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在法治和網絡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4-10 03:05:02

導語:馬克思主義在法治和網絡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在法治和網絡教學的作用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專業(yè)理論隊伍

第一,傳播、宣傳馬克思主義。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一大批先進知識分子迅速成為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和傳播者,他們將西方的馬克思主義介紹到中國,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第二,詮釋、解讀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著作更是浩如煙海,黨員干部、人民群眾不可能都通過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全部文本掌握馬克思主義,這就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在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后,按照中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特點以及實際需要進行詮釋和解讀。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中,我國眾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如劉少奇、任弼時、、艾思奇、張如心等人,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生動活潑的語言,詮釋和解讀馬克思主義,作出了重大貢獻。第三,總結、提煉群眾的實踐經驗。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人民群眾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但這些經驗基本上還是一種感性認識。感性認識要上升到理性認識,經驗要上升為理論,就需要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去總結加工、抽象提煉,否則就成不了理論成果。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由于自身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yǎng)使他們更善于把經驗提升為理論。

二、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引領我國法治建設

在我國,要順利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就需確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這既是時代的要求,更是歷史的經驗和中國人民的選擇。[2]眾所周知,中國共產黨是我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也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孜孜以求并堅持不懈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yè),只有在與時俱進、不斷解放思想、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才能圓滿實現(xiàn)。關于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共產黨應汲取和借鑒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的一切先進優(yōu)秀文明成果特別是人類法治文明優(yōu)秀成果,努力建立一種能夠符合我們黨和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適當關系的政治法律構架。確實,法治文明于我們而言是“舶來品”,作為一種制度文明,其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發(fā)展歷程。到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法治在人類歷史的舞臺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而且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因為社會分工的發(fā)展、知識生產的膨脹以及實踐經驗的豐富,進而使法治的發(fā)展進一步表現(xiàn)出獨立的傾向。另外,再加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其各自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制度安排和建構設計,更催生了法治的極端神圣化。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后,西方列強不僅在全世界范圍拓展新的市場,同時也在極力地推銷已被他們神圣化了的法治這種制度產品。當然,我們在強調中國共產黨在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的領導地位時,我們也并沒有忽視法治發(fā)展自身所內含的規(guī)律性。

三、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在網絡化教學中的應用

3.1與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統(tǒng)一

網絡教學與課堂教學統(tǒng)一化、普遍化、權限性和時空性的特點相比,具有技術性、個性化、自主化、公益化和可選擇性的特點,將聲音、視頻、圖片等各種媒體綜合的教學效果非常明顯,[3]其中,技術性和公益性是影響推廣最關鍵因素。網絡教學實施需要師生具備一定的網絡條件和能力,一般年青教師都能很快適應,學生利用網絡能力參差不齊。這就需要既懂得網絡教學,又在實踐教學方面有豐富經驗的專業(yè)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師完成一系列的綜合,并在教學中推廣和宣傳。

3.2建立適應網絡化學習考核標準和方案

網絡學習的考核分為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理論部分是側重具體知識,通過各類試題測試,每道題練習完畢都有解析說明,也可鏈接到具體知識內容,使學習者正確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論;實踐部分則是通過自主調研、演說辯論、熱點交流、博文寫作、焦點對話、名人訪談、演示報告等形式完成,每一項實踐都是通過相關技能培訓、任務指導,到自主設計、組織運作,再到總結反饋一系列操作流程來完成。

四、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的法治建設不能脫離馬克思主義有關上層建筑是經濟基礎反映的客觀規(guī)律。當前,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理念是源自我黨對長期社會主義實踐的冷靜思考而形成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4]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是我國法治建設合法性的依據;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引領我國法治建設;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有利于我國法治建設自主品質的塑造。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tài)客觀上正推動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歷史性變革,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發(fā)展理想圖景已初步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從固定的課堂走向開放的網絡,不僅僅方便學習者自主學習,更可能獲得社會青年的認可,擴大馬克思主義信仰隊伍,并進而認可我黨的執(zhí)政地位和執(zhí)政理念,認同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馬克思主義理論因課程網絡化,在網絡上大力宣傳其實用性、有效性、現(xiàn)實性及實踐性,必然會影響網絡文化環(huán)境,從而提升網民理論修養(yǎng)。

本文作者:張丹丹工作單位:廣州市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