須善于想象。因此,課堂教學必須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展開豐富、大膽的想象。例如,第26頁上的小刺猬情景圖,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①5個蘋果,小刺猬背走兩個剩下幾個;②小刺猬背走5個蘋果,在路上掉下3個,還剩2個;③地上有3個蘋果,小刺猬背上有2個蘋果,一共有5個蘋果……學生們每一種想法,都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公務員之家
3.求異──創(chuàng)新意識的通道
求異思維是一種開拓型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形式,發(fā)展求異思維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求異,就無所謂創(chuàng)新。習慣于求異思維的人,不迷信舊理論觀念,而熱衷于探索未知領域,能提出不同凡響的新觀點。
讓學生從同一種材料中去探求不同的解答過程和方法,是提高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一種方法,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例如:教學8+9時,學生的方法有:①8+2+7;②7+1+9;③想9+8等于多少,8+9就等于多少;④因為9+9=18,所以8+9=17;⑤因為8+8=16,所以8+9=17;⑥點數;⑦接著數;⑧3+5+5+4=17等等方法,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求異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4.獨創(chuàng)──創(chuàng)新意識的靈魂
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的形成,關鍵在于培養(yǎng)他們的獨創(chuàng)精神,培養(yǎng)他們自覺而獨立地思考、操縱條件和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關系、層次和交接點,使其敢于突破常規(guī),勇于向傳統(tǒng)挑戰(zhàn)。為此,教師應當為他們提供較靈活的學習素材,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的奧妙,尋找具有規(guī)律性的東西,徹底擺脫思維定勢的影響。如學習教材72頁連減時,教師以本班一名學生家每天早晨放小雞的情景組織教學,多數學生都能根據情景中的內容列出8-2-2=4,而有個學生他就用8-4=4,并簡要說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對他的解法給予了充分地肯定,其實這個學生在解答中滲透了減法的性質,雖然他沒有學過減法的性質,但完全靠自己數學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他的解法無不閃爍著獨特的思維的火花。
課標實驗教材處處是豐富的素材,創(chuàng)新的天地,關鍵在于教師要更新教育思想,轉變教師的角色,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只有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數學學習的過程才會有學生創(chuàng)造激情和沖動,學生的視線才能沖出定勢的“圍墻”,學生的思維才會“長”出創(chuàng)新的翅膀。
- 上一篇:門診藥房藥品差錯防范策略論文
- 下一篇:心律失常藥物應用及類別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