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音樂教學鑒賞能力培養(yǎng)心得

時間:2022-07-05 02:40:24

導語:幼兒音樂教學鑒賞能力培養(yǎng)心得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音樂教學鑒賞能力培養(yǎng)心得

幼兒階段的學生對形象、生動的事物很敏感。因此,教師可以在幼兒的音樂教學中,添加一些學生喜歡的因素,促使學生能夠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有效的聯(lián)想,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歌曲的內(nèi)容進行形象的展示,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視覺的感知、反復地傾聽音樂,學會想象,學會欣賞,從而深入地探索歌曲所表達的含義,提升幼兒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鑒賞的能力。

一、進行情趣引導

教師在開展幼兒的音樂活動時,可以對幼兒進行情趣的引導,促使幼兒從聽覺方面感知音樂,理解音樂,從而培養(yǎng)自身的鑒賞能力。教師引導幼兒接觸音樂,主要的方式是傾聽。由于幼兒的認知能力較差,對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較薄弱,因此,對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抽象概念,幼兒不能進行很深的理解,從而難以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面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以反復地播放同一首音樂,引導學生仔細傾聽,從而真正地做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帶領幼兒在反復的傾聽中,明白音樂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從而提升幼兒自身的鑒賞能力。在這一個過程中,教師應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引導,促使幼兒進行有效的傾聽。例如:教師在播放《我有一頭小毛驢》這首兒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引導學生講述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說幼兒音樂教學中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心得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愛龍希望幼兒園解艷華出歌詞的內(nèi)容,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教師進行第二次播放時,可以引導學生跟唱,模仿音樂作品中所表達的內(nèi)容,進行情趣的引導和師幼的互動,促使學生能夠感知音樂旋律,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

二、從視覺方面感受音樂

教師在開展幼兒的音樂活動時,可以引導幼兒從聽覺方面,感受音樂、感知音樂,從而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與鑒賞能力。教師在幼兒的音樂課堂中,應進行藝術的熏陶,帶領學生加入到欣賞歌舞劇、傾聽音樂等活動中,培養(yǎng)自身的鑒賞能力,增強學生對音樂相關知識的了解,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幼兒能從感受到的、聽到的、看到的過程中,表達自身的看法以及觀點,對于好的音樂他會反復傾聽,模仿跟唱。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形成自身對音樂藝術的鑒賞能力,增強自身對音樂的感性認識,從而受到藝術的熏陶,進行自主的音樂活動。由于幼兒音樂簡單易懂,常常體現(xiàn)出一個小故事,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欣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大腦中進行音樂故事表演,從而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表達的內(nèi)容,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和鑒賞能力。幼兒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和圖片,了解音樂所體現(xiàn)的內(nèi)涵,從視覺方面感知音樂,有效地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教師在開展幼兒的音樂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jù)音樂的內(nèi)容,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視頻與圖片,促使學生根據(jù)視頻,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含義與情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與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傾聽“粉刷匠”這首歌曲時,可以為學生展示與“粉刷匠”相關的視頻或圖片,并對此進行有效的講解,促使學生能夠在觀看相關視頻中,進行充分的聯(lián)想,發(fā)揮自身的想象,促使學生能夠聽懂音樂,從而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以及音樂素養(yǎng)。

三、在肢體語言上感受音樂

教師在開展幼兒的音樂教學活動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肢體語言,去感知音樂,感受音樂,從而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由于幼兒自身的特點,活潑好動,很難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的元素開展教學活動,將表演、游戲與音樂進行有機的融合,促使學生在玩游戲中感知音樂,理解音樂,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傾聽《卷炮仗》這一歌曲時,可以帶領學生做與“卷炮仗”相關的小游戲,引導學生進行歌唱活動,提升幼兒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與鑒賞能力。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手當作火柴,將手放到一個學生的頭頂時,炮仗就會爆炸,學生唱歌的音量也會更大。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游戲機制開展音樂活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開展音樂課堂活動的興趣,促使音樂課堂的實效性得到增強。教師將游戲與歌曲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增強學生的音樂體驗,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以及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傾聽《顛倒歌》這一首歌曲時,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想象能力,自主地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模仿小動物的外在形態(tài),引導幼兒進行集體的表演,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肢體語言感知音樂,感受音樂,理解音樂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提升學生自身的鑒賞能力以及音樂素養(yǎng)。

教師在開展幼兒的音樂活動中,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樹立學生的審美觀念,從而促使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修養(yǎng)以及情操。因此,教師可以對音樂課堂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不斷的整合,優(yōu)化教學結合,利用學生喜愛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將游戲和表演融入到音樂學科的教學中,促使幼兒能夠通過肢體語言、視覺、聽覺感知音樂,感受音樂,從而提升幼兒自身的審美能力以及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碩.音樂教學中對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大眾文藝,2012,(23):238.

[2]胡曉.淺談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yǎng)[J]農(nóng)家科技(下旬刊),2012,(1):120.

[3]郭麗君.音樂鑒賞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價值分析[J]大觀,2014,(12):33.

作者:解艷華 單位:山東省臨沂市臨沭縣愛龍希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