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館藏文獻數字化論文

時間:2022-03-15 04:05:00

導語:圖書館館藏文獻數字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圖書館館藏文獻數字化論文

【摘要】文獻信息數字化為信息保存、傳播和利用帶來了偉大的變革,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數字化文獻在文獻保存價值和閱讀利用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局限,這是圖書館工作者需要認識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文獻信息;數字化;圖書館

在現代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文獻信息數字化正在給信息的保存、傳播和利用帶來偉大的變革。這種變革無疑將會推動人類對文獻信息的生產、保存和利用效率,從而對社會發(fā)展產生巨大影響。但當我們認識到館藏文獻數字化帶來的種種優(yōu)勢時,也要看到數字化存在的種種局限,并要積極正確地引導讀者閱讀和利用。

一、館藏文獻數字化及其意義

所謂館藏文獻數字化一是指通過購買電子文獻,下載網絡資源等方式獲取數字化文獻信息,增強館藏文獻數字化程度;二是指在圖書館內部將非數字化館藏文獻數字化。一般來說,館藏文獻的數字化,既可以很好地保存?zhèn)鹘y(tǒng)文獻,又能使被數字化的文獻成為其他館的虛擬館藏,成為整個信息網絡中的共享資源;既可以豐富虛擬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又能促進整個社會對信息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具體來說,它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于保護館藏文獻

館藏文獻數字化可以降低原件丟失和損失的風險。古老的文獻、照片都可以轉換成數字化文獻,避免讀者直接使用原件,以減少或避免原件丟失的機率,同時也可以擴大原始文獻的利用范圍。此外,館藏文獻數字化還可以對已經受到損傷的原始文獻起一定的修復和補償作用,還可以解決紙張脆化或變質文獻的保護問題。

(二)利于提高文獻的利用率

館藏文獻數字化在可以滿足用戶對文獻的多種需求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在線陳列,充分地向讀者介紹館藏,使讀者充分地了解館藏,以提高館藏的利用率。

(三)利于開展研究

館藏文獻數字化后,可以產生較原件可靠而功能性更強的數字資料,所以它有利于開展文獻或科學研究,從而擴大科學研究范圍。例如:對手稿字跡的鑒別,對圖畫、照片的放大瀏覽等等。

(四)利于圖書館的科學管理

館藏文獻數字化可以提高圖書館的科學管理水平,為讀者和用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首先,數字化文獻可以支持傳統(tǒng)圖書館的多種需求,為開展特色服務創(chuàng)造條件;第二,圖書館既能用較低的費用和風險對館藏文獻進行拷貝,也可以有效地開展館際互借等活動;第三,館藏文獻數字化后,可以節(jié)省圖書館的存儲空間,也有利于書刊的科學化管理和維護。

(五)利于開展有償服務,提高圖書館的經濟效益

館藏文獻數字化后,可以刻錄到光盤上自用或商業(yè)發(fā)行,或制作成網絡版放在服務器上共遠程檢索服務。通過電子商務系統(tǒng),便于在線有償服務與訂購,這樣可以增加圖書館的經濟收入,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還有利于開發(fā)館藏資源,產生出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的信息產品。

綜上所述,盡管館藏文獻數字化只是現有圖書館館藏形式的一種轉換,但它卻涉及信息管理、信息保存、信息服務和信息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和發(fā)展。作為信息資源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館藏文獻數字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館藏文獻數字化的局限

盡管數字化文獻館藏在快速增長,但它絕不會完全取代紙質印刷型文獻,傳統(tǒng)的文獻和圖書館以其不可替代性將會永遠存在。這是因為:

1.從目前的發(fā)展趨勢著,由于紙張需求量不斷增長,紙質印刷文獻也會不斷增長。據統(tǒng)計,在1978年至1998年的20年中,全球圖書、雜志、報紙出版的總趨勢是不斷增長。如20世紀90年代新成立的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立大學蒙特利分校,建校時沒有建圖書館,也沒有采購紙質印刷文獻,想用數字圖書館替代。但經過幾年實踐,他們發(fā)現網上已無法找到他們所需資料,不能滿足教學、科研需要了,于是他們又重新補購了大量的紙質文獻。

2.所謂數字圖書館也要依賴傳統(tǒng)圖書館的館藏印刷品信息資源轉換為數字化信息資源,所以未來的圖書館是對傳統(tǒng)圖書館紙質印刷型文獻的繼承和發(fā)展。

3.傳統(tǒng)圖書館已收藏的印刷品文獻數量極大,如轉換成數字化文獻需要相當的時日和大量的資金,即使是已轉換為數字化信息資源的原紙本印刷品仍需要繼續(xù)保存,特別是圖書館保存有許多的“珍本”、“善本”及大量具有保存價值的文獻資料,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越來越珍貴。這類書刊資料也標志著圖書館的品位和價值,圖書館也將永遠把它們作為收藏重點和鎮(zhèn)庫之寶。

4.在閱讀利用方面,紙質印刷型文獻:一是能夠在各種環(huán)境下以各種方式閱讀,無需任何設備。特別適合于各類人員尤其是兒童少年的閱讀學習,也適合于科研人員的研究和具有某些方面興趣的人們的欣賞;二是傳統(tǒng)書本的閱讀更能夠體現閱讀的功能和作用。它能夠學習語言、鍛煉思維、體會閱讀的美感,豐富想象、再現生活情景、享受閱讀的快樂。而數字化文獻這種強調信息檢索和利用功能的媒介則不能完全體現出這些書本文字所具有的功能。

5.紙質型文獻信息具有原始記錄性,而電子文獻由于便于修改、拷貝和難以防偽等,容易使人們對其原始性失去信任。所以一些重要的具有證實和確認意義的文獻仍將以紙質印刷型或紙質手抄型存在,并繼續(xù)發(fā)揮其特殊的社會功能。

綜上所述,數字化文獻信息和館藏文獻數字化的趨勢并不能代替?zhèn)鹘y(tǒng)圖書館的功能。數字圖書館的缺陷正是傳統(tǒng)圖書館的優(yōu)勢。

三、館藏文獻數字化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館藏文獻數字化雖然存在許多局限,但它畢竟給傳統(tǒng)文獻信息的保存和利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所以數字化也將會成為圖書館館藏建設中的重要趨勢和任務。在這個趨勢下,鑒于上述的分析,我們在館藏文獻數字化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重復建設問題

如前所述數字化文獻的最大特點是有利于資源共享。所以數字化建設中的重復問題就顯得特別重要。圖書館一方面要根據本館信息資源建設的目標、館藏特色和用戶需要進行館藏文獻數字化建設。因為不可能把館藏所有文獻數字化。另一方面,圖書館還要考慮其他圖書館、特別是成員館的館藏數字化進展情況,考慮全國文獻資源的整體布局和建設狀況,使本館館藏文獻的數字化有利于一個地區(qū)、一個國家甚至國際文獻資源數字化建設和發(fā)展的要求,成為整個文獻信息系統(tǒng)的一部分。所以,要特別注意把那些具有長期保存價值的、符合本館用戶需要的、急需保護的“特色館藏”作為重點,并有計劃地進行數字化,建立具有本館特色的數據庫。這樣才能優(yōu)化館藏結構,提高館藏利用率,避免重復建設,提高社會文獻資源的保障水平和開發(fā)利用程度。

(二)標準化問題

館藏文獻數字化涉及文獻信息描述、組織和檢索等多個方面,要實現資源共享,就必須統(tǒng)一標準,加強兼容性,盡可能實現數字化中的標準化。

(三)館員素質問題

館藏文獻的數字化也給館員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圖書館工作者已不是僅限于對傳統(tǒng)紙張文獻的收集、整理、組織、管理等工作,而是將會面臨更多的信息載體和信息服務方式,將要學會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傊F代的圖書館工作者應當是信息專家和信息工程師,是信息系統(tǒng)的設計者,也是信息用戶的導航者。

(四)圖書館工作者應積極引導讀者正確閱讀

在數字化文獻信息日益增長,人們對數字化文獻信息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特別是青少年的印刷品閱讀質量和數量每況愈下的趨勢下,圖書館工作者應責無旁貸地成為書本閱讀的導師和顧問,而不僅僅是我們所強調的網絡信息導航者和信息技術掌握者。圖書館員應該首先認識到書本閱讀,特別是印刷品的經典著作閱讀永遠是人類思維、品格、精神、審美、成長進步的階梯,永遠是人類精神財富來源的不可替代者。信息技術固然為人類的信息保存、處理、傳遞和利用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它永遠不能代替書本閱讀。

【參考文獻】

[1]王子舟.圖書館學基礎教程[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2]王懷詩,沙勇忠.館藏文獻數字化:意義、進展與問題[J].圖書館學刊,2004,(2).

[3]李英姬.淺談圖書館傳統(tǒng)文獻資源的數字化[J].圖書館學研究,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