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愛的教育價值思索

時間:2022-06-10 03:26:00

導語:幼兒愛的教育價值思索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愛的教育價值思索

一、以愛為本,體驗家庭愛的真諦

家庭是愛的搖籃、時代在發(fā)展,現(xiàn)代家庭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不需要照顧弟妹,沒有機會去關心呵護比自己更小的孩子,家里好吃的好玩的都獨享,不知道謙讓,在家里地位是重中之重,祖輩、父輩的愛都集中在他們身上,愛只需吸納而不需要付出。去年,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僅在農(nóng)村家庭中就有60%的孩子不懂得體諒父母,近55%的孩子隨便亂花零錢,不珍惜父母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糧食和血汗錢。針對此現(xiàn)象我們可以開展一個“說好幾句話”的活動。第一句:每天早晨起床后:“爸爸媽媽,早上好!”第二句話:每次上學離家時(或進校門時):“爸爸媽媽,我上學去了,再見!”第三句話:每天放學回到家里:“爸爸媽媽,我回來了!”第四句話:每天晚上睡覺前:”爸爸媽媽,晚安!”通過這樣一個活動,有力地培養(yǎng)了孩子尊敬長輩,禮貌處事的態(tài)度,同時曾進了孩子與大人之間主動溝通能力,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感受到了家庭的溫馨與諧和!

二、以愛為本,體驗老師愛的真誠

幼兒的心靈干凈得像張白紙,但是她們也是有自己一套判斷標準的,只有教育者的真誠才能感染幼兒,、耐心教育,講究藝術,是養(yǎng)幼兒良好社會性行為的有效途徑,在要求幼兒做什么,不做什么,常會發(fā)生“危機”,即幼兒任性,無理取鬧等,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耐心地教育。說服并不等于說教,向幼兒一本正經(jīng)地說大道外,幼兒不愛聽也聽不懂,要使說明有成效,就需要講究教育藝術。幼兒是他們自身情感的主體,他們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會表現(xiàn)在臉上,在正確耐心的教育下,幼兒可以逐步做到情緒穩(wěn)定,并形成積極的健康的心境。有些不耐心的老師遇到孩子鬧脾氣就束手無策,甚至打罵孩子,將問題推給孩子家長,這都是不正確的、孩子想得到的是真誠,他們有時對老師的尊敬大于對家長的服從.老師與幼兒間的問題一旦交給家長,孩子便不再信任老師,產(chǎn)生恐懼老師的心理,那教育工作就真的失敗了,也許孩子的性格也會從此扭曲,變得膽小怕事!凡為教育者皆知“教無定法”,教育學生不能搞翻版,要因人而異。我在幼兒教育工作的實踐中深切體會到,除了“教無定法”外,還應符合幼兒教育特點,做到“教無定時”。幼兒的生活即課堂,學習、玩耍無明顯界線,學也是玩,玩也是學。因此對嬰幼兒的教育應針對具體情況,靈活安排時間。幼兒的活動是多姿多彩的,幼兒的興趣是豐富廣泛的,幼兒的好奇心是永無止境的。因此對幼兒的教育應隨時隨地進于;,而不受時間限制。只要幼兒感興趣,就應及時利用他們的求知欲、注意力,讓其感知、理解和記憶,從而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在組織幼兒戶外散步時,我經(jīng)常引導幼兒注意周圍所見事物,進行認知教育,遇到年長者,讓幼兒說:“爺爺好!”、“奶奶好!”,進行禮貌教育;有時組織幼兒進行實踐感知活動,有些東西可以讓幼兒摸一摸,聞一聞,加深感性認識。隨機應變地進行補充、擴大教學內(nèi)容,多渠道,多方位地進行教育。

三、以愛為本,體驗自然愛的真摯

在孩子們眼中,每一棵小草、小花,每一只小動物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需要用愛來呵護的。教育工作者便可充分利用孩子“善”的天性,從自然中任何一件小小的事物著手來啟迪孩子愛的心境。將物擬人化,也是愛心教育的好方法。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把物同他自己的活動結(jié)合起來,不失時機地將物擬化成人,愛心教育就落到了實處。譬如,孩子在捉揉踩打小貓時,你可以說:“你再踩打小貓,它就不和你交朋友了。”

總之,愛的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有責任搞好幼兒的教育工作,讓他們懂得愛,讓他們擁有勇敢、堅定、機智的美德,同時也讓他們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懂得善良、同情、友愛、關懷……從而,讓我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