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傷中深靜脈置管運用及護理

時間:2022-05-28 10:58:00

導語:燒傷中深靜脈置管運用及護理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燒傷中深靜脈置管運用及護理

嚴重燒傷后,大量血漿樣液體滲出,有效循環(huán)血量急劇下降,若不能及時有效地補充足夠的液體,短時間內易出現(xiàn)低血容量性休克,嚴重危及病人生命,快速有效的補液是防治休克的根本措施;大面積燒傷病人由于皮膚受損面積大,體表靜脈大多破壞,淺靜脈栓塞,供輸液的靜脈不多[1],加之較長時間的輸液,使靜脈穿刺條件極差,甚至無處可穿。深靜脈置管能快速建立靜脈通路,有效監(jiān)測中心靜脈壓和保證輸液途徑通暢。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對50例大面積燒傷患者(休克期)應用深靜脈置管,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應用深靜脈置管搶救重度燒傷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最小1歲,最大71歲;最短留置時間14d,最長31d。其中熱液、熱蒸汽燙傷29例,火焰、汽油、電擊傷21例。燒傷面積在48%~90%之間,以深Ⅱ°~Ⅲ°混合傷為主。

1.2方法

①患者及家屬的配合程度;②環(huán)境;③選擇適宜穿刺的部位;④穿刺前行皮膚評估,包括預穿刺途徑、有無感染源、手術史、外傷史、放療史、靜脈血栓形成史、穿刺部位的活動程度。行穿刺前請患者或家屬簽手術協(xié)議書。穿刺的方法:①行穿刺前充分選擇好血管、導管型號、穿刺角度、穿刺部位,整個穿刺過程須嚴格無菌操作,掌握好每個部位的靜脈穿刺操作技術,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②用物準備:深靜脈穿刺包1個、肝素稀釋液(濃度為25u/ml)、1%利多卡因5ml、無菌手套2副、消毒用碘伏、棉簽、無菌紗布、3M透明敷貼、肝素帽、5ml注射器、輸液裝置;③協(xié)助患者按穿刺要求取正確臥位,如行鎖骨靜脈下穿刺,墊高肩部;行股靜脈穿刺,下肢外展。熟悉穿刺置管部位靜脈的解剖和走向,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以免反復多次穿刺同一部位導致血管損傷或誤入動脈,可減少因置管導致的出血、血腫,也有部分患者因凝血功能差而致出血,此時應局部壓迫止血30min后用沙袋壓迫12h以上,必要時可靜脈滴注凝血酶原復合物等止血藥。若置管位置在股靜脈,應囑患者盡量減少活動[2]。操作過程中嚴密觀察病情變化,若患者躁動不安需適當約束固定,必要時遵醫(yī)囑使用鎮(zhèn)靜劑。見回血后方可確定置管成功,然后接上肝素帽,連接輸液導管,輸液后固定導管,并標上置管刻度,一般為14~18cm。

1.3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9歲,因“瓦斯爆炸6h后急診入院”,6h前因瓦斯爆炸致全身多處燒傷,面積達60﹪以上,面部潮紅,雙上肢、背、胸腹部見散在創(chuàng)面,表皮脫落散在水泡,部分創(chuàng)面紅白相間,滲出較多;由于該患者燒傷面積較大,四肢淺表靜脈大部分已被破壞,鎖骨下靜脈受衣服的遮擋而未被破壞,其直徑也較大,能滿足快速補液的需要,穿刺成功率也較高,這就為我們進行鎖骨下深靜脈置管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予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成功穿刺后連接三通管,快速按計劃補液,48h后患者平穩(wěn)度過了休克期。考慮到置管時間較長,我們對真菌感染及栓塞等并發(fā)癥等進行了及時有效的預防。留置過程中及時對皮膚進行了消毒,更換敷貼、輸液器,輸完液后立即封管等處理。28d后遵醫(yī)囑停輸液拔出鎖骨下靜脈置管,穿刺部位未發(fā)生紅、腫、疼痛,80d后病人出院,鎖骨下深靜脈置管部位愈合好,未發(fā)生硬結。病人對我們采用鎖骨下靜脈置管治療的效果極為滿意。

2護理措施

2.1心理護理

向清醒病人或家屬做好解釋工作,講解留置導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操作時細心、動作穩(wěn)健、熟練,以消除患者緊張情緒,使患者對醫(yī)護人員有充分的信任和放心;并說明在穿刺過程中及術后有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使其能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整個操作過程。

2.2環(huán)境

保持病房及床單位清潔、舒適,定時通風,室內溫濕度適宜,每日用空氣消毒1~2次。減少陪護探視人員,防止交叉感染。

2.3嚴格無菌技術

大面積燒傷病人留置導管需嚴格無菌操作,以避免反復多次穿刺同一部位,及時注意到穿刺點周圍的局部皮膚有無紅、腫、熱、痛、滲血及膿性分泌物等炎性反應,對穿刺點周圍的皮膚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要注意局部保護,避免感染的發(fā)生。穿刺部位護理:用透明貼膜覆蓋穿刺部位并注明更換日期。穿刺部位一旦被污染,應立即嚴格消毒、更換。更換透明貼膜時,應自下向上拆除貼膜,防止導管脫出。要注意消毒雙手,嚴格按常規(guī)操作。

2.4導管的護理

首先選擇恰當?shù)奈恢霉潭糁脤Ч?。將導管縫固在在穿刺針口的皮膚上,再將絲線在導管上呈網(wǎng)狀纏繞2~2.5cm,然后將其在導管鎖上打結,以增加導管同皮膚之間的摩擦力,從而有效防止導管的脫出。避免翻身或不自主動作導致導管脫出,特別是燒傷休克期因補液不足病人煩躁而使導管脫出,應定期觀察導管情況。在使用過程中導管隨時都有可能脫出或移入,成人鎖骨下靜脈導管脫出3~4cm就可能導致導管不通暢或液體滲出[3]。導管移入過深進入右心房可引發(fā)心律失常。將導管的長度做好記錄,并將其與原置管的長度進行比較,脫出或者移入長度≥3cm時,及時報告醫(yī)生,請予相應處理以防止液體滲出或導管不通暢。24h后應更換輸液裝置,置管處每日消毒換藥,若有燒傷創(chuàng)面用2%碘伏涂創(chuàng)面,每日2次,保持干燥外用無菌紗布覆蓋,如污染是隨時更換,密切觀查穿刺點的皮膚有無紅、腫、疼痛、出血,觀察液體滴注是否通暢,導管有否扭曲、受壓,連接有無漏液現(xiàn)象,進針部有無皮下水腫、疼痛。置管72h是危險時限,臨床不明原因的寒戰(zhàn)、高熱、輸液不暢等,應考慮留置導管引起,應果斷拔管[4],嚴禁把已脫出的留置導管重新置入[5]。特別股靜脈穿刺處,部位較低較隱秘,加之排大小便,易污染穿刺點和導管連接處[6],應嚴密觀察。

2.5輸液的要求

大面積燒傷的病人需輸入大量的晶體、膠體和營養(yǎng)物質,輸液過程中,應加強巡視,通過靜脈輸注高營養(yǎng)液的患者,液體輸完后,應用生理鹽水對管腔進行沖洗或更換新的輸液管后,方可輸入新的其他液體。高滲溶液的靜脈刺激性大,應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外滲而致壞死,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配制營養(yǎng)液,注意檢查營養(yǎng)液是否混濁、變質,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停止使用。營養(yǎng)液的配制必須馬上配馬上用,配好未用的不能超過24h,更不可以隔日再用,以防發(fā)生感染。輸注過程中應及時調整輸液速度,切勿超過規(guī)定的輸液速度,以避免高血糖癥、肺水腫等不良后果的發(fā)生。治療期間可能會出現(xiàn)高熱、寒顫、血象升高等現(xiàn)象,在不排除感染因素的情況下,應注意到導管性敗血癥,立即進行血培養(yǎng)、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檢查、拔出導管,對導管末端細菌進行培養(yǎng),暫停輸入營養(yǎng)液,改輸廣譜抗生素。嚴格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以保證血液中的有效濃度。輸液結束時必須用NS250ml+12500u肝素配置3~5ml肝素稀釋液作正壓封管[7],并用無菌紗布包扎妥善固定,以便翌日再用。

2.6并發(fā)癥的預防

大面積燒傷后由于輸入大量膠體和營養(yǎng)物質,血液滯留和血濃縮或藥液體的刺激、留置導管的刺激而內膜損傷等這些容易在導管的末端形成贅生物,引起感染、栓塞。因此醫(y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把握好藥物濃度和輸液速度,輸液完畢采取規(guī)范的封管技術,用稀釋的肝素鈉溶液,NS250ml+12500u肝素配置液3~5ml靜脈沖管,達到抗凝的目的[7]。大面積燒傷后輸液種類多,有時需兩組通路,在輸液過程中注意配伍禁忌,以免沉淀渾濁,栓子形成。防止血液返流可預防血栓,30~40滴/分為宜。輸液速度過慢會使導管內的壓力低于靜脈壓,血液發(fā)生返流,凝血過程被激活,加上導管內缺乏纖溶物質,最終在導管內形成小血栓[8]??諝馑ㄈ且环N常發(fā)生于靜脈壓較低、輸液時液體輸完或導管接頭脫落時的嚴重并發(fā)癥,其可導致患者立即死亡。因此,在更換輸液時應先關閉靜脈留置導管,并仔細檢查輸液各個系統(tǒng)的連接點是否緊密,并妥善固定,確保導管各連接完善并無漏氣現(xiàn)象[9],再打開導管的開關。嚴格按操作規(guī)程對鎖骨下靜脈置管的患者進行操作,操作必須熟練,以避免對病人進行反復穿刺而發(fā)生氣胸。插管成功后應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呼吸費力、咳嗽或呼吸困難、胸痛等癥狀,如有上述癥狀應及時告知醫(yī)生,并對患者進行X光檢查,立即予給氧或胸腔閉式引流等處理。

2.7中心靜脈壓的監(jiān)測

通過深靜脈置管對中心靜脈壓監(jiān)測時,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護理,增強其心理安全感。若監(jiān)測CVP的時間較長時,每24h后應用生理鹽水配置的稀肝素液5m(l30u)沖導管[8],以保持通暢中心靜脈壓測量系統(tǒng),從而減少感染的發(fā)生。

2.8預防導管的堵塞

①注意翻身的方法;②大面積燒傷患者由于液體大量滲出,血液濃縮,特別是股靜脈血流緩慢,封管后微血栓易形成,一旦患者渡過休克期,腫脹消退、輸液量減少可行外周靜脈穿刺。

2.9病人的觀察

監(jiān)測生命體征,記錄24h出入量;對血電解質濃度隔日進行監(jiān)測;肝、腎功能、血紅蛋白、血清蛋白一周檢查一次,稱重,從而評估其營養(yǎng)改善情況,了解動態(tài)變化,并評估其營養(yǎng)效果。綜上所述,通過50例大面積重度燒傷(休克期)患者深靜脈置管的應用,減少了反復外周淺靜脈穿刺的疼痛,為渡過休克關爭取了有效時間;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及時監(jiān)測導管情況、注意營養(yǎng)液的配制及監(jiān)測病情,以防感染、血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果按傳統(tǒng)頭皮針穿刺輸液,治療療程27~56d,每天按靜脈穿刺2次計算,靜脈穿刺需54~112次才能輸完所有液體,而深靜脈置管只需8~18次靜脈穿刺即可完成輸液,大大降低了護理工作強度,為燒傷病人提供了有效的輸液方法,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