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實踐應用分析
時間:2022-06-12 02:59:40
導語:高中地理教學實踐應用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眾所周知,高中地理是一門與學生高考成績和綜合素質都密切相關的學科。同時,在新課改背景下,一直強調改變、更新教學方式,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這無疑是給一線高中地理教師帶來了新的教學壓力,如何在給學生帶來更輕松、舒適的學習體驗的同時又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成了需要我們重點研究和考慮的問題之一。而趣味性教學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給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yǎng)。因此,本文對此問題做了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趣味性教學;高中地理;實踐應用
高中地理是一門偏向理科,涵蓋的內容比較廣泛和抽象的學科,具有很強的概念性。所以,很多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再加上長期“板書+口述”的教學方式已經讓學生產生了厭煩的情緒,很難真正的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課堂教學效果當然不夠理想。而這一現(xiàn)狀的改變就需要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能夠堅持趣味性、豐富性、實踐性、參與性的原則,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感受到高中地理的魅力,愛上地理知識的探究和學習。
一、引入歌曲,用熟悉的旋律激
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通過調查問卷和實際觀察發(fā)現(xiàn),很多高中生在上下學的路上都愿意帶著耳機,聽著歌曲,而且在組織各種晚會和實踐活動時學生也愿意唱各種各樣的歌曲,尤其是流行音樂。由此見得,高中生是喜歡音樂的,同時音樂本身就是一個能讓人放松心情、身心陶醉的事物,具有緩解壓力、陶冶情操的功效。因此,面對這幫充滿活力的高中生,我們在進行地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匾敫枨?,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能夠有效地達到趣味性教學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地質作用”這一知識點時,在介紹了不同地形的不同地貌特點之后,為了讓學生更清楚的記憶和區(qū)分,我就利用多媒體分別給學生播放了《青藏高原》《牡丹江》《黃土高坡》等歌曲,學生們邊感嘆這些歌曲好老呀,邊跟著曲子唱了起來,很是開心,此時,我話鋒一轉,“同學們,誰能告訴我青藏高原是什么地形,有什么特點?黃土高坡呢?平原呢?盆地呢?”學生們立馬翻書查找,在討論了答案之后,我讓學生自主探究,這些曲子的音調和地形有關系嗎,這樣的地形地貌又使得當?shù)匦纬闪耸裁达L俗習慣呢?此時,學生們邊哼著曲子邊相互探討,整個課堂氛圍變得非?;钴S,可以說每位同學都在認真討論。
二、拋出趣味問題,讓學生在解
答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地理的功用地理知識的學習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更多生活常識,更好的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成為一個有文化,有能力的人。所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意識到地理和生活的密切關系,而這就需要教師能夠以生活中比較有趣的事例、故事為切入點來展開地理知識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的功用和趣味。例如,在教學“洋流運動”這一內容時,我就給學生導入了一個歷史實例,即為德國潛艇借助洋流運動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這一實例,圖文并茂的呈現(xiàn)給學生,之后給學生拋出問題,讓學生解釋是通過什么原理進行的,在問題研究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更深刻的掌握洋流的運動規(guī)律。又如,在講解“氣候”的相關內容時,就以學生感興趣的穿著打扮為切入點,問學生為什么中東一些地區(qū)的人們會在身上纏白色頭巾,穿白色大褂?為什么會有“早穿棉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這樣的諺語,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對氣候的內容有更深入的認識,也感受到了地理的趣味性。
三、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
踐參與中感受地理的趣味組織一些實踐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也能夠讓學生從理論課堂中走出來,去看看更豐富的知識世界,在有效地緩解了學生學習壓力的同時,也讓學生收獲了課本上、理論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也能夠很好地溫習、鞏固、拓展、延伸、實踐學生已經學習到的理論知識,更容易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的趣味和價值。例如,我在教學“地球和地球儀”這一內容時,我就在上課之前讓學生按照課本的布置準備好制作地球儀的工具,上課的時候,讓學生自己觀察地球儀,根據自己的想法,按照課本的布置親手去制作地球儀,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親手畫出了經緯線,對其認識也就更加深刻,而且對球的大小等抽象知識也有了深入的認識,同時,我又讓學生親手制作了等高線、時區(qū)轉動盤等教具,這樣的實踐活動即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地理的樂趣,而且也讓其更深刻的掌握這些基礎之后,為學生今后地理知識的學習和題目的解答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趣味性教學法落實到高中地理的實踐教學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但教無定法,趣味性教學方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實踐教學中需要教師秉承趣味性的原則,能夠從多方面著手,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舊的方法,研究新的方法,盡可能多的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的趣味和魅力,并愿意享受地理知識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張靜.關于高中地理課堂趣味式教學法的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34):107+111.
[2]常玲.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教學案例分析[D].魯東大學,2016.
作者:林新峰 單位:廣東省深圳市坪山高級中學
- 上一篇:神經病學教學方法探索
- 下一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美育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