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C語言教學創(chuàng)新

時間:2022-04-16 11:13:00

導語:高職C語言教學創(chuàng)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C語言教學創(chuàng)新

1前言

C語言功能豐富,表達能力強,使用靈活方便,應用面廣,目標程序效率高,可移植性好,既具有高級語言的優(yōu)點,又具有低級語言的許多特點,能完成用戶的各種任務,特別適合于進行系統(tǒng)程序設計和對硬件進行操作的場合。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全國計算機應用技術證書考試和全國各地區(qū)組織的大學生計算機統(tǒng)一考試都將C語言列為考試范圍。長期以來C語言的教學內容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體系結構,各種教材都大同小異。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從大學到高職,大多數學生都反映C語言難學,全國二級考試的通過率也較低,尤其在高職院校,通過率基本上在10%左右。這樣一來老師教學沒有信心,學生學習更是沒有信心與動力。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將對高職C語言的教學進行研究并提出教學改革的思路,以期改善高職C語言的教學效果,更好地實現高職的培養(yǎng)目標。

2目前C語言教學現狀分析

2.1C語言教學的評價標準和高職的培養(yǎng)目標不一致2002年教育部高教〔2002〕2號《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高職C語言教學改革探索的思路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高等技術性專門人才。"2004年2月28日,教育部周濟部長指出:“高等職業(yè)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高技能人才,這類人才既不是白領,也不是藍領,而是應用型白領,應該叫“銀領”,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既要能動腦,更要能動手,經過實踐的鍛煉,能夠迅速成長為高技能人才,成為國家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案呒寄苄腿瞬拧笔侵父呗氃盒E囵B(yǎng)的畢業(yè)生,是技能水平較高的人才,它有別于學術型、工程型人才,也有別于一般技能型人才。

高職院校開設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程序分析能力,程序設計能力,以及程序調試能力,重在能力的培養(yǎng),為后繼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程序分析、設計和調試的基礎,而不在語言本身規(guī)則的學習。過去高職C語言的教學大多采用全國二級考試的標準來進行衡量,全國二級考試分為理論與上機考試兩部分,這兩部分必須都通過才能拿到全國二級證書。其中理論部分包括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C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和程序設計等知識,通過對二級理論試卷的分析與統(tǒng)計可見,二級考試不僅考C語言的知識,還有軟件工程等內容,整個試卷中C語言相關的考題占75%左右,并且有關C語言部分考核的主要關注點是語法規(guī)則,注重細節(jié)問題,甚至是鉆牛角尖的知識;上機考試部分共三道題,題量較小,每題的分值高,不能全面反映學生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一直以來高職學校采用二級標準來評價C語言的教學,就存在評價的標準與教學內容不一致、評價的標準與高職的培養(yǎng)目標不一致的問題,當然就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的能力。

2.2C語言本身的特點帶來學習困難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C語言有豐富的運算符、語法限制不嚴,程序設計自由度大、數據類型豐富且可由用戶自定義,所有這些特點,既可看作是C語言的優(yōu)點,又可認為是k-語言學習的難點。例如運算符豐富這一特點是便于已熟練掌握u語言的用戶使用,可對于初學者來說,卻是增加了難度,如自增/自減運算符(++/一),它可以提高運算速度,簡化程序,但它只能對變量進行運算,并且運算符前置和后置的效果是不一樣的,初學時往往很難注意到這些,在分析含有自增自減運算符的程序和用它寫程序時往往就會出現錯誤,并且這樣的錯誤有時較難發(fā)現,學生更是難以理解。再比如語法限制不嚴、程序設計自由度大這一特點,在使用時學生往往弄不清哪種表示是正確的,增加了程序理解的難度。所有這些都說明C語言的特點給初學者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2.3程序設計本身比較抽象,學生相關計算機的知識不夠高職C語言課程大多開設在第一學期,由于高中階段大多數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積累不夠,學生剛進校就學習C語言,感覺非常抽象,總不能理解內存中某個變量值的改變,當前某單元存儲的值是什么?為什么寫這樣的程序就能得到需要的結果?CPU到底如何工作?學生往往思考這樣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答案通常在后續(xù)的專業(yè)課程中。這也給C語言的學習帶來了較大的困難。

2.4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過去C語言的教學仍然沿襲課堂講授、布置作業(yè)及實驗的“教本位”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注重教的原發(fā)性和主動性,把著眼點放在“教”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拔抑v你聽,我教你學”的這種“滿堂灌”的方式,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教學是單向的由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發(fā)揮不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5學習語言需要有較強的邏樣思維能力高職C語言這門課程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程序分析、設計和調試能力,這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我們的學生在高中階段這方面能力的訓練不夠,因此所寫的程序通常邏輯不夠嚴密,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并且自己還難發(fā)現與理解,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障礙。

3C語言改革的措施

綜上所述,我們擬對C語言教學進行改革探索。通過以上的分析,結合高職的培養(yǎng)目標,將采取這樣一些改革措施。首先是準確地定位課程目標,然后重組課程體系結構,對知識點進行分層講授,注重解題思路、算法實現、編程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進行精講多練,淡化語法規(guī)則,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各種自主學習的平臺,最后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實現對學生的全面評價。高職C語言教學改革探索的思路。

3.1準確地定位課程目標只有進行了準確定位,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改革,尋找弱點與不足。C語言在高職計算機類專業(yè)課程中屬于專業(yè)基礎課,其作用是為學生將來學習專業(yè)課打下程序分析、設計和調試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程序設計和邏輯思維的能力,注重的是解題思路,并不特別強調語言的語法等細節(jié)問題。對于非計算機類專業(yè),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程序設計的能力。因此本課程的課程目標是使學生掌握C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為后續(xù)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程序設計分析、設計和調試基礎,并且學生能夠以C語言為工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用C語言寫出中等復雜程度的程序。

3.2重組課程體系結構,進行分層講授根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我們需要對長期以來形成的C語言內容體系進行重組。通常C語言的教材和參考書,都是按照十二章的內容體系進行編排與組織的,有較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結構,但是這樣的體系結構更注重的是C語言語法的講解,重點在于C語言本身的知識講解,對于程序設計方法、解題思路等不作重點。高職學生學習C語言的目的是掌握程序分析、設計和調試方法,把C語言作為一個語言工具,不需要過多強調C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而要強調解題思路,程序設計方法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高職的培養(yǎng)目標和培養(yǎng)規(guī)格需要擺脫學科教育的束縛。根據程序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重組C語言的課程內容體系就是改革首先要做的事情。

依據程序設計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C語言課程的內容體系應以培養(yǎng)程序設計能力為主線,淡化C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紤]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等多方面的情況,我們進行分層講授,分層包括兩方面,一是將學生進行分層,二是將知識點進行分層,不同的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不同,但必須達到基本的要求,即掌握程序分析、設計和調試的方法,能寫出中等復雜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