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要素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11-26 04:27:13

導語:音樂要素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要素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應用

摘要:音樂是人類在漫長發(fā)展史中創(chuàng)造的一種偉大藝術,能夠充分表達人的思想、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氣質和修養(yǎng)。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音樂作為一門重要的藝術類學科,在高中階段的作用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優(yōu)勢在于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以及增強人文素養(yǎng)。文章通過分析音樂理論中的音樂要素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其在高中音樂鑒賞中的表現(xiàn)和作用,深入剖析音樂要素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當前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鍵詞:高中音樂鑒賞;音樂要素;情感態(tài)度;文化素養(yǎng)

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音樂藝術的特點是人們可以通過聽覺和理解的心理活動參與。包括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等在內的各種風格的音樂,能令人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音樂鑒賞不是簡單的隨意聆聽,而是通過揭示節(jié)拍、節(jié)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音樂語言要素對音樂風格、情緒的表達,使學生能更強烈地感受、體驗音樂,提升其理解音樂的能力[1]。高中階段開設音樂課程,意在激發(fā)學生的音樂興趣,提升其音樂鑒賞能力,從而達到豐富他們的學習生活、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因此,高中音樂鑒賞課程成為該階段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并不復雜的音樂音符可以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演奏出優(yōu)美、動人的旋律,其關鍵在于音樂要素的使用。因此,在開展音樂鑒賞教學時,學生掌握了各音樂要素的特點,就掌握了理解音樂、通往音樂大門的鑰匙。將音樂要素貫穿于音樂鑒賞教學的整個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旋律和節(jié)奏,感受音樂的魅力,并建立起音樂與人的密切聯(lián)系,在其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促進其全面發(fā)展[2]。

一、音樂要素的含義和作用

音樂要素包括各種長短音、高低音、強弱音,以及其他音樂元素,常用的音樂要素包括旋律、節(jié)奏、和聲、速度、曲式、力度等[3]。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幫助學生提升音樂鑒賞水平的音樂基本要素主要有旋律、節(jié)奏、和聲。(一)旋律的含義及其在音樂中的作用。旋律也可稱為曲調,包括節(jié)拍和調子,并成為構成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音樂家在靈活地將單個節(jié)拍和調子進行不同序列的組織、融會后,就會形成具有一定邏輯性和節(jié)奏的美妙樂段。從本質上來看,旋律的構成是在人的思維控制下,通過對音符的一系列并聯(lián)或串聯(lián)加工而成的,不同的加工方式表達的旋律含義也各不相同。同時,在不同音色、不同人和不同樂器的表現(xiàn)下,旋律表達出的含義也會呈現(xiàn)出差異。在人們通常的認知中,古典主義音樂代表莊重,能夠引發(fā)聽眾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和回憶,使人心情平靜;浪漫主義音樂代表溫柔,能夠引發(fā)聽眾感受更為細致的情感變化,使人的內心更為豐富……不同類型的音樂能帶給人們截然不同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音樂自身的旋律對聽眾產生的影響。(二)節(jié)奏的定義及其在音樂中的作用。音樂節(jié)拍的快慢和重復頻率即是節(jié)奏,節(jié)奏是音樂藝術在時間方面的藝術感體現(xiàn)。節(jié)奏可以決定一首音樂的快慢,音樂界普遍認為節(jié)奏賦予音樂以“靈魂”[4],由此可見其在音樂中的重要地位。之所以有這樣的定義,原因在于節(jié)奏可以定性一首音樂的風格。節(jié)拍和節(jié)奏相互配合,節(jié)拍負責推動音樂的進行和發(fā)展,節(jié)奏則保持音樂發(fā)展過程的穩(wěn)定性,使得整首音樂能夠產生鮮活的生命力。如節(jié)奏分明的搖滾音樂是公認的能激發(fā)人的情緒的音樂,其明朗的節(jié)拍和節(jié)奏起到的作用非常明顯,同時搖滾音樂中切分音之間明顯的間隔特點也是讓人振奮的原因。而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悠遠、綿長的節(jié)奏和相對簡單的音階變化,則展現(xiàn)出沉穩(wěn)、深遠的民族文化特質。節(jié)拍和節(jié)奏的不同,使得音樂的風格大相徑庭。(三)和聲的含義及其在音樂中的作用。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音在一定的規(guī)則下進行組合形成的音樂效果就是和聲。在這種組合中,組合的方式稱為調式,組合的從屬確定調性。調性又可被細分為主調和從屬調,主調是主和弦,是和聲中的核心機構,在和聲中的表現(xiàn)較為穩(wěn)定,從屬調則對曲式進行鋪墊[5]。在和聲中,調性可以決定和聲的特點,同時對音樂的發(fā)展布局起到決定性作用。另外,和聲和旋律兩個音樂要素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每首音樂的主體結構旋律均需從和聲的角度進行剖析,從而使和聲與主旋律之間建立更為吻合的結構。

二、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音樂要素的作用及重要性

高中音樂教學并不以培養(yǎng)專業(yè)的音樂人才為教學目標,而是通過對學生音樂潛能的開發(fā)使他們從中受益,以實現(xiàn)個人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在當前的教學標準和要求下,教師需結合民族性和時代性的背景,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開發(fā)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育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并為以后的學習和專業(yè)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高中音樂教學的重點是將對音樂美感的領悟作為主要教學內容,以感受和鑒賞作為相關學習的基礎,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美和由其創(chuàng)造的美好意境,從而實現(xiàn)情感的共鳴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開發(fā),發(fā)掘對音樂的獨特感受和見解。(一)音樂要素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作用。音樂鑒賞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離不開學生對音樂基本要素等理論知識的學習。音樂鑒賞教學要注重讓學生多聽音樂,從中感受音樂傳達的情感,這種感受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建立在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基礎之上的。在進行音樂鑒賞教學時,教師一般都是結合音樂實例,向學生講解音樂作品的內涵,引導學生掌握和分析音樂的發(fā)音技巧,這其中就需要借助音樂要素對音樂的表現(xiàn)作用進行解析。音樂要素是構成音樂真實形象的基礎,要分析音樂傳達的真實情感,必然要對其中音樂要素的運用進行探究,這樣才能展開對音樂的深入講解,幫助學生正確鑒賞音樂。(二)音樂要素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重要性。就高中音樂鑒賞教學而言,音樂要素的學習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音樂要素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融入音樂要素內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表達的內涵,同時也可以從更為專業(yè)的角度展開對音樂作品的分析研究,探尋音樂作品的情感與音樂態(tài)度,加強學生與音樂作品的共鳴,促使學生的情感升華,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另外,音樂要素學習是音樂理論基礎學習,對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術、進一步擺脫主觀意識對音樂作品鑒賞的影響、形成客觀鑒賞音樂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音樂要素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在情感表達方式方面的特殊性是其成為高中美育教育重要途徑的原因。將音樂鑒賞教學和音樂要素學習相結合,能夠更客觀、深入地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之美,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學生對美的感知和體驗,從而形成從精神層面到思想層面的強烈的對美的熱愛,實現(xiàn)其在音樂審美能力方面質的提升。

三、高中音樂鑒賞教學音樂要素應用現(xiàn)狀分析

音樂要素在高中階段的音樂鑒賞教學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國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融入音樂要素內容普遍存在兩大問題。(一)忽略音樂學習過程。新課改中對音樂教學明確了以審美培養(yǎng)為重心的方針,應用于豐富與指引學生的情感,因此相關教學的方向應是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6]。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聽”作為教學的首要內容,應放在相關課堂教學的首位。音樂鑒賞從本質上來說是對音樂藝術進行感知和體驗的實踐活動,音樂鑒賞的過程主要有幾個階段:理解認識、音響感知、想象聯(lián)想和感情體驗。其中,對音樂要素的認識主要在音響感知階段完成,在此基礎上才能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和思維創(chuàng)造。然而,由于教學課程標準中對專業(yè)音樂理論知識學習的要求較少,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會忽略音樂鑒賞教學的邏輯順序,跳過對音樂要素知識的學習而直接開展情感體驗,由此造成音樂鑒賞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二)忽略學生心理特征。音樂教學應是與學生心理特點密切關聯(lián)的,高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心理敏感,教學應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其自主學習為主。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專業(yè)能力過硬,同時還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如對音樂的接受程度,以及他們感興趣的音樂類型等。然而,部分教師并沒有重視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學引導的作用無法正常發(fā)揮,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基于學生對音樂要素的了解程度,結合音樂要素學習來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但是一些教師會忽略這一點,導致部分學生難以跟上學習進程,甚至引發(fā)厭學情緒。

四、音樂要素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

從本質上來說,開展音樂鑒賞活動就是對音樂學習中音樂要素價值的分析。因此,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對音樂要素等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必不可少。針對以上問題,教師應在音樂鑒賞教學中強調音樂要素的重要作用,真正發(fā)揮高中音樂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優(yōu)勢。如在實際的音樂鑒賞教學中,應不拘泥于教材,挖掘音樂鑒賞教材中音樂要素的表現(xiàn)作用,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引導他們采用正確的方法鑒賞音樂,從而更好地提升其音樂審美能力[7]。(一)音樂要素承載著音樂情感和情緒的變化。音樂承載著人類的各種情感,其藝術表現(xiàn)之一就是對人類情感與情緒的有效表達,并使聽眾產生共鳴。在鑒賞音樂時,人的情感與情緒隨著音樂的帶動,與音樂融會貫通,使人的情感與音樂的情感同步,情緒隨之變化并得以宣泄,這個過程需要鑒賞者用心體會。感受音樂的情感與情緒正是音樂鑒賞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音樂中情感的表現(xiàn)依賴音樂要素的發(fā)展變化并在這一過程中完成,因此,人與音樂之間的情感交流、情緒表達,就是對其中的音樂要素應用的分析。這要求教師在開展音樂鑒賞教學時,以學生對音樂的體會為重點,開展音樂要素的理論知識的教學,同時還可以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嘗試音樂創(chuàng)作,用音樂要素完成對自身情感與情緒的表達,進而把握音樂要素展現(xiàn)的作者的情感與情緒的變化。如在欣賞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所做的鋼琴組曲《圖畫展覽會》時,其中的《胖子和瘦子》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表現(xiàn)的是胖子,第二部分表現(xiàn)的是瘦子,而承擔這種藝術表現(xiàn)差異的正是音樂要素。通過教師的提問引導,學生可以了解到第一部分音樂中采用了厚重且緩慢的節(jié)奏,展現(xiàn)出了一個傲慢、妄自尊大、粗暴無禮的胖子形象,而第二部分音樂中采用了纖細且較弱的音樂節(jié)奏,強調了一個瘦子羸弱膽小的形象。不同音樂要素運用帶來的強烈反差,能夠讓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音樂的內涵。(二)音樂要素掌握著音樂場面的變化。在一首音樂作品中,其意境的體現(xiàn)主要由旋律完成,而音樂場面的變化則由音樂節(jié)奏、力度等多種音樂要素展現(xiàn)[8]。音樂鑒賞過程中,可以讓人非常直觀地了解到音樂速度、力度、強弱等音樂旋律特征。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在音樂鑒賞時,可以較為輕松地聽出音樂的旋律,并根據(jù)旋律特征判斷出演奏樂器等。音樂的構成中并不只有旋律,學生常常只注意到音樂旋律,而忽略其中音樂節(jié)奏和長短高低的變化和轉折,由此也導致了一些學生在音樂鑒賞中對音樂內涵分析、體會方面的問題,難以準確捕捉音樂場面的變化。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音樂旋律、節(jié)奏的變化進行仔細感受,即通過對音樂中音樂要素的全面分析進行對音樂的深入鑒賞。在高中階段,音樂鑒賞學習的重點應放在力度、速度兩個要素方面,這對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風格、特色有非常大的幫助。如較多采用十六分音符創(chuàng)作而成的歌曲《采山》,其中密集的節(jié)奏和較快的速度展現(xiàn)了強烈的活潑歡快的情緒。在開展音樂鑒賞教學時,歌曲中有三種比較突出的節(jié)奏,可以由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跟隨音樂打拍子來體驗。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對應歌曲的曲譜,發(fā)現(xiàn)音符位置較密、音符距離很緊的段落,呈現(xiàn)出的節(jié)奏特點明顯更為活潑、歡快,從而使學生了解音樂要素在音樂場面和風格方面的作用。(三)音樂要素體現(xiàn)了音樂體裁與形式的關系。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對音樂體裁的正確分類是學生需要掌握的能力。音樂體裁包括舞曲、抒情樂曲、歌曲等多種形式。學生通過接觸不同體裁的音樂,了解音樂的體裁特點,并學會將音樂體裁與其他各種演奏或演唱形式區(qū)別開來,以此打開音樂視野,體會不同魅力,并且達到鑒賞的目的。在某種類型音樂中,可以包含多種音樂體裁。以古典音樂為例,其音樂體裁多種多樣,其中的圓舞曲和進行曲在音樂節(jié)奏、強度、速度方面的差異非常大,圓舞曲主要用于社交場合,其節(jié)奏舒緩、強度適中、速度平和,展現(xiàn)出的特點多為柔美的;進行曲是音樂會常用體裁,其音樂節(jié)奏更為緊湊、強度更大,速度較快,展現(xiàn)的特點多為陽剛的。由此可見,音樂要素中的節(jié)奏對劃分音樂體裁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音樂鑒賞中常常遇到歌劇、古典音樂等與當代生活較遠的音樂體裁,這對高中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鑒賞難度。面對這種類型的音樂,教學的側重點應放在對作品內容剖析方面。通過對音樂作品所屬時代的社會背景及其創(chuàng)作故事的講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鑒賞興趣,加強情感交流,引導學生的情感表達,激發(fā)學生的欣賞積極性。

在音樂學習的理解認識、音響感知、想象聯(lián)想和感情體驗三個階段中,以音樂鑒賞為主要教學方式的音響感知是音樂教學的關鍵,是對音樂作品開展理解認識和進行思維創(chuàng)造的前提,而音樂要素正是其技術基礎。高中階段音樂鑒賞教學更應該加強對音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尤其是對音樂要素的理解和應用,其對提升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引起相關教學工作者的高度重視。尤其是普通高中的音樂教學面對的是沒有接受正規(guī)音樂學習、對音樂要素沒有充分認識的學生,要提升他們的音樂鑒賞能力,更應加強其對音樂要素等理論知識的學習,這樣才能有效開發(fā)學生的音樂潛能、提升音樂素養(yǎng),讓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鄒凡清,周榮春.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探究[J].名師在線,2019(20):76-77.

[2]柴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初探[D].貴州師范大學,2019.

[3]李艾.普通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文教資料,2019(12):79-80.

[4]程芹芹.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聽賞”再探[J].黃河之聲,2019(5):93.

[5]鐘海燕.提升高中音樂鑒賞課有效性的教學探究[J].當代音樂,2019(1):46-47.

[6]庾銳光.加強音樂藝術教育提高大學生音樂鑒賞能力[J].藝術科技,2018(10):269.

[7]王文然.淺析音樂要素在高中音樂課中的重要性[J].北方音樂,2017(14):217.

[8]龔迅,包可方.對音樂各基本要素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從學習者的聽覺層面分析[J].音樂探索,2016(3):74-77.

作者:肖俊 單位:廣州市鐵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