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中等生亞健康情況
時間:2022-05-06 06:39:00
導語:重視中等生亞健康情況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nèi)容摘要]:在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已經(jīng)形成一種“抓兩頭、促中間”的理念,最終導致了“忙兩頭、丟中間”的局面?!?a href="http://www.eimio.cn/lunwen/jiaoyue/jialun/201105/436889.html" target="_blank">中等生”長期缺乏教師的關注,在學習生活中也甘居“配角”地位,心理一直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與我們所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是背道而馳的。教師必須轉(zhuǎn)變觀念,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掀開他們的“蓋頭”來,了解在他們身上呈現(xiàn)出的各種心理“亞健康”現(xiàn)象,為水到渠成地疏導其不良心理提供必要的幫助。
關鍵詞:中等生;心理問題;亞健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jié),賀卡如雪片般飄飛而來。信手打開一張,娟秀的字跡映入眼簾:“老師,或許您已不記得我。我是許婷婷,一直都特別喜歡您的語文課??墒?,初中三年來,課余時間您從未找我聊過天。每次考試結(jié)束后,看著您和顏悅色地撫摸著優(yōu)等生的頭,語重心長地與后進生交談,我卻只有羨慕的份兒……老師,您為什么不能分一點愛給我們中等生呢?”讀完此信,不由得心潮迭起:將近二十年的教學生涯,送走了一茬又一茬的學生,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成績較好或特差的,對大部分中等生卻連名字也想不起來了。
靜心細想:中等生們智商雖不算太高,但有相當?shù)睦斫?、分析能力;功底雖談不上扎實,但有一定基礎;成績雖不優(yōu)秀,但學習態(tài)度還算端正。所以老師們大多認為他們本身沒有什么問題,用不著太過費心。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中等生們一直無法進一步突破“圍城”、提高自己,改變那種“原地踏步”的局面,說明在他們身上存在著許多“亞健康”心理狀態(tài),正是這些“攔路虎”影響了他們的健康成長。
下面我針對在教學工作中出現(xiàn)的中等生的幾個典型的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我認為中等生常見的心理“亞健康”狀態(tài)大致有以下幾種:
中庸心理――不為最先,不敢最后
中庸心理是中等生最普遍的心理特征,它顯示出來的最大的劣根性就在于不思進取,不敢做“出頭鳥”。他們性格內(nèi)向,成績中等,沒有令人羨慕的輝煌的成就,也不會有大起大落的成績令老師憂心忡忡;沒有令人刮目相看的特長,也沒有“沖鋒陷陣”或“出風頭”的膽識?!澳瑹o聞”是對他們最好的形容。正因為如此,中等生總是成了被人遺忘的對象。他們習慣于埋頭讀書,習慣于墨守成規(guī),習慣于思維呆滯,給老師的感覺永遠似平靜的湖面一般。仔細反思,中等生常常跟在優(yōu)等生的屁股后面轉(zhuǎn),在許多問題上都只是人云亦云,隨聲附和,基本上沒有個人的主見?!安粸樽钕?,不敢最后”的隨波逐流式的人生態(tài)度便是他們的處世哲學。
二、矛盾心理――欲進還退,欲說還休
“表面風平浪靜,內(nèi)心波濤洶涌”是中等生心理最真實的寫照。在中等生不動聲色的背后,往往有一股急流如春筍一樣地萌動,有時甚至潛滋暗長了“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花開花落無人憐”的幽怨情緒。如在回答教師提問時,雖然希望自己能口齒清楚地把問題回答好,但又表現(xiàn)得戰(zhàn)戰(zhàn)兢兢、目光游移不安、說話結(jié)結(jié)巴巴,盼望老師盡快讓其坐下。內(nèi)心希望自己豁達樂觀,卻時不時要為一時的小事而生悶氣。課間休息或課外活動時,也想?yún)⑴c進來,卻又擔心別人嘲笑。其實,中等生除了“默默無聞”外,骨子里也“蠢蠢欲動”,時常處于“進退兩難”的處境。放任自己退一步,也許就會淪為差生,那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事實。前進為優(yōu)秀生的行列,那是他們所期待的,但由于基礎、能力有限,即使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常落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的境地。為什么我的努力總不見成效?為什么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比某某同學多,而我的成績總是不如他?諸如此類的問題總是困擾著中等生。
三、自卑心理――低人三分,破罐破摔
在學習中,“我不行”這句話經(jīng)常掛在中等生嘴邊,它體現(xiàn)了中等生強烈的自卑心理。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偏低,以致產(chǎn)生輕視自己的情感。比如開展一個簡單的活動,在小組內(nèi)選個負責人,如果叫中等生負責,他就會說:“老師,我不行,我們這幾個人一直都是某某負責的。”暗地里,他們也會將自己與優(yōu)等生比較,越比較,越自慚形穢,樣樣事情變得杯弓蛇影,就算再有嘗試的機會也裹足不前,士氣、勇氣、志氣皆化為烏有。長期以來,教師習慣于把所有的工作都讓他的得力助手――優(yōu)等生去做,殊不知這種策略是使不少中等生完全處于被忽略的狀態(tài),從而加深了他們的自卑感。自卑心理的存在是建立自信的最大屏障,這樣一來也會造成這部分中等生在學習生活中持消極態(tài)度,遇事瞻前顧后,做事優(yōu)柔寡斷,成少敗多。這種心理導致的后果是他們更加沒有底氣,最終出現(xiàn)“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混日子現(xiàn)象。
四、煩躁心理――失落悵惘,憂心忡忡
中等生學習比較努力,對自己的要求也還算嚴格。但他們由于受到長久的漠視,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只是把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和肯定當成奮斗的目標。由于心情迫切,稍有不順就自責不已,甚至還有負罪感。中考迫在眉睫,我讀到一篇學生的隨筆:“老師,我覺得自己很盡力,為啥成績不見起色?我現(xiàn)在都不敢回家,不敢面對爸爸期望的眼神。我真恨自己,為什么笨鳥先飛這樣的好事不能落在我的身上呢?老師,我該怎么辦?”雖然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焦慮感對學生的學習是必要的,可以使學生處于一種比較高的覺醒和緊張狀態(tài),提高學習效率。但焦慮指數(shù)過高則會抑制學習積極性,導致自信心不足、自暴自棄,甚至嚴重影響正常水平的發(fā)揮。中等生由于總是處于一種對自己能力懷疑的苦惱狀態(tài),整日憂心忡忡,焦慮不安,很容易產(chǎn)生煩躁心理。
五、閉鎖心理――緊閉心扉,固步自封
不聲不響、沉默寡言,喜怒哀樂不輕易表露,這是中等生很常見的外在表現(xiàn)。中等生很少與父母交流,不敢與老師親近,也不會到辦公室主動找老師談話,他們只喜歡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深深地埋藏在自己的心里或日記里,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默默地咀嚼生活,品味孤單。比如一個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想想平時,答題的機會大多數(shù)屬于差生,上黑板的良機幾乎被差生包攬;好不容易有個公開課,差不多又成了尖子生的專場?!脤W生’、‘優(yōu)秀班干部’沒我的份,進步獎、鼓勵獎更是被差生所壟斷。反正對我來說怎么也不可能得到老師的愛和關注,倒不如做一個默默無聞的中等生”。正是由于中等生長期承受著學習生活中的各種挫折、煩惱等,因此很容易引起不良的情緒,加上得不到適當?shù)嘏沤猓辗e月累,他們就干脆修筑起了“心靈城墻”以保護自己。
六、抑郁心理――怨天尤人,自輕自賤
經(jīng)常聽到中等生這樣的抱怨――“煩死了,煩死了”,他們這樣長期的抱怨易形成抑郁心理。抑郁心理是學生感到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chǎn)生的一種消極情緒。中等生產(chǎn)生抑郁心理的概率,嚴重程度以及對學生造成的危害程度要高于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其原因就在于他們受到的關注少,缺少發(fā)泄不良情緒的空間。相對于后進生,他們有較高的自我期望,更多的勞動付出,更大的學業(yè)和精神壓力;相對于優(yōu)等生,他們智力平平,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遜色不少。中等生由于處于一種“不上不下”的地位,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容易產(chǎn)生失敗感、無力感,經(jīng)常陷入自輕自賤的抑郁情緒中。
中等生的這些心理現(xiàn)象很容易被人忽略,因為它們具有相當?shù)碾[蔽性。在教學工作中,教師經(jīng)常把鮮花樣的微笑、陽光般的溫暖毫不吝嗇地給了尖子生,個別輔導的機會和一些鼓勵性的話語又毫無保留地給了差等生,而忽略了這群“不上不下、不饑不飽”的中間階層。法國作家圣?埃克休帕里說過一句值得我們深思的話:“也許你一生下來就具有成為詩人、音樂家或天文學家的才能,但在時間還不算太晚的時候,沒有人拉你一把,時機一過就再也無法喚醒在你身上沉睡著的這些才能了。”這表明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定位,每一朵花都有綻放的理由,如果得到悉心培育,就能收獲豐碩的成果。教師應擦亮自己的雙眸,用真誠的心去喚醒曾經(jīng)被我們冷落在一旁的中間階層,用無聲的愛去撫摸一度被我們忽視的中間階層。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池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苯處煈獙鄣年柟夂陀曷度霰榘嗉壝恳粋€角落,多親近這批同樣有夢有詩的中等生,掀開他們那神秘的“蓋頭”,了解他們的心理,走進他們的世界,讓他們也有“破繭成蝶”的一天。讓我們牢記:“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p>
參考文獻:
[1]錢蘭英《“中等生”的幾點表現(xiàn)》[J]《中國教育報》2003年第(6)期.
[2]黃正平《小學養(yǎng)成教育》[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鄭日昌主編《中小學心理診斷》[M]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4]朱智賢《心理學大詞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 上一篇:電子監(jiān)察建設策劃方案
- 下一篇:一個問題生的變化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