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指導策略分析
時間:2022-10-17 10:23:57
導語:家庭教育指導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接觸的第一個環(huán)境,是孩子們?nèi)松牡谝凰鶎W校,對孩子一生成長的影響非常大。家長與孩子相處時間長,機會多,家長的言行舉止時刻在影響著孩子,家長的教誨伴隨著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作為孩子成長和通向社會的橋梁,對孩子的個性成長、身心發(fā)展至關重要,但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經(jīng)常會存在很多困惑,需要教師運用專業(yè)知識幫助家長解決,要家長與教育工作者去共同面對。下面,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家長教育孩子的困惑成因
1.心理發(fā)展的必然階段。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經(jīng)歷各種心理發(fā)展的階段,叛逆期的到來常常讓家長頭疼不已。當孩子的獨立意識開始發(fā)展和覺醒,他們會強烈地希望擺脫他人的束縛,一切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孩子也許內(nèi)心清楚家長是正確的,但是強烈要求自己對自己的事做主,即使是錯的也要自己做主,叛逆心的根本是追求思想意識的獨立。也有部分家庭采用高壓政策對孩子進行教育,導致孩子服從家長并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于家長的勸導和教育,表面上順從了,但是根本不信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壓抑就會爆發(fā)出來。2.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孩子們承受的學習壓力較之以往大得多,面對客觀環(huán)境中的各種困難,家長未能給予良好的引導,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情緒,意志消沉,心態(tài)悲觀,情緒低落。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引導,當前獨生子女家庭很多,家長們希望完全把孩子保護起來,盡量讓孩子不會遇到任何挫折,如同溫室里的花朵。而實際抗挫折能力是人生中的重要一課,需要家長和孩子正確面對。3.家長教育方式問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需要掌握教育知識和方法幫助孩子成長。有的家長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自己的孩子,這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嚴重;有的家長眼睛里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yōu)點,只看到缺點,并放大缺點,導致孩子不夠自信,厭煩家長的說教。這些錯誤的教育方法都會讓家庭教育事倍功半,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
二、教師如何指導家長正確進行家庭教育
1.緊密與家長聯(lián)合。如果家長抱著將孩子交給學校就萬事大吉的態(tài)度,是很難與學校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的。教師應該指導家長轉(zhuǎn)變觀念,在孩子的整個教育階段都積極參與教育工作和各種活動。教師要及時將孩子在學校的各種動向告知家長,家長應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活動。在寒暑假這樣比較長的假期,教師要跟蹤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情況。家長對于孩子在課外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交友情況、活動情況應該密切與教師溝通,遇到教育問題不要松懈,要積極面對,努力解決。只要家長能夠轉(zhuǎn)變觀念,運用家校合作、以人為本的理念教育孩子,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會給予家長足夠的幫助。2.指導家長采用正確的方法與孩子交流。家長在進行家庭教育時,需要與孩子加強溝通。中國傳統(tǒng)教育家長居高臨下,孩子俯首帖耳,家長是絕對權(quán)威,而孩子是不需要發(fā)言甚至是不被允許發(fā)言的,只有服從。家長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小孩子懂什么”,就剝奪了孩子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權(quán)利和機會。為此,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要注意觀察家長,如果是傳統(tǒng)意識較強的家長,教師要對家長進行教育理念的引導,讓家長設身處地為孩子著想。孩子的想法、意見固然是不成熟的,但是如果從來都不需要發(fā)言,不需要思考,他們永遠就得不到鍛煉,也就不會成長。教師要指導家長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民主、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在融洽的氛圍中自由思考,并且能夠發(fā)出自己的聲音。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中,教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具有獨立思想意識的人去看待,而不是一個只需要喂飽穿暖的小動物。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加強與孩子的溝通,讓孩子敞開心扉,把家庭當作溫馨的港灣,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夠在這個港灣中與自己的長輩探討解決。3.將正確的教育方法介紹給家長。家庭教育是樸素的,也是豐富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教育的技巧,盡量不要采用損傷孩子自尊心的方法。例如,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避開在人前批評的情況,想一想自己也不希望在人前丟臉,何況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孩子。在批評時,要注意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不能一味看缺點而忽視孩子的優(yōu)點。之前批評過的事情就不要再翻舊賬,這樣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一旦在家庭中發(fā)生爭吵,雙方都要保持冷靜,等待情緒平息之后再批評或者做決定,避免在情緒激動時做出不當?shù)男袨椤?/p>
- 上一篇:家庭教育對學生的重要性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改革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